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中国史学思想通论·历史文献学思想卷
作者:吴怀祺 主编,王记录 著
出版社:福建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01-01
ISBN:9787211062034
定价:¥40.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本书从中国历史文献学的实际出发,梳理了文献典藏、分类、校勘、辨伪、注释、考证等方面的传统,探讨了文献典藏的理念、价值论和方法论,归纳了文献分类中所蕴含的思想,发掘了文献校勘的理论和方法论,分析了疑古辨伪思想的成就、特点和方法体系。发覆释疑,见微知著,结论令人信服。作者王记录还注意研究金石学在文献考证中的作用和特点,并以阐释学的方法,分析历史文献传?的特色,阐发新见。本书中还论及数字化与古籍整理的关联,数字化对古籍整理、历史文献研究的多重影响,从而使本书透出时代的气息。
作者简介
暂缺《中国史学思想通论·历史文献学思想卷》作者简介
目录
绪论:史学思想视野下的历史文献学思想
一、中国历史文献学思想的发展历程
二、中国历史文献学思想的特点及理论贡献
第一章 文献、文献学与历史文献学思想
第一节 文献与文献传承
第二节 文献学的发展与历史文献学的架构
一、中国古代的文献整理与校雠学
二、文献学的提出及文献学学科体系的论争
三、历史文献学的架构与思想趋向
第三节 历史文献学思想的内容
第二章 “信而好古,广收博采”:文献搜求和典藏的思想
第一节 文献搜求与典藏的理念
一、“读书为乐”的意识
二、“遗金满籯,不如一经”的观念
三、“藏书私秘,世代永保”的心态
四、“以传布为藏”的思想
五、其他一些藏书心态
第二节 文献典藏的价值论
一、“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典藏与资政教化
二、“欲读书者,必先藏书”:典藏与读书治学
三、“传先哲之精蕴,启后学之困蒙”:典藏与文化传承
第三节 文献搜求与典藏的方法
一、“盛聚”与“大厄”:对文献典籍聚散规律的总结
二、求书之道
三、措理之术
第三章 “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文献分类叙录的理论
第一节 “盖有目录,以为纲纪”
一、弘道设教
二、崇经重儒
第二节 “辨章学术,考镜源流”
一、“剖判条源,甄明科部”,“辨其真伪,核其异同”
二、“推阐大义,条别?术异同”
三、“类例既分,学术自明”
第三节 “审正旧疑,详开新制”
一、总结得失,评判优劣
二、损益旧制,另开新篇
第四章 “实事求是,订误存真”:文献校勘的观念
第一节 对文献致误原因及形式的认识
一、对文献致误原因的分析
二、对文献致误通例的归纳
第二节 丰富的文献校勘理论
一、对校勘目的及校勘重要性的认识
二、实事求是的校勘原则论
三、段顾之争的若干问题及乾嘉时期校勘理论的发展
四、对校勘家的要求
第三节 文献校勘的方法与方法论
一、“求古”与“求是”相统一的版本价值观
二、校勘的方法及方法论
第五章 “疑古惑经,正讹考信”:文献辨伪的思考
第一节 中国古代疑古辨伪思想的发展
一、“考信于六艺”与“疾妄求实”
二、“疑古惑经”
三、“考信求真”
第二节 中国古代疑古辨伪的思想成就
一、对伪史、伪书等产生原因的论述
二、对作伪手法、作伪类型以及辨伪原則的分析
三、对伪书范围、类例及复杂性的认识
四、对伪书价值的评判
第三节 作者、文本及流传:中国古代文献辨伪的方法体系
一、作者
二、文本
三、流传
第六章 “传注训解,疏通疑难”:文献阐释的特色
第一节 中国古代文献阐释的发展及特点
一、“我注六经”与“六经注我”
二、“言意之辨”与“疏不破注”
三、义理阐发与训诂考据
四、中国古代丈献阐释的特点
第二节 中国古代文献阐释的理论
一、文献阐释的必要性
二、文献阐释的目的
三、文献阐释的可能性
四、文献阐释的原则
第三节 中国古代文献阐释的方法及方法论
一、以训诂注疏为王的文献阐释方法
二、以义理发挥为主的文献阐释方法
三、训诂注疏和义理发挥两种方法的融合
第七章 “求实致用,证经考史”:金石学与文献考证的成就
第一节 金石分类的思想
一、对金石学研究对象的认识
二、对著录体例的探讨
三、对金石分类的探索
第二节 金石义例之学
一、金石义例的重要性
二、关于历代金石义例的论争
三、对金石义例的探求
第三节 与经史相表里
一、金石与文献考订
二、金石与教化经世
三、金石与文字正定
第四节 金石证史的观念对20世纪历史文献研究的影响
一、金石证史、考古资料与二重证据法
二、简帛佚籍与文献研究的新局面
第八章 数字化时代古籍整理的理论与方法
第一节 数字化:古籍整理的新方式
一、古籍数字化成为古籍整理的必然趋势
二、数字化时代古籍整理方法的变革
三、古籍数字化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二节 数字化时代古籍整理观念及相关学科的新变化
一、古籍整理观念的新变化
二、古籍数字化与文献学相关学科的发展
主要参考?献
后记
一、中国历史文献学思想的发展历程
二、中国历史文献学思想的特点及理论贡献
第一章 文献、文献学与历史文献学思想
第一节 文献与文献传承
第二节 文献学的发展与历史文献学的架构
一、中国古代的文献整理与校雠学
二、文献学的提出及文献学学科体系的论争
三、历史文献学的架构与思想趋向
第三节 历史文献学思想的内容
第二章 “信而好古,广收博采”:文献搜求和典藏的思想
第一节 文献搜求与典藏的理念
一、“读书为乐”的意识
二、“遗金满籯,不如一经”的观念
三、“藏书私秘,世代永保”的心态
四、“以传布为藏”的思想
五、其他一些藏书心态
第二节 文献典藏的价值论
一、“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典藏与资政教化
二、“欲读书者,必先藏书”:典藏与读书治学
三、“传先哲之精蕴,启后学之困蒙”:典藏与文化传承
第三节 文献搜求与典藏的方法
一、“盛聚”与“大厄”:对文献典籍聚散规律的总结
二、求书之道
三、措理之术
第三章 “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文献分类叙录的理论
第一节 “盖有目录,以为纲纪”
一、弘道设教
二、崇经重儒
第二节 “辨章学术,考镜源流”
一、“剖判条源,甄明科部”,“辨其真伪,核其异同”
二、“推阐大义,条别?术异同”
三、“类例既分,学术自明”
第三节 “审正旧疑,详开新制”
一、总结得失,评判优劣
二、损益旧制,另开新篇
第四章 “实事求是,订误存真”:文献校勘的观念
第一节 对文献致误原因及形式的认识
一、对文献致误原因的分析
二、对文献致误通例的归纳
第二节 丰富的文献校勘理论
一、对校勘目的及校勘重要性的认识
二、实事求是的校勘原则论
三、段顾之争的若干问题及乾嘉时期校勘理论的发展
四、对校勘家的要求
第三节 文献校勘的方法与方法论
一、“求古”与“求是”相统一的版本价值观
二、校勘的方法及方法论
第五章 “疑古惑经,正讹考信”:文献辨伪的思考
第一节 中国古代疑古辨伪思想的发展
一、“考信于六艺”与“疾妄求实”
二、“疑古惑经”
三、“考信求真”
第二节 中国古代疑古辨伪的思想成就
一、对伪史、伪书等产生原因的论述
二、对作伪手法、作伪类型以及辨伪原則的分析
三、对伪书范围、类例及复杂性的认识
四、对伪书价值的评判
第三节 作者、文本及流传:中国古代文献辨伪的方法体系
一、作者
二、文本
三、流传
第六章 “传注训解,疏通疑难”:文献阐释的特色
第一节 中国古代文献阐释的发展及特点
一、“我注六经”与“六经注我”
二、“言意之辨”与“疏不破注”
三、义理阐发与训诂考据
四、中国古代丈献阐释的特点
第二节 中国古代文献阐释的理论
一、文献阐释的必要性
二、文献阐释的目的
三、文献阐释的可能性
四、文献阐释的原则
第三节 中国古代文献阐释的方法及方法论
一、以训诂注疏为王的文献阐释方法
二、以义理发挥为主的文献阐释方法
三、训诂注疏和义理发挥两种方法的融合
第七章 “求实致用,证经考史”:金石学与文献考证的成就
第一节 金石分类的思想
一、对金石学研究对象的认识
二、对著录体例的探讨
三、对金石分类的探索
第二节 金石义例之学
一、金石义例的重要性
二、关于历代金石义例的论争
三、对金石义例的探求
第三节 与经史相表里
一、金石与文献考订
二、金石与教化经世
三、金石与文字正定
第四节 金石证史的观念对20世纪历史文献研究的影响
一、金石证史、考古资料与二重证据法
二、简帛佚籍与文献研究的新局面
第八章 数字化时代古籍整理的理论与方法
第一节 数字化:古籍整理的新方式
一、古籍数字化成为古籍整理的必然趋势
二、数字化时代古籍整理方法的变革
三、古籍数字化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二节 数字化时代古籍整理观念及相关学科的新变化
一、古籍整理观念的新变化
二、古籍数字化与文献学相关学科的发展
主要参考?献
后记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