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篆刻
-
历代经典碑帖集珍白锐 著随着国家教育部逐步推进“书法进课堂”的素质教育,中小学书法教育本着打好技能基础、坚持循序渐进原则。这套书以历代经典碑帖为核心,分为原碑帖拓片或墨迹再现出版。本套丛书就依托了“书法进课堂”素质教育需求,精选历代碑帖精粹,主要针对学生群体规划出版形态:优选上品拓本;采用环保、保护视力的纸张;封面设计简洁大方;由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白锐主编;免费二维码碑帖临习视频;赠送零基础入门单字学习字卡。本次出版第二批五种,分别是《历代经典碑帖集珍-曹全碑》《历代经典碑帖集珍-张迁碑》《历代经典碑帖集珍-胆巴碑》《历代经典碑帖集珍-雁塔圣教序》《历代经典碑帖集珍-多宝塔碑》。本册书《曹全碑》为东汉王敞记叙曹全生平功绩,其用笔圆润,转折处提笔重落,圆中带方,是汉隶书法中秀润典雅风格的代表作。现藏于西安碑林博物馆,是书法爱好者零基础入门的不二之选,也是练习基本功的必备之选。
-
历代经典碑帖集珍- 多宝塔碑白锐 著随着国家教育部逐步推进“书法进课堂”的素质教育,中小学书法教育本着打好技能基础、坚持循序渐进原则。这套书以历代经典碑帖为核心,分为原碑帖拓片或墨迹再现出版。本套丛书就依托了“书法进课堂”素质教育需求,精选历代碑帖精粹,主要针对学生群体规划出版形态:优选上品拓本;采用环保、保护视力的纸张;封面设计简洁大方;由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白锐主编;免费二维码碑帖临习视频;赠送零基础入门单字学习字卡。本次出版第二批五种,分别是《历代经典碑帖集珍-曹全碑》《历代经典碑帖集珍-张迁碑》《历代经典碑帖集珍-胆巴碑》《历代经典碑帖集珍-雁塔圣教序》《历代经典碑帖集珍-多宝塔碑》。本册书《玄秘塔碑》记述了唐代高僧大达法师端甫的生平及其所受恩宠,裴休撰文,柳公权书并篆额。整体风格中宫紧缩,用笔刚劲瘦挺。其书法与颜真卿齐名,人称“柳体”,后世以“颜柳”并称,有“心正则笔正”的著名笔谏。现藏于西安碑林博物馆。
-
翟浩华书法集翟浩华,书 著该集收录作品200余幅。行、楷、隶、篆、魏碑皆有,展现笔者的深厚书法功底。其中,行书与草书尤为宕逸潇洒,线条优美有法,继承王羲之和王献之风格;隶书古朴苍劲,有张迁碑的厚重,又有乙瑛碑的俊秀清丽,也有笔者的独特创意。纵览全集,笔者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在临摹中创作,在创作中寻求古碑帖中的精华,不断取长补短,力求完善。该集封面由李啸教授题字,李啸教授系省书法院院长、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楷书委员会秘书长。
-
三笔字实训教程张旭农 著本教材是“教师教育系列教材”之一。本教材共分为四部分,主要内容包括:汉字与汉字书写技法概述、毛笔字书写技法、钢笔字书写技法、粉笔字书写技法与板书设计。书中突出标记核心知识点,并附以启发式旁注,引导学生自主性学习。三大系统后附有案例分析与思考,每章节后有思考题,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本教材适合作为师范院校、普通高校书法教材,也可作为中小学教师的教学参考书或书法爱好者的自学用书。
-
书苑拾遗·刘墉书袁君墓志王祎,冯威 著“书苑拾遗”系列,书法精品补遗。在目前社内外已出的名碑名帖之外,遴选民国时期曾出版,1949年后再无出版的具有影响力的书法作品和范本,这些作品原迹或原石大多不存。此次出版旨为读者提供临摹观赏佳本。《刘墉书袁君墓志》为其一种。刘墉是清中期四家之一,代表清代帖学的较高成就。本系列计划出齐清中期四家作品,第一辑已出梁同书和王文治作品,本辑出版刘墉和翁方纲。刘是目前书法学习领域中一个热点,但出版的多为行草书,楷书绝少,此作为其楷书中规矩力作,便于取法。
-
赵孟頫书归去来辞中华书局编辑部 编趙孟頫(一二五四-一三二二),字子昂,號松雪道人,吴興(今浙江湖州)人,爲元代書壇領袖。趙孟頫爲宋宗室,幼年喪父,母親丘夫人勉勵其刻苦發奮。入元出仕,曾任翰林侍讀學士、榮禄大夫等職,卒贈魏國公,謚文敏。其書初學趙構、智永,後入二王,中年後參以李北海筆法,是唐以後書法之集大成者。本書收録趙孟頫書《歸去來辭》長卷二種。其一書于大德元年(一二九七),縱二十五點九釐米。横一百三十九點四釐米,現藏上海博物館。後有啓功題跋。「松雪中年字多寓方于圆,儀態灑然。奇處尤在鋒芒轉折,無毫髮渗漏。」其二無款,據書風推斷約書于大德七年(一三〇三)至皇慶二年(一三一三)之間,縱二十四釐米,横一百四十六點二釐米,現藏遼寧省博物館。趙孟頫一生多次書寫《歸去來辭》,曲折表達自己的隱逸之志。其流麗灑落的書風與陶渊明質樸灑脱的文風相得益彰,成爲寄寓傳統士子審美情趣和人生理想的典範之作。
-
米芾尺牍中华书局编辑部 编米芾,字元章,號襄陽漫士、海岳外史等。初名黻,四十歲左右改名芾。米芾好收藏,精鑒賞,書畫俱絶。其書取法廣泛。少時學顔真卿,繼而學柳公權。久之,知顔、柳出于歐,乃學歐陽詢。又學禇遂良。後經蘇軾指點,上溯魏晋,熔古今,自成一家。其筆法變化之豐富,結字造勢之新奇,堪稱一代之冠,這一點尤其體現于尺牘作品中。精研米芾風格多樣的尺牘作品,嚮來是「二王」一系學書者的必修功課。本書收録米芾尺牘九種行書三帖,草書四帖,以及《箧中帖》《逃暑帖》。行書三帖,即《始興公帖》《李太師帖》和《張季明帖》,均書于元祐初年,三帖合裝一卷,現藏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始典公帖》署款仍用「黻」字,爲米氏中年時期作品,從此帖可以清楚看出米芾行書兼學褚、顏。《李太師帖》和《張季明帖》筆精墨妙,沉著痛快《張季明帖》豐腴流暢《李太師帖》寬展肥美,是米芾尺牘中的精品。至于《箧中帖》的靈秀流美《《逃暑帖》的用險得夷,似欹反正,都給人以深刻印象。《元日帖》《吾友帖》《中秋詩帖)《海岱帖》合稱草書四帖,是米芾草書代表作,現藏日本大阪市立博物館。米芾并不著意爲草書,然點畫精到,使轉縱横,無不如意。
-
吴昌硕临石鼓文中华书局编辑部 编吴昌碩(一八四四|一九二七),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碩,號老缶、苦鐵等,浙江安吉人。吴昌碩是近代藝術史上的一代宗師,書、畫、印三絶,而石鼓文是其所有藝術的根基。石鼓文又稱《獵碣》,字體介乎大篆、小篆之間,是一千古篆法之祖」。吴昌碩在石鼓文上傾盡心力,他説 |予學篆好臨石鼓,數十載從事于此,一日有一日之境界。沙孟海這樣概括吴昌碩對于石鼓文的臨習和創新「先生四五十歲所臨石鼓,循守繩墨,點畫畢肖……大約中年以後結法漸離原刻,六十以後確立自我面目,七八十歲更恣肆爛漫,獨步一時。」六十歲以後,吴昌碩熔冶鐘鼎、陶器、刻石等文字體勢,遗形取神,風骨勃鬱,終于自成宗派,獨樹一幟。本書所刊吴昌碩臨石鼓文十二開,是其創作于一九一九年夏天的《書畫合璧册》中的對題,現藏中國美術館。吴昌碩節臨各石殘篇,「以臨爲創,可見其日常書寫狀態。
-
寄梅堂珍藏名贤尺牍王鹏 编暂缺简介...
-
唐人月仪帖中华书局编辑部 编《唐人月儀帖》,又名《唐人十二月相聞書》,黄麻紙本墨迹,傳爲唐人所書。此帖内容爲抄録文人士子往來書信中摹狀節候、表達心情的修辭用語,即所謂「書儀」,按月編排,此帖缺一月、二月、五月三篇。正文爲草書,旁附小楷釋文。此帖曾經宋内府、清内府收藏,原件現藏臺北故宫博物院。帖後有明解縉.清王文治等人題跋。解縉稱其「辭古筆精,洞達神妙,中間釋字,亦且灑落」。王文治跋曰.「今觀其筆勢圓勁,深入晋賢之室,其殆孫虔禮一流人也歟?釋文小字飛動變化,不可端倪,宋以後萬不能爲,與草書應出一人之手。此帖草書筆勢流暢,擒縱自如,深得晋人風韵。小楷用筆勁健,結體秀雅,皆極精工。按唐張瓘《書斷》所論,草書可列入「神品」,小楷則可列入「妙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