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篆刻
-
宋拓麓山寺碑并阴本社 编上海书画出版社是在上海朵云轩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以出版中国书法、绘画和篆刻类艺术图书为主的专业出版社。由于选题范围的高度凝聚性,一方面不断往专业的纵深方向发展,另一方面也越来越走向系统化,从而自觉地承担起积累和文化建设的社会职能。现已形成了画册、书画文献资料、美术专业工具书、美术学术著作、特种印刷出版物和中小学美术教材等六大图书结构支柱,以及由《书法》、《朵云》、《书法研究》、《书与画》等专业期刊所带动的多层次和多形式的书画学术活动,其影响波及海内外。
-
历代书法论文选黄简历代书学专著汗牛充栋,本书选编,仅限于专论书法技巧与书法历史的部分。从文体上说,着重论文一体,偶及价值较高的题跋、书启等片断。照此原则,仍感篇幅不够,不能全部选入。它如论述书家、文房四宝、碑帖、收藏等内容的文章及诗歌、口诀、书信等等,均不录,将来另编。本书中有些论文,如卫夫人、王羲之等人的作品,早被人指出系附名之伪作,但考虑到这些作品的影响很大,本身又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故仍选入,但在每人的题解中予以指明。本书按作者生卒年代的前后次序编成,从汉赵壹开始到清康有为止。通过这个顺序,读者易于了解我国书学的发展过程。书后附有《人名索引》,以供查阅。书学专著近几十年来鲜有重版,历代善本更属凤毛麟角,故收集版本甚为困难。校点时,我们曾尽可能地搜集了各种版本,仍感依据不足。常有一篇文字诸本出入甚多的情况,各有千秋,难以取决,至于二二字的差别,更是举不胜举。因此,这次校点原则是:舛错者据它本改之,两可者择善从之,两皆善者据多本改之,唯无本可据者存之,不妄改。这样,书中个别地方留有文义不通、不可句读和明显脱漏处,皆因无本可据,以俟将来。同时,此次校勘记录繁多,为篇幅计,决定不附校勘记了。每位作者的名下,由参加校点的同志写一简要题解,介绍作者生乎、论文内容及版本情况。 (编者)
-
智永真草千字文本社 编智永(生卒年不详),陈、隋间杰出书法家。名法极,晋王羲之七世孙。山阴(今浙江绍兴)永欣寺僧,世称「永禅师」。其书妙传家法,传尝四十年不下楼,写皆满。因求书者如市,户限为穿,乃以铁叶裹之,人谓「铁门限」。何绍基《东洲草堂金石跋》中说:「智永千文,笔从空中落,空中住,虽屋漏痕犹不足喻之。」终年近百岁,传笔法于虞世南。此真草千文墨迹本,书法较陕西刻本妩媚俊佻,恐是唐人临摹本。唐人墨迹流传至今者极少,此帖用笔精熟,结体遒丽,是学书者极好范本。
-
明祝枝山草书诗翰本社 编我国的书法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我国特有的传统艺术之一。为了批判地继承祖国文化遗产,使书法艺术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服务,我们把历代有代表性的书法作品,分为甲骨金文、刻石、法帖、墨迹四大类,有选择、有计划地出版一部书法从一帖——《历代法书萃英》,供各有关专业单位和书法爱好者临摹鉴赏、研究参考。《草书诗翰》作者祝允明(一四六○—一五二六,字希哲,长洲人)今江苏吴县,明朝著名书法家、文学家。他因为手上多生了一个指头,所以自号枝山。又号枝指生。青年时与唐寅、文征明、徐祯卿齐名,有(吴中四才子)之称。一四九二年(弘治五年)考中举人,曾出任广东兴宁知县。后来做过应天府通判,因此后人又称他祝京兆。著有诗文集和杂著多种。据《明史》记载,祝允明五岁时就能写径尺大的字。早期书法曾受李应祯的影响,后得力于[宋四家]中的米芾、黄庭坚,以豪纵见胜。小楷学[二王],得其驯雅。此卷草书所写他的自作诗五首,用笔恣肆奇隽,圆转自然,在随意挥洒中自有规矩可寻,是祝氏传世墨迹中的精口阳。帖后有明人四跋,现按原寸影印出皈。真迹现藏南京博物院。
-
唐柳公权书神策军碑《历代碑帖法书选》编辑组暂缺简介...
-
唐褚遂良雁塔圣教序(唐)褚遂良书;本社编《雁塔圣教序》,在今西安市南郊慈恩寺大雁塔。塔门东、西龛各立一石,均建于唐高宗永徽四年(六五三)。东龛内是唐太宗制《大唐三藏圣教序》。正书二十一行,行四十二字,文左行,额隶书八字。西龛内是唐高宗为太子时所制,《大唐皇帝三藏圣教序记》。正书二十行,行四十字,文右行。额篆书信八字,“序”与“记”都是褚遂良书,万文韶刻字。“记”的字比“序的字稍大”。唐高僧玄奘法师去印度半岛诸国求佛经,历尽艰辛。《圣教序》为纪述此事而作。褚遂良(五九六——六五八或六五九)字登善,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一作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唐朝杰出书法家。太宗时历任起居郞,谏议大夫。累官至中书令,高宗即们,封河南郡公,任尚书右仆射,世称“褚河南”。其书初学虞,欧,后法右军。正书清远古雅,微杂隶意而自成一家,对后世影响极大。《雁塔对教序》是褚书代表作之一,这一拓本墨色沉静,字口清晰:“序”里威“靈”的“靈”字右上角未损,“拯含头于类途”的“类”字“页”下右点未损,“支千古而无对”的“千”字横划右上无泐痕,是明时精拓佳本。
-
正草隶篆四体字典暂缺作者暂缺简介...
-
西泠印社藏印选王辛大,张先富 编辑创始于清光绪三十年(公元一九0四年)的西泠印社,是我国著名研究金石篆刻的学术团体,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学”为宗旨,素有“涛声听东浙,印学话西泠”的赞誉。篆刻是融书法和雕刻一炉的我国优秀传统艺术,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元、明以后,逐渐形成了各种不同风格的艺术流派。清代乾(隆)、嘉(庆)年间,浙江出了丁敬等有独特风格的篆刻家,开创了“浙派”。西泠印社成立后,继承和发展了这一优秀传统,出现了篆刻艺术的新高峰,对祖国的篆刻艺术作出了贡献。西泠印社还努力收藏和保存祖国的珍贵历史文物。如“汉三老讳字忌日碑”、“汉齐桓公吴王画象石刻”等。特别是广为收藏各种金石印章,不但藏品丰富,而且有不少珍品。为了继承和发展优秀篆刻艺术,并为篆刻家及篆刻爱好者提供欣赏和学习的方便,今特编辑钤拓出版《西泠印社藏印选》。陆续选拓明代以来,各篆刻名家的许多优秀作品。这些作品,有的玲珑秀逸,有的气势磅礴,有的浑厚苍劲,有的清刚朴茂,使人美不胜收。
-
汉曹全碑《历代碑帖法书选》编辑组暂缺简介...
-
汉张迁碑《历代碑帖法书选》编辑组暂缺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