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艺术
-
哈利·波特美)乔迪·利文森 著,南非MUTI工作室 绘,马爱农 译这本精美的彩色画册,为你讲述对角巷里那些你不知道的秘密!破釜酒吧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奥利凡德的店里有多少根魔杖?韦斯莱魔法把戏坊有什么麻瓜道具?闲人免进的翻倒巷有哪些店铺?电影中的魔法长袍经历了几代的变化?…………想了解更多,就打开这本《哈利·波特:探秘对角巷》,一头扎进这个拥有魔法的巫师集市吧!跟随本书精美又细致的插图,一起探索对角巷的秘密吧!从奥利凡德魔杖店、韦斯莱魔法把戏坊堆满商品的货架,到古灵阁的地下金库和其他更为神秘的角落,书中每一页都再现了深受哈迷喜爱的电影中的经典场景。精彩绝伦的插图重现了这条熙来攘往的魔法街道,你很容易就能认出极具标志性的建筑、颇具人气的巫师角色、神奇的魔法道具,以及更多精彩内容。与此同时,还有更多引人入胜的细节,揭密了把“哈利·波特”原著搬上银幕的过程。“这是一本精心编排、言之有物的书。”——“电影舞台”网站 “跟随精美的插图来了解奥利凡德、古灵阁和这条专享的街道上其他店铺的内部机密吧。”——亲子网站“红色三轮车”“跟随这本充满细节的书进入熙攘的对角巷,在这个所有年轻巫师都梦想前往的圣地来一次旅行吧。”——“思想线”网站
-
迷影[法] 安托万·德巴克 著,蔡文晟 译“迷影之于我的意义,乃是一种涵盖了对电影、电影导演、影评人以及观影者的爱。”——安托万·德巴克 那些活动于 20 世纪 60 年代初期的狂热影迷究竟是怎么看电影的? 他们会坐在放映厅的哪个位置?用什么姿势?他们如何主持电影俱乐部? 他们的团体活动具体是怎么进行的? 他们如何借由谈话、书信,以及私人或公开的写作去分享自己的观影日记? …… 迷影曾是一种属于法国的热情,影迷不仅为之阅片无数,更奉献身心——就看过的片子交流雄辩、撰写评论、谒见导演、创刊办报,甚至是主持电影俱乐部。据说,正是这股极其特殊的风气,让20世纪那些大师级导演在解放时期到1968年间的巴黎无不名重一时。从很大程度上来说,恰恰是所谓的迷影文化“造就了”希区柯克、霍克斯、罗西里尼、雷诺阿等多位电影艺术家,是影迷将他们拱进严肃作者和知识分子之列,从而跟阿拉贡、毕加索、约翰·凯奇等人一样,成为20世纪文化的创造者。 这些影迷究竟是何方神圣?在本书中,安托万·德巴克将逐一为这些日后纷纷当上批评家、导演、作家、记者的“电影恋人”立传、画像,尤其是巴赞、侯麦、朗格卢瓦、特吕弗、戈达尔、里维特、夏布洛尔、达内等人。他在巨细靡遗地描绘这几个伟大身影的生命历程、热情理想和奋战事迹的同时,更以一种超越电影及其历史的眼界去加以审视之:毕竟,这些深受超现实主义、存在主义、文学传统、结构主义影响的影迷,确实能从一个另类的视角去观照那些涌现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思想潮流、艺术形式以及重大的论题。
-
让奇迹发生[加] 彼得·D.马歇尔 著,施博闻 译《创造神奇:导演的艺术与技能》解析了电影导演中的每一个方面,告诉读者,其实执导电影比想象得简单。关键是要正确习得电影制作这门手艺,然后才能挥洒自如地在电影制作中运用你的创意。
-
中国电视剧的兴起与走向张永峰 著1979年到1993年间,电视剧在中国大陆勃然兴起,为以后中国电视剧的繁荣发展奠定了物质文化条件和体制基础,积累了重要历史经验。本书主要研究这个时期中国电视剧的体制创建与意义生产。主要内容概述:章,“自己走路”:中国电视职能重构。第二章,新时期中国电视剧制度创建。第三章,“给文学插上翅膀”:电视剧改编及其意义再生产。第四章,新时期中国电视剧的人格形象生产。
-
启蒙现代性与中国早期电影的多维透视徐红 著本书是一本研究1905—1937年间的国产电影的专著。作者认为,国产电影的本土制作发轫于1905年,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历史危机,“救亡”主题压倒了“启蒙”主题,而1905—1937年的早期电影代表着中国民族电影成长与记忆的摇篮时期和初始阶段,构建了本土民族电影的初始形态,奠定了民族电影初始的产业基础、叙事方式、审美趣味和艺术传统。作者选择中国早期电影目前的一些重要的具有现代意义的影片、影人、影评、影事及理论观点,运用启蒙现代性理论和文化研究的视角,对早期电影的意义表达展开“多点”“多棱”透视,挖掘早期电影作品及理论中所蕴含的贴近现代性价值的观念和意义,还原早期电影被历史遮蔽的真实、多元而丰富的历史形态。
-
中国电影研究3王海洲 编本论文集是基于北京电影学院主办的十五次“中国艺术传统与中国电影”系 列讲座文稿整理而成,汇集了海内外十二位专家学者共十三篇讲座发言。专家学者们回溯中国电影的民族特性,阐释中国传统艺术(传统戏曲、民族音乐、古典诗词、传统绘画)与中国电影之间的亲缘血脉,发掘中国电影的美学精神与文化内涵,探讨中国电影创作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借鉴传承与创新转化,为正在寻求方向的中国电影艺术创新发展提供参考路径,也给当代中国电影理论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
时代剪影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与文献馆 著本书将从馆藏500多幅20世纪早期中国电影女演员影像中遴选300余幅照片出版。这批照片涉及60余人,其中绝大多数为1900年至1920年生人,如:张织云、陈燕燕、叶秋心、胡蝶、王莹、陈波儿、阮玲玉、徐来、黎明晖、王人美、夏佩珍、袁美云、朱秋痕、严月娴、黎灼灼、黄耐霜、范雪朋、林楚楚、胡萍、李旦旦、谈瑛、黎莉莉、顾梅君、顾兰君、胡姗、宣景琳、袁绍梅、陈玉梅、“梁家四姐妹”(梁赛珍、梁赛珊、梁赛珠、梁赛瑚)等。部分照片有摄录者姓名,其中大多数由著名摄影师张进德拍摄。
-
波谲云诡的时代之境李静 著李静的《波谲云诡的时代之境:当代国产间谍片研究》是较早对间谍类型进行系统梳理,尤其是对其艺术形象的营造及其机制进行比较深入探讨与研究。其中一些关照与分析对于这一研究领域都有一定开拓性的意义。尽管由于种种原因拖到今天才发表,但是时间并未销蚀其学术价值。《波谲云诡的时代之境:当代国产间谍片研究》仍是对我们认识这一类型一个具有启示性的学术成果,希望它能对后来的研究者有所帮助。
-
中国历代剧论选注陈多,叶长海选 注本书选取中国历代戏剧理论中具有代表性的文章138篇,分为“先秦至元代”“明代”“清代”“二十世纪初叶”四篇,力图以此概括反映我国戏剧理论史的发展轨迹,彰显其主要成果。本书对入选的篇章均作了通俗化的注释,并对其主要论点或有关问题作了简要的说明或提示。
-
世界马戏史话亨利-戴达尔 著《世界马戏史话》于1947年在法国出版,由法国学者亨利一戴达尔所著。《世界马戏史话》主要介绍了欧洲和美洲现代马戏的发展历史,从起源至今,娓娓道来,仿佛向世人徐徐展开了一幅跌宕起伏、又妙趣横生的历史长卷,既展示了马戏独特的艺术魅力,又突出了马戏人果敢坚毅、勇攀艺术高峰的磅礴精神力量,堪称世界马戏史经典之作。撰写马戏史类书籍对作者要求很高,既要有一定的文学修养,还要对马戏艺术有足够深入的了解,亨利一戴达尔恰恰两者兼备。他于1884年在法国图尔出生,父亲是黑骑士马术团优秀的骑术教官之一,戴达尔从小就对驯马情有独钟。在青年时代,他又醉心于体操和体育运动,在巴黎的各家体育馆里度过了许多时光。成人后,戴达尔曾在报社担任记者,与《杂技》的作者斯泰利并肩工作,这使得他既形成了自己的文风,又对马戏艺术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此外,他对训练野兽也有心得,曾作为驯兽师跟随马戏艺人巡回演出。人之感于物而动于情,戴达尔的经历为他出著这本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此外,他秉承严谨的治学态度,遍访名家,并查阅了大量的马戏文献,同时也得到了国内外许多作家、学者、收藏家、马戏爱好者以及马戏艺人的大力支持,最后才著得这本马戏界的扛鼎之作。除了此书,戴达尔还出版过《驯兽师》《马戏团的后台秘闻》《人与兽》等马戏专题著作。《世界马戏史话》在写作土没有使用枯燥的编年体来讲述现代马戏发展的历史,而是以马戏历史上著名的马戏团的兴衰以及马戏艺人的生平为线索,运用大量的故事、图片以及信札等资料,生动而详尽地描述了现代马戏诞生170年间(约1768-1938年),在英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俄罗斯、美国和世界其他国家发展的情况以及它们之间错综复杂的内在联系。此外,该书还用单独的章节对马戏海报、马戏建筑、马戏节目创新创作以及马戏艺术的社会影响等进行了展示和叙述,使得《世界马戏史话》内容更加饱满、丰富。中国杂技家协会编译《世界马戏史话》,旨在增进国内杂技界对国外马戏艺术发展的了解,增进中外杂技艺术的交流,开创中国杂技的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