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篆刻
-
宋黄庭坚尺牍墨迹(宋)黄庭坚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与蔡襄、苏轼、米芾齐名,称“宋四家”。在中国书法史上,亦具有重要地位。
-
宋蔡襄尺牍墨迹(宋)蔡襄蔡襄,字君谟,兴化仙游人。天圣八年,举进士,先后担任馆阁校勘,知谏院、直史馆等职。襄为人忠厚、正直,讲究信义而学识渊博,书艺高深,书法史上论及宋代书法,将其与苏轼、黄庭坚、米芾并称为“宋四家”。襄书法尤以其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学习书法,临摹是必需的,一本法帖,可临摹一段时间,也可临摹更长时间甚至终身不辍。
-
宋苏轼尺牍墨迹(宋)苏轼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今四川眉山)人。他的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合称“宋四家”,而且位居“宋四家”之首。苏轼“尚意”的书法审美观念,大胆创新的精神和自然洒脱的书法风格,对当时和后世的书家产生了巨大影响。
-
郭忠恕三体阴符经(宋)郭忠恕郭忠恕存世作品极少,《三体阴符经》是其代表作。此碑用笔古朴圆通,安详典雅,含蓄劲挺。在继承李阳冰的用笔之外,结构更加舒展,笔势方向清晰可见。空间流动、腾挪及其整体感,兼融玉箸篆和古文篆书的意趣,嬗变成具有郭忠恕特点的篆书面貌。
-
唐英大宋勃兴颂(宋)唐英唐英《大宋勃兴颂》,北宋天禧三年刻于宋刻《孔子庙堂碑》碑阴,虚仪先生撰,唐英书,安粲刻丰。碑高二百八十厘米,宽一百一十厘米,文十八行,行二十一字,篆书。碑文仿《大唐中兴颂》撰此《大宋勃兴颂》以述宋太祖平定荆湖之功。这件作品用笔放松,虽然整体上还是工稳的小篆,但綫条让人能感觉到由于毛笔的弹性而带来细腻的变化,时时出现尖入尖出的用笔和圆转处不刻意求匀称的现象,大大增强了篆书的书写感。行笔出现了明显的提按和速度变化,起收笔不拘一格,有藏有露,富于变化。结体欹斜取势,字与字之间穿插揖让,行间摇曳摆动,气韵连贯,字形大小开阖随机变化,与徐铉、释梦英、郭忠恕等篆书家拉开距离。
-
翰墨托素心晋祠博物馆《翰墨托素心(晋祠博物馆藏柯璜书画作品选)(精)》为晋祠博物馆藏柯璜书画作品集。柯璜(1876~1963年),字定础,号绿天野人,浙江台州黄岩桐屿人。柯璜是20世纪前半叶一位重要的文化人物,他涉猎极广,于书画之道可谓登堂入室,同时集诗人、哲学家、教育家于一身。所画墨荷,“俏然如生”;所画山水,“苍秀浑厚,丘壑不凡,意境含蓄且清新”。先生之书法以阁帖为基础,自由挥洒而不离法度,晚年回归章草,朴茂天成,敦厚醇古;先生之绘画以藤萝、花卉为佳,奔放旷逸,浑厚朴拙,古意盎然,得金石气息。《翰墨托素心(晋祠博物馆藏柯璜书画作品选)(精)》对于书画学习和研究具有较高的研究和出版价值。
-
中华砚文化汇典 砚种卷 众砚争辉关键《众砚争辉》正文由四大名砚、各地砚种、其他材质砚三部分组成,其中各地砚种按国家行政区域划分排序。《众砚争辉》是《中华砚文化汇典》中《砚种卷》的开篇,只是简要介绍各砚种的基本情况,起到纲领和索引的作用,各砚种详细情况介绍,请看《砚种卷》的其它专集。
-
陈巨锁章草书元遗山论诗三十首陈巨锁 编《论诗三十首》绝句是元好问最有系统之论诗著作,承继了杜甫“别裁伪体亲风雅”的诗学观点,以彰显“正体”为经,以评论历代诗人为纬,交织成篇。全诗涉及的时代自汉开始,历经魏、晋、刘宋、北魏、齐、梁、唐、宋八个朝代,涉论之作家,始於曹植,终於南宋陈师道。《陈巨锁章草书元遗山论诗三十首》,陈巨锁先生精品力作,镌刻于忻州秀容古城元好问墓园景区碑廊,为陈先生近年的代表作,朴茂雄强,师古出新,自成一家。杨仁恺题跋道:“我国文字中之草书,以章草开先河,历代名家以章草名家者,寥寥可数。
-
读兰亭汪柏江本书以作者自己收藏的几十种《兰亭序》拓片为主体,结合行世的稀见拓本,用一种新的视角语言进行解读,对拓本中隐藏的版本信息、递藏的历史脉络、背后的各种历史人物故事等进行仔细梳理,并将之形象的呈现出来,使原本专业生僻的拓本通俗化。书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兰亭序》版本,对这些不同的版本所拥有的不同历史,以及千百年来的不同传承所形成《兰亭序》独特的文化现象进行解读。每个版本配以相应图片,以方便读者,本书文图对照。
-
闪灼文章舟山博物馆舟山博物馆自2014年底新馆开放至今,始终致力于与新区公众不断增长的文化诉求接轨,内外兼修,策引并举,已累计成功筹办临时展览60个。这些展览主题鲜明、内容新颖、设计精美,共吸引观众近125余万人次,影响巨大,社会效益十分显著。《闪灼文章(舟山博物馆展览集萃)》一书,让我们走进舟博的“时光长廊”,感受展陈设计师们用巧妙生动的语言,纯粹极致的艺术手法,感人肺腑的陈列方式让你穿越时间的限制,回到最初的地方,在那个讲述故事原本的年代中,一起走过那跌宕起伏的历史,见证一个文明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