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艺术
-
戏剧内外陈军 著本书是作者十年来关于中国话剧接受研究的理论思考和心得结晶,内容涉及中国话剧接受研究的现状,学术史意义,话剧接受研究的理念、方法与路径,中国话剧接受研究的三个主体及其场域关系、话剧接受研究的现代化与民族化等相关理论问题思考,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戏剧学”,力求和深化西方接受美学研究,等等,书中用一定篇幅有意选取一些个行实证研究,诸如“第四种剧本”的接受、《茶馆》在国外演出的接受、后戏剧剧场的接受,等等,尤其是对中国当代话剧接受研究的特点和规结和思考,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戏剧学”,不是从接受美学的理论、范畴与分析框架出发,而是从中国话剧实际出发来研究话剧接受,为西方接受美学提供中国验,力求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产生新的理论建构。
-
音乐剧表演教程刘红梅 等 著本书通过梳理音乐剧表演专业大学阶段的教学内容,对音乐剧表演创作的基本观念、规律、创作途径和方法进行了系统论述。作者强调了生活与音乐剧表演艺术的关系,对音乐剧表演创作的戏剧与歌舞场面基本技巧进行了细致的归纳。全书阐述了演员如何从规定情境中组织建立有机、统一、完整的舞台行动,通过内外部结合,塑造音乐剧舞台人物形象。从素质训练、基础训练、基本技巧、形象创造四个部分,详细论述了音乐剧表演的基本方法。本书的出版,将丰富、充盈国内音乐剧表演的“新形态教材”,具有积极的学术意义和实践价值。
-
京昆小生身段功王凯本书作为一本戏曲教培参考书,以京昆小生表演中水袖与折扇的身段训练为主要内容,将此经典程式进行全面详尽的梳理、解析与总结,结合教学实践,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使其在今后的演出实践中,更好地塑造与诠释小生艺术形象。本书内容丰富,讲解细致,体现了作者对教学内容的透彻把握,以及多年教学经验的积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目前京昆小生表演实践型专业技能教培参考书的缺失。
-
中国戏曲在法国的研究【法】雷慕沙 等著;李吉,李晓霞 译《海外中国戏曲研究译丛:中国戏曲在法国的研究》是一本戏曲艺术理论专著。自法国传教士马若瑟神父翻译的《赵氏孤儿》法译本开始,19世纪上半叶大批的法国汉学家立足于对中国文化和语言已有的认知,尝试从不同的角度理解、探究中国文化的内涵。他们呕心沥血研究戏曲中诗体唱段所表达的含义,基于历史资料和旅行记录对中国戏曲进行全景式的介绍,将中国戏曲与西方戏剧进行比较,根据戏曲剧本内容分析中国社会和文化特点。
-
京剧流派唱腔伴奏研习教程鲁荐阵 编著本书是一本京剧流派唱腔伴奏方面的教培用书,是杨派经典剧目戏曲音乐方面的教程。全书收录了十一个杨派的经典剧目,包括《李陵碑》《清官册》《洪洋洞》《文昭关》《浣纱记》《鱼藏剑》《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击鼓骂曹》《桑园寄子》。每个剧目都包含剧情简介、全剧唱腔音乐解析、全剧的唱腔曲谱和完整唱词,同时书中还对演奏中的具体弓法、指法等伴奏技巧进行了详细介绍,是一部专业性很强的京剧音乐教培用书。
-
18、19世纪英语世界的戏曲评论【英】赫德 等 著;廖琳达 译中国戏曲是在欧亚地理板块的东方、中华腹地独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独特表演艺术。世界史进入地理大发现时代后,戏曲开始被另外一种文明“发现”,并被用“他者”视角进行端详和审视。《18、19世纪英语世界的戏曲评论》一书搜集了 18、19 世纪英语世界里的有关戏曲文章(包括有关书籍里的戏曲章节或段落),囊括的历史时段截止在 1911 年清帝国倾覆,一方面这是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分界点,另一方面此前西方人出版的著述大体上也都是在 20 世纪之前酝酿并写成,符合本书题目范围。一些含有戏曲篇章的书国内已经有了译本,但由于译者多为非戏曲研究者,对于相关专业内容的翻译往往不够准确到位,甚至失真和误译,有的还略去关键内容,无法给研究者提供参考,甚至造成误导。译者将其重新翻译,以期给读者提供一个既忠实于原文、又能够准确传导戏剧专业概念的译本,以供专业研究者使用。
-
英语世界李渔戏曲研究论集柳存仁等 著;赵婷 译本书聚焦于以英语为书写语言的李渔研究成果,收录了五篇具有代表性的文章,翻译并汇编成册。五篇选文既有西方资深汉学家的开创性著述,也包含当代华裔青年学者的前沿学术分享。选题角度新颖,论证丰富且别开生面。本书作为载体,一隅而窥全貌地介绍了以英语为主要书写语言的李渔研究优秀学术成果,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西学者关于李渔研究的学术交流与对话。
-
清末民国京剧批评的观念与形态研究简贵灯清末民国时期,京剧批评主要以报刊为媒介,散见于中国大地报纸杂志的艺文版面。报刊剧评的流行与京剧的发展成为相辅相成的独特文化现象。本书从“剧评之变与影响因素”与“剧评团体与剧评家”两个议题出发,作者所论的“京剧批评”主要是京剧这一剧种演出之批评(场上之批评),而非传统的京剧文学创作之批评(案头之批评),也非传统意义上的戏曲理论与批评。作者对京剧批评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重估他们在京剧批评史上的价值,为进一步推进京剧批评研究打下了较为坚实的基础。全书还对清末民国京沪主要戏曲报纸与期刊进行了系统地归纳和整理,是一部具有京剧批评史意义的专著。
-
导演与构作法[丹麦] 尤金尼奥·巴尔巴 著本书是“二十世纪戏剧大师表演方法系列丛书”之一,该系列丛书是上海戏剧学院教授、表演系主任、戏剧导演何雁策划主编的重要出版项目之一,以介绍、翻译和研究20世纪涌现的重量戏剧大师的表演方法与相关理论为主要内容,丛书中涉及的重量戏剧大师众多,包括本书作者尤金尼奥·巴尔巴,20世纪伟大的表演训练大师迈克尔·契诃夫,美国表演大师桑福德·迈斯纳、克里斯汀·林克莱特、凯瑟琳·菲茨莫里斯、费登奎斯等。本书是巴尔巴经典著作《论导演与戏剧构作——燃烧的房子》的翻译作品,书中展现了原作者在导演与戏剧创作方面的新思维,书中内容对我国戏剧包括话剧人才培养模式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
现场性菲利普·奥斯兰德《现场性:媒介化文化中的表演》 探讨的可能是当今各种表演所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在一个由大众媒介和数字技术主导的文化中,现场表演的地位如何?菲利普·奥斯兰德的这本开创性著作自问世以来,已经推动了一个新研究领域的重新界定。通过探讨现场表演的具体实例,如戏剧、音乐、体育和法庭证言,《现场性》对媒介文化提出了深刻的见解,认为媒体技术已经侵入了现场活动,以至于许多活动根本就不是现场。在这个新版本中,作者彻底更新了他的挑衅性论点,将互联网的影响以及文化、社会和法律的发展纳入考察范围。在解开围绕着现场活动高雅文化地位的最后一些观念桎梏的过程中,这本经典著作将继续塑造公众观念,并就一个关键的艺术困境引发热烈辩论:什么是现场表演?它现在对我们意味着什么?这本经过整体修订的新版《现场性》是所有学习表演课程的学生和学者的B读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