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篆刻
-
中国碑帖名品·泉男生墓志本社 编《泉男生墓志》,唐高宗调露元年(679)十一月二十六日刻立。王德真撰文,欧阳通书。一九二一年出土于河南洛阳城北东岭头村。曾归陶北溟,陶氏欲转售日本人,为张风台以千元截回。后藏河南开封市博物馆、河南省图书馆,今存河南省博物院。墓志长九十二厘米、宽九十一厘米、厚十二厘米。此志雕刻甚精美,盝顶墓志盖上篆书“大唐故特进泉君墓志”三行九字。文字四周的平面、斜面和侧面均刻有缠枝花卉,并有三十二只腾跃的猛狮,惟妙惟肖,灵动异常。志文正书,四十六行,满行四十七字,有方界格。志文记述了泉男生(634—679)的生平事迹。泉男生本为高丽国人,为其弟所驱逐而投唐,高宗命其为辽东大都督兼平壤道安抚大使,封玄菟郡公。此志书法严整峻美,恣肆奇崛,为唐代墓志中上品。欧阳通,字通师,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欧阳询第四子。早孤,母徐氏教以父书。初拜兰台郎,仪凤中累迁中书舍人,封渤海公,天授初转司礼卿判纳言事,二年为相,因反武承嗣阴谋夺取储位被害。其书法笔力遒健,意度飘逸,与其父有“大小欧阳”之誉。今选用之本为朵云轩所藏初出土精拓本,马世杰旧藏,有陆和九跋。整幅为私人所藏初拓本。均系首次原色影印。
-
青藤硬笔·楷书入门·间架结构青藤人这是一套硬笔楷书入门教程,从实用性角度出发,为学生、硬笔楷书爱好者和校外硬笔培训机构打造。 本套书分为基本笔画、间架结构、偏旁部首三册,内容系统、实用,循序渐进,语言通俗易懂,讲解清晰明了,可以给读者较好的学习启示,能有效提高读者硬笔楷书的书写水平。
-
善本碑帖精华·普及版·颜真卿书郭虚己墓志铭江吟 主编《郭虚己墓志铭》1997年出土于中国河南省偃师市首阳山镇,如今,收藏于偃师商城博专家说,此墓志上的墓志铭,是公元749年,由中国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书写的,为楷书,共35行,1150字,字体端庄秀劲,此墓志因深埋地下,所以完好如新,颜真卿所写的碑文,大多已残缺损坏,所以《郭虚己墓志铭》显得更为珍贵。物馆,墓志高160.5厘米,宽105厘米,为青石质地,盖顶刻有,唐故工部尚书曾太子太师郭公墓志铭,16个字。它记载了墓主人郭虚己的生平事迹,郭虚己是山西太原人,他先后任中丞使、工部侍郎、户部侍郎、工部尚书等职位,在守卫唐朝边境的战役中,郭虚己亲率士卒在战场上拼杀,屡立战功,受到了皇帝的嘉奖,他还对边境地区的不安定因素进行了整治,唐天宝八年,也就是公元749年,郭虚己去世,终年五十九岁,他死后,皇帝下令为其举行国葬。
-
上海博物馆藏碑帖珍本丛刊·皇甫诞碑上海博物馆 编上海博物馆是庋藏历代善本碑帖的重镇,本丛刊为首次全面公开上海博物馆的碑帖珍藏,从中甄选出独具特色的藏品,其中不乏孤本、稀见珍本。丛刊以册页函装的传统装帧形式,原色原大精印,再现法帖的艺术价值与典藏价值。除完整呈现包括题跋、印鉴在内的全貌外,另附别册由专家详尽解读碑帖内容及其版本情况,释读碑帖原文和观款题跋,以便读者欣赏、学习与研究。本书为丛刊之一《皇甫诞碑》。《皇甫君碑》为上海博物馆藏北宋拓本,李慎、邵松年旧藏本。此本与故宫博物院藏北宋拓本、上海图书馆藏四欧堂本相较,棱角分明,字口清晰,涂描较少,堪称旧善之本,系首次原色精印。
-
上海博物馆藏碑帖珍本丛刊·中岳嵩阳寺碑上海博物馆 编上海博物馆是庋藏历代善本碑帖的重镇,本丛刊为首次全面公开上海博物馆的碑帖珍藏,从中甄选出独具特色的藏品,其中不乏孤本、稀见珍本。丛刊以册页函装的传统装帧形式,原色原大精印,再现法帖的艺术价值与典藏价值。除完整呈现包括题跋、印鉴在内的全貌外,另附别册由专家详尽解读碑帖内容及其版本情况,释读碑帖原文和观款题跋,以便读者欣赏、学习与研究。本书为丛刊之一《中岳嵩阳寺碑》。北朝名刻《中岳嵩阳寺碑》书风为带有楷法的隶书,且兼具篆书风味,被书家所推崇;本次所选上海博物馆藏明拓本,拓工精良,字口清晰,曾经刘铨福、李国松、罗振玉等递藏,为首次原色精印。
-
武威汉简书法张德芳 王立翔 主编武威简,主要指《仪礼简》《王杖简》和《医药简》。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零星发现的汉晋简。《武威汉简书法》就是从上述三种汉简中精选而出。《仪礼简》和《王杖十简》分别于1959年出自武威磨嘴子6号汉墓和18号汉墓。此地东北距武威市15公里,西北距旱滩坡亦15公里。大致坐标在北纬37°47′5.76″,东经102°38′53.85″。地处祁连山东麓,往东30公里范围田畴沃野,正是走廊的绿洲地带。再往东往北,即为腾格里沙漠。从1959年到1972年,文博部门先后在此清理过72座汉墓,说明这里是两汉时期人类生活聚居的理想之地。武威《仪礼简》是当时流行的儒家经典,全部书写都以当时成熟的八分隶通贯而成。典雅端庄,风格凝练,容字多,篇幅大,为两汉书法史上罕见的珍品。同时出土于磨嘴子18号墓的“王杖十简”是汉代养老敬老,尊礼高年的制度条文,亦是出土的书法艺术珍品。巧合的是1981年9月,磨嘴子附近的缠山村村民上交当地文博部门一份简册,即《王杖诏书令》,26枚。与前述1959年在磨嘴子18号墓出土的《王杖十简》可谓珠联璧合,形成一件内容互补,书法风格大致相同的艺术作品。从笔法、字法、章法以及整体风格上,形成一种规整自然,潇洒有度的清新书貌。《武威汉简》中的医药简,不仅是医学宝库的珍贵遗产,也是书法艺术的稀世珍品,共出简牍92枚。其中木简78枚、木牍14枚。1975年,文物出版社出版了由甘肃省博物馆和武威县文化馆编辑的《武威汉代医简》一书,有图版、摹本、释文和注释。简牍全长23厘米左右,但宽窄不同。原书根据木简的宽窄和有无锲口将木简分为两类,类41枚,宽约1厘米,编绳处有三角形锲口;第二类37枚,宽约0.5厘米,编绳处只留空白而无锲口。木牍14枚,容字两行至六行不等。根据墓葬形制和出土遗物,该墓属于东汉早期,而墓主人则可能是一位年近七旬在生前受过鸠杖的行医老人(墓中出土鸠杖一枚)。《武威汉代医简》诊治的疾病和医方按现代医学分类包括了内科、外科、妇科、五官科、针灸科等等。保留的的较完整的医方有三十多个。其中内科14则、外科11则、妇科2则、五官科2则、针灸科1则、其他3则(另有一些因残断而无法归类的方剂)。记録的药物有一百种之多,其中有植物如柴胡、当归等63种、动物如龙骨、骆酥等12种、矿物如雄黄、丹砂等16种、其他如淳酒、酢浆等9种。医简中保留的隶草、章草以及行草的笔意,都是难得的书法艺术瑰宝。《武威汉简书法》五本,武威汉简书法(一)内含甲本《特牲》、甲本《少牢》,武威汉简书法(二)内含甲本《泰射》,武威汉简书法(三)内含甲本《有司》,武威汉简书法(四)内含甲本《服传》、乙本《服传》、甲本《士相见之礼》,武威汉简书法(五)内含武威磨嘴子汉墓出土王杖简、武威旱滩坡汉墓出土医简。《武威汉简书法》精选上述汉简中比较典型而深具特色的书法作品供书法爱好者临习把玩,以期继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本书包括有原大简、放大简,附有释文,装帧考究,厚薄适当,价格平实,图版精美,是临习和研究汉简书法的极佳一手资料。
-
中国碑帖名品·徐渭雨中醉草诗册 女芙馆十咏本社 编徐渭(一五二一—一五九三),绍兴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人,字文清,改字文长,号青藤、漱僊等。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博经史,懂兵法,善诗文,能戏曲,精书画,与解缙、杨慎并称“明代三才子”。《雨中醉草诗册》,纸本,行草书,内容为抄録苏轼《和陶归园田居六首》,其书方圆兼具,意趣天然,体格乖异,气韵絶俗。《女芙馆十咏》,纸本长卷,行草书,为徐渭自作七律咏花木诗十首,其书奇伟峻宕,笔浪迭起,干湿并重,变幻莫测。均藏上海博物馆。
-
硬笔行书字帖·唐诗钱建忠本字帖由书法家、国家级重点职校上海市东辉职业技术学校专职书法教师钱建忠编写。全帖共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唐诗精选临写;第二部分为唐诗精选摹写强化训练。本帖注重方法,真正做到了临与摹相结合、摹写与强化训练相结合。既注重实用又讲究艺术,重点普及而兼顾提高。习字者只要认真地按照本帖方法进行强化训练,书写水平一定会在短时间内取得较大的提高。
-
宋拓淳化阁帖秦绪全、海奇《淳化阁帖》是中国早的一部汇集各家书法墨迹的法帖,深受书法爱好者喜爱。本丛书择选历代书法名家经典,辅以作品介绍、释文、作者介绍。特色:现市场上虽然称为经典书法的图书不少,但大多数都是翻印,缺乏新意,而且真伪杂糅。此套碑帖内容的选取原则以限度还原作品真迹原貌为主,选取高清大图,唐摹本或拓本,程度避免赝品的选入;选取能代表作者书法面貌的作品,例如此系列收入的王羲之作品集、王献之作品集有很多是原真迹拓本,而现市场上包括二玄社出版的多都是翻刻本,根本不能代表王羲之的书法水准。
-
毛笔、硬笔双用历代名家小楷字帖龚莹毛笔、硬笔双用历代名家小楷字帖系列,精选历代名家小楷成描红字帖,即可以用钢笔也可用笔毛笔,可以描写、临写,集欣赏性与功能性为一体。本书采用历代著名书法家小楷作品为范本,他们技法精湛丰富、格调之高、韵味之远,值得后人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