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中国刑事犯罪发展十论
作者:冯树梁 编著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10-01
ISBN:9787511812124
定价:¥2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中国刑事犯罪发展十论》用“十论”(十个方面的问题)高度概括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至21世纪头10年60年间中国刑事犯罪发展的基本脉络和阶段性特点,资料翔实.内容简洁,观点鲜明,发人深思,对于有关部门的实战工作者、教学与研究工作者、有关专业的学生和对此有兴趣的读者,都有现实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冯树梁,教授男,1932年生,山东省临朐县人。中国知名的犯罪学家,司法部预防犯罪研究所前副所长,中国犯罪学研究会前副会长,高级学术顾问。中其中央政法委员会全国政法综合干部培训中心兼职教授。20世纪50年代留学前苏联,80年代具体组织实施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犯罪研究项目《中国现阶段犯罪问题研究》(国家七五规划重点社科项目),为项目负责入之一、编委会副主任、编委、编辑部主任。学者们认为,这个项目的成功为中国犯罪学研究奠定了基础。主攻预防犯罪研究,主编了中国预防犯罪学史上的第一部巨著《中国预防犯罪方略》(70万字,1994年出版),受到广泛的关注和引用。参与主编了《犯罪学大辞书》(1995年出版,获国家优秀图书奖)。著有《中外预防犯罪比较研究》(36万字,2003年出版)和《论预防犯罪》(41万字,2008年出版)。在犯罪学理论上多有创见,所撰写的《罪因体系刍议》一文,获司法部优秀论文评选一等奖。提出了中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五大理论基础,总结了刑事犯罪的四大规律和预防犯罪的五大指导规律,首次将世界军事名著《孙子兵法》运用于预防犯罪研究。多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发表论文。在学风上崇尚调查研究、面对实际、解决实际问题、不尚空谈。2002年被中国犯罪学研究会授予“十年犯罪学杰出贡献奖”。1998年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目录
代序俞雷/l
自序/l
第一章 犯罪高峰论/l
第一节 犯罪高峰论的来源/1
第二节 历次犯罪高峰的宏观背景、特点和主要对策/7
一、第一次犯罪高峰/8
二、第二次犯罪高峰/10
三、第三次犯罪高峰/13
四、第四次犯罪高峰/14
五、第五次犯罪高峰/19
第三节 与研究犯罪高峰论有关的理论观点/28
一、60年统一的观点/29
二、前后两个30年各有成就与错误、失误的观点/29
三、改革开放有一个形成过程的观点/30
四、理论政策制度总是有一定渊源关系的观点/3l
五、否定的观点/3l
六、并列的观点/31
第四节 犯罪高峰论与纠正立案不实的调查/32
一、调查的启动/32
二、调查的主体/33
三、调查的方法/33
四、调查的步骤/34
五、调查的结果/35
第五节 各地关于犯罪高峰论的论述/37
一、从珠江三角洲到闽南三角经济开放区/39
二、从长江三角洲到古吴越之地/44
三、东北老工业基地地区/49
四、环渤海燕赵、齐鲁大地/53
五、长江中游及武汉三镇/58
六、“天府之国”与山城重庆/62
七、“百二秦关”与古城西安/64
第六节 高峰论与安全感/67
一、公众(或群众)安全感/67
二、公众安全感的决定因素/69
三、综合安全观/69
第二章 犯罪规律论/7l
第一节 规律的概念/72
一、规律的概念/72
二、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规律/73
第二节 规律的来源与分类/74
一、规律从何而来/74
二、规律的分类/74
第三节 认识规律的指导思想/75
一、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论断/75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论断/76
第四节 刑事犯罪的规律/76
一、关于刑事犯罪规律的种种观点/77
二、关于刑事犯罪规律的再认识/92
第五节 关于两个“一半”和两个“规律链”的思考/94
一、关于两个“一半”的问题/94
二、关于两个“规律链”的问题/95
第三章 犯罪主体论/98
第一节 犯罪主体及其分类/98
一、犯罪主体/98
二、犯罪主体的分类/99
三、本课题中犯罪主体分类的特点/101
第二节 针对三种分类的具体分析/102
一、倒宝塔形分类分析/102
二、简历式分类分析/103
三、以案论人式分类分析/106
第三节 从分类分析中提炼出的观点/107
一、青少年犯罪主体论/107
二、犯罪主体双增论/110
三、犯罪主体核心论/110
四、犯罪主体漂移论/111
第四章 犯罪类型论/114
第一节 6类多发案件的调查/116
一、6类案件作案特点调查与分析/116
二、犯罪人个体特征调查与分析/120
三、四种犯罪群体作案特点调查与分析/122
第二节 各地犯罪分类与分析/123
一、混合型分类模式/123
二、动态型分类模式/124
三、条件型分类模式/126
四、概括型分类模式/127
五、行动型分类模式/128
第三节 犯罪分类的多样性与实用性/129
一、国内犯罪分类举例/129
二、国外犯罪分类举例/130
三、关于犯罪分类的新思考/130
第五章 犯罪地域论/132
第一节 犯罪地域分布特点/133
一、犯罪总量的地域分布特点/133
二、主要犯罪类型的地域分布特点/134
三、暴力通道与贩毒走廊/135
四、城乡犯罪分布特点/136
第二节 各地关于犯罪地域分布特点的分析/14l
一、犯罪地域分布具有规律性/141
二、地域环境与犯罪高发区/142
三、不同的地域环境有不同的犯罪特点/144
四、不同地域有不同的犯罪分布/147
第六章 犯罪成因论/149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制度下产生犯罪的不可避免论和社会主义制度对于犯罪的可控制论的论/149
一、论点提出的背景/149
二、论点的依据/150
三、论点对本课题的影响/150
第二节 刑事个案发案原因的调查/151
第七章 犯罪预测论
第八章 犯罪对策论
第九章 犯罪比较论
第十章 犯罪发展论
自序/l
第一章 犯罪高峰论/l
第一节 犯罪高峰论的来源/1
第二节 历次犯罪高峰的宏观背景、特点和主要对策/7
一、第一次犯罪高峰/8
二、第二次犯罪高峰/10
三、第三次犯罪高峰/13
四、第四次犯罪高峰/14
五、第五次犯罪高峰/19
第三节 与研究犯罪高峰论有关的理论观点/28
一、60年统一的观点/29
二、前后两个30年各有成就与错误、失误的观点/29
三、改革开放有一个形成过程的观点/30
四、理论政策制度总是有一定渊源关系的观点/3l
五、否定的观点/3l
六、并列的观点/31
第四节 犯罪高峰论与纠正立案不实的调查/32
一、调查的启动/32
二、调查的主体/33
三、调查的方法/33
四、调查的步骤/34
五、调查的结果/35
第五节 各地关于犯罪高峰论的论述/37
一、从珠江三角洲到闽南三角经济开放区/39
二、从长江三角洲到古吴越之地/44
三、东北老工业基地地区/49
四、环渤海燕赵、齐鲁大地/53
五、长江中游及武汉三镇/58
六、“天府之国”与山城重庆/62
七、“百二秦关”与古城西安/64
第六节 高峰论与安全感/67
一、公众(或群众)安全感/67
二、公众安全感的决定因素/69
三、综合安全观/69
第二章 犯罪规律论/7l
第一节 规律的概念/72
一、规律的概念/72
二、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规律/73
第二节 规律的来源与分类/74
一、规律从何而来/74
二、规律的分类/74
第三节 认识规律的指导思想/75
一、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论断/75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论断/76
第四节 刑事犯罪的规律/76
一、关于刑事犯罪规律的种种观点/77
二、关于刑事犯罪规律的再认识/92
第五节 关于两个“一半”和两个“规律链”的思考/94
一、关于两个“一半”的问题/94
二、关于两个“规律链”的问题/95
第三章 犯罪主体论/98
第一节 犯罪主体及其分类/98
一、犯罪主体/98
二、犯罪主体的分类/99
三、本课题中犯罪主体分类的特点/101
第二节 针对三种分类的具体分析/102
一、倒宝塔形分类分析/102
二、简历式分类分析/103
三、以案论人式分类分析/106
第三节 从分类分析中提炼出的观点/107
一、青少年犯罪主体论/107
二、犯罪主体双增论/110
三、犯罪主体核心论/110
四、犯罪主体漂移论/111
第四章 犯罪类型论/114
第一节 6类多发案件的调查/116
一、6类案件作案特点调查与分析/116
二、犯罪人个体特征调查与分析/120
三、四种犯罪群体作案特点调查与分析/122
第二节 各地犯罪分类与分析/123
一、混合型分类模式/123
二、动态型分类模式/124
三、条件型分类模式/126
四、概括型分类模式/127
五、行动型分类模式/128
第三节 犯罪分类的多样性与实用性/129
一、国内犯罪分类举例/129
二、国外犯罪分类举例/130
三、关于犯罪分类的新思考/130
第五章 犯罪地域论/132
第一节 犯罪地域分布特点/133
一、犯罪总量的地域分布特点/133
二、主要犯罪类型的地域分布特点/134
三、暴力通道与贩毒走廊/135
四、城乡犯罪分布特点/136
第二节 各地关于犯罪地域分布特点的分析/14l
一、犯罪地域分布具有规律性/141
二、地域环境与犯罪高发区/142
三、不同的地域环境有不同的犯罪特点/144
四、不同地域有不同的犯罪分布/147
第六章 犯罪成因论/149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制度下产生犯罪的不可避免论和社会主义制度对于犯罪的可控制论的论/149
一、论点提出的背景/149
二、论点的依据/150
三、论点对本课题的影响/150
第二节 刑事个案发案原因的调查/151
第七章 犯罪预测论
第八章 犯罪对策论
第九章 犯罪比较论
第十章 犯罪发展论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