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艺术
-
看戏段昭南 著,王小平 编这是一本介绍京剧文化的书,以“一戏一文一图”的形式,从说戏、说角、杂说、戏词等几个角度通俗易懂、图文并茂地介绍了一百出经典京剧曲目。同时附带了“京剧大事年表”“京剧舞台掠影”“一台戏词”(《霸王别姬》),以全面展示京剧的历史发展脉络、艺术形式缩影和叙事特色,希望读者通过阅读这本书,真正地走进剧场“看戏”,感受京剧的魅力。 在书籍结构设计上,希望读者打开这本书时,像是拉开一道通往京剧艺术的大幕。“给读者的一封信”就是一次邀约,读者借由一张“戏票”,走进“剧场”开始“看戏”。目录设计成京剧舞台的幕布,大幕拉开戏目显现,幕布后面,生、旦、净、丑几大行当角色的人物渐次出场。书籍设色按京剧舞台枣红色大幕、浅绿色二道幕、浅黄色三道幕来设计,借此烘托出舞台的氛围。每折戏相对独立,阅读从戏目、戏名、戏种、说戏、说角、杂说、戏词、戏画,一步步展开和推进。每看完一折戏,会有一个幕间休息的空间。在此读者可以自由选择进入任意一折戏。戏后三部分内容:“京剧大事年表”是对京剧作为中国传统戏曲艺术中代表性的剧种的历史回顾;“京剧舞台掠影”是京剧形式上集文学、音乐、美术、舞蹈、武术、杂技于一体的缩影;“一台戏词”是对京剧的叙事特色的展示,京剧每一个剧本都是一个精彩的故事,细节之处极尽铺排,情节、唱腔、道白千回百转。
-
清园谈戏录王元化 著此为“王元化著作集”丛书品种之一。本书为著名学者王元化先生谈论戏曲的专题文集。包括《京剧与传统文化丛谈》《胡适与京剧偶记》《谈折子戏》《谈基础与流派》《京昆丑角戏》《由伍子胥所想到》等篇章,原于2007年由上海书店社出版。作者以鉴赏的眼光看待京戏,首先把它当作一件艺术品,鉴赏是要满足艺术享受,而这种艺术享受包含了剧中的思想意蕴、道德观念和社会价值。作者写这些文章,不仅是出于爱好,而且更是意在探讨中国文化传统资源中“至今仍在吸引我们、令我们感到喜爱的那些东西”。并告诫青年朋友:没有技巧,就没有京剧,但技巧之外,更重要的是感情的内涵,如果光遵守京剧前辈的规矩法度,而不能像前辈一样去理解戏中人物的思想感情,不懂得像前辈一样在表演上展出风格和气派,就只能是一种貌合神离的模仿。此次再版这本有关戏剧评论的结集,也有利于对王元化思想的更进一步研究。
-
芳韵绝音任思 著本书以具有较大音乐价值和学术价值的梅兰芳历史唱片为前提,从音响入手,借鉴戏曲音乐理论和中国传统音乐理论的研究成果,以音乐历史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对历史音响的聆听和感悟,借助计算机音频测试软件,结合乐谱,对梅兰芳唱腔艺术的衍变进行了具体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寻了梅兰芳唱腔艺术的衍变特征和规律,以期对梅兰芳唱腔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为传承梅派唱腔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并拓展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学科的研究范畴,助力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学科的发展。
-
古老川剧进校园邓运佳 张莹该书为学术专著。 本书全面反映了四川大学中文系师生教学和川剧艺术实践方面的活动,是文学院、中文系院系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学生社团的早期成功实践案例之一。大致分为五个部分:中文系开设川剧研究课情况、演出川剧经典戏、发表川剧研究文章汇编、社会影响启示录汇编以及川大戏曲研究会演出的经典川剧折子戏剧本。本书汇编资料详实,具有专题研究性、独特的学术性以及生动的纪实性,对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振兴川剧戏曲艺术、开展高校学生社团活动以及推进戏曲进校园等方面都具有较高的价值和贡献。
-
传统戏曲与古典歌剧通识研究刘暄中国传统戏曲与欧洲古典歌剧是在东西方不同的文化土壤上开出的人类艺术瑰宝。这两种艺术都是以音乐、文学、舞蹈、美术等多种艺术形式为表现手段的综合性舞台表演艺术。在西方音乐发展史和西方戏剧史的范畴中,古典歌剧的地位举足轻重,它不但是了解西方戏剧发展史的一个侧影,更是探寻欧洲声乐艺术发展轨迹的一个重要维度。同样,中国传统戏曲几千年的历史表明,它不仅是优秀的、悠久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代表和一种标志,更是世界音乐艺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表现性的特质来看,传统戏曲与古典歌剧有着类似的外在表现形式,但是由于这两种艺术诞生的文化背景不同,发展的时间和历史进程也有差异,所以两者也存在着很多不同之处。本书的写作是基于歌剧与戏曲的普通欣赏者的需求,从对中国传统戏曲和欧洲古典歌剧发展史的梳理出发,追寻这两种中西方古典艺术样式成型、发展、演变的脉络,最终在“家族相似”的同构性框架内分析两者的相似性与差异性。大部分内容具有普及性,语言力求深入浅出。希望本书能为广大的歌剧和戏曲艺术爱好者提供一个审视中国传统戏曲和欧洲古典歌剧的新视角。
-
莎士比亚论戏剧[美]罗伯特-科恩 著在《莎士比亚论戏剧》中,表演教学大师罗伯特•科恩精彩而细致地探查了莎士比亚隐含的表演理论,密切关注戏剧本身,并提供了大量迷人的历史证据。他的发现会让学者和演员都感到惊讶——莎士比亚的戏剧和他作为演员的实践建立在现实主义的基础上,尽管这与后来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身上发现的现实主义明显不同。《莎士比亚论戏剧》介绍了他这位戏剧制作人的戏剧表达方式、对表演的深刻理解,以及反映生活与时代的独特才华。
-
良辰美景田青 王馗 主编本书是在2022年度“国家非遗保护专项资金中央部门所属单位保护补助费”资助的《昆曲院团调研》项目支持下,统筹调研全国昆曲力量,吸收国家图书馆、苏州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等多位专家,对20年来昆曲院团情况进行调查。
-
仪式与女性自我李淑玲 著本书以当代美国具有代表性的三位女性剧作家玛莎·诺曼、温迪·华瑟斯坦和保拉·沃格尔的九部戏剧作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仪式理论、操演性理论和女性主义理论,探讨仪式表演与女性自我建构、仪式与女性戏剧美学之间的关系。研究认为仪式具有很强的操演性,是剧中女性人物克服身份危机、实现自我赋权的实践策略,也是剧作家组织戏剧行动、表现女性主义思想的戏剧技巧。同时揭示了女性身份认同的操演性,表明性别身份并不是本质的、固定不变的存在,而是身体重复执行准则、动作、姿势和欲望的操演结果,是变化的、流动的,总是处在建构和重构的过程中。
-
钱南扬教授纪念集孙书磊 编钱南扬,中国戏曲史家、教育家,师从许之衡、钱玄同、刘毓盘、吴梅等著名学者。1959年起,任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专研我国民间文学、民俗学、戏曲史,尤其在南戏研究领域,独树一帜,成就卓著。代表著作包括《谜史》、《永乐大典戏文三种校注》、《汉上宧文存》、《元本琵琶记校注》、《戏文概论》和《南柯梦记校注》等。本书稿精选了四五十篇学术论文,从多方面展现了钱南扬教授的学术成果,对认识钱南扬教授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吴白匋教授纪念集李晓 编吴白匋先后授业于胡小石、黄侃诸名师。执教金陵大学期间,师事吴梅先生,得瞿安先生多方指授。1953年起任江苏省文化局戏曲审定组组长、戏曲编审室主任,江苏省文联创作委员会主任,1956年任江苏省文化局副局长。1973年重返南京大学教坛,执教南京大学历史系,1978年起改任中文系教授、戏剧研究室副主任,主要作品有扬剧《百岁挂帅》和锡剧《双推磨》。本书稿精选了四五十篇学术论文,从多方面展现了吴白匋教授的学术成果和戏剧创作,对认识吴白匋教授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