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高等政法院校系列教材证据法学
作者:暂缺
出版社: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04-01
ISBN:9787562031918
定价:¥39.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主办的高校法学类专业出版机构,其宗旨是为中国法学教育、法学研究服务。多年来我社始终把法学教材建设放在首位,向广大读者提供研究生、本科、专科、高职、中专等各种层次、多种系列的精品法学教材,其中很多教材荣获国家教育部、司法部、新闻出版总署等部委的优秀教材奖,是我国重要的法学教材出版基地之一。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曾多次荣获国家良好出版社、先进高校出版社荣誉称号。在新时期,我们将一如既往地真诚为广大读者服务,努力为中国的法学教育事业做贡献。
作者简介
暂缺《高等政法院校系列教材证据法学》作者简介
目录
第一编 基本原理编
第一章 证据法学概述
第一节 证据法的概念、性质和功能/1
第二节 证据法学的研究对象/3
第三节 证据法学的研究方法/5
第四节 证据法学与邻近部门法学的关系/6
第二章 证据法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概述/9
第二节 认识论基础/10
第三节 价值论基础/20
第三章 证据制度的历史沿革
第一节 人类社会早期的神示证据制度/32
第二节 大陆法系证据制度的历史沿革/37
第三节 英美法系证据制度的历史沿革/44
第四节 中国证据制度的历史沿革/48
第四章 证据法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 证据法基本原则概述/55
第二节 证据法基本原则选介/58
第五章 证据
第一节 证据的概念/68
第二节 证据的属性/72
第三节 证据的法定形式/79
第四节 证据的理论分类/106
第六章 证明
第一节 诉讼证明的概念、对象/119
第二节 证明的替代方式:司法认知、自认、推定/124
第三节 证明责任/143
第四节 证明标准/171
第二编 刑事诉讼证据编
第七章 庭前证据的取得
第一节 证据收集的一般规定/186
第二节 控诉方收集证据的方法/192
第三节 辩护方收集证据的方法/200
第四节 法院收集证据的方法/203
第八章 庭前证据开示制度
第一节 证据开示程序/208
第二节 刑事证据开示制度与诉讼模式/214
第三节 我国证据开示制度的设置/222
第九章 法庭证据提交与辩驳
第一节 证据提交的一般规定/226
第二节 证人制度/231
第十章 刑事证据的审查判断
第一节 证据的审查判断概述/243
第二节 对各种证据的审查判断/245
第十一章 刑事诉讼的证据规则
第一节 刑事诉讼证据规则概述/251
第二节 刑事诉讼的证据规则/258
第三编 民事诉讼证据编
第十二章 庭前证据的取得
第一节 证据取得的界定/282
第二节 当事人收集证据/289
第三节 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295
第四节 证据保全/30l
第十三章 举证时限与证据交换
第一节 举证时限/307
第二节 证据交换/318
第十四章 民事诉讼质证
第一节 民事诉讼质证总论/330
第二节 民事诉讼质证分论/341
第十五章 民事诉讼认证
第一节 证据裁判原则及相关证据能力规则/359
第二节 自由心证原则及其法定限制/378
第四编 行政诉讼证据编
第十六章 行政诉讼举证责任
第一节 行政诉讼举证责任/394
第二节 行政诉讼举证责任分配/397
第十七章 庭前证据取得与提交
第一节 行政诉讼证据的收集、提供/411
第二节 证据保全/421
第三节 证据提交的时限/424
第十八章 行政诉讼证据质证
第一节 质证的构成要素/427
第二节 行政诉讼证据的对质、辨认与核实/433
第十九章 行政诉讼证据的认证
第一节 行政诉讼证据认证的基本原则/439
第二节 行政诉讼证据的证据资格/442
第三节 行政诉讼证据的证明力/444
第四节 有关行政诉讼证据认证中的理论问题/449
第一章 证据法学概述
第一节 证据法的概念、性质和功能/1
第二节 证据法学的研究对象/3
第三节 证据法学的研究方法/5
第四节 证据法学与邻近部门法学的关系/6
第二章 证据法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概述/9
第二节 认识论基础/10
第三节 价值论基础/20
第三章 证据制度的历史沿革
第一节 人类社会早期的神示证据制度/32
第二节 大陆法系证据制度的历史沿革/37
第三节 英美法系证据制度的历史沿革/44
第四节 中国证据制度的历史沿革/48
第四章 证据法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 证据法基本原则概述/55
第二节 证据法基本原则选介/58
第五章 证据
第一节 证据的概念/68
第二节 证据的属性/72
第三节 证据的法定形式/79
第四节 证据的理论分类/106
第六章 证明
第一节 诉讼证明的概念、对象/119
第二节 证明的替代方式:司法认知、自认、推定/124
第三节 证明责任/143
第四节 证明标准/171
第二编 刑事诉讼证据编
第七章 庭前证据的取得
第一节 证据收集的一般规定/186
第二节 控诉方收集证据的方法/192
第三节 辩护方收集证据的方法/200
第四节 法院收集证据的方法/203
第八章 庭前证据开示制度
第一节 证据开示程序/208
第二节 刑事证据开示制度与诉讼模式/214
第三节 我国证据开示制度的设置/222
第九章 法庭证据提交与辩驳
第一节 证据提交的一般规定/226
第二节 证人制度/231
第十章 刑事证据的审查判断
第一节 证据的审查判断概述/243
第二节 对各种证据的审查判断/245
第十一章 刑事诉讼的证据规则
第一节 刑事诉讼证据规则概述/251
第二节 刑事诉讼的证据规则/258
第三编 民事诉讼证据编
第十二章 庭前证据的取得
第一节 证据取得的界定/282
第二节 当事人收集证据/289
第三节 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295
第四节 证据保全/30l
第十三章 举证时限与证据交换
第一节 举证时限/307
第二节 证据交换/318
第十四章 民事诉讼质证
第一节 民事诉讼质证总论/330
第二节 民事诉讼质证分论/341
第十五章 民事诉讼认证
第一节 证据裁判原则及相关证据能力规则/359
第二节 自由心证原则及其法定限制/378
第四编 行政诉讼证据编
第十六章 行政诉讼举证责任
第一节 行政诉讼举证责任/394
第二节 行政诉讼举证责任分配/397
第十七章 庭前证据取得与提交
第一节 行政诉讼证据的收集、提供/411
第二节 证据保全/421
第三节 证据提交的时限/424
第十八章 行政诉讼证据质证
第一节 质证的构成要素/427
第二节 行政诉讼证据的对质、辨认与核实/433
第十九章 行政诉讼证据的认证
第一节 行政诉讼证据认证的基本原则/439
第二节 行政诉讼证据的证据资格/442
第三节 行政诉讼证据的证明力/444
第四节 有关行政诉讼证据认证中的理论问题/449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