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分析化学
作者:陈久标,邓基芹 主编
出版社: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11-01
ISBN:9787562828495
定价:¥29.8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分析化学》共分13章,内容包括绪论、定量分析的一般过程、滴定分析法、酸碱滴定法、配位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吸光光度法、气相色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发射光谱法、钢铁与粘土国家标准、实验与实训。每章末附有思考题和习题及参考答案。《分析化学》可作为高职高专学校工业分析、化工、应用化学、材料化学以及药学、环境科学等专业教材使用。
作者简介
暂缺《分析化学》作者简介
目录
1 绪论
1.1 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
1.1.1 分析化学的任务
1.1.2 分析化学的作用
1.2 分析方法的分类
1.2.1 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结构分析
1.2.2 无机分析和有机分析
1.2.3 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
1.2.4 常量分析、半微量分析、微量分析和超微量分析
1.2.5 例行分析和仲裁分析
1.3 分析化学的发展趋势
2 定量分析的一般过程
2.1 分析试样的采集与制备
2.1.1 分析试样的采集
2.1.2 分析试样的制备
2.2 称样与溶解
2.2.1 称样
2.2.2 溶样
2.3 分析方法的选择与测定
2.3.1 分析测定的要求
2.3.2 待测组分的性质与含量范围
2.3.3 干扰组分的影响
2.3.4 实验室条件的影响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结果的表征
2.5 分析化学中的误差和数据处理
2.5.1 误差的来源和分类
2.5.2 误差的表示
2.5.3 分析结果的表征——准确度与精密度
2.5.4 误差的减免
2.6 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
2.6.1 有效数字的一般概念
2.6.2 有效数字修约规则(“四舍六入五成双”规则)
2.6.3 有效数字运算规则
2.6.4 有效数字的运算在分析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思考题
习题
3 滴定分析法
3.1 滴定分析仪器及操作技术
3.1.1 分析天平
3.1.2 滴定分析玻璃仪器
3.2 标准溶液的配制
3.2.1 标准溶液的浓度表示
3.2.2 滴定度
3.2.3 基准物质
3.2.4 标准溶液的配制
3.3 滴定分析的条件和方法
3.3.1 滴定反应的条件要求
3.3.2 滴定分析的方法
3.4 滴定分析的计算
3.4.1 基本单元的确定原则
3.4.2 滴定分析计算
思考题
习题
4 酸碱滴定法
4.1 水溶液中的酸碱平衡
4.1.1 酸碱质子理论
4.1.2 水的离解平衡和酸碱水溶液的pH
4.2 酸碱溶液的pH计算
4.2.1 质子条件
4.2.2 酸碱溶液的pH计算
4.3 缓冲溶液
4.3.1 缓冲溶液及其组成
4.3.2 缓冲溶液的作用原理
4.3.3 缓冲溶液pH的计算
4.4 酸碱指示剂
4.4.1 酸碱指示剂的作用原理
4.4.2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及影响因素
4.5 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4.5.1 HC1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4.5.2 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4.6 酸碱滴定曲线及指示剂的选择
4.6.1 强碱滴定强酸
4.6.2 强碱滴定弱酸
4.6.3 多元酸碱的滴定
4.7 酸碱滴定法的应用
4.7.1 混合碱的分析(双指示剂法)
4.7.2 氟硅酸钾容量法测定二氧化硅的含量
4.7.3 铵盐中含氮量的测定及有机化合物中氮的测定
4.7.4 食醋中总酸度及硼酸的测定
思考题
习题
5 配位滴定法
5.1 配位滴定法
5.2 氨羧配位体
5.2.1 EDTA的性质及其离解平衡
5.2.2 EDTA与金属离子配位的特点
5.3 EDTA配合物在水溶液中的离解平衡及其影响因素
5.3.1 EDTA与金属离子的主反应及配合物的稳定常数
5.3.2 EDTA与金属离子的副反应及副反应系数
5.4 配位滴定法原理
5.4.1 滴定曲线
5.4.2 滴定金属离子的最小pH和酸效应曲线
5.5 金属指示剂
5.5.1 金属指示剂的作用原理
5.5.2 金属指示剂应具备的条件
5.5.3 常用的金属指示剂
5.6 提高配位滴定选择性的方法
5.6.1 控制溶液酸度的方法
5.6.2 掩蔽或解蔽的方法
5.6.3 预先分离
5.6.4 选用其他配位滴定剂
5.7 配位滴定方式及其应用
5.7.1 配位滴定方式
5.7.2 配位滴定法应用实例
思考题
习题
6 氧化还原滴定法
6.1 概述
6.2 氧化还原平衡
6.2.1 电极电位和条件电极电位
6.2.2 氧化还原平衡
6.2.3 影响氧化还原反应速率的因素
6.3 氧化还原滴定原理
6.3.1 氧化还原滴定曲线
6.3.2 氧化还原滴定中的指示剂
6.3.3 指示剂的选择原则
6.4 氧化还原滴定的预处理
6.4.1 进行预处理的必要性
6.4.2 常用的预处理试剂
6.5 常用的氧化还原滴定法
6.5.1 高锰酸钾法
6.5.2 重铬酸钾法
6.5.3 碘法
6.5.4 碘法应用实例
思考题
习题
7 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
7.1 重量分析法概述
7.1.1 重量分析法的分类
7.1.2 重量分析对沉淀的要求
7.1.3 重量分析法的一般操作过程
7.1.4 重量分析的操作技术
7.2 沉淀的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
7.2.1 同离子效应
7.2.2 盐效应
7.2.3 酸效应
7.2.4 配位效应
7.2.5 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其他因素
7.3 沉淀的沾污
7.3.1 共沉淀现象
7.3.2 继沉淀现象
7.3.3 减少沉淀沾污的方法
7.4 重量分析法应用示例
7.4.1 氯化钡沉淀法(可溶性硫酸盐中硫的测定)
7.4.2 丁二酮肟重量法(钢铁中镍含量的测定)
7.5 沉淀滴定法
7.5.1 莫尔法(铬酸钾作指示剂)
7.5.2 佛尔哈德法(铁铵矾作指示剂)
7.5.3 法扬司法(吸附指示剂法)
思考题
习题
8 吸光光度法
8.1 物质的颜色及对光的选择性吸收
8.1.1 物质的颜色与可见光
8.1.2 光吸收曲线与最大吸收波长
……
9 气相色谱法
10 原子吸收光谱法
11 原子发射光谱法
12 钢铁、粘土国家分析标准
13 实验与实训
附表
参考文献
1.1 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
1.1.1 分析化学的任务
1.1.2 分析化学的作用
1.2 分析方法的分类
1.2.1 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结构分析
1.2.2 无机分析和有机分析
1.2.3 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
1.2.4 常量分析、半微量分析、微量分析和超微量分析
1.2.5 例行分析和仲裁分析
1.3 分析化学的发展趋势
2 定量分析的一般过程
2.1 分析试样的采集与制备
2.1.1 分析试样的采集
2.1.2 分析试样的制备
2.2 称样与溶解
2.2.1 称样
2.2.2 溶样
2.3 分析方法的选择与测定
2.3.1 分析测定的要求
2.3.2 待测组分的性质与含量范围
2.3.3 干扰组分的影响
2.3.4 实验室条件的影响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结果的表征
2.5 分析化学中的误差和数据处理
2.5.1 误差的来源和分类
2.5.2 误差的表示
2.5.3 分析结果的表征——准确度与精密度
2.5.4 误差的减免
2.6 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
2.6.1 有效数字的一般概念
2.6.2 有效数字修约规则(“四舍六入五成双”规则)
2.6.3 有效数字运算规则
2.6.4 有效数字的运算在分析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思考题
习题
3 滴定分析法
3.1 滴定分析仪器及操作技术
3.1.1 分析天平
3.1.2 滴定分析玻璃仪器
3.2 标准溶液的配制
3.2.1 标准溶液的浓度表示
3.2.2 滴定度
3.2.3 基准物质
3.2.4 标准溶液的配制
3.3 滴定分析的条件和方法
3.3.1 滴定反应的条件要求
3.3.2 滴定分析的方法
3.4 滴定分析的计算
3.4.1 基本单元的确定原则
3.4.2 滴定分析计算
思考题
习题
4 酸碱滴定法
4.1 水溶液中的酸碱平衡
4.1.1 酸碱质子理论
4.1.2 水的离解平衡和酸碱水溶液的pH
4.2 酸碱溶液的pH计算
4.2.1 质子条件
4.2.2 酸碱溶液的pH计算
4.3 缓冲溶液
4.3.1 缓冲溶液及其组成
4.3.2 缓冲溶液的作用原理
4.3.3 缓冲溶液pH的计算
4.4 酸碱指示剂
4.4.1 酸碱指示剂的作用原理
4.4.2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及影响因素
4.5 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4.5.1 HC1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4.5.2 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4.6 酸碱滴定曲线及指示剂的选择
4.6.1 强碱滴定强酸
4.6.2 强碱滴定弱酸
4.6.3 多元酸碱的滴定
4.7 酸碱滴定法的应用
4.7.1 混合碱的分析(双指示剂法)
4.7.2 氟硅酸钾容量法测定二氧化硅的含量
4.7.3 铵盐中含氮量的测定及有机化合物中氮的测定
4.7.4 食醋中总酸度及硼酸的测定
思考题
习题
5 配位滴定法
5.1 配位滴定法
5.2 氨羧配位体
5.2.1 EDTA的性质及其离解平衡
5.2.2 EDTA与金属离子配位的特点
5.3 EDTA配合物在水溶液中的离解平衡及其影响因素
5.3.1 EDTA与金属离子的主反应及配合物的稳定常数
5.3.2 EDTA与金属离子的副反应及副反应系数
5.4 配位滴定法原理
5.4.1 滴定曲线
5.4.2 滴定金属离子的最小pH和酸效应曲线
5.5 金属指示剂
5.5.1 金属指示剂的作用原理
5.5.2 金属指示剂应具备的条件
5.5.3 常用的金属指示剂
5.6 提高配位滴定选择性的方法
5.6.1 控制溶液酸度的方法
5.6.2 掩蔽或解蔽的方法
5.6.3 预先分离
5.6.4 选用其他配位滴定剂
5.7 配位滴定方式及其应用
5.7.1 配位滴定方式
5.7.2 配位滴定法应用实例
思考题
习题
6 氧化还原滴定法
6.1 概述
6.2 氧化还原平衡
6.2.1 电极电位和条件电极电位
6.2.2 氧化还原平衡
6.2.3 影响氧化还原反应速率的因素
6.3 氧化还原滴定原理
6.3.1 氧化还原滴定曲线
6.3.2 氧化还原滴定中的指示剂
6.3.3 指示剂的选择原则
6.4 氧化还原滴定的预处理
6.4.1 进行预处理的必要性
6.4.2 常用的预处理试剂
6.5 常用的氧化还原滴定法
6.5.1 高锰酸钾法
6.5.2 重铬酸钾法
6.5.3 碘法
6.5.4 碘法应用实例
思考题
习题
7 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
7.1 重量分析法概述
7.1.1 重量分析法的分类
7.1.2 重量分析对沉淀的要求
7.1.3 重量分析法的一般操作过程
7.1.4 重量分析的操作技术
7.2 沉淀的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
7.2.1 同离子效应
7.2.2 盐效应
7.2.3 酸效应
7.2.4 配位效应
7.2.5 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其他因素
7.3 沉淀的沾污
7.3.1 共沉淀现象
7.3.2 继沉淀现象
7.3.3 减少沉淀沾污的方法
7.4 重量分析法应用示例
7.4.1 氯化钡沉淀法(可溶性硫酸盐中硫的测定)
7.4.2 丁二酮肟重量法(钢铁中镍含量的测定)
7.5 沉淀滴定法
7.5.1 莫尔法(铬酸钾作指示剂)
7.5.2 佛尔哈德法(铁铵矾作指示剂)
7.5.3 法扬司法(吸附指示剂法)
思考题
习题
8 吸光光度法
8.1 物质的颜色及对光的选择性吸收
8.1.1 物质的颜色与可见光
8.1.2 光吸收曲线与最大吸收波长
……
9 气相色谱法
10 原子吸收光谱法
11 原子发射光谱法
12 钢铁、粘土国家分析标准
13 实验与实训
附表
参考文献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