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就业权研究

就业权研究

作者:李运华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10-01

ISBN:9787500475033

定价:¥3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就业法已发展成为个别劳动法和集体劳动法以外的”劳动法之第三领域”,就业法之基础和核心是就业权问题。《就业权研究》以劳动法学之理论与方法为基础,借鉴人权法、宪法等学科领域的最新理论成果,以国内外就业立法、判例和理论研究文献为资料来源,运用法律解释学、比较法学、法史学和法哲学等研究方法,从就业权的概念、法理基础、制度演进、权利构造、性质与效力、权利救济等方面,对就业权的各基本理论问题作了全面深入的分析论述,详细论证并构建出就业权的理论体系和制度框架,是我国劳动法学领域第一部全面而系统地研究就业权理论问题的学术专著。
作者简介
  李运华,1966年生,湖南省邵东县人,毕业于武汉大学哲学系和法学院,先后获得哲学学士、民商法学硕士、民商法学博士学位。现任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法学副教授,兼职中国劳动法学研究会理事、湖北省人民检察院人民监督员、湖北省消费者委员会委员、湖北省财政厅财政绩效评价专家。主要研究领域为民法、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
目录

导论
 一 就业权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二 就业权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状况
 三 就业权研究的目的、范围、进路和方法
 四 本书的基本内容和主要创新
第一章 就业权之概念建构
 第一节 就业与失业的含义
 第二节 就业权名称的择定
 第三节 就业权概念的重构
  一 就业权概念诸说
  二 诸概念之异同分析
  三 本书界定的就业权
 第四节 就业权的要素和特征分析
  一 就业权的要素分析
  二 就业权的特征分析
第二章 就业权之法哲学基础
 第一节 引言
  一 就业权的正当性问题
  二 自然法视角的权利思维
 第二节 源自"事物之本质"的就业权
  一 "事物之本质"理论
  二 就业权的"事物之本质"渊源
 第三节 本于人性尊严和自然权利的就业权
  一 人性尊严与自然权利理论
  二 劳动(就业)与人性尊严的契合
  三 异化与失业对人性尊严的侵害
  四 就业成为源于人性尊严的自然权利
 第四节 基于正义原则的就业权
  一 自然法的正义理论
  二 第一正义原则与消极就业权的演绎
  三 第二正义原则与积极就业权的证成和限制
第三章 就业权演进中权利存在形态的变化
 第一节 就业权之缘起
  一 前工业社会的劳动(就业)关系回顾
  二 就业权之萌生
 第二节 宪法基本权形态的就业权
  一 作为宪法基本权利的就业权
  二 就业权成为宪法权利之意义
 第三节 基本人权形态的就业权
  一 作为国际基本人权的就业权
  二 就业权成为人权之意义
 第四节 劳动法权利形态的就业权
  一 回归劳动法权利的就业权
  二 就业权作为劳动法权利之意义
第四章 就业权之权利构造
 第一节 就业权的形式构造
  一 就业权权利主体
  二 就业权义务主体
  三 就业权客体
 第二节 就业权的实质构造
  一 就业权实质构成上的学说分歧
  二 界定就业权实质构成的依据
  三 就业权的实质构成
  四 工作请求权难题决疑
 第三节 就业权的体系结构
  一 引言
  二 就业权在上位权利体系中的定位
  三 就业权的内部体系与结构
第五章 就业权之性质和效力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就业权的性质
  一 社会权维度的分析
  二 公权与私权维度的分析
  三 人身权与财产权维度的分析
 第三节 就业权的效力
  一 道德权利与实证权利维度的分析
  二 防御权与受益权维度的分析
第六章 就业权之救济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就业权的自力救济:劳动基本权的运用
  一 自力救济在劳动权利救济上的重要地位
  二 自力救济的基本手段--劳动基本权
  三 就业权自力救济的基本方式
 第三节 就业权的公力救济
  一 就业权之行政救济--劳动监察
  二 就业权之司法救济
 第四节 侵害就业权的法律责任形式
  一 引言
  二 侵害工作自由权的责任形式
  三 侵害平等就业权的责任形式
  四 侵害解雇保护权的责任形式
  五 侵害就业服务权和失业保障权的责任形式
第七章 尾论:构筑以就业权为统纲的就业法制度体系
 第一节 世界范围内就业法的发展与转型
  一 就业法的勃兴:亚部门法的成型
  二 就业法在发展中的转型
 第二节 以就业权统领构筑中国就业法制度体系
  一 中国就业立法的现状和问题
  二 以就业权统领构筑就业法制度体系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猜您喜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