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大气污染控制技术手册

大气污染控制技术手册

作者:马广大 主编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9-01

ISBN:9787122078148

定价:¥24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大气污染控制技术手册》分为八篇,共28章。主要内容包括:大气污染的基础知识及大气污染控制的法律法规;气体和粉尘的性质;能源、燃烧和燃烧污染物的控制;各种除尘器及其选择方法;气态污染物(硫氧化物、固定源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污染物以及机动车排放)治理技术;净化系统(集气罩、管道系统、通风机和电动机)设计;主要工业(电力工业、水泥工业、钢铁工业、有色冶金工业、化学工业等)的大气污染控制技术;大气污染物的扩散及其浓度估算模式。《大气污染控制技术手册》可供大气污染控制领域的科研人员、设计人员和管理人员阅读使用,也可供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作者简介
暂缺《大气污染控制技术手册》作者简介
目录
第1篇 总论
第1章 概论
1.1 大气污染的概念
1.2 大气污染物的种类和来源
1.2.1 大气污染物
1.2.2 大气污染物的来源和发生量
1.3 大气污染问题的产生和发展
1.3.1 工业发达国家大气污染的发展和控制历程
1.3.2 我国大气污染控制发展历程
1.4 大气污染的工程控制途径
1.5 中国大气污染的现状
1.6 中国大气污染控制战略目标和措施
参考文献
第2章 大气污染控制的法律法规
2.1 大气污染防治法
2.2 大气环境保护标准体系
2.2.1 空气质量控制标准的分类
2.2.2 大气环境保护标准汇总
2.3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2.3.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2.3.2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2.3.3 保护农作物的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
2.4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2.4.1 制定原则
2.4.2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2.4.3 行业标准
2.4.4 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
2.5 空气污染指数及报告
2.5.1 空气污染指数分级及其浓度限值
2.5.2 空气污染指数的计算方法
参考文献
第2篇 气体和粉尘的性质
第3章 气体的性质
3.1 气体的湿度
3.1.1 绝对湿度
3.1.2 气体的相对湿度
3.1.3 气体的含湿量
3.1.4 湿气体中水蒸气的体积分数
3.2 气体的密度
3.2.1 单一气体的密度
3.2.2 混合气体的密度
3.2.3 气体密度的换算
3.2.4 气体体积流量的换算
3.3 气体的黏度
3.3.1 气体黏度与温度和压力的关系
3.3.2 混合气体的黏度
3.4 气体的热容和定压热的计算
3.4.1 气体的热容
3.4.2 定压热的计算
3.4.3 混合气体的比热容
3.5 某些气态污染物的特性
3.5.1 硫化合物
3.5.2 氮化合物
3.5.3 碳化合物
3.5.4 有害大气污染物
参考文献
第4章 粉尘的性质
4.1 粉尘的粒径和粒径分布
4.1.1 颗粒的粒径
4.1.2 颗粒的形状
4.1.3 粉尘的粒径分布
4.1.4 粒径分布函数
4.1.5 多众数分布
4.2 粉尘的物理性质
4.2.1 粉尘的密度
4.2.2 粉尘的安息角与滑动角
4.2.3 粉尘的含水率
4.2.4 粉尘的润湿性
4.2.5 粉尘的光学特性
4.2.6 粉尘的荷电性和导电性
4.2.7 粉尘的黏附性
4.2.8 粉尘的自燃性和爆炸性
参考文献
第3篇 能源、燃烧和燃烧污染物的控制
第5章 能源和燃料
5.1 能源的分类和利用概况
5.1.1 能源的分类
5.1.2 世界能源资源及利用概况
5.1.3 中国能源资源及利用概况
5.1.4 能源利用中的环境问题
5.2 固体燃料
5.2.1 煤的种类及化学组成
5.2.2 煤的分析
5.2.3 煤的使用特性和分类
5.3 液体燃料
5.3.1 液体燃料的化学组成
5.3.2 燃料油的分类
5.3.3 油品的主要使用特性
5.4 气体燃料
5.4.1 气体燃料的组成
5.4.2 主要气体燃料
5.5 可再生能源
5.5.1 太阳能
5.5.2 风能
5.5.3 地热能
5.5.4 生物质能
5.5.5 海洋能
参考文献
第6章 燃料燃烧过程及计算
6.1 燃烧所需空气量和燃烧产物生成量
6.1.1 完全燃烧所需空气量
6.1.2 完全燃烧产生的烟气量
6.1.3 不完全燃烧产生的烟气量
6.2 燃烧产物及过量空气系数的检测计算
6.2.1 气体分析方程
6.2.2 过量空气系数的确定
6.3 燃烧温度
6.3.1 完全燃烧时的理论燃烧温度
6.3.2 不完全燃烧(有离解)时的理论燃烧温度
6.3.3 理论燃烧温度的近似估算
6.3.4 实际燃烧温度
6.4 燃烧产生的污染物
6.4.1 颗粒物的生成机理和燃烧条件
6.4.2 SOx的生成机理和燃烧条件
6.4.3 NOx的生成机理和燃烧条件
6.4.4 燃料燃烧的排放因子
参考文献
第7章 燃烧装置中污染物的生成与控制方法
7.1 气体、液体燃料燃烧装置中污染物的生成与控制方法
7.1.1 引言
7.1.2 固定式燃烧装置的NOx排放特性
7.1.3 抑制NOx生成的方法
7.1.4 CO、炭黑等的控制方法
7.2 煤燃烧装置中污染物的生成与控制方法
7.2.1 粉煤燃烧装置中NOx的生成特性
7.2.2 粉煤燃烧装置中NOx的控制方法
7.3 沸腾燃烧装置中污染物的生成与控制方法
7.3.1 沸腾炉内脱硫
7.3.2 沸腾炉内脱氮
7.3.3 二段燃烧沸腾炉脱硫和脱氮
7.3.4 脱硫剂的再生
参考文献
第4篇 除尘装置
第8章 除尘装置的分类、性能和选择
8.1 除尘装置的分类
8.2 除尘装置的性能
8.2.1 除尘装置技术性能的一般表示方法
8.2.2 除尘效率的表示方法
8.2.3 排放浓度及排放速率
8.3 除尘装置的选择
8.3.1 根据粉尘性质选择除尘装置
8.3.2 根据运行条件选择除尘装置
8.4 除尘装置的费用
8.4.1 设备费
8.4.2 运行费
8.4.3 总费用
参考文献
第9章 机械式除尘器
9.1 重力沉降室
9.1.1 沉降室的捕集效率
9.1.2 沉降室的设计
9.2 惯性除尘器
9.3 旋风除尘器
9.3.1 旋风除尘器内气流流型简介
9.3.2 旋风除尘器的除尘效率
9.3.3 旋风除尘器的压力损失
9.4 旋风除尘器的结构形式和性能
9.4.1 旋风除尘器的结构形式
9.4.2 常用旋风除尘器的结构和性能
9.5 组合式多管旋风除尘器
9.5.1 串联式旋风除尘器组合形式
9.5.2 并联式旋风除尘器组合形式
9.6 旋风除尘器的选择设计和应用
9.6.1 旋风除尘器的选择设计
9.6.2 旋风除尘器的应用
参考文献
第10章 袋式除尘器
10.1 袋式除尘器的主要类型
10.1.1 袋式除尘器的分类
10.1.2 袋式除尘器的清灰机理
10.1.3 典型的袋式除尘器
10.2 袋式除尘器的滤料
10.2.1 袋式除尘器滤料的材质
10.2.2 对袋式除尘器滤料的要求
10.2.3 袋式除尘器滤料的种类
10.2.4 织造滤料及其性能
10.2.5 针刺毡滤料及其性能
10.2.6 复合耐高温针刺毡——氟美斯
(FMS)和特氟美针刺毡
10.2.7 覆膜滤料及其性能
10.2.8 消静电滤料及其性能
10.2.9 烧结不锈钢纤维毡
10.3 袋式除尘器的设计和计算
10.3.1 选用袋式除尘器应考虑的因素
10.3.2 袋式除尘器的设计和选用步骤
10.3.3 袋式除尘器的设计实例
10.4 袋式除尘器的故障及其排除
10.5 袋式除尘器的工业应用
10.5.1 在钢铁工业的应用
10.5.2 在水泥工业的应用
10.5.3 在有色冶金工业的应用
10.5.4 在机械工业的应用
10.5.5 在炭黑工业的应用
10.5.6 在电力工业的应用
10.5.7 在生活垃圾焚烧炉烟尘净化中的应用
10.5.8 在筑路行业的应用(沥青混凝土拌和机的烟尘治理)
10.5.9 滤筒式除尘器的工业应用
10.5.1 0陶瓷质微孔管过滤式除尘器的工业应用
参考文献
第11章 电除尘器
11.1 电除尘器的工作原理
11.1.1 电除尘器的除尘过程
11.1.2 电晕的发生
11.1.3 电场
11.2 粒子荷电及粒子捕集
11.2.1 粒子荷电
11.2.2 粒子的捕集
11.2.3 理论分级效率方程的修正
11.3 电除尘器的结构
11.3.1 电晕电极
11.3.2 集尘电极
11.3.3 电极清灰装置
11.3.4 气流分布装置
11.3.5 电除尘器高压绝缘、密封及隔流
11.4 电除尘器的选择设计和计算
11.4.1 电除尘器本体结构的设计和计算
11.4.2 电除尘器振打机构的设计和排灰装置
11.4.3 电除尘器的设计实例
11.5 电除尘器高压供电装置
11.5.1 高压供电装置的种类
11.5.2 高压供电装置的控制方式
11.5.3 电源容量的选择
11.5.4 电除尘器低压电源控制装置
11.5.5 脉冲电源
11.5.6 恒流源
11.5.7 高频开关电源
11.6 电除尘器的维护、管理及经济分析
11.6.1 电除尘器的维护
11.6.2 电除尘器的管理
11.6.3 电除尘器的经济分析
11.7 新型电除尘器
11.7.1 带辅助电极电除尘器
11.7.2 组合式除尘技术
参考文献
第12章 湿式除尘器
12.1 概述
12.1.1 湿式除尘器的分类
12.1.2 湿式除尘器的性能和净化效率
12.1.3 湿式除尘器的选择
12.2 重力喷雾洗涤器
12.3 湿式旋风除尘器
12.3.1 旋风水膜除尘器
12.3.2 卧式旋风式水膜除尘器
12.3.3 中心喷雾旋风除尘器
12.4 自激喷雾除尘器
12.4.1 冲击水浴除尘器
12.4.2 冲激式除尘机组
12.5 文丘里除尘器
12.5.1 文丘里除尘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12.5.2 文丘里管的凝聚效率
12.5.3 文丘里管的压力损失
参考文献
第5篇 气态污染物治理技术
第13章 气态污染物治理设备
13.1 吸收设备
13.1.1 吸收设备的类型和特点
13.1.2 吸收设备的设计和计算
13.1.3 吸收法的典型工程应用
13.2 吸附设备
13.2.1 吸附设备的类型和特点
13.2.2 吸附设备的设计和计算
13.2.3 吸附设备典型工程应用
13.3 催化转化设备
13.3.1 催化转化设备的类型和特点
13.3.2 催化转化设备的设计和计算
13.3.3 催化转化设备典型工程应用
13.4 其他设备
13.4.1 燃烧设备
13.4.2 冷凝设备
参考文献
第14章 硫氧化物排放控制技术
14.1 控制硫氧化物排放的方法
14.1.1 大气中SO2的来源及危害
14.1.2 SO2的性质
14.1.3 SO2污染控制的主要方法
14.1.4 国内外烟气脱硫技术的应用情况
14.2 燃烧前脱硫
14.2.1 煤中硫的形态
14.2.2 物理脱硫
14.2.3 化学脱硫
14.2.4 生物脱硫
14.2.5 煤炭转化
14.3 燃烧中脱硫
14.3.1 型煤燃烧固硫
14.3.2 流化床燃烧脱硫
14.3.3 炉内喷钙脱硫
14.4 烟气脱硫
14.4.1 石灰石/石灰湿法烟气脱硫
14.4.2 双碱法
14.4.3 氨法
14.4.4 钠碱法
14.4.5 金属氧化物吸收法
14.4.6 海水脱硫
14.4.7 活性炭吸附法
14.4.8 喷雾干燥法脱硫
14.4.9 干法脱硫
14.4.1 0高能电子活化氧化法
14.5 烟气脱硫技术的综合评价
14.5.1 烟气脱硫工艺的技术性能分析
14.5.2 烟气脱硫技术综合评价结果
14.5.3 烟气脱硫工艺选择的主要原则
参考文献
第15章 固定源氮氧化物排放控制技术
15.1 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技术
15.1.1 SCR脱硝原理
15.1.2 SCR脱硝工艺流程
15.1.3 SCR脱硝性能影响因素
15.2 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系统概述
15.2.1 供氨与注氨系统
15.2.2 催化反应器及附属组件
15.2.3 SCR控制系统
15.3 催化剂设计与管理
15.3.1 催化剂结构形式
15.3.2 催化剂体积计算
15.3.3 催化剂的钝化与中毒
15.3.4 催化剂的寿命管理
15.3.5 失效催化剂的处理
15.4 选择性非催化还原脱硝技术
15.4.1 SNCR工艺原理
15.4.2 SNCR脱硝工艺流程
15.4.3 影响SNCR脱硝效率的因素
15.4.4 SCR与SNCR工艺比较
15.5 其他氮氧化物排放控制技术
15.5.1 吸收法
15.5.2 非热等离子体法
15.5.3 吸附法
15.5.4 催化分解法
15.5.5 微生物法
参考文献
第16章 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控制
16.1 概述
16.1.1 挥发性有机物的概念
16.1.2 挥发性有机物的来源
16.1.3 挥发性有机物的危害
16.1.4 挥发与溶解蒸气压
16.2 冷凝法净化含VOCs废气
16.2.1 冷凝原理
16.2.2 工艺流程
16.2.3 冷凝计算
16.2.4 直接冷凝法净化回收含癸二腈废气
16.2.5 吸收冷凝法回收氯乙烷
16.3 吸收法净化含VOCs废气
16.3.1 吸收过程
16.3.2 吸收设备和吸收剂
16.3.3 工艺流程
16.3.4 空调生产有机废气治理工艺
16.4 吸附法净化含VOCs废气
16.4.1 吸附剂
16.4.2 多组分吸附
16.4.3 活性炭的吸附热
16.4.4 吸附剂再生
16.4.5 吸附工艺
16.4.6 固定床活性炭吸附净化炼油厂表曝池恶臭污染
16.5 燃烧法净化含VOCs废气
16.5.1 直接燃烧法
16.5.2 热力燃烧法
16.5.3 催化燃烧法
16.5.4 蓄热式燃烧法
16.5.5 蓄热式催化氧化法
16.5.6 不同燃烧法的比较
16.5.7 燃烧热
16.5.8 燃烧动力学
16.5.9 催化燃烧净化石化污水处理厂废气
16.6 生物法净化含VOCs废气
16.6.1 生物法的选择
16.6.2 生物过(滴)滤降解
16.6.3 生物法净化VOCx实例
16.7 其他方法净化含VOCs废气
16.7.1 非平衡等离子体净化技术
16.7.2 膜吸收净化技术
16.7.3 微波催化氧化净化技术
16.8 净化VOCs方法的选择
参考文献
第17章 机动车排放控制技术
17.1 车用燃料改进和燃料替代技术
17.1.1 改进车用汽油
17.1.2 改进车用柴油
17.1.3 替代燃料技术
17.2 机动车排放污染形成和机内控制技术
17.2.1 发动机工作原理
17.2.2 汽油机污染物形成机理
17.2.3 汽油机排放污染物机内控制技术
17.2.4 柴油机污染物形成机理
17.2.5 柴油机排放污染机内控制技术
17.2.6 电动汽车技术
17.3 机动车排放污染机外净化技术
17.3.1 汽油机排气净化技术
17.3.2 柴油机排气净化技术
17.3.3 非排气污染控制技术
17.4 机动车排放控制管理对策
17.4.1 实施严格的机动车排放标准
17.4.2 完善机动车排放控制管理体系
17.4.3 科学规划交通设施
17.4.4 其他非技术性对策
参考文献
第6篇 净化系统设计
第18章 集气罩
18.1 集气罩的形式和性能
18.1.1 集气罩的基本形式
18.1.2 集气罩的主要性能
18.2 密闭罩的设计和计算
18.2.1 设计原则
18.2.2 排气量的计算
18.3 外部集气罩的设计和计算
18.3.1 设计原则
18.3.2 排气量的计算
18.4 热过程接受罩的设计和计算
18.4.1 热射流参数法
18.4.2 流量比法
18.5 吹吸罩的设计和计算
18.5.1 临界断面法
18.5.2 流量比法
18.6 槽边集气罩的设计和计算
18.6.1 设计原则
18.6.2 条缝式槽边集气罩的设计和计算
18.6.3 平口式槽边集气罩的设计和计算
18.7 排气柜的设计和计算
18.7.1 排气柜的形式和设计原则
18.7.2 排气柜的排气量计算
18.7.3 排气柜的布置和排气系统
参考文献
第19章 管道系统设计
19.1 概述
19.1.1 管道设计的基本内容
19.1.2 管道材料和规格
19.2 管道的压力损失
19.2.1 沿程压力损失的计算
19.2.2 局部压力损失的计算
19.3 管道的设计和计算
19.3.1 管道布置
19.3.2 除尘管道的设计和计算
19.3.3 高温烟气管道的设计和计算
19.3.4 其他管道的设计和计算
19.4 管道的热伸长及其补偿
19.4.1 管道的热伸长量计算
19.4.2 管道自然补偿计算
19.4.3 伸缩器的选择和计算
19.5 管道支架布置及推力计算
19.5.1 支架形式和布置
19.5.2 各种固定支架的推力计算
19.5.3 管道重力负荷及跨距计算
19.5.4 管道扭力计算
19.6 防腐蚀
19.6.1 概述
19.6.2 防腐蚀措施
19.7 管道与设备保温
19.7.1 设置保温的原则
19.7.2 保温材料的主要技术性能
19.7.3 保温的热力计算
19.7.4 保温结构与施工
参考文献
第20章 通风机和电动机
20.1 通风机
20.1.1 通风机的分类与命名
20.1.2 通风机的特性曲线
20.1.3 通风机在通风系统中的运行
20.1.4 通风机的联合运行
20.1.5 通风机的选型及注意事项
20.2 电动机
20.2.1 异步电动机型号的表示方法
20.2.2 异步电动机的分类
20.2.3 Y系列小型鼠笼转子异步电动机
20.2.4 异步电动机的选择
20.3 其他附属设备的选型
20.3.1 液力偶合器的选型
20.3.2 三角胶带传动计算
20.4 通风机房布置
参考文献
第21章 净化系统参数的测定
21.1 测定位置的选择和测点的确定
21.1.1 测定位置的选择
21.1.2 测点的确定
21.2 管道中气体温度和湿度的测定
21.2.1 管道中气体温度的测定
21.2.2 管道中气体湿度的测定
21.3 管道中气流压力、流速和流量的测定
21.3.1 管道中气流压力的测定
21.3.2 管道中气体流速和流量的计算
21.4 管道中气体含尘浓度的测定
21.4.1 过滤称重法
21.4.2 光电透射法
21.5 管道中气态污染物的测定
21.5.1 管道中气态污染物的采样
21.5.2 气态污染物的测定方法
21.6 净化装置性能的测试
21.6.1 处理气体量的测试
21.6.2 压力损失的测试
21.6.3 净化效率的测试
21.6.4 净化装置性能的测试次数
21.6.5 污染物浓度和净化效率的测定误差
参考文献
第7篇 主要工业大气污染源的控制技术
第22章 电力工业大气污染控制
22.1 概述
22.1.1 废气的来源和分类
22.1.2 火电厂烟气的特点
22.1.3 火电厂烟气控制方法
22.2 火电厂逸散尘污染控制
22.2.1 火电厂逸散尘污染源及排放因子
22.2.2 火力发电厂逸散尘的特性
22.2.3 火电厂逸散尘的控制方法
22.3 火电厂烟尘污染控制
22.3.1 火电厂烟尘的排放因子
22.3.2 火电厂烟尘的控制技术
22.4 火电厂二氧化硫污染控制
22.4.1 火电厂二氧化硫的排放因子
22.4.2 火电厂二氧化硫的控制技术
22.5 火力发电厂氮氧化物的控制技术
22.5.1 低氮氧化物燃烧技术
22.5.2 烟气脱硝技术
参考文献
第23章 水泥工业大气污染控制
23.1 水泥生产工艺简介
23.1.1 水泥生产方法
23.1.2 水泥生产用原料和燃料
23.1.3 水泥生产工艺流程简介
23.2 水泥厂主要大气污染源及其污染物
23.2.1 粉尘污染源
23.2.2 废气污染源
23.3 水泥厂大气污染防治技术
23.3.1 大气污染防治基本要求
23.3.2 粉尘防治措施
23.3.3 废气的防治措施
23.4 水泥厂防尘设计
23.4.1 除尘设计一般规定
23.4.2 除尘设备选型
23.4.3 常用设备除尘排风量计算简介
23.4.4 抽风点设计的一般要求
23.4.5 管网设计
23.4.6 除尘系统保温、加热器要求
参考文献
第24章 钢铁工业大气污染控制
24.1 概述
24.1.1 生产工艺
24.1.2 大气污染源及污染物
24.1.3 钢铁工业废气特点
24.1.4 控制技术概况
24.1.5 废气治理技术发展趋势
24.2 烧结厂废气治理
24.2.1 概述
24.2.2 原料准备系统除尘
24.2.3 混合料系统除尘
24.2.4 烧结机烟气治理
24.2.5 烧结机尾、整粒系统烟气除尘
24.2.6 球团竖炉烟气治理
24.3 焦化厂废气治理
24.3.1 概述
24.3.2 焦炉装煤烟气治理
24.3.3 焦炉推焦烟尘治理
24.3.4 熄焦烟尘的控制
24.3.5 焦炉炉体烟气治理
24.3.6 筛、贮焦烟气治理
24.3.7 煤气净化及化学产品生产过程污染物的控制
24.3.8 焦炉煤气脱硫
24.4 炼铁厂废气治理
24.4.1 概述
24.4.2 炉前矿槽除尘
24.4.3 高炉出铁厂除尘
24.4.4 高炉煤气袋式除尘技术
24.5 炼钢厂废气治理
24.5.1 概述
24.5.2 吹氧转炉烟气净化
24.5.3 炼钢电炉烟气除尘
24.5.4 混铁炉烟气除尘技术
24.6 铁合金厂废气治理
24.6.1 概述
24.6.2 矿热电炉废气治理
24.6.3 钼铁车间废气治理
24.6.4 钒铁车间回转窑废气治理
参考文献
第25章 有色冶金工业大气污染控制
25.1 概述
25.2 铝厂大气污染控制技术
25.2.1 氧化铝厂大气污染控制技术
25.2.2 电解铝厂大气污染控制技术
25.3 铜冶炼厂大气污染控制技术
25.3.1 概述
25.3.2 主要生产工艺
25.3.3 大气污染物排放
25.3.4 污染防治技术
25.3.5 铜冶炼工艺烟气的净化
25.3.6 烟气治理实例
25.4 铅、锌冶炼厂大气污染控制技术
25.4.1 概述
25.4.2 主要生产工艺
25.4.3 大气污染物排放
25.4.4 污染防治技术
25.4.5 烟气治理实例
25.5 冶炼烟气制酸
25.5.1 接触法制酸工艺
25.5.2 二氧化硫烟气的净化
25.5.3 二氧化硫的转化
25.5.4 二氧化硫的干燥
25.5.5 三氧化硫的吸收
25.5.6 低浓度烟气两转两吸制酸工艺实例
参考文献
第26章 化学工业大气污染控制
26.1 概述
26.1.1 化学工业分类及其产品
26.1.2 化工废气种类及特点
26.2 硫酸工业大气污染控制
26.2.1 概况
26.2.2 工业实例——硫酸生产中废物的处理及综合利用
26.3 硝酸工业大气污染控制
26.3.1 概况
26.3.2 治理原理、技术、工艺流程
26.3.3 工业实例
26.3.4 最新技术
26.4 氯碱工业大气污染控制
26.4.1 概况
26.4.2 治理原理、技术、工艺流程
26.5 无机化肥工业大气污染控制
26.5.1 概况
26.5.2 化肥工业大气污染防治技术
26.6 石油化学工业大气污染控制
26.6.1 概述
26.6.2 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
26.6.3 硫化氢废气
26.6.4 二氧化硫废气
26.6.5 恶臭气体
26.6.6 烟尘和粉尘
26.7 有机原料及合成材料工业大气污染控制
26.7.1 乙烯装置废气排放及治理
26.7.2 低压法制低密度聚乙烯装置的污染控制
26.7.3 环氧乙烷、乙二醇生产污染控制
26.7.4 苯酚、丙酮装置的污染控制
26.7.5 甲醇装置污染控制
26.7.6 己内酰胺装置的污染控制
26.8 涂料生产过程大气污染控制
26.8.1 涂料生产工艺简介
26.8.2 涂料生产中VOCs的污染与防治
参考文献
第8篇 大气污染物的扩散
第27章 大气污染气象学
27.1 大气边界层的温度场
27.1.1 气温的垂直分布
27.1.2 干绝热直减率
27.1.3 大气的静力稳定度及其判据
27.1.4 位温及位温梯度
27.1.5 逆温
27.1.6 气温层结与烟流形状
27.2 大气边界层的风场
27.2.1 风场的概念
27.2.2 大气边界层的理想风场
27.2.3 大气边界层中风随高度的变化
27.2.4 平均风速的风速廓线模式
27.2.5 风的日变化和年变化
27.2.6 地方性风场
参考文献
第28章 大气污染物扩散浓度估算模式
28.1 点源大气污染物扩散的高斯模式
28.1.1 高斯模式的坐标系及假设
28.1.2 无界连续点源扩散的高斯模式
28.1.3 高架连续点源扩散的高斯模式
28.2 有效源高的估算模式
28.2.1 有效源高的估算
28.2.2 烟流抬升高度的计算公式
28.2.3 地面绝对最大浓度
28.3 环评导则中推荐的大气污染物浓度估算模式
28.3.1 大气污染物浓度估算一般方法
28.3.2 封闭型扩散模式
28.3.3 熏烟型(漫烟型)扩散模式
28.3.4 小风和静风时的点源扩散模式
28.3.5 颗粒物的倾斜烟云模式
28.4 非点源大气污染物环境浓度估算模式
28.4.1 线源扩散模式
28.4.2 面源扩散模式
28.4.3 体源扩散模式
28.5 烟囱高度的设计
28.5.1 烟囱高度的计算
28.5.2 烟囱设计中的几个问题
28.6 厂址选择
28.6.1 背景浓度
28.6.2 对风的考虑
28.6.3 对气温层结的考虑
28.6.4 对地形的考虑
参考文献
猜您喜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