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大学校长与中国近代大学本土研究
作者:吴立保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6-01
ISBN:9787500487586
定价:¥35.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大学校长与中国近代大学本土研究》从大学校长的视角考察中国近代大学制度的本土化进程,论述中国近代大学精神的本土化,具体剖析了国学和私立辅仁大学的本土化模式,阐述大学校长与大学本土化之互动关系及其影响价值,重点分析了四所大学。“蓄道”、“持道”、“卫道”和“归道“的本土化特征,最后,总结了中国近代大学本士化的历史经验。本书借助大量近几年出版的相关校史、回忆录等文献资料,史料翔实,脉络清晰,总结中国近代大学本土化的五点理性认识有作者独到的见解,对于中国现代大学本土化和国际性之间关系的准确处理有一定的现实指导作用,对于中国近代大学的相关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吴立保,1970年生,安徽六安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教授。l991年毕业于安徽省六安师范学校,在乡村小学、中学任教十年。2000—2003年就读于西华师范大学教育系,获教育学硕士学位。2006—2009年就读于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获教育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原理和教育社会学,著有《高校与社区关系沦》(第二作者)和《现代大学教学管理制度研究》(第二作者)等,主编《中小学新课程改革的理沦与实践》,在《中圈高教研究》、《江苏高教》和《现代大学教育》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四十多篇,主持并参与多项课题研究。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述评
第三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第四节 研究视角的确定与研究方法的选择
第二章 中国近代大学制度的本土化
第一节 中国近代大学制度的界定
第二节 中国近代大学制度产生与发展的社会
第三节 帅法日本:中国近代大学制度的创立
第四节 日欧融合:中国近代大学制度的调适
第五节 借鉴美国:中国近代大学制度的转向
第六节 借鉴与融合:大学校长与中国近代大学
第三章 中国近代大学精神的本土化
第一节 大学精神的界定
第二节 西方大学精神源流
第三节 中国传统大学精神的演进
第四节 中国近代大学精神的解读
第五节 继承与吸纳:大学校长与中国近代大学精神的本土化选择
第四章 兼容并包:蔡元培与国立北京大学的本土化模式
第一节 蔡元培之前的北京大学本土化发展
第二节 蔡元培时期北京大学的本土化发展
第三节 北大精神的形成与发展
第四节 蓄道:北京大学的本土化特征
第五章 本土生长:张伯苓与私立南开大学的本土化模式
第一节 南开大学的创办
第二节 张伯苓时期南开大学的本土化发展
第三节 南开精神的形成与发展
第四节 持道:南开大学的本土化特征
第六章 移植创新:梅贻琦与国立清华大学的本土化模式
第一节 梅贻琦之前清华大学的本土化历程
第二节 梅贻琦时期清华大学的本土化发展
第三节 清华精神的形成与发展
第四节 卫道:清华大学的本土化特征
第七章 移植改造:陈垣与私立辅仁大学的本土化模式
第一节 辅仁大学的创办
……
第八章 结语:中国近代大学体土化的历史经验
参考文献
后记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述评
第三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第四节 研究视角的确定与研究方法的选择
第二章 中国近代大学制度的本土化
第一节 中国近代大学制度的界定
第二节 中国近代大学制度产生与发展的社会
第三节 帅法日本:中国近代大学制度的创立
第四节 日欧融合:中国近代大学制度的调适
第五节 借鉴美国:中国近代大学制度的转向
第六节 借鉴与融合:大学校长与中国近代大学
第三章 中国近代大学精神的本土化
第一节 大学精神的界定
第二节 西方大学精神源流
第三节 中国传统大学精神的演进
第四节 中国近代大学精神的解读
第五节 继承与吸纳:大学校长与中国近代大学精神的本土化选择
第四章 兼容并包:蔡元培与国立北京大学的本土化模式
第一节 蔡元培之前的北京大学本土化发展
第二节 蔡元培时期北京大学的本土化发展
第三节 北大精神的形成与发展
第四节 蓄道:北京大学的本土化特征
第五章 本土生长:张伯苓与私立南开大学的本土化模式
第一节 南开大学的创办
第二节 张伯苓时期南开大学的本土化发展
第三节 南开精神的形成与发展
第四节 持道:南开大学的本土化特征
第六章 移植创新:梅贻琦与国立清华大学的本土化模式
第一节 梅贻琦之前清华大学的本土化历程
第二节 梅贻琦时期清华大学的本土化发展
第三节 清华精神的形成与发展
第四节 卫道:清华大学的本土化特征
第七章 移植改造:陈垣与私立辅仁大学的本土化模式
第一节 辅仁大学的创办
……
第八章 结语:中国近代大学体土化的历史经验
参考文献
后记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