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司法改革的科学观:与德赛勒先生的法政漫谈
作者:刘树德 著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6-01
ISBN:9787511807625
定价:¥29.8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立足于“刑法之外研究刑法”和“刑法之上研究刑法”的路径,对当前人民法院进入新阶段、面临新形势的时代背景及社会大众广泛争鸣的公共话题进行理论思考的结果。
作者简介
暂缺《司法改革的科学观:与德赛勒先生的法政漫谈》作者简介
目录
宪政法治民主漫谈 (代序)
一、求得“真”司法民主——人民陪审员制度的民主理想与运行现实
(一)域外陪审/参审制度的经验与借鉴
(二)人民陪审员制度的本土经验
(三)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准确定位
(四)人民陪审员制度的运行
二、司法审查/解释的民主正当性追问
(一)问题:司法审查/解释的民主正当性追问
(二)司法审查/解释民主正当性的皈依
(三)余论
三、合理倾听民意——刑事司法中民意回应的程序之维
(一)“共同意志”相关论争的启示
(二)“民意”界定的语境
(三)刑事司法与“民意”互动关系的程序之维
(四)结语
四、“专群结合”:新语境的诠释
(一)“专群结合”的多维定位
(二)新时期继续坚持“专群结合”的依据
(三)新时期人民法院坚持“专群结合”的着力点
五、刑事立法的“中庸”之道——绝对化立法引发司法困惑
(一)特殊减轻制度的程序规定
(二)特殊防卫的规定
(三)法定刑“绝对死刑”的规定
(四)不得假释情形的规定
六、现行犯罪构成理论的命运论争——浪漫主义还是现实主义
(一)关于现行犯罪构成理论的主要争点及评析
(二)犯罪构成理论体系确立的基点
七、犯罪构成理论体系变革的实践之维
(一)法益的实证分析——以寻衅滋事罪案为例
(二)国家司法考试大纲 (刑法)变化引发的思考
(三)国家司法考试辅导用书编写引发的思考
八、司法改革的科学观——死刑复核制度改革的示范效应及启示
(一)死刑复核制度改革的定位:是体制改革还是机制改革
(二)死刑复核制度改革的决策:是政治问题还是法律问题
(三)死刑复核制度改革的实施:是系统综合还是“散兵游击”
(四)死刑复核制度改革的效果:是法律效果还是社会效果
九、党委政法委执法监督规范化建设——以政党与司法关系为视角
(一)政党与司法关系的历史梳理
(二)党的领导与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关系的改善和优化
(三)党委政法委执法监督的规范化建设
代跋:凭什么“最高”——浅析最高人民法院之“最高”
后记
一、求得“真”司法民主——人民陪审员制度的民主理想与运行现实
(一)域外陪审/参审制度的经验与借鉴
(二)人民陪审员制度的本土经验
(三)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准确定位
(四)人民陪审员制度的运行
二、司法审查/解释的民主正当性追问
(一)问题:司法审查/解释的民主正当性追问
(二)司法审查/解释民主正当性的皈依
(三)余论
三、合理倾听民意——刑事司法中民意回应的程序之维
(一)“共同意志”相关论争的启示
(二)“民意”界定的语境
(三)刑事司法与“民意”互动关系的程序之维
(四)结语
四、“专群结合”:新语境的诠释
(一)“专群结合”的多维定位
(二)新时期继续坚持“专群结合”的依据
(三)新时期人民法院坚持“专群结合”的着力点
五、刑事立法的“中庸”之道——绝对化立法引发司法困惑
(一)特殊减轻制度的程序规定
(二)特殊防卫的规定
(三)法定刑“绝对死刑”的规定
(四)不得假释情形的规定
六、现行犯罪构成理论的命运论争——浪漫主义还是现实主义
(一)关于现行犯罪构成理论的主要争点及评析
(二)犯罪构成理论体系确立的基点
七、犯罪构成理论体系变革的实践之维
(一)法益的实证分析——以寻衅滋事罪案为例
(二)国家司法考试大纲 (刑法)变化引发的思考
(三)国家司法考试辅导用书编写引发的思考
八、司法改革的科学观——死刑复核制度改革的示范效应及启示
(一)死刑复核制度改革的定位:是体制改革还是机制改革
(二)死刑复核制度改革的决策:是政治问题还是法律问题
(三)死刑复核制度改革的实施:是系统综合还是“散兵游击”
(四)死刑复核制度改革的效果:是法律效果还是社会效果
九、党委政法委执法监督规范化建设——以政党与司法关系为视角
(一)政党与司法关系的历史梳理
(二)党的领导与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关系的改善和优化
(三)党委政法委执法监督的规范化建设
代跋:凭什么“最高”——浅析最高人民法院之“最高”
后记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