戏剧艺术
-
走进《白鹿原》黄立华本书是一本学术专著,是以《白鹿原》为文本进行评析的论文。《白鹿原》是中国当代长篇小说的杰作,自从问世以来一直受到批评界的高度评价和读者的持续欢迎。本书通过对作品的逐章分析和仔细阅读,品味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特点和审美感受。其中围绕小说的史诗风格、文化内涵、人物性格、心理和命运、叙述方法以及语言特色等等进行深入细致的阐发,在充分吸收和借鉴评论界现有对《白鹿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作者在诸多方面体现了较为独到的阅读感受和较为新颖的体验,同时对上述研究成果进行了必要的介绍和评述,也发表了属于自己的见解。
-
他乡戏梦李玉辉元杂剧作为中国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19世纪随着美国汉学人卫三畏的汉学巨著《中国总论》进入美国学者的研究视野。迄今,美国学界对元杂剧艺术体制的研究从兴发到深入探索已逾一个半世纪。这些研究为元杂剧这一属于人类共同的艺术财富回归其应有的地位打下了坚实基础。从卫三畏的《中国总论》中开始提及元杂剧,到20世纪50年代欧洲学者白芝、伊维德等及澳洲学者韩南,华裔学者夏志清、刘若愚等对相关文化的推动,再到美国本土汉学家柯润璞、奚如谷、夏颂等人投身该课题研究,美国学者的元杂剧研究逐渐从中国文学艺术总体研究中脱离出而成为独立的研究对象。同时,在欧洲对中国戏剧研究潮流逐渐衰落的背景下,他们与我国学者一起,将这一艺术形式进一步带入西方戏剧研究的视野中,融入世界戏剧艺术研究的大框架中。本书共分五个部分,从元杂剧在美国研究的兴起和发展过程、美国学界在中国文学研究宏观框架下对元杂剧的研究历程、美国学者对元杂剧剧本的哲学与美学研究以及美国学者对元杂剧文化旨趣的探索性研究等方面梳理了元杂剧在海外的研究历程和成果,对推动我国本土对元杂剧研究与国外研究深入互通互研与互补具有深远意义。
-
戏中山河王芳本书是一部从戏曲的角度切入山西历史地理的作品。山西,这一块地方,是上天赐予我们的天堂。山脉、河流、长城,构成了我们特殊的地理条件,保存了山西相对鲜明的文明。这块表里山河的地方,又是戏曲大省,剧种之多、声腔之丰富居全国,我们的梅花奖获奖人数,是全国。但真正让我们骄傲的,还是我们山西的文明入了戏,有数不清的历史故事在全国各大剧种中流传(和山西有关的戏曲剧目初步统计有20多个),被无数个剧团剧种和戏曲人演绎他们的人生——戏中山河。
-
回溯与重返毛夫国 著暂缺简介...
-
现代非写实主义戏剧导表演创作武英洁 著《现代非写实主义戏剧导表演创作》由三部分构成:部分:现代非写实主义戏剧的解读。它详细论述了现代非写实主义戏剧的内涵,以及它所涉及的各个风格流派——现代派戏剧、后现代派戏剧的系统梳理; 第二部分:现代非写实主义戏剧的表导演创作。阐述导表演与演员如何面对现代非写实主义剧本创作任务即导表演及演员如何传导其中的思想。这里涉及从美学原则的运用、对剧本的具体分析、排演实践的具体方问题;第三部分:现代非写实主义戏剧的原创作品及其导表演艺术实践论。本著作从导表演如何对现代非写实主义剧作做出专业的解读,在此基础上对怎样产生具体的导表演构思及处理手法,以及优秀的演出实例等方行阐述,以力求寻找出导表演对现代非写实主义剧作的二度创作的规律。
-
大腔戏叶明生 周治林 曾宪林该书以福建省仅存不多的,入选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带有元明时间弋阳腔遗存的古剧种的大腔戏作为阐述对象。它按丛书的统一格式进行建构,包括:概述、唱腔、器乐、人物简介四大部分,因为大腔戏系一古老的小剧种,除唱腔外,较别的剧种多了一个部分“剧本选录”和“附录”。“概述”部分主要介绍此音乐形式的大体情况,可使读者对其有一个整体的面貌了解;“唱腔”主要精选了各种剧目的精彩唱段,以展示各类唱法与腔调;“器乐”则包含唢呐曲牌和锣鼓谱;“人物简介”主要介绍了大腔戏各个时期主要的代表人物;“剧本选录”则精选了永安市青水乡丰田村大腔戏班展演的《白兔记》全本唱腔;“附录”部分则精选了七篇大腔戏的研究文章,适合相关人员阅读了解。许多资料都是编著者通过田野调查、搜集所得,对研究福建地方音乐特别是弥足珍贵。本书收集、整理、分类、归纳了所有的与“大腔戏”有关的音乐材料,能较好的呈现“大腔戏”的全貌,让读者对其有一个整体的了解,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起一定的作用,它的出版可以为福建的传统音乐保护与交流起到积极的意义。本书已于2019年入选了国家重点出版基金项目。
-
梅兰芳菲刘祯、陈世雄、江棘、林达京剧大师梅兰芳分别于1919、1924、1930、1935年访问日本、美国、苏联,留下了大量关于演出和文化交流的宣传报道与评论文字。随着梅兰芳研究的日趋深入,学界对于这一批海外资料也日益关注,然而因为其多为外文,数量较大,又馆藏异国,多只以片段形式零散见于学者相关研究著述中,迄今为止还没有被集中、系统地翻译。基础文献的欠缺也影响了人们今天对于戏曲史的认识,一些误解和片面认识由此产生。能够完整看到这批珍贵文献相对完整的样貌,业已成为国内戏曲研究界和广大戏曲爱好者翘首以盼之事。本书首次以中文译本全景式展现梅兰芳在上述三国访问演出的海外文献,必将极大推动相关研究的深入,有望随之带来一系列突破性的成果,具有极大的学术价值。
-
步步娇单雯 著《步步娇:单雯说剧谈情》是单雯解读昆曲《牡丹亭》 《幽闺记》 《桃花扇》 《南柯记》 《长生殿》 《玉簪记》 《狮吼记》 《奇双会》 《雷锋塔》 《浮生六记》 《烂柯山》及《蝴蝶梦》等经典曲目中女性人物形象的随笔集,分故事介绍和人物解说两部分,角色涵盖了杜丽娘、王瑞兰、李香君、瑶芳公主、杨玉环、陈妙常、柳氏、李桂枝、白素贞、芸娘及崔氏、田氏。作者从自身舞台表演经历出发,叙述自己对昆曲传统经典剧目中女性人物的性格、处境、命运的独到理解,文字细腻流畅,富有表现力,全书图文结合,相得益彰。
-
中国戏七讲李 楯百年身、千秋笔、儿女泪、英雄血……作者认为,戏,是诗、词之后“中国”的抒情方式,蕴含着中国人特有的认知、思维、记忆、表达和交流、互动的方式。本真意义上的中国戏,要从中国戏(以京剧、昆曲为代表)的可追寻处(可听、可看处)讲起,而非停留在文学史和戏曲史中以文字钩沉;要突破舞台上占支配地位的西方戏剧理论范式,用戏曲自有的语汇去理解它的独特之处;要突破艺术和娱乐的狭义层面,从社会史和文化史的广阔空间,理解它何以成为中国人生命的组成部分。为当代读者讲中国戏,不仅仅是一种知识和文化的普及,更是为了唤醒一种久远的文化记忆,寻回我们失落已久的文化认同。
-
戏曲研究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戏曲研究》编辑部 编《戏曲研究》是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编辑的年度学术论文集,长期坚持继承与发扬优良学术传统,秉承严谨朴实的学风,采择当年戏曲界的研究成果,汇编成书。本辑为昆曲研究专辑,按“曲学研究”“昆曲史论”“传播研究”“传承研究”“曲家与名家”等五大模块,收录了《扫除凝滞独下论断——吴梅《南北词简谱》的曲调句式研究谫论》《美学范畴视域下的雅部之“雅”义通释——以乾、嘉时期的昆曲表演为中心》《滇昆概述》《“国文教授”的“中乐寻源”——童斐校园昆曲教育探索述评与省思》《昆剧传字辈师承探析》《昆山堂名曲师吴秀松生平考略》等共计二十余篇优秀获奖戏曲学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