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艺术
-
电视文艺节目的创作互融研究费泳这是一本关于电视文艺节目的理论著作,全书约20万字,分为"电视节目研究的基本方法"、"戏剧元素在电视节目中的运用"、"电视节目的`戏剧性'"等九个章节。作者是一位文学博士,也是上海戏剧学院的一位副教授,多年来,她一直在从事电视文艺节目的研究工作,并著有《戏曲电视研究》等专著。这是作者的一本新作,在这本书里,她主要借助融合传播中的消费者这个中心点,对全媒体语境下电视文艺节目的"创作互融"进行研究,是一本视角独特且能带给我们许多启迪的理论书籍
-
中国当代城市影像杨文秀电影与城市之间的关系是电影研究中最富有意味的话题之一。本书以1990年以来的中国城市电影为研究对象,以空间、速度、性别为切入点,考察电影这一现代媒介所折射的城市形象,同时也从城市一社会的角度反过来观照电影所投射的城市文化、社会语境和观念变革,并在两者之间建立多元、互动的联系。
-
家庭·家园·家国黄会林“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是由北京师范大学会林文化基金赞助、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主办的一项中国文化体验项目,自2011年创办以来,已成功举办七届,该项目旨在通过外国青年电影人的独特视角,在中方志愿者一对一配合下,每人拍摄完成10分钟中国文化纪录短片,意在凸显外国青年的独立创作与独特体验——外国青年讲中国故事,从而提升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吸引力,加强中外青年之间的跨文化沟通、交流与合作。截至2017年,研究院已组织来自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意大利、荷兰、格鲁吉亚、印度、新加坡、韩国、以色列、澳大利亚、巴西、阿根廷等49国405名青年,出色完成404部短片,共获70余项国际奖。
-
中国电影的过去与未来厉震林 著本书是上海戏剧学院电影文化研究中心联合《当代电影》杂志社举办的“电影的过去与未来:数字技术、视听叙事与影像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围绕“技术”这一关键词,就技术与美学、技术与叙事、技术与产业、技术与纪录、技术与媒介、技术与表演、技术与影像、技术与电影史八个单元展开了深度讨论。既对当下数字技步带来的电影创作变化和产业革行了多维度的梳结,又从学理与实践出发,对其间的美学矛盾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对于中国电影当下的建构和未来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录技术与美学饶曙光:从“作者美学”到“共同体美学”:作为艺术理论发展的“共同体美学”陈旭光:论数字技术与新媒体艺术的美学变革与理论扩容周安华:幻点营构与沉浸化“造梦”:论后科技对电影创作的物理重写金丹元:“电影美学”概念的紊乱与"泛美学化"现象盛行之必然李建强:电影未来发展和共同体美学建构的心理路朱郁闻:数字影像美学:一次基于电影心理学理论的重访 技术与叙事万传法:数字技术与电影叙事的可能彭月橙、王伟;互动电影的叙事视点分析与研究刘毅刚:数字游戏中叙事节点的设计与实践张译丹:VR人类学影像:"在场”的实现与叙事的新变 技术与产业李典峰:数字影像镇痛剂:斯金纳网络缓解影像产业成本病孟 洋:电影产业数字化转型:电影工业管理系统的构建及其产业价值潘智欣:跨媒体叙事:世界搭建与游戏体验马纶鹏:媒体基础设施初析:以Nelflix为例 技术与纪录倪祥保:新虚构纪录片与后时代影像真实余燕莉:景观的搏击者:居伊·德波的电影批判及其可能孙可佳:从见证真实到生成真实:交互式纪录片的真实观变革 技术与媒介宫林:新媒体艺术与电影的跨越和融合韩贵东:视觉文化的弥散:李安电影的数字技术观杨娜娜:后疫情时代精神分析视域电影技术反思丁磊:基于CMC新语言视阈下的后现代主义影像呈现:以网络大电影和vlog影像为例 技术与表演厉震林:数字技术发展与表演美学改革沈嘉熠:数字虚拟角色的表演王雪璞:3D数字技术时期电影表演的嬗变刘璐:数字人文视域下阮玲玉的角色扮演与身世暗合的模型搭建探究技术与影像孟君:弗兰肯的幽灵在徘徊:论科幻电影的悲观主义技术观张毅:电子游戏期待下的动作影像偏好:以GANTZ系列的改编为例黄天乐:从地表到云端,再回返:运动影像的迁徙之旅钟瀚声:从参与式吸引力到旁观式吸引力:媒介考古视域下重审中国电影的视觉现代性:以《都市风光》与《西洋镜》为例 技术与电影史冯果、韩鸿滨:基于技术与艺术互动的电影史前史思考黄望莉、关雅兮:从“鹤鸣通”到“红唱片”:颜鹤鸣及其电影技术之路黄巧子:中国本土原创动画电影的泛游戏化审美倾向研究佟童:"电影的过去与未来:数字技术、视听叙事与影像文化"大型学术会议综述
-
与光书李宁 著本书为作者过去十年间在《北京青年报》《文汇报》《看电影周刊》《科技日报》《青年电影手册》《当代电影》等报刊发表的影视评论及访谈等作品。该书关注当下国产影视艺术与产业的发展,寻求学术化与大众化的结合。同时,书中还收录作者对著名导演贾樟柯、路阳、万玛才旦等人的访谈,更具可读性。点评文字流畅、可读性强,是一本影视爱好者的之书。
-
舞蹈音乐剪辑与合成任力志本书以Samplitude软件为操作平台,从学习基本的软件安装到软件的基本应用,再到软件的高级应用,后通过所学技能剪辑合成一首合乎要求的舞蹈音乐作品。本书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为学习者呈现Samplitude的全部重要功能,适合于编辑音乐的舞蹈专业者和其他一些爱好者,有对该软件MIDI功能的需求者移步其他该软件的著作或教材。本书对音乐分析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观点和方法:以音乐作品基本材料的发展为主线,分析不同部(Part)间的层次与远近关系,侧重于理解音乐诸要素的发展形态,终阐明一个有逻辑性、连贯性曲式形成的动态过程。
-
中国电影的空间美学牛鸿英,贾磊磊 编电影的地缘文化研究,不仅仅是电影不同区域的分类研究,而是建立在自然地理基础之上的文化、历史、社会与艺术的综合性研究。尽管电影的地缘文化研究离不开不同地域电影的分析与判断,但是,建立在总体地缘文化框架的研究视野与那种建立在单一艺术框架内的一般性区域电影研究存在着根本性的差异。具体地说,电影的地缘文化研究具有明确的总体性视野,它从一开始就是在与其他不同的文化形态相互比较中确立了自己的方法论立场。本书是一部电影地缘文化研究论文集,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地缘文化理论与中国电影美学;“一带一路”电影与国际地缘文化;西部乡土的空间美学建构与地缘文化生产;中国区域电影的美学实践与文化身份等。
-
青年亚文化视域下的中国网络剧研究王兰侠 著《青年亚文化视域下的中国网络剧研究(2000—2019)》以中国网络剧所反映和创造的青年亚文化为研究视角和研究对象,分为“青年亚文化与中国网络剧发展概述”、“基因解密:中国网络剧的青年亚文化底色”、“文本生产:中国网络剧的探索与突破”、“符号消费:中国网络剧传播的表征实践”和“意义生成:中国网络剧的审美与文化”五章,探讨青年亚文化与中国网络剧作品、网络剧传播和接受以及社会文化生态之间的互文关系,解析青年亚文化在中国网络剧中的呈现与表达、生产与消费,并在此基础上挖掘网络剧发展所折射出的时代文化特征,透视青年群体和社会整体的审美文化心理。
-
尴尬的笑张韵著本书运用多维度史学分析法、跨学科文化研究与理论批评范式,以“历史-文本-文化”为研究路径展开,以历时性的英国喜剧电影史序为纵向线索,以共识性的英国喜剧电影文化为横向坐标,力图还原英国喜剧电影独具一格的民族风貌。作者通过史学流变剖析“英式幽默”的民族想象与文化认同的有效性,深入电影文本,探寻其“尴尬的笑”的趣味生成,并探讨流行喜剧、社会症候和“英国性”之间的转换关系,从而论证英国喜剧电影的喜剧策略是在其历史中不断通过构建、维持和重构“英国性”而实现的。
-
中国电影高凯全球化、产业化与数字化等变革为中国电影发展带来新语境、新形势。一方面,中国电影产业生机蓬勃,一批中国电影走出国门,带来一定关注与讨论,然而总体看来中国电影的海外热度与国内的繁荣票房依旧形成对比;另一方面,借力新媒体,一批新型影评以喧哗态势占据主流,电影相关讨论话题看似十分热闹,然而真正建设性批评实则难见,且与电影实践及电影观众相距遥远。那么中国电影海外传播实际情况与问题如何?当前中国电影批评呈现何种态势?本书将试作探讨。本书旨在深入探讨中国电影与全球传播、电影批评理论构建等重要问题,对中国电影代表性作品进行专门个案研究,就电影、文化研究、批评理论等方面展开跨学科对话。本书具有较高理论价值,将丰富中国电影海外传播及批评建构的研究成果。此外,本书具有较强实用性、参考性,可作为高校影视传播、电影批评等课程参考教材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