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大学生心理互助热线
作者:刘丹//李焰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10-01
ISBN:9787302233374
定价:¥35.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大学生心理互助热线》通过清华大学学生心理互助热线的个案研讨,展现了当代青年的心理困惑与迷茫、挣扎与渴望……并由此展开督导。其目的就是要把收获甚丰的热线工作做个实录,让“清心热线”的后来人以及从事相关工作的人透过这个窗口,对这项“助人自助”的工作有更多的了解,并能更好地利用心理咨询技术进行“助人”与“自助”。《大学生心理互助热线》读者对象为大学生、辅导员、心理与教育工作者、心理咨询热线志愿者及其他想提升对自我价值的认识、丰富自我、塑造阳光心态的青年群体。
作者简介
刘丹,北京大学心理系博士毕业,现为清华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副主任,副教授。中国心理学会认证为首批心理督导师。参与科技部等重大研究课题若干,出版著作《尽展你人格的风采》,发表论文数篇。李焰,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健康心理学博士毕业。现为清华大学心理咨询中心主任,教授。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心理学会首批认证咨询师,擅长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 先后承担和参与教育部重大项目、教育部“十五”规划课题、教育部思政司重大攻关项目、辽宁省教育厅等16项研究课题。出版著作1本,合著1本,参编著作8本;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被SSCI收录4篇,被CSSCI收录论文9篇。
目录
清心热线督导记录1
个案督导1:滔滔不绝的来话者
问题讨论1:避免跳入具体问题的误区
问题讨论2:“助人自助”的真正含义
清心热线督导记录2
个案督导2:脸红的服务员
个案督导3:恶作剧来电
个案督导4:危机电话
问题讨论3:帮助来话者拓展思路
问题讨论4:咨询师的榜样作用
清心热线督导记录3
个案督导5:“救世情怀”的来话者
问题讨论5:咨询师的“容器”作用
问题讨论6:为过往个案的遗憾情绪找个出口
问题讨论7:焦点技术
清心热线督导记录4
个案督导6:人际交往的困惑
个案督导7:挥不去的自责
个案督导8:父母过度的爱
问题讨论8:引导来访者寻找正性经验
问题讨论9:咨询师的经验与自我觉察
清心热线督导记录5
个案督导9:困惑的大?学生
个案督导10:男友已婚的女生
问题讨论10:如何理清思路
问题讨论11:价值中立原则
清心热线督导记录6
个案督导11:难以处理的婚外恋
个案督导12:偏执型人格
个案督导13:离开校园的分离焦虑
问题讨论12:咨询师的中立
问题讨论13:恋爱和婚姻中的三种角色
清心热线督导记录7
个案督导14:不愿意被人提问的接线员
问题讨论14:什?是真正的人本
问题讨论15:内容反馈与形式反馈
清心热线督导记录8
个案督导15:同性情感
问题讨论16:咨询师的第二反应
问题讨论17:咨询师的自我丰富
清心热线督导记录9
个案督导16:高度共鸣的个案
个案督导17:崩溃的辅导员
问题讨论18:叙事疗法的基本理念
清心热线督导记录10
个案督导18:放不下的个案
个案督导19:找不到的资源
问题讨论19:焦点转移
问题讨论20:咨询师的自恋
问题讨论21:咨询的目标
问题讨论22:心理层面的主观与客观
编后语
个案督导1:滔滔不绝的来话者
问题讨论1:避免跳入具体问题的误区
问题讨论2:“助人自助”的真正含义
清心热线督导记录2
个案督导2:脸红的服务员
个案督导3:恶作剧来电
个案督导4:危机电话
问题讨论3:帮助来话者拓展思路
问题讨论4:咨询师的榜样作用
清心热线督导记录3
个案督导5:“救世情怀”的来话者
问题讨论5:咨询师的“容器”作用
问题讨论6:为过往个案的遗憾情绪找个出口
问题讨论7:焦点技术
清心热线督导记录4
个案督导6:人际交往的困惑
个案督导7:挥不去的自责
个案督导8:父母过度的爱
问题讨论8:引导来访者寻找正性经验
问题讨论9:咨询师的经验与自我觉察
清心热线督导记录5
个案督导9:困惑的大?学生
个案督导10:男友已婚的女生
问题讨论10:如何理清思路
问题讨论11:价值中立原则
清心热线督导记录6
个案督导11:难以处理的婚外恋
个案督导12:偏执型人格
个案督导13:离开校园的分离焦虑
问题讨论12:咨询师的中立
问题讨论13:恋爱和婚姻中的三种角色
清心热线督导记录7
个案督导14:不愿意被人提问的接线员
问题讨论14:什?是真正的人本
问题讨论15:内容反馈与形式反馈
清心热线督导记录8
个案督导15:同性情感
问题讨论16:咨询师的第二反应
问题讨论17:咨询师的自我丰富
清心热线督导记录9
个案督导16:高度共鸣的个案
个案督导17:崩溃的辅导员
问题讨论18:叙事疗法的基本理念
清心热线督导记录10
个案督导18:放不下的个案
个案督导19:找不到的资源
问题讨论19:焦点转移
问题讨论20:咨询师的自恋
问题讨论21:咨询的目标
问题讨论22:心理层面的主观与客观
编后语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