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
-
启功杂忆鲍文清著作者与启功先生交往二十多年,本书是她根据亲自采访记功了解的大量第一手材料写成的,介绍了她亲眼所见的记功鲜为人知的一面,他的家世、恩师、贤妻,他的劫难、病痛以及为人处事的个性。全书以朴实的文字,真实自然地记录了启功丰富的内心世界,他对命运、磨难、名誉、地位、金钱的超然态度。透过作者包含情感的文字以及六十余幅珍贵照片,我们可以真切地了解一位历经坎坷却性格开朗,成就斐然令人感动的启功先生。鲍文清,女,1931年生于大连,毕业于“关东文法专科学校”,肄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1955年在《大连日报》任编辑、记者,1956年至1989年在北京对外文委供稿处、《俄文友好周刊》、《人民中国》、《中国建设》、《今日中国》等对外宣传部门和刊物任文艺记者。1989年离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主要著述有:《文艺名人掠影》、《中国古典文学名著选评》、《董辰生京剧人物》、《魏晋墓砖画》画册文字部分以及100多位艺术家的传记文章。
-
黄永玉的柒柒捌捌聂玫总撰文;石磊总摄影本书分为上下两部,其前部分是作者通过近几年细腻的观察,立身于一个较亲和的角度,将一个艺术老人丰富而传奇的人生呈现给读者。《黄氏一家子》、《立果与卡咪》、《段子·黄》、《狡兔五窟》、《永厚说永玉》的故事,人们知道黄氏一家子鲜为人见的生活琐细,先生与他的爱犬立果、卡眯的故事,先生为爱情树碑立传,先生妙趣横生的段子,还有恩恩怨怨的兄弟手足之情。后面部分以《黄永玉的传奇》专题片为基础材料,将跨越两个世纪上下80年的事件和今天凤凰的玉氏山房主人黄永玉先生连结起来,通过《岳麓书院漫步者》,《仿佛是别人的故事》,《蜜泪》、《不用眼泪哭》、《无愁河边的浪荡汉子》《随我到天涯》,《乡梦不曾休》的故事,让人们了解到这个无愁河边的浪荡汉子。他从沱江走来,淌过小溪,跨过江河,奔向大海。在大雅大俗间成就了艺术的个性,在悲喜缄默中缔造智慧的人生。一个时刻处于变化的艺术鬼才,一个从容洒脱的"湘西老刁民"跃然进入人们的脑海之中,同时也让人在阅读中能真切地感受到一位迟暮老人浓浓的乡情与豪气……<
-
梅兰芳画传王慧著继《宋美龄画传》《邓丽君画传》之后,“世纪华人画传丛书”又推出一本著名人物传记《梅兰芳画传》。该书收200余幅老照片及梅先生亲笔画作,配以优美传神的文字诠释了梅兰芳完美传奇一生。尤其是梅兰芳与王明华、福芝芳两位夫人相濡以沫的感情;与名伶孟小冬的恋情;与前辈谭鑫培、杨小楼同台趣事;与文化名人齐白石、胡适的友情亲切自然、值得玩味。布莱希特说:梅兰芳是西方人关于中国的一个幻想,也是一个梦。这种梦其实早在庄时代就开始了。他梦见了蝴蝶在自己的梦中飞舞,梅兰芳梦见的是一个故事在他的身上的重现。这本书更多的是对于这位稀世天才的纪念。发表在本书中的议论,图片,更多的是想表明我们接近一种想象力的企图。也许,这本书试图描述的是一个梦境,他只属于某一个时代的中国,只属于某一部分怀旧者的旧梦。而这本书,在他诞辰110周年之期出版,只是为了表达我们的敬意。梅兰芳是这个时代的一位稀世之人,是这个世界最后一位可以以男身演化女性情感的大师。他是一位生而为京剧的人,用自己的灵魂而不是形象,打动了上世纪的中国。他的一生塑造了无数美艳精致的舞台形象,他的表演生动地体现了中国传统艺术讲究和谐、讲究温柔敦厚、含蓄蕴藉的审美精神。他是中国奉献给世界的一位超级巨星。在世界看来,梅兰芳就是中国人艺术精神的代名词。布莱希特说,梅兰芳是西方人关于中国的一个幻想。但梅兰芳是谁的问题仍然需要得到确认。对于如同我辈更年轻一些的人来说,梅兰芳如同京剧一样,是一个遥远的符号或者是某个时代的一个象征。我们试图想要追寻的不过是一个旧年丽影。
-
话说常香玉张乡仆,苏宏著常香玉 1923年9月15日出生在河南省巩县(今巩义市)董沟。原名张妙玲。9岁随父张福仙学戏,后拜翟彦身、周海水为师,兼学花旦、小生、武生诸行当,10岁登台,总汇于旦角。得王镇南先生帮助,13岁主演六部《西厢》,名满开封。她原习豫西调,后在演出中逐渐融豫东、祥符各调于一炉,并广征博采,收各家各派及一些姊妹剧种之长,大胆创新,开豫剧唱腔改革之先河。后因病不能再演武戏,乃更加潜心钻研青衣、花旦之表演艺术。日寇侵华,她首演抗日时装戏《打土地》,显示了她作为一位爱国艺人的民族气节。 1938年西向长安,在陕甘演出,名声大振,得“豫剧皇后”之誉。1948年在西安创办香玉剧校,致力于培养青年演员,后改建为香玉剧社。1951年为支援“抗美援朝”,率剧社巡回西北、中南各地义演半年。以演出收入捐献“香玉剧团社号”战斗机一架,受到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和西北军政委员会文化部等部门嘉奖。1952年参加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以《花木兰》一剧获荣誉奖。同年赴维也纳出席世界和平大会,并访问苏联、匈牙利等国。1953年率团赴朝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慰问演出半年;1954年又到天山南北为边防战士和新疆各兄弟民族慰问演出4个月。特别在对越自卫反击战的1979年,常香玉的歌喉响彻了广西边防。1987年12月,她自筹资金22万元设立“香玉杯艺术奖”以奖掖河南地方戏曲的优秀人才。常香玉从艺70多年来,在艺术上一直表现着炽热的追求。其唱腔舒展奔放,变化自如,达到了很高的美学境界和艺术造诣;表演上刚健清新,细腻洒脱,已形成了众所公认的“常派”风格。代表作《花木兰》早在1956年已拍摄成戏曲影片。常演剧目还有《拷红》、《断桥》、《大祭桩》、《破洪州》、《五世请缨》和现代戏《红灯记》等。1956年曾担任河南豫剧院院长,20世纪80年代初期又担任河南省戏曲学校校长和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剧协主席、河南省文化厅顾问等。是戏曲界公认的豫剧大师。 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6月1日逝世后,使无数人陷入悲痛之中。常香玉是一位戏剧家,但又不仅仅是戏剧家。她在艺术上创立了豫剧“常派”风格,培养了大批传人,使豫剧这一传统艺术在继承中又有发展。更加让人敬佩的是,她一生热爱祖国,热爱观众,抗美援朝时,用义演的收入购买捐献了“香玉剧社号”战斗机,被誉为“爱国艺人”。本书的内容根据她的谈话记录整理而成,是对这位“豫剧皇后”最好的纪念。
-
我哥本山李兴华,曲明著本书名叫《我哥本山》,有点像传记。也许有的读者会问,为什么不等到四十年或五十年再写?我主要有两点考虑:其一,现在本山正处于最辉煌的时候,这一点不用多说。但我想表现的并不是本山的辉煌,而是我们之间发生的有趣的事或值得怀念的事,让读者从中了解他成长的一个大概历程,体味一下本山那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生。其二,本山已经是公众关注的热点人物,研究他的人很多,作家、记者有的是,所以他以后的事就用不着我“亲自”去写了,就写到三十年为止吧。通过这本书,你们知道了有个叫李兴华的小子。并且了解到李兴华是个不错的人,是个热心人。爱喝酒,喝得不多;爱帮别人,自己本事又不大,但只要你接触过他,肯定不会忘记他。目录本山序自序第一章学生时代莲花的传说同桌的“你”苦人儿本山分吃午饭亲密伙伴劳动“搅闹”课堂变戏法两瓶罐头过年一路欢歌一路笑初露才华学啥像啥虱子情窦初开第二章艰难谋生离校谋生回乡务农剧团轶事大雪封山本山的婚事回家刨媒第三章乡情难忘夜宿寒舍母子情深龙凤呈祥儿女满堂一张旧照片本山不忘本同学会综艺大观妈的心病一场篮球赛反哺之情三张门票心系家乡支教扶贫第四章从艺之路成功之路盲人闹事根在东北倪萍访谈师恩难忘义演关于本山文化信不信由你忙人本山本山不容易本山语录(精彩台词)后记
-
贾平凹语画贾平凹著世上伪造我书法的甚多,只因平日应人所求,内容重复的篇幅也多,使做假有了机会。但绘画于我从来是自悦,数量少而只绘一幅,又几乎没有出售。这几年西、广州、郑州、南宁、成都,以及哈尔滨。杭州等地不断有人寄照片来,是其在当地高价买了我的绘画,让我确认。可惜皆为赝品。我绘画粗陋,竟有人不知原由而以出版物为参照来仿制,真是荒唐。所以,借以画册出版,以告收藏?咭哺嫖痹煺摺?::::贾平凹姓贾,名平凹,无字无号。娘呼“平娃”,理想于顺通。我写“平凹”,正视于崎崛。一字之改,音同形异,两代人心境可见也。生于一九五二年二月二十一日,孕胎期娘并水梦星月入怀,生产时亦没有祥云罩屋。幼年外祖母从不讲甚神话,少年更不得家庭艺术熏陶。祖宗三代平民百姓,我辈哪能显发达贵?原藉陕西丹凤,实为深谷野注。五谷都长而不丰,山高水长却清秀。离家十年,季季归里,因无“衣锦还乡”之欲,便没“无颜风江东父老”之愧。先读书,后务农,又读书,再做编辑。苦于心实,不能仕途,拙于言辞,难会经济。捉笔涂墨,纯属滥竽充数。若问出版的那几本小书,皆是速朽玩意儿,哪敢在此列出名目呢?一部全面映照“鬼才”贾平凹,在文学、绘画二维不凡才情之精美读本。书中收入贾平凹自选画作,每幅配以风格卓异之美文,或激情凌越,或娴雅自适,文图主题对应,相映生趣,呈现其在两种截然不同之表达语境中的心灵隐秘和个人私结,此岂前人“画以文立,文以画重”之谓乎。阅之抚之,匪独快感眼球,亦且娱人心智。
-
基础图案过山,李广编著本书介绍了装饰图案的历史演变与发展,图案美的法则,图案的基本构成形式,图案的造型,图案的表现形式等内容。
-
装饰画教程过山,李广编著装饰画既有绘画特点,又有设计因素,装饰画在设计教学中有较重要地位,书中讲述了装饰画的原理、风格特征,以及装饰画的色彩和在设计中的应用等方面的知识。
-
中西美术比较孔新苗,张萍著用“比较研究”的方法,以中西美术的当代变革为背景,在中西艺术观念、绘画语言的历史发展和相互影响的比较中展开阐释。片断:第二节中西近代艺术的美学嬗变变化的历史和社会,使生存于其中的人们发生精神生活的变化,中西社会从古代向近代的历史嬗变,使中西美术出现了新的创作景观。又由于中西不同的文化传统和现实境况,中西艺术的这种从古代向近代的嬗变展示了不同的创作美学走向。一、从“怪趣”到“俗像”的和谐裂隙在中国文化史中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在改朝换代民族矛盾尖锐的动乱时期,文人画艺术中反映的情感却主要是“无求于世,不以赞毁挠怀”(元·钱选)的清高之气。封建文人们善于将人生遭际中个人与社会、民族与外敌、理想与现实的种种矛盾、失意和对抗,都化作了“聊以写胸中逸气”的审美心意抒发,但这种抒发又决不是那种高扬主体精神的审美形式变革与创作个性张扬,却往往是求“简淡”尚“天真”的内向韵味体验。造成这种愈受外力挤压,愈以退守为反抗的独特心态的最根本原因,金岳霖先生指出,那“就是主体融入客体,或者客体融入主体,坚持根本同一,泯除一切显著差别,从而达到个人与宇宙不二的状态”的古代哲学世界观所致。换言之,中国古典审美的理想境界,是通过艺术将人与自然、个体与社会、现实与理想、感性与理性,以及忠君与报国、经世致用与怀才不遇等等现实生活、政治生活中的矛盾,在绘画中用诗画统一、主客互融的审美升华,巧妙地在一种化实为虚、虚中求韵的简淡超逸中消解为无,使人们通过对客观世界保持一种淡化人性欲望的审美观照,而为现实的失意和挫折提供一条审美的解脱途径。在这个意义上,中国古典诗文、绘画实在是一个收容、平衡知识分子心态的独特疗养院和避风港。但历史着有一双改变一切的巨手。自明代中叶以降,随着中国封建社会内部生产力和各种阶级矛盾的发展,古典和谐的艺术世界开始出现了内部裂隙。当时,中国社会出现了颇为繁荣的商品经济形式,商业活动的频繁带来了市民生活的发达,这种情况集中体现在江南一带众多商业性新城镇的兴起。新的生活必然带来新的价值观,商人们不再像过去重农抑商社会风气中那么鄙微、委琐,原因也简单,金钱财富的力量鼓舞了他们大摇大摆地闯进社会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并逐渐发挥其作用。江南地区的富商大贾成为人们羡慕的对象,纵欲式的生活方式逐步流行,封建的伦理观念受到市民意识的强烈冲击。在哲学思想界,这一时期客观唯心主义出现向主观唯心主义的过渡趋向,其具体表现就是程朱理学为陆王心学所取代。我们知道,宋明时期是理学的天下,理学是对儒家思想的一种发展,其基本特征是试图以释道两教的思辨理论体系来重建儒学,将伦理提高为本体,重建人的哲学。但是到了后来,宋明理学成了一种僵化的统治思想,成为人们思想的禁锢。心学,就是作为理学的对立面而出现的。陆王心学以心为本体,这就意味着“由外在的宇宙观建立内在的伦理学,而最终竟又回归为心理——生理学,而使整个理学体系在理论上崩溃瓦解。”继承和发展了陆王心学的晚明思想家李蛰提出的“童心”说,针对封建社会几千年历史中被奉为至理金科的封建伦理及其审美理想,进行了大胆地抨击。童心,就是天真无邪,一尘不染,也就是真心。李贽认为:人之为人,应保持自己独特的真实面目,如禁锢于封建伦理道德之中,只能成为“假人”,人的行为受私心驱使是“自然之理”,“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焚书》卷一《答耿中丞》)。注意,这里李贽明确地把人的自然心性、感性欲望、官能享受擢升至人之为人的本体位置,与宋元文人画“逸品”志趣的超凡脱俗世界观显然不相一致了。进而他在艺术上主张不应以群体伦理观念为艺术的圭臬,而应以个人的自然情性为艺术的根据。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人。……盖其人既假,则无所不假矣。由是而以假面与假人言,则假人喜;以假事与假人道,则假人喜;以假文与假人谈,则假人喜。无所不假,则无所不喜。满场是假,矮人何辩也?然则虽有天下至文,其湮灭与假人而不尽见于后世者?又岂少哉!何也?有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六经》、《语》、《孟》,乃道学之口实,假人之渊薮也,断断乎其不可语于童心之言明矣。(《袁中郎全集》卷三)李贽对“童心”极力推崇,认为如果心灵是虚假的,那么艺术自然也是虚假的。而造成这种虚假的原因是社会对个体自我吞食的结果,是伦理对个性的淹没。李贽甚至大胆地说:“我以自私自利之心,为自私自利之学,直取自己快当,不顾他人非刺。”(《焚书》卷三《续律映说》)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李贽的童心说与西方浪漫主义思潮的相通性——以对个体生命欲望的推崇,来攻击传统的世界观和审美观。李贽的童心说“开了中国近代美学之先河”,“如果说,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的核心是伦理,即是一种将美的本质纳入到儒学伦理轨道上的历史过程,那么中国近代美学思想的核心则是反伦理,即是将人类的审美活动从传统的伦理活动之中挣脱出来的历史过程。”李贽对封建伦理规范的反叛在当时决非空谷足音,在他之前的明弘治、正德年间,就曾出现一些为后人所熟知的“狂放”名士,自号“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的唐寅即是其中之一。他以俗为趣的诗画创作和沉迷酒色的放浪生活,正体现了当时江南一带日见强大的市民思想和通俗文化对传统道德价值观的反动。唐寅与沈周、文微明、仇英被合称为“明四家”,但以正统文人画“利家”之意境论,他不及沈周、文徴明的高华,而以“行家”功力笔法之娴熟看,他又不及画工出身的仇英。在唐寅的笔下,是一种文弱的“书卷气”与市民的“脂粉气”相搀和的“怪趣”。尤其是仕女的造型设计,水蛇腰、削肩膀、小眉小眼,无论工笔重彩还是水墨清淡,都无法掩盖其内在的衰颓气质。如果说唐人笔下的仕女是炙手可热的贵族丽人,那么唐寅笔下的美人便是可押可玩的小家碧玉;元人笔下的人物是遗世独处的高士,唐寅笔下的众生便是游戏风尘的优伶。这种对奇趣效果、感官刺激的追求,在封建社会的礼教背景中明显标示了一种人格独立、个性自由的挣扎。唐寅最后留下的一首诗正是对这种生命体验的表白:生在阳关有散场,死归地府也何妨?阳间地府具相似,只当漂流在异乡。(《伯虎绝笔》)后记:中西艺术比较研究视野的拓展和学术成果的建设,是当代中国艺术研究、教育和创作发展的关节之点。无论是续接20世纪以来在中西文化剧烈冲撞背景下前辈们对中西艺术异同的学术思考、创作融合,还是面向当下与未来,弘扬走向世界的具有千年传统的中国文化精神之光,都离不开比较艺术研究工作的扎实建设和人才培养。显然,在此领域中,当代学人有着挥之不去的历史文化情结与学术实践关怀。1997年底,“中西美术比较”列为“山东省面向21世纪高等教育改革计划教材项目”,使上述想法得以落实为这一成果。书中的主要内容在出版之前先在研究生和进修生中进行了教学实践,在同行和学生中产生了意想不到的良好反响,并反馈了一些启发性的意见,使我们抓紧出版前的校样机会进一步完善书的内容。至此,由于作者水平所限而必然存留的疏浅之处,就只能恳请读者批评了。最后,再一次表示对周来祥教授的敬意,他的思想教诲、学术品格和治学态度,是学生在孤寂的思辨路途中涉步的精神依托。作者2001年盛夏于山东师范大学
-
说点您不知道的郭宝昌著作为中国第五代杰出导演,拍摄了《大宅门》一系列优秀作品的郭宝昌,其引人注目之处不可谓不多,其可说之事不可谓不大。但《说点您不知道的》却是一点点小事娓娓道来,连绵不绝。透露出大师的平易近人的风范,及作为一个大师所流露出的深厚友情、亲情,读罢让人感动。在书中,郭宝昌向读者敞开心扉,讲述了自己从艺道路的坎坎坷坷,倾诉了与第五代导演之间感人肺腑的情谊,还披露了电视连续剧《大宅门》拍摄前后令人震惊的内幕和现实生活中“大宅门”后人的遗产风波与人生遭遇……《说点您不知道的》不可避免地涉及到许多当今的艺术界名人,如陈凯歌、张艺谋、田壮壮、李雪健、于荣光、宁静等和文艺界的一些重大事件。该书亲切、大气、精致,散发着浓郁的历史、艺术气息。中国戏剧出版社社长艾东说:“在这十几万字的自叙述中,郭宝昌对自己有自责、有忏悔、有拷问、有坚持,他的真心让人感动……该书文笔细腻、情感强烈,是近些年来出版界不可多得的一部名人传记。”郭宝昌不仅是中国当代电影发展的见证人,还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药店“同仁堂”衍变的见证人。《说点您不知道的》在让读者了解当代文艺界重大历史事件和电影业的发展变化之外,还通过所描写的过去京城大宅门特有的人文、人情,让读者了解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