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CAN 总线技术
作者:杨春杰 等编著
出版社: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2-01
ISBN:9787811249682
定价:¥2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地讲述了CAN总线的协议、常用器件及其使用方法,辅以详细的实验指导和设计实例,使读者能够逐步掌握CAN总线设备的基本设计方法。全书共分8章,第1章介绍了现场总线的基础知识,第2章介绍了CAN协议。第3章详细说明了SJA1000的原理和使用方法。第4章简要介绍CAN总线收发器,第5章简单介绍了几种具有CAN接口的处理器,第6章介绍了CAN的应用层协议,第7章是一个系统设计实例,第8章是实验指导。本书系统性、实用性强,简洁易懂,可作为本科院校自动化、机电一体化、测控技术与仪器及其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供工程技术人员作入门参考。
作者简介
暂缺《CAN 总线技术》作者简介
目录
第1章 现场总线技术概述
1.1 工业控制系统的发展
1.1.1 工业控制系统
1.1.2 现场总线的发展及定义
1.2 几种主要的现场总线标准
1.2.1 CAN总线
1.2.2 Profibus总线
1.2.3 LONWORKS
1.2.4 现场总线基金会FF
1.2.5 HART总线
1.3 现场总线的应用
1.4 现场总线技术的发展趋势
1.4.1 现场总线与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关系
1.4.2 以太网与现场总线
1.4.3 现场总线应用工程的发展趋势
第2章 CAN协议
2.1 CAN的发展过程
2.1.1 CAN起源
2.1.2 标准化过程
2.1.3 CAN应用及前景展望
2.2 CAN协议的基本定义与结构模型
2.3 帧结构
2.3.1 数据帧
2.3.2 远程帧
2.3.3 错误帧
2.3.4 过载帧
2.3.5 帧间空间
2.4 错误界定及处理
2.4.1 错误类型
2.4.2 错误帧的输出
2.4.3 错误界定及规则
2.5 位定时与同步
2.5.1 基本概念
2.5.2 CAN总线位定时与同步机制
第3章 SJA1000的原理与使用
3.1 SJA1000的结构与功能
3.1.1 概述
3.1.2 芯片引脚定义与说明
3.1.3 SJA1000的结构及内部存储器分配
3.2 SJA1000的主要寄存器
3.2.1 模式(控制)寄存器配置及使用方法
3.2.2 命令寄存器配置及使用方法
3.2.3 状态寄存器配置及使用方法
3.2.4 中断管理寄存器
3.2.5 总线定时寄存器配置及使用方法
3.2.6 输出控制寄存器
3.2.7 时钟分频寄存器
3.2.8 其他寄存器配置及使用方法
3.3 通信及滤波器原理
3.3.1 发送数据缓冲区
3.3.2 接收缓冲区
3.3.3 验收滤波器
3.4 SJA1000基本功能的应用
3.4.1 SJA1000典型应用接口电路
3.4.2 SJA1000初始化程序设计
3.4.3 SJA1000自检测
3.4.4 SJA1000收发程序设计
第4章 常用CAN总线收发器
4.1 CAN总线收发器PCA82C250
4.1.1 概述
4.1.2 组成结构及功能描述
4.1.3 应用举例
4.2 高速CAN收发器TJA1050
4.2.1 概述
4.2.2 组成结构及功能描述
4.3 隔离CAN收发器CTM1050
4.3.1 芯片概述
4.3.2 组成结构及功能描述
4.3.3 典型应用
第5章 具有CAN接口的处理器
5.1 C8051F040
5.1.1 C8051F040的引脚
5.1.2 C8051F040的CAN模块
5.1.3 CAN寄存器配置
5.1.4 C8051F040的CAN通信实例
5.2 TMS320F2812
5.2.1 TMS320F2812概述
5.2.2 CAN模块的结构
5.2.3 eCAN配置
5.2.4 eCAN中断
5.3 P8xC591
5.3.1 P8xC591概述
5.3.2 P8xC591引脚描述
5.3.3 P8xC591的CAN模块
5.3.4 PeliCAN寄存器和信息缓冲区描述
5.3.5 P8xC591典型应用
5.4 带CAN控制器的ARM微控制器
5.4.1 LPC2000系列ARM微控制器
5.4.2 LPC229xx系列ARM微控制器
第6章 CAN的应用层协议
6.1 简单的自定义应用层协议
6.1.1 标识符的分配
6.1.2 报文帧格式
6.1.3 通信实现方法
6.2 CANopen协议
6.2.1 CANopen概述
6.2.2 CANopen通信模型
6.3 DeviceNet
6.3.1 DeviceNet概述
6.3.2 DeviceNet报文组
6.3.3 对象模型
6.3.4 预定义主/从连接
第7章 基于CAN总线的监控系统设计
7.1 系统设计概述
7.2 系统网络拓扑结构及参数配置
7.2.1 系统网络拓扑结构
7.2.2 系统网络参数配置
7.2.3 系统通信协议
7.3 系统硬件设计
7.3.1 报警节点设计
7.3.2 转换模块设计
7.3.3 中继器模块设计
7.3.4 GSM电路设计
7.4 系统软件设计
7.4.1 初始化模块设计
7.4.2 报警节点软件设计
7.4.3 CAN/RS485模块软件设计
7.4.4 中继器模块软件设计
7.4.5 上位机软件设计
7.5 系统抗干扰措施
第8章 实验指导
8.1 实验开发平台
8.1.1 软件开发平台
8.1.2 硬件开发平台
8.2 课内实验
实验一 SJA1000初始化实验
实验二 SJA1000局部自检测实验
实验三 P8xC591双节点通信实验
实验四 CAN转RS232网桥模块的设计
实验五 CAN中继器设计
附录A 参考程序
实验一 SJA1000初始化实验参考程序
实验二 SJA1000局部自检测实验参考程序
实验三 P8xC591双节点通信实验参考程序
实验四 CAN转RS232网桥模块设计参考程序
实验五 CAN中继器设计参考程序
附录B CANopen对象字典的详细结构
附录C 常见调试错误分析
参考文献
1.1 工业控制系统的发展
1.1.1 工业控制系统
1.1.2 现场总线的发展及定义
1.2 几种主要的现场总线标准
1.2.1 CAN总线
1.2.2 Profibus总线
1.2.3 LONWORKS
1.2.4 现场总线基金会FF
1.2.5 HART总线
1.3 现场总线的应用
1.4 现场总线技术的发展趋势
1.4.1 现场总线与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关系
1.4.2 以太网与现场总线
1.4.3 现场总线应用工程的发展趋势
第2章 CAN协议
2.1 CAN的发展过程
2.1.1 CAN起源
2.1.2 标准化过程
2.1.3 CAN应用及前景展望
2.2 CAN协议的基本定义与结构模型
2.3 帧结构
2.3.1 数据帧
2.3.2 远程帧
2.3.3 错误帧
2.3.4 过载帧
2.3.5 帧间空间
2.4 错误界定及处理
2.4.1 错误类型
2.4.2 错误帧的输出
2.4.3 错误界定及规则
2.5 位定时与同步
2.5.1 基本概念
2.5.2 CAN总线位定时与同步机制
第3章 SJA1000的原理与使用
3.1 SJA1000的结构与功能
3.1.1 概述
3.1.2 芯片引脚定义与说明
3.1.3 SJA1000的结构及内部存储器分配
3.2 SJA1000的主要寄存器
3.2.1 模式(控制)寄存器配置及使用方法
3.2.2 命令寄存器配置及使用方法
3.2.3 状态寄存器配置及使用方法
3.2.4 中断管理寄存器
3.2.5 总线定时寄存器配置及使用方法
3.2.6 输出控制寄存器
3.2.7 时钟分频寄存器
3.2.8 其他寄存器配置及使用方法
3.3 通信及滤波器原理
3.3.1 发送数据缓冲区
3.3.2 接收缓冲区
3.3.3 验收滤波器
3.4 SJA1000基本功能的应用
3.4.1 SJA1000典型应用接口电路
3.4.2 SJA1000初始化程序设计
3.4.3 SJA1000自检测
3.4.4 SJA1000收发程序设计
第4章 常用CAN总线收发器
4.1 CAN总线收发器PCA82C250
4.1.1 概述
4.1.2 组成结构及功能描述
4.1.3 应用举例
4.2 高速CAN收发器TJA1050
4.2.1 概述
4.2.2 组成结构及功能描述
4.3 隔离CAN收发器CTM1050
4.3.1 芯片概述
4.3.2 组成结构及功能描述
4.3.3 典型应用
第5章 具有CAN接口的处理器
5.1 C8051F040
5.1.1 C8051F040的引脚
5.1.2 C8051F040的CAN模块
5.1.3 CAN寄存器配置
5.1.4 C8051F040的CAN通信实例
5.2 TMS320F2812
5.2.1 TMS320F2812概述
5.2.2 CAN模块的结构
5.2.3 eCAN配置
5.2.4 eCAN中断
5.3 P8xC591
5.3.1 P8xC591概述
5.3.2 P8xC591引脚描述
5.3.3 P8xC591的CAN模块
5.3.4 PeliCAN寄存器和信息缓冲区描述
5.3.5 P8xC591典型应用
5.4 带CAN控制器的ARM微控制器
5.4.1 LPC2000系列ARM微控制器
5.4.2 LPC229xx系列ARM微控制器
第6章 CAN的应用层协议
6.1 简单的自定义应用层协议
6.1.1 标识符的分配
6.1.2 报文帧格式
6.1.3 通信实现方法
6.2 CANopen协议
6.2.1 CANopen概述
6.2.2 CANopen通信模型
6.3 DeviceNet
6.3.1 DeviceNet概述
6.3.2 DeviceNet报文组
6.3.3 对象模型
6.3.4 预定义主/从连接
第7章 基于CAN总线的监控系统设计
7.1 系统设计概述
7.2 系统网络拓扑结构及参数配置
7.2.1 系统网络拓扑结构
7.2.2 系统网络参数配置
7.2.3 系统通信协议
7.3 系统硬件设计
7.3.1 报警节点设计
7.3.2 转换模块设计
7.3.3 中继器模块设计
7.3.4 GSM电路设计
7.4 系统软件设计
7.4.1 初始化模块设计
7.4.2 报警节点软件设计
7.4.3 CAN/RS485模块软件设计
7.4.4 中继器模块软件设计
7.4.5 上位机软件设计
7.5 系统抗干扰措施
第8章 实验指导
8.1 实验开发平台
8.1.1 软件开发平台
8.1.2 硬件开发平台
8.2 课内实验
实验一 SJA1000初始化实验
实验二 SJA1000局部自检测实验
实验三 P8xC591双节点通信实验
实验四 CAN转RS232网桥模块的设计
实验五 CAN中继器设计
附录A 参考程序
实验一 SJA1000初始化实验参考程序
实验二 SJA1000局部自检测实验参考程序
实验三 P8xC591双节点通信实验参考程序
实验四 CAN转RS232网桥模块设计参考程序
实验五 CAN中继器设计参考程序
附录B CANopen对象字典的详细结构
附录C 常见调试错误分析
参考文献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