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史
-
飞行@动物先锋王亚男 著人类航空航天史上,动物曾经充当试验先锋,在各种探索性试验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由于许多试验工作本身存在巨大的风险,相当一部分动物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但是这些试验动物为人类的航空航天科技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试验数据,为航空航天技术进步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本书以手账形式呈现,选取50幅精彩珍贵的参与航空航天试验的动物照片作为纪念,这些照片来自国外档案收藏机构,拍摄质量极高且比较罕见,同时具有科技美感和实用价值。
-
飞行@招贴内涵王亚男 著在航空航天进程的200多年间,由于各种原因制作的宣传海报数量众多,其中相当一部分商业或政府宣传海报是由当时社会上极具名望和才能的艺术家设计创作,其作品堪称经典之作,在航空艺术史上和商业艺术策划领域都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产生过很大的影响。在世界各地的政府档案机构中,收藏有一批精品级航空宣传海报。本书以手账形式呈现,并插入50幅兼具艺术性和技术性的经典航空主题宣传海报,讲述每个海报的故事,极具收藏价值和艺术气息。
-
外国美术史新编易英 著全书主要从绘画、雕塑、建筑、书法和工艺美术几个方面,阐释了自原始时期至现代外国美术史不同历史时期美术发展的基本线索,介绍了各时期的美术作品、美术理论、艺术家以及流派,重点对十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艺术作品做了相当详细和精准的阐述,最重要的是在每章中,对重点名词与重点艺术作品单独列出,使本书知识点构架与脉络更为清晰,方便师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全书配有将近400张图片,并配之以简练精准的解读赏析,体例适当,史论结合,材料翔实,深入浅出。本书可读性强,可作为美术类本、专科教材,亦可供普通高校艺术教育以及广大美术爱好者选用。
-
中国建筑艺术史刘托 著,韩子勇 编《中国建筑艺术史》是一部中国建筑史简史。《中国建筑艺术史》作者认为,人类建筑思想的进步以及建筑艺术的核心价值并不在于建筑体量的雄伟和建筑艺术的精湛,而在于人类如何在特有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选择非常适当的建筑方式和艺术风格,巧妙地应对自然与社会的需求。中国传统建筑是一个渐进且完整的发展历程,它同时也向人们展示了建筑艺术史本身也是一部社会史、文化史和生活史;较之其他艺术门类,建筑与自然环境、社会结构、生产技术水平、审美心理、社会习俗、文化心理等的演变都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如陵墓与园林的形制反映了人类的生死观念和自然观念,石窟寺的开掘和雕凿展示了人类信仰观念的变化,等等。书中对于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介绍和分析,旁征博引,包含大量丰富的历史典籍资料和文学艺术作品,同时补充近年来考古界的发掘资料,吸收学界的研究成果;尤其最后对于清末至民国时期中国传统建筑体系的变异和转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与分析,这在同类著作中并不多见。
-
詹森十九世纪艺术史罗伯特·罗森布鲁姆 H·W·詹森 著 著暂缺简介...
-
对立之美严伯钧 著《对立之美:西方艺术史》采用“二元对立法”为大众讲述西方艺术史,作者在研究对象众多的艺术史中,找到同一时期成就高且又风格迥异的两位大师,对他们进行研究、归纳,为读者建立西方艺术史的坐标系,帮助读者系统地了解西方艺术史,让读者在阅读本书之后触类旁通,透过历史看艺术,再透过艺术看历史,方能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对立之美:西方艺术500年》把以往深奥、晦涩的西方艺术史“翻译”成人人都能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的知识资产。把艺术家、艺术品所处年代的社会背景打通介绍,捋清脉络和关系,还原艺术史的真相。
-
中国古埙八千年历史钩沉陈秉义 著“中华国乐”,即中国民族音乐文化之国粹。其涵化着“民族音乐”、“传统音乐”、“民间音乐”及包括器乐、史学、理论、音乐考古等共通的“乐本体”意义指代;又融合着“中华文明”和“家国天下”的文化意象。正因为有了上述“中华文明”与“家国天下”的意象,编一套以“中华国乐”为标志的中国音乐文化国粹之“经典文献库”,就一定是要突出一个“大”字。是“大中华”牌的“大”国乐。这项文化工程的建设目标只有一个,就是:要让“中华国乐”真正实现几代人梦寐以求的“百年夙愿”——“与世界音乐并驾齐驱”!
-
玛格南摄影史克拉拉·布维瑞斯 著玛格南图片社是1947年在巴黎和纽约成立的摄影合作社,集结了一些摄影史上的“伟大见证人”。摄影师们见证了20世纪的动荡,拍摄下了标志性的照片。每年,他们都会选拔新人加入。他们一起甄选出摄影师中的“佼佼者”。但是,怎样才算得上是一位“优秀”摄影师呢?玛格南的成员不断地在职业中为此目标奋斗和追寻。在经历了一次次迭代和动摇合作社的危机后,玛格南总结出了一种“成为摄影师的艺术”。 本书是第一部通过研究长期被忽略的档案,从而深入玛格南图片社历史的专业性著作。本书涵盖了摄影大师的经典作品,具有很强的人文主义情怀和艺术性,可为广大的摄影专业师生和爱好者提供专业的参考。
-
非主流艺术史安争鸣 著一谈起艺术大师是不是只知道凡·高、毕加索、达·芬奇? 一聊起艺术史是不是只能想到文艺复兴时期? 一讲起艺术风格是不是只知道学院派、印象派? 其实艺术远非如此。《非主流艺术史》详细介绍了23位大众不熟悉却又十分重要的艺术家,以及许多有趣而又冷门的艺术知识。全书分五卷。每卷的第一章介绍一位“非主流”艺术家,并从该艺术家的作品向外延伸扩展出一个有趣的小专题;第二章梳理该卷主题下主流艺术史的发展脉络,搭建起必要的历史框架,再用几小节去介绍与该卷主题相关的非主流艺术知识。全书内容始于文艺复兴,止于20世纪,是一部视角独特的西方艺术发展史。
-
血与肉的扭结范晓楠 著本书将战后英国艺术的研究定位在20世纪“肉身转向”的哲学背景中,通过两条研究主线贯穿全书展开论述:其一,以培根为主线,结合血与肉的主题,梳理战后英国不同时期代表性艺术家案例,通过对作品形式和观念的分析,形成清晰的脉络谱系;其二,以20世纪的哲学思想为主线,通过对与培根同期的哲学家安托南??阿尔托、梅洛-庞蒂和乔治??巴塔耶等思想的研究,结合作品展开论述,并在本书最后章节中通过引述后现代哲学家的思想观点进行回应,建构起整个20世纪哲学思想中“肉身”概念的脉络体系及其与艺术家作品间的深刻关联。 本书的研究具有三方面的意义:其一,可以视为对培根个案研究的一种独特的解读视角;其二,本书将战后英国艺术的研究定位在20世纪“肉身转向”的哲学背景中,不失为研究战后英国艺术的一种独特而有效的方法;其三,20世纪下半叶以来,身体艺术在当代艺术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身体问题成为当代艺术创作与理论批评的重要议题,本书对战后英国艺术的研究可以为我们深入理解这些哲学思想的脉络关联提供一个良好的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