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说孔子

说孔子

作者:鲍鹏山 著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2010-07-01

ISBN:9787542632432

定价:¥25.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这部《说孔子》作品的问世,既是鲍鹏山老师多年学术研究的心得,也是他作为一名文化人对自身所肩负的文化使命的深沉回应。通过这个作品,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孔子,更看到在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的激荡中我们苦苦找寻“精神家园”的冲动与渴盼。 今天,我们跨越两千年的时空,拨开历史的迷雾和战乱的硝烟,走近一个充满生命激情的孔子。我们既可以用一个现代人的头脑和眼光去考察和体味他艰难的成圣心路,我们也可以置身于那个年代,与他一起呼吸、一起思想、一起欢乐、一起忧伤,从中获得人生的感悟、思想的启迪和心灵的洗礼。
作者简介
  鲍鹏山,男。1963年生于安徽六安,1985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现在上海电视大学中文系任教。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古代文化的教学与研究。出版著作《寂寞圣哲》、《论语新读》、《附庸风雅第三只眼看诗经》、《后生小子诸子百家新九章》、“思想的历史”丛书等77部。论文《中国古典诗歌内部结构之变迁》、《道德谮越与道德廉价》、《曹丕受禅:描述与阐释》、《论先秦私学》、《论庄子“小大之辩”》、《永恒的乡愁:庄子其人其书》、《论讽刺》、《论习俗》等数十篇。作品被选入多种文集及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国统编高中语文教材。
目录
第一讲 家世生平
★孔子是所有中国人共同的心灵密码。
★在空间上,他是无远弗届的;时间上,他又是无时不在的。
★孔子有着怎样的家世,又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呢?
第二讲 圣人气质
★我们没有诺亚方舟,我们却有孔子杏坛;我们没有上帝的救赎,但我们有圣人的济世;我们没有上帝的博爱,我们却有圣人的仁道。
★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是情感的丰富而不是情感的枯竭,是情感的充盈流动而不是情感的萎缩凝滞,是情感的敏锐而不是情感的麻木,是情怀的自然天成而不是情怀的人为矫情。
第三讲 成圣之路.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顺,这四个阶段,我们普通人能达到任何一个境界都很了不起。
★我们在我们的人生中肯定会碰到那些比我们优秀的人,我们可能失之交臂,没有向他们学习。
第四讲 大学之道
★通过大学的教育你应该得到以下这三点:志趣上,高贵向上,而不是像庸人那样庸俗无聊、低级趣味;心理上,应该是大男人、大女人,而不是小男人、小女人:道德上,应该是个大人、是一个君子,是光明磊落的人,而不是小人。
★文化人决不仅仅是拥有文化知识,他一定要有文化的信仰,要有按照一定文化价值观立身处世的原则。
★教育的目的不是把人培养成有文化的人,而是把人培养成文化人。
第五讲 安顿天下
★孔子为什么要周游列国,一直要追求做官呢?因为他有一个大的理想,这个理想没有体制的资源他无法完成。他不是要追求自己个人的功名富贵,他是要安顿天下百姓。
★君子有仓促急迫之时,有流离困顿之时,但君子既然承担了安顿天下的使命,他就必须永远与“仁”同在。
第六讲
大政治家(一)
★从木金父开始算起到孔子,他们的家族在鲁国已经生活了八代人,鲁国是他的祖国,而且鲁国是一个文化礼仪之邦,所以孔子对鲁国的感情是双重的,对鲁国的衰落,他是非常伤感的。
★孔子道德极高,眼界极高,境界极高,目标极高,但做事时起点极低。这是真圣人。
第七讲 鲁国司寇
★这个鲁国的大司寇,他的理想,是一个国家没有刑律,没有监狱,不需要什么人来司寇。
★孔子在鲁国做司寇的三年时间,不仅取得了现实的成功,他最伟大的贡献,是为几千年的封建司法,提供了一种伟大的人道传统。这个人道传统就是:“慎刑”、“无讼”与“仁道”。
第八讲 大政治家(二)
★仁德的人必定具有道德勇气,而勇于敢为;且所勇于敢为之事,必定是正义的事业。
★既然本国不能实行自己的主张,为什么不可以到别国去寻找出路呢?如果别国也不能实现理想,那就乘坐木筏到海上漂泊去。
第九讲 道德与成功
★这是什么境界?是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境界,是从容面对一切不幸与挫折的境界,是面对命运的苦难而报之以微笑的境界。
★道德只能保证我们成人,而不能保证我们成功。有时两者甚至矛盾:我们必须在不成功中成人,也就是说,在世俗功业的失败中成人——这就是磨砺,这就是考验。
第十讲 道德与成人
★知识分子的天职,就是面对这些一时无法改变的丑陋邪恶,不停地“说”批判、批评、揭露和引导。知识分子的价值,他的社会作用,就是要给社会提供一种价值判断的标准。
★当我们对于道德抱着一种功利性理解的时候,我们的道德信仰是不坚定的。
第十一讲 不走极端
★孔子不是一个极端的道德主义者,不是一个道德的原教旨主义者。这不仅使孔子非常可爱,而且对于我们的民族来说,也是一件非常值得庆幸的事情。
★一个绝对的道德行为,最终导致的结果极可能是不道德的。所以孔子反对绝对的道德。
第十二讲 无可无不可
★不念旧恶,不记仇,对别人有好处,但更多的是对自己有好处。一颗没有怨恨的心灵,一种健康的与人为善的心灵,是多么轻松。
★不要倾向于把别人看成坏人,不要动不动就用防范的眼光看别人。在原则问题上讲原则,在日常问题上讲通融、讲灵活,给别人一个空间,这样的人才能有亲和力。
猜您喜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