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史
-
中国早期艺术史[瑞典] 奥斯伍尔德·喜龙仁本书是一部关于中国古代艺术史的通论。全书共上下两册,上册分为“史前至秦朝艺术”和“汉至南北朝艺术”两部分,著录了海内外博物馆、美术馆、私人收藏家等珍藏的史前时代以来各个门类的文物精品逾600件,其中很多今已下落不明,其影像资料仅见于本书;下册分为“雕塑艺术”和“建筑艺术”两部分,除著录海内外公私所藏被盗流散出境的佛道造像、陵墓世俗雕刻外,还收录了我国各地名胜古迹照片数百幅,记录了20世纪上半叶中国文化遗迹保存与变化的实况。本书为西方汉学界系统研究中国早期艺术史的发轫之作。书中大量文物珍品的介绍、著录来源和传承记录均很明晰,对于我们了解和研究中国古代艺术,以及构建一个比较完善的中国古代艺术品认知系统有重要价值。
-
茶杯里的想象张弛 著从文化视角来看,17 世纪中期以来中国茶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不仅关系到航海贸易、资本的流动、以英国为代表的欧洲日常生活习惯的改变,更重要的是在全球贸易网络形成过程中,一种地域性的产品离开原生土壤之后经由他国的社会语境重塑获得新的文化意义。从这个角度来看,茶传入英国的过程,其实反映了典型的中式生活方式和中国设计传入英国、与英国文化相互融合的过程。茶传入欧洲必须具备茶叶、茶壶、瓷质茶杯和饮茶的嗜好这四个要素,这四者相辅相成,缺少其中任何一个都无法让茶这种东方饮品展现与生俱来的神韵。在英国茶文化形成的初期,不论是饮用方式、茶具使用还是茶空间的布置,英国人都在尽量模仿中国。他们热衷于饮用中国茶,也为中国的茶具和茶家具着迷。在茶叶进入英国的同时,还有大量的茶具、家具和室内装饰品随之进入英国。这一过程悄无声息地改变了英国人的饮食习惯、社交方式、审美趣味,推动了产业发展,甚至影响了中英两国国家的政治走向。
-
西方漫画史[英] 波罕·林奇 著漫画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个时代的符号。这是一部浓缩了两千多年西方漫画发展史的著作,展示了古希腊与古埃及漫画的雏形、中世纪漫画的成熟,以及近代漫画的兴盛。我们能尽情领略杜米埃、比尔博姆、贺加斯这些巨匠们创作的近百幅精妙绝伦的艺术作品。
-
心相王中旭 著佛教绘画是魏晋南北朝至唐代绘画的主流,并且当时的佛画是以壁画为主。北宋后期文人画兴起之后,佛画的主流欣赏群体由有着强烈宗教信仰的贵族、大众变为了儒道释兼修的文人,佛画开始转型,卷纸上的佛画替代壁画成为主流,从事佛画创作的画家或者就是文人,或者与文人有着密切交往,佛画也主要体现了文人的信仰方式和审美趣味。 过去学界对佛画的研究主要集中魏晋南北朝至隋唐,对宋元明清很少有关注。本书选取宋元明清代表性的佛画作品或题材进行研究,探讨图像样式、风格的传承与演变,图像所承载的文人情感及其意涵、功能。本书是第一本对宋元明清佛画进行系统、深入阐释、研究的专著,不仅对于拓展佛画概念、建构完整佛画体系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对宋元明清绘画的研究也将提供新的视角。
-
西方艺术史经典文选郁火星 编《西方艺术史经典文选》(上下册)选编了多位西方**盛名的艺术史家的文章,如瓦萨里、黑格尔、瓦尔堡、潘诺夫斯基、沃尔夫林、贝尔廷、布赖逊等,对这些作者的生平、受教育背景、主要著述和学术成就一一作了介绍,对入选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学术观点作了简明扼要的交代。《西方艺术史经典文选》对西方艺术理论、西方艺术史、西方艺术史学史领域的学习、研究具有直接的参考价值,可作为艺术学专业硕、博研究生以及相关研究人员学习、研究的参考书。
-
剑桥艺术史[美国] 苏珊·伍德福德 等 著,钱乘旦 译《剑桥艺术史》是由剑桥大学出版社倾力打造、欧美艺术史名家联袂撰写的一套西方艺术入门读物。上至古希腊罗马艺术的光荣与壮丽,下至20世纪层出不穷的变革与创新,萃集每个时代的艺术珍品,呈现每个时代的主要特征。全新升级版精选近800张高清图片,图文并茂,相得益彰,带领读者在书页间穿越西方艺术几千年的绝美风景。
-
15世纪意大利的绘画与经验迈克尔·,巴克森德尔 著,王可萌,陈宇慧 译既是了解15世纪意大利绘画的手册,同时也是从图像风格中解读社会历史的样本。 书中将意大利绘画纳入15世纪意大利的经济和商业体系中,通过梳理合同、书信、账目材料,考证了文艺复兴早期的绘画贸易,解释了当时的各种日常活动和生活习惯,例如祷告、舞蹈、测量、战争等对绘画风格的塑造。从社会史的角度叙说一幅伟大的作品是如何诞生的。从构图、设色、线绘等方面解说画家是如何作画的,提供了评价和鉴赏画作的专业话语体系,并且列举了诸多名家作品告诉读者如何解读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 该书显示出了艺术史对社会史所具有的重要洞察,是本世纪西方艺术史的重要著作。作者巴克森德尔是英国文化史家、艺术史家、艺术批评家,英国伦敦大学瓦尔堡研究院古典传统史教授,被誉为20世纪的伟大艺术史家之一,《15世纪意大利的绘画与经验》是他的代表作。
-
来者是谁郑伊看 著《来者是谁》为读者呈现了一类鲜为人知的东方人图像,散见于13—14世纪的欧洲绘画中。这些图像由何而来,又体现了“谁”的形象?书中通过5个独立又彼此相关的个案研究,围绕两幅编年史插图、两组修道院议会厅壁画、两个传统基督教主题,分析图像的流传轨迹与生成机制,深入欧洲古代社会的文化和宗教传统,看见东西方跨文化相遇与碰撞的过程中,古人的记忆、情感与想象。
-
西方艺术史观念高名潞 著本书在第1版的基础上修订,凝结了作者二十余年潜心教学和研究的成果,补充了新近的艺术发展趋势和理论探讨。 西方现代艺术史及艺术批评理论的哲学基础是启蒙时代所奠定的再现理论,正是对这一启蒙运动以来主客观二元论的继承和质询,构成了西方艺术及其理论的历史,然而西方艺术史理论始终未能超越二元对立的思维范式。有鉴于此,作者从非西方视角系统梳理、反思和批判西方艺术史理论,开创性地用“匣子“”格子“”框子“这三个形象性概念去概括西方艺术史叙事的演变,解读了不同理论流派之间的内在关系,对再现理论在西方的发展进行了梳理和重构,并探讨了艺术史理论发展的新方向及其可能性。借此,读者可以全面把握西方艺术理论的核心理念及其发展流变。
-
现代画家、雕塑家和建筑师传〔意〕乔凡尼·彼得罗·贝洛里 著,吴忌 译本书是16、17世纪著名艺术家的传记,是继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艺术理论家瓦萨里的《著名画家、雕塑家、建筑家传》一书之后,对瓦萨里的续写。本书的观念对后来新古典主义的艺术理念有根本性的影响,是当之无愧的艺术史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