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篆刻
-
林仲兴涩笔大隶书林仲兴,彭大磬 著本书是一本隶书古诗字帖。林仲兴先生师出名门,是书法家马公愚、来楚生、王个簃的弟子。他从艺七十余年,精心研究钟鼎、石鼓及碑帖,融为己用。他的隶书取法《史晨碑》,借鉴《石门颂》,并从碑碣、摩崖石刻中吸取养料,形成了独特的隶书风格。林仲兴的涩笔隶书古朴浑穆,遒劲苍茫,毛辣古拙,涩而不枯。本书汇集了林仲兴先生用隶书书写的六首古诗书法作品,如王之涣《凉州词》、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李白《望庐山瀑布》等,是继《林仲兴金文百联》《林仲兴北魏楷书墨迹》后又一力作。书中采用格子形式,一页二字,同比放大,笔墨清晰,便于读者欣赏、临习。
-
中国碑帖集珍[唐] 褚遂良 著《房玄齡碑》又稱《房梁公碑》。唐永徽三年(六五二)立。褚遂良書,碑在陝西省醴泉縣昭陵鄉劉東村房玄齡墓前,一九七五年移人昭陵博物館。碑身首高三百八十五厘米,下寬一百三十六厘米,厚四十五厘米。額題「大唐故左僕射上柱國太尉梁文昭公碑」篆書四行十六字。碑文正書三十五行,滿行八十一字。碑的撰、書人落款均已被鑿損,北宋趟明誠時’碑文尚有「修國史河南公」,因此考訂書者為褚遂良。現碑文除上部尚可辨認外,其餘均鑿損磨滅,存字寥寥。碑主房玄齡為初唐名臣,出身于官宦書香之家,早年追隨李世民四處征戰,是李世民身邊重要的謀臣。李世民即位後,房玄齡出任中書令,制定律令典章,執掌日常政務,恪守職責,善于謀略。歷史上將其與杜如晦并稱為「房謀杜斷」,是參與貞觀之治的重要人物。新、舊《唐書》中均有其傳。
-
形意书写杨筱平 著汉字是目前世界上仅存的象形文字,相对于西方26个字母组合成的文字,它更具底蕴和表现张力。在国人的心目中,写字、书法是精致生活的一部分,关乎品位和气质,蕴含着丰富的精神财富。本书内容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为文论——书情写意,阐述了中文汉字形意书写的形势、神采、法度和意象。第二部分为图版——书法作业,本部分编录不同风格的书法作业100多幅。第三部分为跋/笔情墨趣。本书以书法辑的形式展示了作者形意书写的书法作品成果,别具特色,反映了作者对中国书法的深刻理解和基于现代艺术学观念的图变创新,对当代设计、绘画等艺术门类都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
北魏墓志精品 元瑛墓志洪亮《元瑛墓志铭》,又名《长乐公主元瑛墓志铭》,北魏孝昌二年(526年)刊刻,现藏洛阳古代艺术馆。此墓志为洛阳出土的世俗墓志,书法工整细腻,秀润严谨,略带隶意,大体属于从隶到楷过渡性的“魏碑式”书体。对于书法创作者来说,如何将隶书为转化楷书,这是一本值得借鉴、参考的图书。
-
北魏墓志精品 元倪墓志洪亮北魏时期的墓志铭均属魏碑,魏碑上承汉隶传统,下启唐楷新风,是由隶书演变而来的楷书。魏碑笔法严谨、朴厚灵动,具有刚毅、质朴、劲健、豪迈的特点。本套墓志铭是字迹清晰、结体规范兼具艺术性的精品墓志,每册书内容大小字兼顾,并附赠一张完整的墓志拓片,裸脊装,便于翻阅。本套书计划出版100册,力争打造成我社继《历代碑帖精粹》之后又一书法板块的畅销品种。 此册《元倪墓志铭》藏于上海博物馆,是元氏墓志中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此碑字势横扁,笔触隽秀纯净,雄强大气,神采飞扬,在北魏众多的墓志中亦是难得佳作。
-
汉墓苏秦法书说存卷二十七章考释诸祖耿 著汉墓苏秦法书说存卷二十七章考释
-
书苑拾遗·杨沂孙节书后汉书蔡邕传王祎 主编,冯威 编“书苑拾遗”系列,书法精品补遗。在目前社内外已出的名碑名帖之外,遴选民国时期曾出版,1949年后再无出版的具有影响力的书法作品和范本,这些作品原迹或原石大多不存。此次出版旨为读者提供临摹观赏佳本。《杨沂孙书后汉书蔡邕传》为其一种。杨沂孙(1813—1884),字子舆,号泳春、濠叟等,江苏常熟人。清代晚期书法家、古文字学家。著有《文字说解问伪》《在昔篇》等,并有《说文部首》等多部字帖行世。清代中期,随着古文字和碑学的发展,篆隶两体又重新复出。杨沂孙打通小学和书法,取法钟鼎铭文,创造出用笔峻利、结体方正、章法大气的全新风格。杨沂孙是清代晚期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古文字学家和足以比肩邓石如的篆书大家,是清代篆书复兴浪潮中守正出新的学者型书家,影响了清末民初的篆书发展,吴大澂、吴昌硕等都借鉴了他的写法而发扬光大。本书为民国时期出版的《杨沂孙篆书法帖》。此作为杨氏于清光绪二年(1876)书写的《后汉书•蔡邕传》片断,是其晚年小篆代表作。今重新编印出版,并依体例对图版重作处理,尚希周知。
-
启功论著手稿选编吴为民,王维 编世人对于启功先生的印象,往往是作为书画大家的启功先生和作为学术大家的启功先生,而两者之间,有其必然的联系,论著手稿便是一种极佳的呈现方式,能很好地展现这种本质的联系。本书共选编启功先生的论著手稿十九种,就时间跨度而言,从八十年代初到去世前的两三年;从内容来看,包含了讲稿、文稿、序跋、考证、书稿校订等诸多方面;从珍贵程度看,很多都是极为重要的手稿,如《北京师范大学百年纪念私记》《“八病”“四声”的新探讨》 《二集二编前言》 等;就书写而已,从早期的潇洒自如,到晚年的迟涩徐徐,各尽其美。但不变的,是一颗学者的赤子之心。?
-
中国碑帖集珍小嫏嬛馆 编《孫遼浮圖銘》又稱《大魏故蘭倉令孫府君浮圖之銘記》,刻於北魏正光五年(五二四)。石高三十三點四厘米,寬六十點八厘米,計三十行,行十六字。民國時期山東省桓臺縣出土。北魏時曾任蘭倉令的孫遼去世後,其後人因其生前篤誠佛事,遂按當時習俗在墓前建浮圖,“願令事與須彌等壽,理與日月齊明,永流懿迹,式傳不朽”。六朝志銘之類刻石大都形制偏小,書寫者幾乎不留姓名,與出土之簡牘、帛書、信剳墨書比較,差剔不小。其中不少書、刻皆粗劣者,丟失了不少書寫的筆意細節。但也有少數寫刻精美的品種,如傳世的《張玄墓志》等。《孫遼浮圖銘》也屬於這時期的精品之一,存字完整,刀口清晰,宛如新刻,較為準確地保存了原書者的書寫風貌。六朝碑志刻石,其風格或奇肆倔强,或稚拙古樸。而此碑清新俊逸,用筆起落排宕,拙中有妍,筆意清健,方正之中略取欹斜之勢,動静有序,疾徐相問,在整齊中求變化,頗值得玩味。結構上開張生動、寬博舒展,向背、俯仰、露藏、輕重皆顧盼呼應,平中見奇。時見筆斷意連處,用筆控制得鬆緊得度。結構隨筆勢或左大右小,或左小右大,欹斜變化,富於想象力。點畫或經意內捩,或舒展外拓,在虛實相间、斷連交錯中現出妙心與靈氣,與一般魏碑的率直粗俗不可同日而語。此銘不僅書法藝術價值高,還有重要的史料價值。《孫遼浮圖銘》云:“君姓孫,名遼,定州人也。綿緒太原,分流樂安。爵土有因,遂居鉅鹿焉。”後世之研究者通過銘刻內容與史書所載參證,發現北魏時期居於定州的孫遼一族,乃是出自春秋戰國時期齊國樂安之孫書、孫武、孫臏及汉代孫會宗之曾孫孫福嫡裔,為考證《孫子兵法》作者孫武之世居桑梓故里樂安之地望,提供了新的、不可多得的佐證根據。此本為民國時期舊拓剪裱本。
-
经典碑帖临摹卡 明 文徵明 行书滕王阁序洪亮本套书是专为初学者临摹碑帖而编,所选碑帖均为历代代表性、受众面广的碑帖范本,特点是高清、全文录入。套书采用长条形、书脊穿孔的装帧形式,一是方便案头摆放、翻阅;二是每页有6—10字,旁有简体释文,是初学者日课练习内容;三是每种碑帖是全文收录,不漏一字。本套书的出版,将极大地满足广大书友对高清临摹范本的需求。 《滕王阁序》是文徵明行草书的代表作品,作品内容为唐代诗人王勃的名作《滕王阁序》全篇。通篇书法节奏感很强,行笔流畅,毫无迟疑,行书草书互为参杂,古朴高贵。本作拥有典型的王羲之《圣教序》风格的同时,又具有赵体韵味,现藏于苏州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