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
-
中国式风景项苙苹本书希望通过对20世纪80年代以后成长起来的中国艺术家的水墨艺术的相关探索和发展进行分类梳理,并提出“笔墨终结”之说。从中国的山水文化(山水/风景题材)入手,以对待笔墨规范和水墨媒介的态度及其研究方法为依据,结合所用媒介、创作方法和呈现形态加以综合判断,将中国当代水墨艺术分为传统型水墨、现代型水墨和当代型水墨三类;希望通过这样的讨论,进一步思考什么是当代、什么是艺术、什么是当代艺术、什么是中国当代艺术等问题,以及传统和当代、继承和创新的关系问题,对中国当代艺术的概念和内涵加以重新讨论和界定。同时也重拾人们对中国画学的自信,鼓励艺术家对当代艺术的中国式语法和逻辑进行探索,从 视野和当代经验出发,从中国传统中挖掘和发展出当代性表达。
-
没骨兰花画法刘胜本书是针对国画初学者所策划的没骨画技法书,全书分为技法讲解及教学课稿两部分。技法讲解部分主要分为没骨技法简介,兰花各部分的没骨绘制技法,多幅不同构图、不同种类的兰花小品的绘制步骤演示,每一部分的讲解都配有视频教程。讲解着重于用色、技法、造型特点、构图方式及初学者临摹学习过程中的难点要点等。教学课稿部分是将技法讲解部分所展示的课稿放大,并与技法讲解部分一一对应,同时,教学课稿部分做活页处理,使读者临摹、检索、整理起来 加方便。
-
素描基本原理与实践邱国光,王硕 主编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本书将素描基本原理与素描实践结合在一起编写,主要内容包括素描发展概述、素描元素的研究与实践——静物写生、感受节奏与规律——布纹写生、人物绘画造型基础——人体解剖应用、人体造型规律与审美表达——人体写生、素描人物绘画实践——着衣人物写生。本书在注重传统素描基础训练的同时,突出对基础性内涵的再认知,明确将客观感受同绘画的主观表现结合起来,以便熟练运用绘画技巧,在准确地把握对象形态的前提下发挥创造力,从而塑造出艺术形象。本书注重对新的视觉方式的探寻和对艺术语言本体的追去,实用性较强,可作为高等院校美术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相关专业人员及美术爱好者的参考资料。
-
没骨草虫日课赵杰魁本书是针对国画初学者所策划的一本没骨草虫技法书,全书分为技法讲解及教学课稿两部分。技法讲解部分为没骨画相关技法以及30种常见草虫和配景植物的画法,以步骤的形式剖析草虫的具体画法,讲解各类草虫的结构造型、设色特点、构图方式,每一种类的草虫讲解都配有完整的视频教程。且教学课稿部分做活页处理,使读者学习、检索、整理起来 加方便。
-
湖山揽胜余旭鸿 许洪流 编“宋韵江南书画艺术”展是2022年宋韵文化重点项目。展览系统呈现从宋元明清到近现代江南地区的千年宋韵书画艺术文脉。本书是此次展览的图录,以展出作品为核心,展开作品学术梳理,对作品进行局部高清呈现,并邀请专家围绕展览主题进行研究撰文,汇集成一册图文互证的宋韵江南书画艺术展示与研究图录。
-
荣宝斋画谱 古代部分-81-唐人 工笔人物责编:李晓坤本书精选唐代工笔人物作品《宫乐图》《簪花仕女图》《虢国夫人游春图》《高逸图》。唐代人物画达到鼎盛期,阎立本上承顾恺之,融恢弘博大的气势,确立了初唐工笔人物画风。张萱开创了工笔人物画绮丽华滋的重彩画风。作品《虢国夫人游春图》描写杨贵妃的三姐虢国夫人骑马游春的场景。唐玄宗时的吴道子,因人物画线法有独到的审美意趣,影响着当时画坛的画风,所以时称“吴家样”,千余年来素有“画圣”之誉。周昉是唐代人物画大家,尤以仕女画见长,《簪花仕女图》描写的是宫延贵妇悠闲疏散的精神面貌。是典型的以神表形、意象造型手法,开一代工笔人物画新风。
-
荣宝斋画谱84孙虎城郭熙,字淳夫,河阳温县(今属河南)人。北宋著名画家、绘画理论家。山水画师法李成,郭熙的山水绘画风格多样,笔墨淋漓秀润,自然天成。其山水画代表作品有《早春图》《窠石平远图》《幽谷图》《寒林图》等。据《林泉高致·序》云:“少从道家之学,吐故纳新,本游方外。家世无画学,盖天性得之。遂游艺于此成名。”“道家之学”易于培养山林之士的性情;“本游方外”,是中国画家的基本品格,在其所绘山水画中寻找寄托。而山水胜境,超迈尘俗,又涵容丰富,是人在精神上可以得到满足的境界。在绘画理论上,郭熙著有《林泉高致》一书,对学习中国画和深入理解中国画具有重要意义。本书除了《早春图》之外,另收录郭熙早期代表作品《窠石平远图》。此作品现藏于故宫博物馆。两幅作品从形式特征、样貌风格及语言特点等诸多方面均可形成鲜明的对比和联系,便于读者研究学习。
-
清代广州海幢寺外销画释光秀海幢寺是广州历史悠久的古寺,曾誉为清代的“四大丛林”之冠。在“十三行”贸易时期,由于海幢寺拥有与商馆隔珠江而望的地理之便,且景色胜美入画,遂成为官方 的外国人 可以游览的去处。由此,海幢寺便成为事实上的来华友人 游览区,而与海幢寺相关的大量宗教文化、建筑艺术、风俗图画及文字资料等便辗转流传于世,海幢文化遂成为西方人了解东方文化的重要窗口,在当时的世界文化汇流中具有典型的地标意义。本书分为三个部分: 部分是清嘉庆年间由(西班牙)菲律宾皇家公司首席代表曼努埃尔·德·阿格特请画师绘的海幢寺图册。此次出版,我们对其进行了整理,包括用现在通行的西班牙语对图册原有的文字进行释文,并翻译成中文,从而 好地让读者了解海幢寺的面貌。第二部分是对海幢寺内建筑布局的介绍,用中、英、法、日四种文字呈现。第三部分是学者对海幢寺及其外销画的研究,包括李遇春《关于〈海幢寺〉与海幢寺》、江滢河《海幢寺外销画册的历史因缘》、释光秀《广州海幢寺与“外销画”》、杨文信《荟萃中西,多元功能——论重构清朝中后期海幢寺历史的特点》、张淑琼《清代广州海幢寺经坊刻书及藏版述略》、陈美玲《语言、帆船与历史——对1976年广州海幢寺外销画西班牙语注释翻译的几点思考》、吴庆洲《十八世纪海幢寺盛况探讨》等,可以 加全面深刻地了解海幢寺的历史文化意义。
-
书画艺术讲座文集唐勇力暂缺简介...
-
墨像凡悲鲁本书作者借由《墨像》希望传达给读者的,是一种在当代技术视域下保持敏锐生活感受力的期许。依托感受力,愿当代创作者无论是通过笔墨、文字、影像亦或是其他,真正地去行走、去关照、去感受、去记录,进行扎根于生活,彰显生命肌理的创作,传递人间朴拙无华但熠熠生辉的真、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