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山西玉米与小麦良种繁育
作者:郭建文,苏菊萍 主编
出版社: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7-01
ISBN:9787511600950
定价:¥69.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本书汇集了山西省多年来从事玉米、小麦良种科研、繁育、推广、管理等方面专家的成果,总结近年来本省玉米、小麦良种繁育生产、推广实践经验,几易其稿,历经两年精心写作而成,是一部较全面地介绍山西省玉米、小麦良种繁育体系的专业性著作。全书分上篇一玉米和下篇一小麦两部分,共25章。系统而详细地介绍了山西省两种主要农作物玉米和小麦良种及其利用、生育期及籽粒品质的环境效应、品种布局与沿革、种质资源及品种选育基本途径、良种繁育体系、生物胁迫与非生物胁迫对策、种子质量检验、加工包装和贮藏技术以及山西省近年来审定的优良玉米、小麦新品种等内容。此书面向广大玉米和小麦种子生产企业、农业科技工作者、农业管理干部和农村技术人员。可作为种子企业从事玉米和小麦种子繁育和推广的工具书,也可作为农业院校相关专业的参考书。
作者简介
郭建文,汉族,1968年11月生,山西省高平市人。1991年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中共党员,农学硕士,研究员。自参加工作以来主要从事农业计划、农业科技工作。科研成果有:省部级一等奖5项,二等奖8项;主持育成红小豆等4个农作物新品种:主持制定省级地方标准21个;撰写论文70余篇,著作5部。山西省委联系的高级专家;山西省第九届青联委员;荣获山西省第七届青年科技奖,山西省青年管理专家;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委员。苏菊萍,汉族,1965年2月生,山西省沁县人。1984年7月毕业于山西农业大学农学系,2003年12月获山西农业大学农业推广硕士学位。中共党员。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主要从事农作物种子质量管理和检测、良种选育和推广等工作。先后主持参与了种子技术研究和推广项目17项,14项获省部级奖励,其中一等奖8项,二等奖6项。公开出版农业科技著作18部,担任主编5部,副主编4部。在国家及省级学术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主持并组织制修订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46个。选育和引进杂粮作物苗头品种25个,已审定通过4个。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计量认证/审查认可评审员、国家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员:全国农作物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种子分级技术委员会委员: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委员;山西省种子协会第五届常务理事:山西省农业仪器招标专家库成员。曾获“全国种子检验先进工作者”、“山西省三八红旗手”、“山西省社会主义劳动竞赛个人一等功”、“山西省第五届青年科技奖”、“山西省青年推广革新专家”等荣誉称号。
目录
上篇 玉米
第一章 杂种优势及其利用
第一节 杂种优势
第二节 玉米杂种优势利用
第三节 玉米杂交种类型
第二章 玉米种子
第一节 玉米种子的形成和构造
第二节 玉米籽粒品质
第三章 玉米生育期的环境效应
第一节 玉米的生育期与生育阶段
第二节 气候因素对玉米生育期的影响
第三节 海拔和纬度对玉米生育期的影响
第四章 玉米籽粒品质的环境效应
第一节 气候因素对玉米籽粒品质的影响
第二节 海拔和纬度对玉米籽粒品质的影响
第五章 山西省玉米品种布局
第一节 山西省环境特征和气候特点
第二节 山西省玉米品种布局
第六章 山西省玉米种质资源与品种沿革
第一节 种质资源
第二节 山西省玉米生产和品种沿革
第七章 玉米品种选育基本途径
第一节 常规育种
第二节 生物技术育种
第八章 玉米良种繁育体系
第一节 基地选择与建设
第二节 玉米种子类别及生产形式
第三节 玉米种子生产技术体系
第九章 生物胁迫与对策
第一节 主要病害与防治
第二节 主要虫害与防治
第三节杂草防除
第十章 非生物胁迫与对策
第一节 干旱胁迫
第二节 温度胁迫
第十一章 玉米种子质量及其检验
第一节 种子质量
第二节 种子检验的步骤和程序
第三节 种子质量的田间检验
第四节 种子质量的室内检验
第五节 评定与签证
第十二章 玉米种子加工包装及贮藏
第一节 种子加工与包装
第二节 种子贮藏
第十三章 山西玉米优良新品种简介
下篇 小麦
第一章 山西省小麦种植区划与品质区划
第一节 种植区划
第二节 小麦生态适应性与品种生态类型
第三节 品质区划
第二章 小麦种子
第一节 小麦种子的形成和构造
第二节 小麦籽粒品质
第三章 小麦生育期的环境效应
第一节 小麦生育期与生育阶段
第二节 小麦生长发育的温光条件
第四章 小麦籽粒品质的环境效应
第一节 生态环境因素对品质的影响
第二节 品种品质的遗传性及其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性
第五章 山西省小麦品种资源与品种沿革
第一节 品种资源
第二节 品种沿革
第六章 小麦品种选育基本途径
第一节 常规育种
第二节 生物技术育种
第七章 小麦良种繁育体系
第一节 品种的混杂退化及防止措施
第二节 基地选择与建设
第三节 种子类别与生产形式
第四节 小麦种子生产技术体系
第八章 生物胁迫与对策
第一节 主要病害与防治
第二节 主要虫害与防治
第三节 杂草防除
第九章 非生物胁迫与对策
第一节 干旱胁迫
第二节 温度胁迫
第十章 小麦种子质量及其检验
第一节 种子质量
第二节 种子检验
第十一章 小麦种子加工包装及贮藏
第一节 种子加工
第二节 种子加工主要工序
第三节 小麦种子的贮藏方法
第十二章 山西小麦优良新品种简介
统稿
第一章 杂种优势及其利用
第一节 杂种优势
第二节 玉米杂种优势利用
第三节 玉米杂交种类型
第二章 玉米种子
第一节 玉米种子的形成和构造
第二节 玉米籽粒品质
第三章 玉米生育期的环境效应
第一节 玉米的生育期与生育阶段
第二节 气候因素对玉米生育期的影响
第三节 海拔和纬度对玉米生育期的影响
第四章 玉米籽粒品质的环境效应
第一节 气候因素对玉米籽粒品质的影响
第二节 海拔和纬度对玉米籽粒品质的影响
第五章 山西省玉米品种布局
第一节 山西省环境特征和气候特点
第二节 山西省玉米品种布局
第六章 山西省玉米种质资源与品种沿革
第一节 种质资源
第二节 山西省玉米生产和品种沿革
第七章 玉米品种选育基本途径
第一节 常规育种
第二节 生物技术育种
第八章 玉米良种繁育体系
第一节 基地选择与建设
第二节 玉米种子类别及生产形式
第三节 玉米种子生产技术体系
第九章 生物胁迫与对策
第一节 主要病害与防治
第二节 主要虫害与防治
第三节杂草防除
第十章 非生物胁迫与对策
第一节 干旱胁迫
第二节 温度胁迫
第十一章 玉米种子质量及其检验
第一节 种子质量
第二节 种子检验的步骤和程序
第三节 种子质量的田间检验
第四节 种子质量的室内检验
第五节 评定与签证
第十二章 玉米种子加工包装及贮藏
第一节 种子加工与包装
第二节 种子贮藏
第十三章 山西玉米优良新品种简介
下篇 小麦
第一章 山西省小麦种植区划与品质区划
第一节 种植区划
第二节 小麦生态适应性与品种生态类型
第三节 品质区划
第二章 小麦种子
第一节 小麦种子的形成和构造
第二节 小麦籽粒品质
第三章 小麦生育期的环境效应
第一节 小麦生育期与生育阶段
第二节 小麦生长发育的温光条件
第四章 小麦籽粒品质的环境效应
第一节 生态环境因素对品质的影响
第二节 品种品质的遗传性及其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性
第五章 山西省小麦品种资源与品种沿革
第一节 品种资源
第二节 品种沿革
第六章 小麦品种选育基本途径
第一节 常规育种
第二节 生物技术育种
第七章 小麦良种繁育体系
第一节 品种的混杂退化及防止措施
第二节 基地选择与建设
第三节 种子类别与生产形式
第四节 小麦种子生产技术体系
第八章 生物胁迫与对策
第一节 主要病害与防治
第二节 主要虫害与防治
第三节 杂草防除
第九章 非生物胁迫与对策
第一节 干旱胁迫
第二节 温度胁迫
第十章 小麦种子质量及其检验
第一节 种子质量
第二节 种子检验
第十一章 小麦种子加工包装及贮藏
第一节 种子加工
第二节 种子加工主要工序
第三节 小麦种子的贮藏方法
第十二章 山西小麦优良新品种简介
统稿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