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中国法律思想史
作者:梁凤荣 主编
出版社:郑州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2-01
ISBN:9787564501891
定价:¥39.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中国法律思想史(第2版)》共包括十八章:第一、第二章分别对夏、商、西周时期的法律思想,以及春秋初期革新者的法律观点做了介绍;第三章着重探讨先秦儒家以修身、治国、安民为中心的法律思想;第四、五、六章对先秦时期墨家、道家、法家等学派的主要法律观念予以分析比较;第七章则重点介绍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形成与主要内容;第八章至十三章是历代众多政治家、思想家从不同角度与侧面对正统法律思想的维护或修缮;从第十四章至十七章则为近代各个阶层人物在西学东渐过程中发表的法律观点。《中国法律思想史(第2版)》第十八章介绍了中国共产党人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法律思想。《中国法律思想史(第2版)》是在第一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除增加第十八章中国共产党人的法律思想外,对原有各章的内容进行了部分调整与充实,学科前沿成果基本得以反映。《中国法律思想史(第2版)》作为河南省高等学校规划教材,主要适用于法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与本科生。此外,也可作为司法工作者学习理论法学的参考书。
作者简介
暂缺《中国法律思想史》作者简介
目录
绪论
一、中国法律思想史的研究对象
二、中国法律思想史的发展轨迹
三、研究中国法律思想史的目的
第一章 夏、商、西周的神权法思想
第一节 夏、商奴隶主的“天命”、“天罚”思想
一、神权法思想的产生
二、夏代的“天命”、“天罚”思想
三、“天命”、“天罚”思想在商代的发展
第二节 周公“以德配天”说与“礼治”思想
一、西周的“以德配天”说
二、礼治与“明德慎罚”思想
第二章 春秋时期革新家的法律思想
第一节 管仲的“令顺民心”与“以法统政”思想
一、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二、修旧法与令顺民心
三、作内政以寄军
第二节 子产“宽猛并用”的法律思想
一、改革“礼治”和创立新制的思想
二、铸刑书,公布成文法
三、以宽服民与以猛服民
第三节 邓析“事断于法”的法律思想
一、不法先王,不是礼仪
二、私造竹刑,传授法律
第三章 先秦儒家的法律思想
第一节 孔子的法律思想
一、“为国以礼”的礼治论
二、“为政以德”的德治观
三、“为政在人”的人治论
第二节 孟子的法律思想
一、以“仁政”去邪化民
二、民贵君轻与暴君放伐
三、“惟仁者宜在高位”的人治论
第三节 荀子“隆礼重法”的法律思想
一、国家与法的起源
二、隆礼重法则国有常
三、强本,节用,以政裕民
四、有治人,无治法
第四章 墨家的法律观
第一节 儒、墨两家的对立与互融
一、社会秩序存立的背景力量不同
二、社会生活的安排与期待不同
三、个体关系的社会构成不同
第二节 兼相爱,交相利
一、“天下之人皆相爱”的理想社会
二、以“天志”为基础,以“兼爱”为原则的法律观
三、不党父兄,不偏富贵与赏当贤,罚当暴
四、杀人者死,伤人者刑与杀盗人非杀人
五、立足于“利民”的经济立法原则
第五章 道家的法哲学思想
第一节 老子“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的法哲学观
一、道法自然
二、主张绝对无为,否定仁义礼法
三、鄙薄有为的人定法,抨击礼治、法治
第二节 庄子虚无主义的法哲学思想
一、主张绝对无为,否定仁义礼法
二、主张绝对自由,反对任何约束和限制
第六章 法家的“法治”思想
第一节 商鞅重刑主义的“法治”观
一、“定分”、“止乱”的法律起源论
二、“不法古。不修今”的变法思想
三、“垂法而治”的法治观
四、“刑无等级”思想
五、“以刑去刑”的重刑思想
六、“以法为教”思想
第二节 慎到重“势”和申不害的重“术”法治观
一、慎到的重“势”思想
二、申不害的重“术”思想
第三节 韩非子“法”、“势”、“术”三位一体的法治思想
一、韩非子法治观的理论基石
二、“法”、“势”、“术”三者结合并用的“法治思想
第七章 秦汉时期法律思想的转折与正统法律思想的形成
第一节 秦朝的法治思想
一、秦始皇“事皆于法”的法制观
二、李斯的“深督责罪”与“以法为教”的法律观
三、刘邦君臣“为无为而不为”的治国思想
第三节 刘恒君臣的法律思想
一、劝趣农桑,轻徭薄赋
二、约法省刑,改革刑制
第四节 贾谊“礼法并用”的法律思想
一、礼法结合,礼义为先
二、黥劓之罪不及大夫
三、以秦为鉴,以民为本
第五节 董仲舒“阳德阴刑”的法律思想
一、《春秋》大一统与“罢黜百家”
二、天人感应与灾异谴告
三、君权神授与三纲五端
四、阴德阳刑,德主刑辅
五、经义决狱,原心论罪
第八章 魏晋时期法律思想的多元化发展
第一节 名法思潮
一、曹操“术兼名法”的思想主张
二、诸葛亮的法治思想
第二节 玄学法哲学思想
一、玄学的兴起与发展
二、王弼“名教本于自然”的法哲学思想
三、嵇康“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法哲学思想
四、郭象“名教即自然”的法哲学思想
第三节 魏晋律学
一、律学的形成与发展
二、杜预的立法理论
三、张斐的律学理论
第九章 隋唐时期正统法律思想的完善和修正
第一节 杨坚“以轻代重”的法律思想
一、以轻代重,尽除苛惨之法
二、以公执律,慎狱恤刑
三、擢贤才,创立科举制度
第二节 李世民“安人宁国”的法律思想
一、立法简约,用刑宽平
二、据律论罪,恤刑慎杀
三、明正赏罚,事须画
四、兼听纳谏,以成治道
第三节 《唐律疏议》中的法律思想
一、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
二、以宣扬“三纲”为主旨的法律思想
第四节 陆贽“均节赋税恤百姓”的法律思想
一、慎重用刑
……
第十章 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哲理化
第十一章 宋明时期改革派的法律思想
第十二章 宋明清官的法律思想
第十三章 明末清初的社会批判思想
第十四章 近代社会的更法改图思想
第十五章 洋务派的法律思想
第十六章 戊戌变法时期的改良思潮
第十七章 辛亥革命前后革命派的法律思想
第十八章 共产党人的法律思想
主义参考书目
后记
一、中国法律思想史的研究对象
二、中国法律思想史的发展轨迹
三、研究中国法律思想史的目的
第一章 夏、商、西周的神权法思想
第一节 夏、商奴隶主的“天命”、“天罚”思想
一、神权法思想的产生
二、夏代的“天命”、“天罚”思想
三、“天命”、“天罚”思想在商代的发展
第二节 周公“以德配天”说与“礼治”思想
一、西周的“以德配天”说
二、礼治与“明德慎罚”思想
第二章 春秋时期革新家的法律思想
第一节 管仲的“令顺民心”与“以法统政”思想
一、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二、修旧法与令顺民心
三、作内政以寄军
第二节 子产“宽猛并用”的法律思想
一、改革“礼治”和创立新制的思想
二、铸刑书,公布成文法
三、以宽服民与以猛服民
第三节 邓析“事断于法”的法律思想
一、不法先王,不是礼仪
二、私造竹刑,传授法律
第三章 先秦儒家的法律思想
第一节 孔子的法律思想
一、“为国以礼”的礼治论
二、“为政以德”的德治观
三、“为政在人”的人治论
第二节 孟子的法律思想
一、以“仁政”去邪化民
二、民贵君轻与暴君放伐
三、“惟仁者宜在高位”的人治论
第三节 荀子“隆礼重法”的法律思想
一、国家与法的起源
二、隆礼重法则国有常
三、强本,节用,以政裕民
四、有治人,无治法
第四章 墨家的法律观
第一节 儒、墨两家的对立与互融
一、社会秩序存立的背景力量不同
二、社会生活的安排与期待不同
三、个体关系的社会构成不同
第二节 兼相爱,交相利
一、“天下之人皆相爱”的理想社会
二、以“天志”为基础,以“兼爱”为原则的法律观
三、不党父兄,不偏富贵与赏当贤,罚当暴
四、杀人者死,伤人者刑与杀盗人非杀人
五、立足于“利民”的经济立法原则
第五章 道家的法哲学思想
第一节 老子“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的法哲学观
一、道法自然
二、主张绝对无为,否定仁义礼法
三、鄙薄有为的人定法,抨击礼治、法治
第二节 庄子虚无主义的法哲学思想
一、主张绝对无为,否定仁义礼法
二、主张绝对自由,反对任何约束和限制
第六章 法家的“法治”思想
第一节 商鞅重刑主义的“法治”观
一、“定分”、“止乱”的法律起源论
二、“不法古。不修今”的变法思想
三、“垂法而治”的法治观
四、“刑无等级”思想
五、“以刑去刑”的重刑思想
六、“以法为教”思想
第二节 慎到重“势”和申不害的重“术”法治观
一、慎到的重“势”思想
二、申不害的重“术”思想
第三节 韩非子“法”、“势”、“术”三位一体的法治思想
一、韩非子法治观的理论基石
二、“法”、“势”、“术”三者结合并用的“法治思想
第七章 秦汉时期法律思想的转折与正统法律思想的形成
第一节 秦朝的法治思想
一、秦始皇“事皆于法”的法制观
二、李斯的“深督责罪”与“以法为教”的法律观
三、刘邦君臣“为无为而不为”的治国思想
第三节 刘恒君臣的法律思想
一、劝趣农桑,轻徭薄赋
二、约法省刑,改革刑制
第四节 贾谊“礼法并用”的法律思想
一、礼法结合,礼义为先
二、黥劓之罪不及大夫
三、以秦为鉴,以民为本
第五节 董仲舒“阳德阴刑”的法律思想
一、《春秋》大一统与“罢黜百家”
二、天人感应与灾异谴告
三、君权神授与三纲五端
四、阴德阳刑,德主刑辅
五、经义决狱,原心论罪
第八章 魏晋时期法律思想的多元化发展
第一节 名法思潮
一、曹操“术兼名法”的思想主张
二、诸葛亮的法治思想
第二节 玄学法哲学思想
一、玄学的兴起与发展
二、王弼“名教本于自然”的法哲学思想
三、嵇康“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法哲学思想
四、郭象“名教即自然”的法哲学思想
第三节 魏晋律学
一、律学的形成与发展
二、杜预的立法理论
三、张斐的律学理论
第九章 隋唐时期正统法律思想的完善和修正
第一节 杨坚“以轻代重”的法律思想
一、以轻代重,尽除苛惨之法
二、以公执律,慎狱恤刑
三、擢贤才,创立科举制度
第二节 李世民“安人宁国”的法律思想
一、立法简约,用刑宽平
二、据律论罪,恤刑慎杀
三、明正赏罚,事须画
四、兼听纳谏,以成治道
第三节 《唐律疏议》中的法律思想
一、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
二、以宣扬“三纲”为主旨的法律思想
第四节 陆贽“均节赋税恤百姓”的法律思想
一、慎重用刑
……
第十章 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哲理化
第十一章 宋明时期改革派的法律思想
第十二章 宋明清官的法律思想
第十三章 明末清初的社会批判思想
第十四章 近代社会的更法改图思想
第十五章 洋务派的法律思想
第十六章 戊戌变法时期的改良思潮
第十七章 辛亥革命前后革命派的法律思想
第十八章 共产党人的法律思想
主义参考书目
后记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