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伟大的艺术家
作者:(法)罗曼·罗兰 著 胡元周 译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6-01
ISBN:9787561349946
定价:¥27.8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罗曼•罗兰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史学家、社会活动家。20世纪初,罗兰为让世人“呼吸英雄的气息”,替具有巨大精神力量的英雄树碑立传,连续写了几部名人传记,并获得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由此,奠定了他传记文学创始人的基础!本书是罗曼•罗兰为音乐家贝多芬、雕塑家兼»¬家米开朗琪罗、小说家托尔斯泰所作的传记。传记里的三人,一是音乐家,一是雕塑家兼»¬家,一是小说家,各有自己的园地。三部传记都着重记载伟大的天才,他们在人生忧患困顿的征途上,为寻求真理和正义,为创造能表现真、善、美的不朽杰作,献出了毕生精力。在这三部传记中,罗曼•罗兰没有对于名人们的生平做任何夸耀的叙述,也没有像大多数传记家们一样追溯名人们的创作历程,而是紧紧把握住这三位伟大艺术家的共同之处,着力刻»¬了他们为追求真、善、美而长期忍受苦难的心路历程。罗曼•罗兰称他们为“英雄”,以感人肺¸¬的笔墨,写出了他们与命运抗争的崇高勇气和承受全人类苦难的伟大情怀,可以说是为我们谱写了一曲伟大的命运之歌。贝多芬供大家欣赏的音乐,是他“用痛苦换来的欢乐”;米开朗琪罗留给后世的不朽杰作,是他一生血泪的凝聚;托尔斯泰在他的小说里,描述了万千生灵的渺小与伟大,描述了他们的痛苦和痛苦中得到的和谐,借以播送爱的种子。路德维希•凡•贝多芬,德国古典主义最伟大的音乐家,是这样一个不幸而坚强的人:在青年时期就开始耳聋了。对于一个以音乐为生命的人,还有什么比这更不幸的呢?ˬ又能想象他在漫长的酷刑中的心情和痛苦?上帝真是残忍,把最美的音乐赋予了贝多芬却剥夺了他欣赏音乐的权利,他听不到自己的音乐,人们都在尽情享受他的音乐带来的欢愉的同时,他却必须独自忍受无声的折磨!而就是这个人,写出了那样大量的乐曲,而且往往是欢乐的乐曲——从天国发出的,传播到人们内心的欢乐!他扼住了命运的喉咙,他的每一部作品都是苦斗的成果,是胜利的标志。“惟其痛苦,才有欢乐!”这是贝多芬对世界的深刻感悟。如果说贝多芬的痛苦来自病痛的折磨,那么,米开朗琪罗的痛苦来自他充满矛盾的灵魂。米开朗琪罗既无残疾,也不贫穷。他出身高贵,是佛罗伦萨的名门望族,他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有很高的文化素养和艺术功底,但他的祖国多灾多难,外族入侵,人民被奴役,他的心血之作一次又一次被毁于战乱。他非常富有,每完成一部作品,他都会获得一大笔酬劳,但他却过着像穷光蛋一样的生活,只吃面包,喝点葡萄酒,每天只睡几个小时;他惊人的长寿,一生渴望爱情,写出大量火热纯洁的十四行诗,但他却终身未婚,孤单到老;他的家族从未给他任何温暖,总是一次又一次从他身上榨取金钱,利用他的名誉到处炫耀,而他根深蒂固的家族观念和光宗耀祖思想却使他出手大方;他骄傲固执,目空一切,他在艺术上坚持自己的独立见解,甚至不惜和教皇闹•¬,但他又软弱可笑,总是在关键时刻选择妥Ь投降,做出种种与他名誉不符的可笑举动;他的艺术天分惊人,雄心勃勃,创作出《大卫像》、《奴隶》、《摩西》等惊世杰作,但他又不得不为教皇奔波卖命,这个任务还没完成,又有新的任务在催促着他,因此他计划中最伟大的作品都半途而废。他一生都在超负荷的工作,同时还要为那些没完成作品忍受内心的谴责;到了老年,他已¾¬成为文艺复兴时期最后一位艺术大师,人们对他像对上帝一样敬重,无人敢于挑战他的权威,但他却越来越虔诚,在上帝面前惴惴不安。尽管米开朗琪罗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尽管他一直没能实现自己最伟大的计划,可ˬ也不能否认他的艺术代表了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人文精神,从大卫身上我们看到了人的理想,人的尊严,人的意志;从摩西和奴隶身上看到了人与命运的抗争¡¬¡¬米开朗琪罗塑造的是神灵,但他表现的却是现实中人的苦恼和感情!列夫•托尔斯泰的情况则完全不同,他是贵族出身,地位优越,衣食无忧;他身体健康,婚姻美满,有深爱的妻子儿女;他有很高的文学天赋,他的每一部作品都好评如潮,他是巍然耸立的文学高峰,他不仅为读者展示了俄罗斯近代历史的广阔»¬面,还精彩地谱写了俄罗斯民族之魂,他塑造了一个个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每一个都让人们点点头说:“是的,俄罗斯人就是这样的。”总之,他是一个一般人看来什么也不缺的人,然而他的痛苦恰恰由此而生。他天性善良,悲天悯人,他为城市贫民的凄惨处境感到镇静,为农民的生活贫困,精神麻木而痛苦,因自己物质富有,生活优裕而内疚,为自己不忍心摆脱家庭羁绊去过苦行生活而苦恼¡¬¡¬总之,他的博爱精神使他不能忍受他人受苦受难,他渴望天下大同,人民昌盛,他希望所有人都能过上幸福安详的生活。为了实现他的理想,他首先改变自己的生活条件,让自己和农民生活劳动在一起,他在自己的庄园里实行改革,解放农奴,把土地分给佃户,他推行“爱的宗教”,提倡“不以暴力抗恶”,甚至提出“敌人要打你的左脸,要把右脸也伸出去”,到了晚年,他的想法变本加厉,他甚至打算捐出自己的所有财产,想法遭到家人的拒绝之后,他以82岁高龄离家出走,最后孤独地死于出走途中。 罗曼•罗兰说:生活是严酷的,对于那些不安于平庸的人来说,生活就是一场无休止的搏斗,而且往往是无荣誉无幸福可言的,在孤独中默默进行的一场可悲的搏斗,这大概就是对于托尔斯泰行为的最好注解。
作者简介
罗曼•罗兰(Romain Rolland,1866-1944)法国作家、音乐评论家。1899年,罗曼•罗兰毕业于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其后进入罗马法国考古学校当研究生。归国后在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和巴黎大学讲授艺术史,并从事文艺创作。罗曼•罗兰是法国现当代最重要的作家,他的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于1913年获法兰西学院文学奖金。为了表彰“他的文学作品中的高尚理想和他在描绘各种不同类型人物所具有的同情和对真理的热爱”,罗曼•罗兰于1915年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20世纪初,罗曼•罗兰为让世人“呼吸英雄的气息”,替具有巨大精神力量的英雄树碑立传,本书记叙了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列夫•托尔斯泰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顽强拼搏的意志和高尚的品格。作者在其中指出:“他们之所以伟大,是因为能倾心为公众服务”。
目录
前 言/1
序 言/1
贝多芬传
贝多芬传/1
贝多芬遗嘱/33
海林根施塔特遗嘱/33
贝多芬思想录/49
米开朗琪罗传
米开朗琪罗传/52
序 言/56
上 篇 斗 争/68
[一]力 量/68
[二]在崩裂的力/84
[三]绝 望/93
下 篇 舍 弃/104
[一]爱 情/104
[二]信 仰/121
[三]孤 独/133
结束语/144
死 亡/144
这便是他那神圣痛苦的一生/147
托尔斯泰传
托尔斯泰传/149
序 言/155
托尔斯泰遗著论/247
亚洲对托尔斯泰的反响/253
托尔斯泰致甘地书/262
托尔斯泰著作年表/265
序 言/1
贝多芬传
贝多芬传/1
贝多芬遗嘱/33
海林根施塔特遗嘱/33
贝多芬思想录/49
米开朗琪罗传
米开朗琪罗传/52
序 言/56
上 篇 斗 争/68
[一]力 量/68
[二]在崩裂的力/84
[三]绝 望/93
下 篇 舍 弃/104
[一]爱 情/104
[二]信 仰/121
[三]孤 独/133
结束语/144
死 亡/144
这便是他那神圣痛苦的一生/147
托尔斯泰传
托尔斯泰传/149
序 言/155
托尔斯泰遗著论/247
亚洲对托尔斯泰的反响/253
托尔斯泰致甘地书/262
托尔斯泰著作年表/265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