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史
-
西方艺术通史文聘元 著作者以讲故事的形式介绍了从古希腊时期到20世纪的艺术史,着重讲述了对西方艺术乃至世界艺术产生深刻影响的艺术家的生平事迹,以及对其作品的鉴赏。这些艺术家包括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提香、委拉斯凯兹、戈雅、大卫、伦勃朗、马奈、莫奈、罗丹、毕加索,等等。此外,作者还以形象的文字描绘了这些代表作品的内容、特色与神韵等。全书在内容上要比《西方艺术简史》篇幅大很多,也更加丰富,可谓是汇聚了西方艺术知识之精华。
-
雷德侯的中国艺术世界张平 著,范景中 编《雷德侯的中国艺术世界/艺术史研究丛书》考察了东亚艺术史家雷德侯的中国艺术研究,内容共分为六章,前四章讨论雷德侯的书法、绘画、艺术生产和佛教石经研究,展现雷氏对中国艺术的理解和他透过艺术对中国文化的思考。对雷德侯的学术背景和知识环境的探究安排在第五章和第六章,目的在于理解雷德侯身后的欧洲学术传统、这一传统对他的影响以及他在传统中的位置。
-
西方视野里的中国画家拉斐尔·佩初兹 著佩初兹对中国画的渊源流派了如指掌,他以引人入胜的语言,对中国画的绘画技巧、历代风格演变、历史背景进行了系统梳理。本书论及30余位知名画家,如吴道子、王维、米芾、赵佶、赵孟頫等,以独特的视角将他们放在世界绘画史和远东绘画史的舞台上做对比,可谓大家写小书的典范之作,是了解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佳作。
-
看见音乐[法] 弗洛朗斯·热特罗 著,李祎 译熟稔西方音乐图像学的学者弗洛朗斯·热特罗博士将视线集中在16到20世纪的西方音乐题材的绘画作品,带我们梳理那些作品中的音乐主题及其象征意义。其中包括表现音乐神话题材的作品、彰显音乐神圣力量的宗教绘画作品,象征美德与人文主义知识的乐器静物画,赞颂家喻户晓的音乐大师的肖像画,揭示音乐社交魅力的场景图像作品,以及表达音乐精神的现代主义作品。这些作品呈现了视觉艺术家描绘音乐的准则和逐渐解构这些准则的演变,即艺术家是如何从对音乐物品表象的描绘到对音乐精神力量的表达。 《看见音乐:西方经典绘画中的音乐主题》这一特定主题不仅让我们全方位了解音乐如何在视觉艺术品中发出声响,也从另一个角度领略音乐及表演者的历史。350余幅精美的画作和富于洞见的文字,带领读者在艺术的时空中领略触手可及的绘画与音乐之美。
-
中国艺术与文化[美] 杜朴,文以诚 著,张欣 译《中国艺术与文化》对世界上zui古老的、*具活力且从未断裂的艺术传统有令人耳目一新的明晰审视。从7000年前新石器时代的制陶和琢玉文化到当代艺术家的装置、影像和行为艺术,这部引人入胜的著作包含了中国艺术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这是一部独特的中国艺术著作,既反映当前的学术研究,又通俗易懂。不同于对各个朝代和风格的平淡叙述,quan威学者杜朴和文以诚将艺术呈现为社会愿望、政治、物质文化、信仰体系及更广泛领域的一种文化表述。他们强调发现于原处考古环境的古代艺术和建筑作品。当缺乏原处环境时,他们重建单个作品与其产生环境的互相关联。在广阔的文化图景中,两位作者加入了对作品的材质和生产技术的关注,并给予民间艺术、宗教艺术和手工艺应有的关注。
-
如何看懂艺术2翁昕 著继《如何看懂艺术》开启意大利艺术之旅后,艺术经纪人、知乎艺术达人翁昕带领我们来到佛罗伦萨和威尼斯,在这两座于文艺复兴时期大放异彩的历史名城中深入探究艺术之美。 《如何看懂艺术2》帮我们把一幅幅画作还原到诞生之初的历史情境中,当艺术家、赞助人、普通市民等不同人物之间的关系如闪光的丝线般一一浮现,当这些人物所担纲的故事重新变得鲜活,我们会看到,原本简单的一幅画也拥有了更丰富的含义。
-
俄罗斯美术史奚静之 著奚静之。美术史论家,1935年生于江苏常州市。1953-1954年肄业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1955-1960年在苏联列宁格勒列宾美术学院艺术学系学习。1960年毕业后至今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任教。1983-1995年为工艺美术史论系主任。现为教授、博士生导师。作者主要从事俄罗斯苏联美术及欧洲19世纪现实主义美术研究,著有《俄罗斯苏联美术史》、《俄罗斯美术史话》、《俄国巡回展览画派》、《列宾》、《苏里科夫》、《欧洲绘画简史》、《欧洲19世纪现实主义美术》等;为《外国美术名家传》主编之一;译著有《穆希娜论文艺》等;发表的有关论文及文章约数十篇。任中国大百科全书《美术卷》编委兼东欧分支主编,“世界名画与巨匠”系列总审订。《俄罗斯苏联美术史》《1990年艺术家出版社版本》曾获俄罗斯艺术院“学术成果及国际文化交流贡献奖”。
-
抗战时期的云南美术姚钟华,朱其 编本书共收录文章68篇(不含两篇序言),其中有13篇为抗战时期报刊资料的原始文献或日记(其中一篇为原始文献的辑录和加工),5篇为专题研究论文。其余50篇为亲历者或其后人的回忆,以及各种传记性或综述性叙事文章。研究团队又花了大量精力查对**手原始文献,解决了回忆、传记和叙事文章内的大量错误或既往不清楚的地方,如找出了常书鸿在昆明画展时间、潘天寿在昆明画展时间等。全书按内容分类为五个部分,每部分回忆和传记文章在前,依照文中事件发生的时间排序;研究文章在后。其中部分文章因为内容的复杂,超出了所属部分的涵盖范围。**个部分为“抗战美术卷”,收录的史料与“抗战主题”关系*为紧密。第二个部分是“艺术创作与社团活动卷”,收录与抗战主题关系不大的美术创作,以及部分美术社团活动的资料。第三个部分是“展览与评论卷”,收录当时报刊上美术展览的报导及相关评论。第四部分是“美术教育卷”,收录了抗战时期云南美术教育的相关史料,又以国立艺专为主。第五个部分是“文化学术卷”,收录了前几个部分之外的相关史料,主要是美术的学术研究和其他相关文化活动。
-
印度艺术[美] 维迪亚·德赫贾(Vidya Dehejia) 著,张微伟 译古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印度次大陆是印度教、佛教、耆那教等宗教的发源地。诞生在这片土地上的艺术源远流长、复杂神秘,如何将其完整地讲述给读者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研究印度艺术的quan威维迪亚·德赫贾在本书中以历史大变迁为背景,有效地呈现了“艺术”在不同文化语境中的具体含义,并以各种艺术风格的形成、发展为线索,全面解析了4500年来印度审美风尚的历时性嬗变。此外,针对21世纪的艺术家应如何在尊重传统文化遗产与建立现代艺术之间取得平衡的问题,作者在层层递进的论述中也巧妙地给予了回应和解答。 全书近300幅精心挑选的彩色插图堪为一场奇妙的视觉盛宴,不管是印度教神庙华丽的雕刻还是泰姬陵典雅的外观,不管是阿旃陀石窟辉煌的壁画还是插图抄本生动的形象,配合逻辑清晰的论述无疑更能加深读者的直观认识,并使本书成为一本有价值的艺术史著作。
-
中国陶瓷史方李莉 著,[西] Fernando M.Romero,Pecourt 译《中国陶瓷史》是目前*一部从艺术人类学的角度完成的文字*多、篇幅*、具有全球视野的中国陶瓷史著作。该书秉持全球化的历史视野和一书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对上万年之久的中国陶瓷史进行了全新的关照和解读。在新的历史视野之下,作者强调中华文明与外部文明的交流与互动,在将陶瓷视为一种器物的同时,更看成是一种文化的象征物,将其置于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国社会文化语境之中,予以整体性的解析。本书的西班牙语版是目前全球图书市场上*全面、*权威、也是该领域*一部由中文直接翻译的西班牙文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