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篆刻
-
十钟山房印举陈介祺编暂缺简介...
-
荧阳郑文公碑吴云著暂缺简介...
-
明拓急就章本社 编《急就章》亦称《急就篇》,汉元帝时黄门令史游所作,自始至终无一复字,为童蒙识字之书,文词雅奥,非他蒙求诸书可及。《急就章》章草书,代有传刻,以明正统(公元一四三六——一四四九年)初吉水杨政据叶梦得所摹旧本刻于松江之《松江本》为最。其后摹本,大都源出于此。《松江本》相传是皇象所书。皇象(生卒年不详),三国吴杰出书法家。字休明,广陵江都(今属江苏)人。官至侍中。最工章草书,师法杜度,笔势沉着痛快,纵横自然,有“实而不朴,文而不华”之评。隶书亦雄逸,兼能篆体。相传字参篆隶,气势雄伟的《天发神谶碑》,即出其手。此册为明拓集珍楼摹刻本,世不多见。据考,或亦源出《松江本》,然正如帖后启功所跋,其所据乃《松江本》最初拓,若第廿三章真书“矾”字,今传《松江本》全碑此字已损;《泰和馆本》误作“矾”,而此本点划无恙。即此一字,不仅傲诸翻本,且足据《松江本》晚拓之上,因影印以飨读者。
-
吴唱硕印谱上海书画出版社 编吴昌硕(一八四四——一九二七)初名俊,又名俊卿,字苍石、苍石、昌石等,号朴巢、缶庐、老缶、缶道人、苦鐡等。七十岁后以字行。浙江安吉县人。其书法、绘画、篆刻均集各家之长,并融会贯通,自成面目。吴昌硕篆刻作品尚有《朴巢印存》、《苍石齐篆印》、《齐云馆印谱》、《篆云轩印存》、《铁函山馆印存》、《削觚庐印存》、《缶庐印存》等多种印谱传世。其所作初师浙派,继法邓石如、吴让之,再宗古玺、秦汉印,后又大量参用石鼓,砖瓦、碑碣、封泥等文字的特点。布局突出书法意趣,刀法衡切并用,以破残平衡章法加强气韵。以此,作品能緃能收,虚实相生,秀丽中带苍劲,流畅中见朴厚,蕴精深功力于乱头粗服间,为世所叹服,在国内外影响深远。
-
书法字典暂缺作者本书以正草隶篆四类字体为纲,以历朝各家字体为纬,汇为一编。四类中以正体笔划端正者排列首端,续以行草,再以隶篆附从,俾便鉴别。书中力求实用,俾收认识字体与练习书法之功效。阅者手此一编,能认识中国历代相传之各家字体,又能藉此练习各家之书法。并于排列正字以外,附以俗字及后世相沿用之字,俾易于检查及引证。本书于每一字下注明出处,为某某字体、见某某碑帖。全书所取字数,首文为四千四百七十八字,各体文字合计四万六千六百七十五字,注重于日常所应用者。
-
行草本社 编书法是我国民族色彩特强、有实用价值的传统艺术之一。在精神文明日益提高的今天,爱好书法、学习书法的人越来越多。为了解决缺乏师资指导、选购范本的困难,我们编纂出版了这一套《书法自学丛帖》。整套《丛帖》,由“正书”、“行草”、“篆隶”三大部分组成,但彼此独立,自成体系,读者可按需选备。这是第二部“行书和草书”共三册。为了使自学者有所依循,帖前载有《行书及草书的学习方法》一文供参考。但书法艺术是复杂的,不是寥寥数语所能讲清讲尽。就艺术观和学书途径来说,从来就是各家各说,这里面不存在谁是谁非问题,是不能强求一致的。总之,书法重在实践,能锲而不舍,坚持数年,必有可观。行、草部分,收自汉至明名迹百余种,各家各体基本具备。因拓本不苦墨迹容易看出运笔的“出入使转,轻重虚实”,故本帖在遴选中偏重墨迹。本书帖所选,率皆书苑菁华,量多面广,佐临习外,尚是一部研究、欣赏价值极高的行、草收艺汇观。草书均附释文,以便自学临习。帖的简介和作者小传统附帖末。
-
行草本社 编书法是我国民族色彩特强、有实用价值的传统艺术之一。在精神文明日益提高的今天,爱好书法、学习书法的人越来越多。为了解决缺乏师资指导、选购范本的困难,我们编纂出版了这一套《书法自学丛帖》。整套《丛帖》,由“正书”、“行草”、“篆隶”三大部分组成,但彼此独立,自成体系,读者可按需选备。这是第二部“行书和草书”共三册。为了使自学者有所依循,帖前载有《行书及草书的学习方法》一文供参考。但书法艺术是复杂的,不是寥寥数语所能讲清讲尽。就艺术观和学书途径来说,从来就是各家各说,这里面不存在谁是谁非问题,是不能强求一致的。总之,书法重在实践,能锲而不舍,坚持数年,必有可观。行、草部分,收自汉至明名迹百余种,各家各体基本具备。因拓本不苦墨迹容易看出运笔的“出入使转,轻重虚实”,故本帖在遴选中偏重墨迹。本书帖所选,率皆书苑菁华,量多面广,佐临习外,尚是一部研究、欣赏价值极高的行、草收艺汇观。草书均附释文,以便自学临习。帖的简介和作者小传统附帖末。
-
行草本社 编书法是我国民族色彩特强、有实用价值的传统艺术之一。在精神文明日益提高的今天,爱好书法、学习书法的人越来越多。为了解决缺乏师资指导、选购范本的困难,我们编纂出版了这一套《书法自学丛帖》。整套《丛帖》,由“正书”、“行草”、“篆隶”三大部分组成,但彼此独立,自成体系,读者可按需选备。这是第二部“行书和草书”共三册。为了使自学者有所依循,帖前载有《行书及草书的学习方法》一文供参考。但书法艺术是复杂的,不是寥寥数语所能讲清讲尽。就艺术观和学书途径来说,从来就是各家各说,这里面不存在谁是谁非问题,是不能强求一致的。总之,书法重在实践,能锲而不舍,坚持数年,必有可观。行、草部分,收自汉至明名迹百余种,各家各体基本具备。因拓本不苦墨迹容易看出运笔的“出入使转,轻重虚实”,故本帖在遴选中偏重墨迹。本书帖所选,率皆书苑菁华,量多面广,佐临习外,尚是一部研究、欣赏价值极高的行、草收艺汇观。草书均附释文,以便自学临习。帖的简介和作者小传统附帖末。
-
十钟山房印举选上海书画出版社 编十钟山房印举选,《十钟山房印举选》清陈介祺(1813-1884)道光二十年进士,官编修,侍读学士,书工篆隶,自成面目,富收藏,集近万纽印和十口钟,故名其斋室为“万印楼”和“十钟山房”。初稿成于同治十一年(1871)。光绪九年(1813)又重新增编。十钟山房印谱为近代著名的集古印谱,集印逾万,此书即朵云轩所藏光绪九年本,精选有代表性和艺术性者两千纽,增补释文,重谋版面,成十钟山房印举选。
-
明宋克书急就章《历代碑帖法书选》编辑组 编宋克(公元一三二七——一三八七年),字仲温,别号南宫生,长洲(今江苏吴县)人。明初洪武时,官凤翔府同知,善书法,尤以小楷章草著称。此卷《急就章》系宋克中年时期的作品。《急就章》原称《急就篇》,是汉代学童的启蒙读物。世传本共三十二章,每章六十三字。作者史游,在西汉元帝时(公元前四八——三三年)官黄门令。《急就篇》书名据宋王应麟解释是:“急就谓字之难知者,缓急可就而求焉”的意思。这部书在魏晋间很流行,当时的书家往往多有写本。《急就篇》在唐以前,因为辗转传写,内容颇多讹脱。《急就章》的书体,在当时是从隶书解化出来的一种新兴草书,人们把这种草书叫做“章草”,章草后来又经过演化变革,成为流传到现今的草书——“今草”,这是草书发展史上的两个阶段。此卷章草,古雅微存,结构多变,笔意健峭,是宋克的代表作品之一。通篇释文系参考各书而写的,其中讹脱仍依原文,不作改正,以便对照。现影印出版,供广大书法爱好者临习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