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留美青年的信仰追寻
作者:梁冠霆 著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4-01
ISBN:9787208091474
定价:¥2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留美教育运动是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一个关键课题,如不考虑出洋留学和西方教育对中国之影响,便不能了解近代中国。在过往的研究中,留美教育运动常被简化为“归国留美学生”的历史,至于留美中国知识分子于海外的集体经验,则仍未获得充分的关注。《北美中国基督教学生运动研究:留美青年的信仰追寻(1909-1951)》所关注的正是20世纪上半叶留美学生与“基督教美国”相遇的历史,当中尤其着眼于一群于海外亲身经历现代基督教信仰的“留美青年”,他们坚持以基督教的信仰原则,作为衡量中国和世界变局的最高标准。往寻索现代信仰的历程中,他们有意识地选择了以上帝国为关键概念的社会福音;社会福音为留美青年提供了一种在历史中抵抗专权和寻求公义的批判性和公其性,并一直驱使他们对中国和世界的社会政治状况保持着深刻的醒觉。在太平洋彼岸,透过批判社会、政治和国际的非基督化秩序,留美青年冀盼在中国和世界实现一个真正民主的国度。
作者简介
梁冠霆,2002年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甲级荣誉毕业,2004年及2008年在香港中文大学文化及宗教研究系分获文学硕士及哲学博士学位,现为该系名誉副研究员,并任职于香港基道出版社,近期主要研究兴趣为香港基督教出版史。
目录
《宗教与当代国际关系论丛》序徐以骅
导论
第一章 会遇“基督教美国”:20世纪初年留美青年的信仰选择
第一节 “北美基督教中国学生会”的创立与发展
第二节 查经班、夏令会与现代人的信仰
第三节 社会福音与留美青年的信仰体认
第四节 结语
第二章 “基督教中国”的构想:五四前后的信仰检讨
第一节 美国参战的宗教宣传与留美青年的政治体认
第二节 青年会法国华工教育运动与平民意识的增长
第三节 基督教中国化与新教自由主义的语言转向
第四节 结语
第三章 基督化的国际秩序:北伐前后的信仰反响与宗教舆论
第一节 “五卅惨案”后留美青年对国家主义的认知与讨论
第二节 对世界的忠诚:国民革命与基督教的爱国主义
第三节 列邦的运动:南京政权确立前后的政治和宗教论述
第四节 结语
第四章 建立学界的情谊:20世纪30年代北美中国学界的处境
第一节 文化型的转向:学界变动与会务调整
第二节 化敌为友:中日基督教友谊计划的困境
第三节 美国华裔学生群体的兴起及其身份认同问题
第四节 结语
第五章 战后的“基督教世界”:抗日宣传与学界的“宗教复兴”
第一节 烽火中的基督:中国基督徒学生领袖的动员工作
第二节 东来天风:战时夏令会与基督教信仰意义的寻求
第三节 春风吹又生:抗战结束前后留美青年的政治批判意识
第四节 结语
第六章 拥抱“新中国”:建国前后基督教学生运动的最后转向
第一节 往西岸“前进”:重遇美国华裔基督教学生运动
第二节 风雨同路:基督教学运与左翼学潮的共鸣
第三节 被颠覆的学运:最后的发展
第四节 结语
总结
附录一 人名中英对照(按中文笔划排序)
附录二 本色化的普世性向度:韦卓民的宗教文化观点再审视
参考资料与书目
后记
导论
第一章 会遇“基督教美国”:20世纪初年留美青年的信仰选择
第一节 “北美基督教中国学生会”的创立与发展
第二节 查经班、夏令会与现代人的信仰
第三节 社会福音与留美青年的信仰体认
第四节 结语
第二章 “基督教中国”的构想:五四前后的信仰检讨
第一节 美国参战的宗教宣传与留美青年的政治体认
第二节 青年会法国华工教育运动与平民意识的增长
第三节 基督教中国化与新教自由主义的语言转向
第四节 结语
第三章 基督化的国际秩序:北伐前后的信仰反响与宗教舆论
第一节 “五卅惨案”后留美青年对国家主义的认知与讨论
第二节 对世界的忠诚:国民革命与基督教的爱国主义
第三节 列邦的运动:南京政权确立前后的政治和宗教论述
第四节 结语
第四章 建立学界的情谊:20世纪30年代北美中国学界的处境
第一节 文化型的转向:学界变动与会务调整
第二节 化敌为友:中日基督教友谊计划的困境
第三节 美国华裔学生群体的兴起及其身份认同问题
第四节 结语
第五章 战后的“基督教世界”:抗日宣传与学界的“宗教复兴”
第一节 烽火中的基督:中国基督徒学生领袖的动员工作
第二节 东来天风:战时夏令会与基督教信仰意义的寻求
第三节 春风吹又生:抗战结束前后留美青年的政治批判意识
第四节 结语
第六章 拥抱“新中国”:建国前后基督教学生运动的最后转向
第一节 往西岸“前进”:重遇美国华裔基督教学生运动
第二节 风雨同路:基督教学运与左翼学潮的共鸣
第三节 被颠覆的学运:最后的发展
第四节 结语
总结
附录一 人名中英对照(按中文笔划排序)
附录二 本色化的普世性向度:韦卓民的宗教文化观点再审视
参考资料与书目
后记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