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侵权责任法研究(上卷)
作者:王利明 著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7-01
ISBN:9787300122069
定价:¥9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侵权责任法研究(上卷)》密切结合我国《侵权责任法》和有关侵权法的前沿理论及司法实践经验,并在借鉴国外侵权立法先进经验与最新理论成果的基础上,针对我国侵权责任法的内容体系。归责原则、责任构成要件,免责和减轻责任事由,数人侵权制度以及侵权责任的承担方式等进行了详尽而深入的探讨。作者认为,我国《侵权责任法》的体系主要是基于归责原则而构建的,应当区分一般构成要件和特殊构成要件、共同侵权和无意思联络的数人侵权;作者对《侵权责任法》的中国特色,如侵权责任的承担方式具有多元化的特点等,作出了细致而深入的阐释。同时,作者还对侵权责任法的发展趋势,因果关系理论、过错理论、侵权责任形态等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作者简介
王利明,男,1960年出生于湖北省仙桃市。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任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法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兼召集人、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法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会长、中国法学会审判理论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副主任等职务。 王利明教授先后获得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法学类一等奖(两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法学教材一等奖、第六届国家图书奖、第九届中国图书奖、第十四届国家图书奖、第四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奖、北京市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第四届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等十余个国家级、省部级重要奖项。 作为第九届、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财经委委员、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王利明教授几乎参与了改革开放以来全部重要民商事法律的起草和修订工作。特别是近年来,作为《物权法》和《侵权责任法》起草小组的重要成员,王利明教授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学术思想和观点,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王利明教授因为对法学教育、法治建设的重大贡献,先后被评为“2006·中国十大教育英才”、“2007·CCTV中国年度法治人物”。
目录
第一编 总论
第一章 侵权责任概述
第一节 侵权行为的概念和特征
第二节 侵权行为与相关行为的区别
第三节 侵权责任的概念和特征
第四节 侵权责任的分类
第五节 侵权责任的特殊形态
第六节 侵权责任的主体和侵权请求权
第二章 侵权责任法概述
第一节 侵权责任法的概念和特征
第二节 侵权责任法的调整对象
第三节 侵权责任法保护的权益范围
第四节 侵权责任法的渊源
第五节 侵权责任法的功能
第六节 侵权责任法的一般条款
第七节 我国侵权责任法的体系
第八节 侵权责任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
第九节 侵权责任法的适用
第十节 侵权责任法的解释
第三章 侵权责任法的历史发展
第一节 西方侵权责任法的历史发展及现状
第二节 当代侵权法的发展趋势
第三节 我国侵权责任法的历史发展
第四章 归责原则
第一节 归责原则概述
第二节 过错责任原则
第三节 过错推定责任
第四节 严格责任原则
第五节 公平责任原则
第五章 侵权责任构成要件
第一节 侵权责任构成要件概述
第二节 损害
第三节 过错
第四节 因果关系
第六章 免责和减轻责任事由
第一节 免责和减轻责任事由概述
第二节 受害人的故意
第三节 第三人的原因
第四节 不可抗力
第五节 正当防卫
第六节 紧急避险
第七节 其他减轻或免除责任的事由
第七章 过失相抵
第一节 过失相抵概述
第二节 过失相抵的适用
第二编 数人侵权
第八章 共同侵权行为
第一节 共同侵权行为的概念和特征
第二节 共同过错的内容
第三节 教唆和帮助行为
第四节 共同侵权人责任承担
第九章 共同危险行为
第一节 共同危险行为的概念和特征
第二节 适用范围和构成要件
第三节 共同危险行为的责任承担
第四节 受害人的举证责任
第十章 无意思联络数人侵权责任
第一节 无意思联络数人侵权的概念和特征
第二节 无意思联络数人侵权的责任承担
第十一章 数人侵权中的责任
第一节 连带责任
第二节 按份责任
第三编 侵权责任承担方式与适用
第十二章 侵权责任承担方式
第一节 侵权责任承担方式概述
第二节 侵权责任承担方式的发展
第三节 预防性的侵权责任方式
第四节 救济性的侵权责任形式
第五节 侵权责任承担方式的适用
第十三章 侵权损害赔偿
第一节 侵权损害赔偿概述
第二节 财产损害赔偿
第三节 精神损害赔偿
参考文献
后记
第一章 侵权责任概述
第一节 侵权行为的概念和特征
第二节 侵权行为与相关行为的区别
第三节 侵权责任的概念和特征
第四节 侵权责任的分类
第五节 侵权责任的特殊形态
第六节 侵权责任的主体和侵权请求权
第二章 侵权责任法概述
第一节 侵权责任法的概念和特征
第二节 侵权责任法的调整对象
第三节 侵权责任法保护的权益范围
第四节 侵权责任法的渊源
第五节 侵权责任法的功能
第六节 侵权责任法的一般条款
第七节 我国侵权责任法的体系
第八节 侵权责任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
第九节 侵权责任法的适用
第十节 侵权责任法的解释
第三章 侵权责任法的历史发展
第一节 西方侵权责任法的历史发展及现状
第二节 当代侵权法的发展趋势
第三节 我国侵权责任法的历史发展
第四章 归责原则
第一节 归责原则概述
第二节 过错责任原则
第三节 过错推定责任
第四节 严格责任原则
第五节 公平责任原则
第五章 侵权责任构成要件
第一节 侵权责任构成要件概述
第二节 损害
第三节 过错
第四节 因果关系
第六章 免责和减轻责任事由
第一节 免责和减轻责任事由概述
第二节 受害人的故意
第三节 第三人的原因
第四节 不可抗力
第五节 正当防卫
第六节 紧急避险
第七节 其他减轻或免除责任的事由
第七章 过失相抵
第一节 过失相抵概述
第二节 过失相抵的适用
第二编 数人侵权
第八章 共同侵权行为
第一节 共同侵权行为的概念和特征
第二节 共同过错的内容
第三节 教唆和帮助行为
第四节 共同侵权人责任承担
第九章 共同危险行为
第一节 共同危险行为的概念和特征
第二节 适用范围和构成要件
第三节 共同危险行为的责任承担
第四节 受害人的举证责任
第十章 无意思联络数人侵权责任
第一节 无意思联络数人侵权的概念和特征
第二节 无意思联络数人侵权的责任承担
第十一章 数人侵权中的责任
第一节 连带责任
第二节 按份责任
第三编 侵权责任承担方式与适用
第十二章 侵权责任承担方式
第一节 侵权责任承担方式概述
第二节 侵权责任承担方式的发展
第三节 预防性的侵权责任方式
第四节 救济性的侵权责任形式
第五节 侵权责任承担方式的适用
第十三章 侵权损害赔偿
第一节 侵权损害赔偿概述
第二节 财产损害赔偿
第三节 精神损害赔偿
参考文献
后记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