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
-
前奏曲《牧神午后》(法)德彪西作曲管弦乐前奏曲《牧神午后》,是法国作曲家德彪西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标志作曲家印象派音乐风格成熟的第一部作品。1894年完成,同年在巴黎首次演出。《牧神午后》在欧洲传统音乐的基础上,以它在调性、节奏、音色等方面的独创性,形成了一种新的所谓“印象派”的语言,从而打而了现代音乐的一条新的道路,在西方音乐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
西班牙随想曲(俄)尼·里姆斯基-科萨科夫(Н·Римский-Корсаков)作曲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西班牙随想曲》作于1887年,当初,柴科夫斯基曾说,他不过是一个摆弄音乐的手艺人,里姆斯基才是一个“最最名符其实的艺术家”。他认为这首《西班牙随想曲》是“乐器法中的宏伟杰作”。里姆斯基-科萨科夫1844年3月出生于俄国西北部的提克威一个退休公务员家庭,他是第二个男孩。尽管他父母为他将来的设想是海上职业,但仍然从小就培养他的音乐才能。12岁时,他旅行到圣彼得堡并进入海军士官学校。15岁时,他师从西奥多·卡尼尔,后被推荐认识穆索尔斯基和巴拉基列夫,并与后者成为好友。1862年作为低级军官出航,虽然他很舍不得放弃音乐生活,但也全心全意地投入了海军生涯。不过,有人说当他的船在提尔伯雷干船坞时,他却在附近格拉温森德的一个餐厅里演奏音乐。1865年他返回俄国,重新拾起音乐。当他承认他从未听过那些和弦名称时,巴拉基列夫给了这位正在创作第一首交响曲的年轻军官很多帮助。尽管有这些障碍,他还是于1871年担任了圣彼得堡音乐学院的教授。他并不比他的学生知道得多多少,但他总是在夜间努力学习。他与穆索尔斯基同住一室。不过两位作曲家共用一架钢琴并不是好事,因此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早晨用,穆索尔斯基则下午用。他与普高德相识后,她成了他的妻子,并为他生了六个孩子。穆索尔斯基则是他最好的朋友。1873年年轻的海军军官成为海军乐队的监察。他在俄国的游历使他注意到了东方的音乐,而这些音乐的影响又在他的作品中得以体现。1883年他就任帝国教堂副指挥。可是悲伤的生活开始了,他的妻子和一个孩子因患白喉而去世,他母亲和他最小的孩子生命垂危,而他与巴拉基列夫的友谊破裂了,他因此精神崩溃而停止了作曲。执棒一场纪念柴科夫斯基的音乐会使他恢复过来,之后的15年他致力于歌剧和歌曲的创作。1908年6月他在圣彼得堡附近的里本斯克去世。《野蜂飞舞》是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最受欢迎的旋律,音乐令人喜悦,并且一听就可以辨认出来。它来自一部几乎被遗忘的歌剧《萨尔丹沙皇的故事》,这是部完全象征幻想意味的作品,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音乐洋溢着管弦乐团色彩,而《天方夜谭》正是这方面的代表作。《天方夜谭》作于1888年,以舍赫拉查达向她丈夫苏丹皇沙赫里亚尔讲述的《阿拉伯故事》为基础,她天天给他讲故事,这样他才不会砍她的头。她的故事是那么富于魔力,苏丹深深地爱上了她,并将她娶为唯一的妻子。音乐是标题性的—它讲述的是一个故事;在某种方式上,就像电影音乐先锋一样。作品开始就是《海与仙巴的船》。我们听到了舍赫拉查达和苏丹的主题音乐,还可以看到仙巴的船在波浪中起伏。丰富和声的主题告诉我们船穿越了视域。接着是以欢快主题开始《游方僧王子的故事》,游方僧是善于讲故事的僧人。苏丹的主题被打断之后出现的是巴松管奏出的王子主题,它紧紧地抓住了我们的注意力。《青年王子和公主》是一个迷人而宁静的慢乐章,而最后的《巴格达城的节日》则将我们带到了港口边热闹的街头市场。随后,又回到了海上,一场令人激动的风暴!听,一艘船沉下去了!终于又安全返回到港口。《西班牙随想曲》写于1887年,原是为小提琴及乐队而作的独奏曲。乐曲以阿尔博拉达,即晨歌开始—与小夜曲相对—响板的声音也响起来了。随后的乐章在这个主题上有几次变奏,而第三乐章则是第一乐章开场在小提琴及单簧管演奏的简短再现。第四乐章场景与吉普赛之歌不露痕迹地转至凡坦戈舞曲,我们听到了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特有的管弦色彩,踏足为拍的舞曲,令人迷醉的节奏,还有管弦乐团的勃勃生机和美妙的装饰。
-
钢琴曲五首暂缺作者暂缺简介...
-
柴科夫斯基论音乐与音乐家(俄)柴可夫斯基著;高士彦译《柴科夫斯基论音乐与音乐家》关于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塞尔维亚幻想曲》、莫斯科音乐界的呼声、《鲁斯兰与柳德米拉》重新上演、意大利舞台上的莫扎特歌剧《唐-璜》 、第二次交响音乐会——舒曼的第三交响曲、达尔戈梅斯基的《水仙女》、威伯的歌剧《自由射手》、贝多芬的《莱昂诺拉序曲》、瓦格纳及其音乐等,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柴科夫斯基著。
-
外国钢琴曲选人民音乐出版社编辑部编本书介绍了外国著名的音乐家的作品23首,集中代表了一些国家和民族的音乐特色。该书适合院校学生和业余钢琴爱好者阅读使用。
-
中国古代音乐史稿杨荫浏著本书共分上、下两册:上册为由远古至宋代;下册为元、明、清三代。关于曲例。留存到今天的古代音乐作品,绝大部分都曾经过了长期集体创作和加工的复杂过程,都曾随着社会条件的变迁、人民群众对于文化要求的变迁,不停地改变着;它们留存到今天的形式,已是长期集体加工的结果;它们与最初创作的原始形式,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因有联系,所以我们可以用来作为古代作品的实例;因有区别,所以我们在参考曲例的同时,又不能不对其历来经过的变迁有着一定的估计。关于图片实例。图片实例,虽然具体而生动,但有时我们仍然不能要求它有绝对的精确性。无论绘画、雕塑、石刻艺术,在创造它们的不同的美术家之间,有着不同的流派,不同的风格;即使同一位美术家,也会因为不同的目的,在他的不同作品中,运用不同的手法。他们有时会用粗线条表示活跃的神情,而有意改变细节的真实;有时会用特写的手法,细致地描绘下不多的几个人,用来代表一个庞大的鼓吹乐队,……。因此我们在参考图片的时候,必须考虑到这种艺术上的特点,而在把它们与其他资料对照、比较的中间来理解它们。
-
德沃扎克弦乐四重奏(捷)德沃扎克(Antonin Dvorak)曲德沃扎克的作品吧鲜明的民族音乐表现形式倾诉了热爱祖国与人民的思想感情。他在一生的音乐活动中(创作、教学、演奏等)实践着自己的诺言:“一个艺术家也有他自己的祖国,他应该坚定地忠于祖国,热爱祖国!”“我始终是一个朴实的捷克音乐家”,“我永远只是一个朴实的捷克音乐家。”
-
莫什科夫斯基钢琴巧技练习曲15首(波)莫里兹·莫什科夫斯基(Moritz Moszkowski)作曲莫里兹·莫什科夫斯基1854年生于德国布莱斯劳,是波兰籍的著名钢琴演奏家、作曲家兼指挥。先后在德罗斯顿和柏林音乐学院就学,后在柏林教学多年。十九岁起成功地在柏林、伦敦及欧洲各地巡回演出。晚年长期留居巴黎,以七十高龄在那里逝世。作为作曲家,他善于写作风格轻快的音乐,而其严肃作品则显得较少独创性。作有歌剧《波瓦布迪尔,末代摩尔王》(1892)舞剧《洛林》(1896)、交响诗《贞德》、《幻想进行曲》、两部管弦乐组曲、钢琴和小提琴协奏曲和个别戏剧配乐作品。莫什科夫斯基还写了许多在当时拥有广泛听众、雅俗共赏的通俗钢琴音乐(常在沙龙演出),如作品12号,四手联弹的两卷《西班牙舞曲》,很富有异国情调的描绘性)以及一些钢琴练习曲。
-
板胡曲选中国音乐家协会编一九七九年十月一日,是我国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的光辉节日。为了展现建国三十年来音乐创作方面的成就,我们编选了两套作品选集:《建国三十年声乐作品选》和《建国三十年器乐作品选》。器乐作品选分为笛、笙、唢呐、板胡、二胡、琵琶、扬琴、筝以及小提琴、钢琴等十一个专辑。所选作品都在群众中有一定的影响。本集为板胡曲专辑。
-
钢琴弹奏的基本法则(俄)约瑟夫·列文著;缪天瑞译这是体现着钢琴演奏和教学上至今仍未减色的一个优秀学派的一本小书。在这本书里,著名列文(JosefLhevinne)以钢琴学习者和钢琴教师为对象,以讲座的形式,用散文的体裁,讲述了钢琴弹奏各方面的基本法则。著者提出,弹奏钢琴时应当用指尖的衬有肉垫的部分去触键,手指触键时只用掌指关节(即手掌和手指连接的关节)的运动,以便产生“美音”;放松腕部作为产生美音的辅助作用;以及在纤巧弹奏时以手臂”漂浮在空中“的感觉,来代替普通所谓的“放松”,等等。这些基本法则,在今天的钢琴演奏和钢琴教学上仍然是广泛被人采用的一个学派的方法。在提出对美音的要求同时,著者强调打好基础,重视手(演奏)耳(听觉)并用,以及注意表现内容,等等,则不仅限于钢琴学习,而且对于其它乐器学习,以至整个音乐学习,都是适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