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小儿腹泻病学
作者:方鹤松 主编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12-01
ISBN:9787117116657
定价:¥142.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腹泻病在我国小儿中是居第二位的常见病、多发病。长期以来危害着小儿健康,也是我们儿科医生每天都要面对的问题。近年来我国各地儿科专家曾对小儿腹泻病展开多项大规模、大范围的科学研究,取得了多项可喜的科研成果。在取得上述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在治疗上也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大大提高了临床疗效。为适应临床与科研的需要,由主编牵头邀请全国从事腹泻病工作的知名新、老专家一起撰稿,编写了这本《小儿腹泻病学》。《小儿腹泻病学》内容包括:小儿胃肠道的基础理论知识;感染性腹泻(包括各类细菌性、病毒性、寄生虫性及真菌性腹泻病);非感染性腹泻(包括食饵性、症状性、过敏性、功能性、糖源性等);内容还包括:迁延性、慢性、难治性、先天性、免疫性腹泻及炎症性肠病;由于滥用抗生素的结果,对近年来呈上升趋势的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病也作了详尽的叙述。对一些少见及新发现的腹泻病,《小儿腹泻病学》也尽量收录以供读者参考;感染性腹泻多有传染性,《小儿腹泻病学》在护理部分对儿科门诊、病房的设置、消毒隔离及护理特点作了详细叙述,并对院内交叉感染作了专门研究,提出一套有效的预防和控制院内交叉感染的措施。在实验诊断技术方面,有专家撰文提出了国内外的最新诊断技术;在病原检测方面提出了应用分子生物学的最新理论与方法。关于诊断与治疗,结合《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及2005年WHO提出的最新版《腹泻病治疗指南》,尽量做到规范化。治疗部分吸收了国外的最新成果,如采用低渗口服补液盐(RO-ORS)及补锌疗法等,亦发挥了我国中医中药治疗腹泻病的特色,做到中西医结合。对于预防,结合卫生部的规划及我国研究的成果,也作了详尽的叙述。《小儿腹泻病学》可作为临床儿科、内科、感染消化科、传染科及基层全科医生的工具书,也可作为科研、教学人员的参考书。
作者简介
暂缺《小儿腹泻病学》作者简介
目录
第一篇 总论
第一章 概论
第一节 小儿腹泻病的内容与范畴
第二节 小儿腹泻病的危害
第三节 近年来我国小儿腹泻病研究的进展
第四节 未来展望
第二章 小儿胃肠道解剖生理特点
第一节 胃肠道的胚胎发育
第二节 胃肠道一般解剖生理
第三节 胃的解剖生理
第四节 小肠的解剖生理
第五节 大肠的解剖生理
第三章 肠道血液循环与淋巴回流
第一节 肠道是机体最大的贮血器官
第二节 肠道血液循环调节的主要因素
第三节 十二指肠的血液供应
第四节 空肠、回肠的血液供应
第五节 盲肠与阑尾的血液供应
第六节 结肠的血液供应
第七节 直肠和肛管的血液供应
第八节 肠道的静脉回流
第九节 肠道的淋巴引流
第四章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第一节 食物的消化
第二节 吸收部位与吸收途径
第三节 各种营养物质的吸收
第四节 摄食及其调控
第五章 肠道内水和电解质的转运
第一节 肠道水和电解质的吸收
第二节 溶质在各部位体液之间的运动
第三节 水和电解质的平衡及其调节
第六章 胃肠道免疫学
第一节 免疫学基础
第二节 肠道免疫系统
第三节 胎儿期的肠道免疫系统发育
第七章 肠道的运动力学
第八章 胃肠道的神经支配
第一节 胃肠道的中枢神经系统调节
第二节 胃肠道的内在神经系统调节
第九章 胃肠道激素
第一节 肠道激素的胚胎发育
第二节 胃肠激素的功能
第三节 各种胃肠激素的生理作用
第四节 新生儿期的胃肠激素
第五节 喂养与胃肠道激素
第六节 胃肠激素的病理学
第十章 腹泻病的诊断
第一节 腹泻病的诊断标准
第二节 腹泻病的分类
第三节 腹泻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第四节 小儿腹泻病与外科相关性疾病的鉴别诊断
第十一章 我国小儿腹泻病的现况与控制对策
第一节 我国腹泻病的变迁
第二节 我国小儿腹泻病的现状
第三节 控制感染性腹泻病的策略
第十二章 感染性腹泻病的流行病学
第一节 小儿感染性腹泻病的传播与流行
第二节 小儿感染性腹泻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第十三章 感染性腹泻病的病原学
第一节 感染性腹泻病细菌病原流行病学
第二节 感染性腹泻病病原菌的分子致病机制
第三节 感染性腹泻病病毒病原研究的进展
第四节 感染性腹泻病病毒病原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第五节 中国感染性腹泻病病原的历史变迁
第十四章 感染性腹泻病的预防
第一节 世界范围的腹泻病预防与控制
第二节 中国的腹泻病预防与控制措施
第三节 感染性腹泻病的预防策略
第四节 中国七省一市小儿腹泻病群体预防研究
第十五章 感染性腹泻病细菌疫苗研究的进展
第一节 伤寒疫苗
第二节 霍乱疫苗
第三节 志贺菌疫苗
第四节 肠产毒素大肠埃希菌疫苗
第五节 致病大肠埃希菌疫苗
第六节 肠出血大肠埃希菌疫苗
第七节 空肠弯曲杆菌疫苗
第八节 非伤寒沙门菌疫苗
第十六章 医院内感染性腹泻病交叉感染的监测与控制
第一节 病原学
第二节 流行病学
第三节 发病机制
第四节 诊断
第五节 医院内感染的预防
第六节 北京市小儿感染性腹泻病院内感染的监测与防控研究
第十七章 腹泻病的病理生理学
第十八章 中医学对小儿腹泻病的认识
第十九章 小儿腹泻病的治疗
第一节 治疗原则
第二节 腹泻病的体液平衡及液体疗法
第三节 腹泻病的营养疗法
第四节 腹泻病的肠内营养(饮食)治疗与研究
第五节 抗生素在感染性腹泻病的合理应用
第六节 肠黏膜保护剂(双八面体蒙脱石)在小儿腹泻病中的应用
第七节 锌在小儿腹泻病治疗中的应用
第八节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病
第二十章 小儿肠道微生态学
第一节 微生态的形成
第二节 微生态的生理作用
第三节 微生态与腹泻病的关系
第四节 微生态失衡
第五节 厌氧菌疾病
第六节 微生态制剂
第七节 微生态制剂的临床应用
第八节 怎样选择微生态制剂
第二十一章 重症感染性腹泻病与胃肠功能衰竭
第二十二章 抗腹泻药物的应用与评价
第二十三章 小儿腹泻病的护理
第一节 感染性腹泻病的一般知识
第二节 感染性腹泻病的消毒与隔离
第三节 感染性腹泻病的治疗
第二篇 感染性腹泻病
第一章 细菌性腹泻病
第一节 致泻大肠埃希菌肠炎
第二节 细菌性痢疾
第三节 小儿霍乱
第四节 沙门菌感染
第五节 细菌性食物中毒
第六节 空肠弯曲菌肠炎
第七节 耶尔森菌小肠结肠炎
第八节 弧菌性肠炎
第九节 亲水气单胞菌胃肠炎
第十节 类志贺毗邻单胞菌肠炎
第十一节 迟钝爱德华菌胃肠炎
第十二节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病
第二章 病毒性腹泻病
第一节 轮状病毒肠炎
第二节 肠道腺病毒肠炎
第三节 诺如病毒肠炎
第四节 杯状病毒肠炎
第五节 星状病毒肠炎
第六节 柯萨奇病毒与埃可病毒肠炎
第七节 冠状病毒肠炎
……
第三章 寄生虫性肠炎
第四章 真菌性肠炎
第五章 其他感染性腹泻病
第三篇 非感染性腹泻病
第一章 食饵性腹泻病
第二章 症状性腹泻病
第三章 过敏性腹泻病
第四章 儿童青少年肠易激综合征
第五章 功能性消化不良
第六章 糖源性腹泻病
第四篇 迁延、慢性与难治性腹泻病
第一章 迁延性与慢性腹泻病
第二章 婴儿难治性腹泻病
第三章 炎症性肠病
第四章 肿瘤和内分泌疾病引起的慢性腹泻病
第五章 免疫缺陷儿童的慢性腹泻病
第六章 肠结核
第七章 先天性腹泻病
第八章 生理性腹泻
第九章 吸收不良综合征
第十章 小儿慢性腹泻病与营养不良
第五篇 腹泻病常用检查技术
第一章 X线、CT、MRI诊断技术
第二章 肠道超声检查
第三章 小肠镜的临床应用
第四章 胶囊内镜检查
第五章 结肠镜检查
第六篇 腹泻病实验室诊断技术
第一章 粪便常规检查
第二章 肠道病原菌鉴定
第三章 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
第四章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感染性腹泻病原诊断中的应用
第五章 厌氧菌检测技术
第六章 培养基制备和常用生化试验
第七章 寄生虫肠炎的实验诊断技术
第八章 真菌性肠炎的实验诊断技术
第九章 小儿腹泻病病毒病原的检测技术
附录 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
索引
第一章 概论
第一节 小儿腹泻病的内容与范畴
第二节 小儿腹泻病的危害
第三节 近年来我国小儿腹泻病研究的进展
第四节 未来展望
第二章 小儿胃肠道解剖生理特点
第一节 胃肠道的胚胎发育
第二节 胃肠道一般解剖生理
第三节 胃的解剖生理
第四节 小肠的解剖生理
第五节 大肠的解剖生理
第三章 肠道血液循环与淋巴回流
第一节 肠道是机体最大的贮血器官
第二节 肠道血液循环调节的主要因素
第三节 十二指肠的血液供应
第四节 空肠、回肠的血液供应
第五节 盲肠与阑尾的血液供应
第六节 结肠的血液供应
第七节 直肠和肛管的血液供应
第八节 肠道的静脉回流
第九节 肠道的淋巴引流
第四章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第一节 食物的消化
第二节 吸收部位与吸收途径
第三节 各种营养物质的吸收
第四节 摄食及其调控
第五章 肠道内水和电解质的转运
第一节 肠道水和电解质的吸收
第二节 溶质在各部位体液之间的运动
第三节 水和电解质的平衡及其调节
第六章 胃肠道免疫学
第一节 免疫学基础
第二节 肠道免疫系统
第三节 胎儿期的肠道免疫系统发育
第七章 肠道的运动力学
第八章 胃肠道的神经支配
第一节 胃肠道的中枢神经系统调节
第二节 胃肠道的内在神经系统调节
第九章 胃肠道激素
第一节 肠道激素的胚胎发育
第二节 胃肠激素的功能
第三节 各种胃肠激素的生理作用
第四节 新生儿期的胃肠激素
第五节 喂养与胃肠道激素
第六节 胃肠激素的病理学
第十章 腹泻病的诊断
第一节 腹泻病的诊断标准
第二节 腹泻病的分类
第三节 腹泻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第四节 小儿腹泻病与外科相关性疾病的鉴别诊断
第十一章 我国小儿腹泻病的现况与控制对策
第一节 我国腹泻病的变迁
第二节 我国小儿腹泻病的现状
第三节 控制感染性腹泻病的策略
第十二章 感染性腹泻病的流行病学
第一节 小儿感染性腹泻病的传播与流行
第二节 小儿感染性腹泻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第十三章 感染性腹泻病的病原学
第一节 感染性腹泻病细菌病原流行病学
第二节 感染性腹泻病病原菌的分子致病机制
第三节 感染性腹泻病病毒病原研究的进展
第四节 感染性腹泻病病毒病原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第五节 中国感染性腹泻病病原的历史变迁
第十四章 感染性腹泻病的预防
第一节 世界范围的腹泻病预防与控制
第二节 中国的腹泻病预防与控制措施
第三节 感染性腹泻病的预防策略
第四节 中国七省一市小儿腹泻病群体预防研究
第十五章 感染性腹泻病细菌疫苗研究的进展
第一节 伤寒疫苗
第二节 霍乱疫苗
第三节 志贺菌疫苗
第四节 肠产毒素大肠埃希菌疫苗
第五节 致病大肠埃希菌疫苗
第六节 肠出血大肠埃希菌疫苗
第七节 空肠弯曲杆菌疫苗
第八节 非伤寒沙门菌疫苗
第十六章 医院内感染性腹泻病交叉感染的监测与控制
第一节 病原学
第二节 流行病学
第三节 发病机制
第四节 诊断
第五节 医院内感染的预防
第六节 北京市小儿感染性腹泻病院内感染的监测与防控研究
第十七章 腹泻病的病理生理学
第十八章 中医学对小儿腹泻病的认识
第十九章 小儿腹泻病的治疗
第一节 治疗原则
第二节 腹泻病的体液平衡及液体疗法
第三节 腹泻病的营养疗法
第四节 腹泻病的肠内营养(饮食)治疗与研究
第五节 抗生素在感染性腹泻病的合理应用
第六节 肠黏膜保护剂(双八面体蒙脱石)在小儿腹泻病中的应用
第七节 锌在小儿腹泻病治疗中的应用
第八节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病
第二十章 小儿肠道微生态学
第一节 微生态的形成
第二节 微生态的生理作用
第三节 微生态与腹泻病的关系
第四节 微生态失衡
第五节 厌氧菌疾病
第六节 微生态制剂
第七节 微生态制剂的临床应用
第八节 怎样选择微生态制剂
第二十一章 重症感染性腹泻病与胃肠功能衰竭
第二十二章 抗腹泻药物的应用与评价
第二十三章 小儿腹泻病的护理
第一节 感染性腹泻病的一般知识
第二节 感染性腹泻病的消毒与隔离
第三节 感染性腹泻病的治疗
第二篇 感染性腹泻病
第一章 细菌性腹泻病
第一节 致泻大肠埃希菌肠炎
第二节 细菌性痢疾
第三节 小儿霍乱
第四节 沙门菌感染
第五节 细菌性食物中毒
第六节 空肠弯曲菌肠炎
第七节 耶尔森菌小肠结肠炎
第八节 弧菌性肠炎
第九节 亲水气单胞菌胃肠炎
第十节 类志贺毗邻单胞菌肠炎
第十一节 迟钝爱德华菌胃肠炎
第十二节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病
第二章 病毒性腹泻病
第一节 轮状病毒肠炎
第二节 肠道腺病毒肠炎
第三节 诺如病毒肠炎
第四节 杯状病毒肠炎
第五节 星状病毒肠炎
第六节 柯萨奇病毒与埃可病毒肠炎
第七节 冠状病毒肠炎
……
第三章 寄生虫性肠炎
第四章 真菌性肠炎
第五章 其他感染性腹泻病
第三篇 非感染性腹泻病
第一章 食饵性腹泻病
第二章 症状性腹泻病
第三章 过敏性腹泻病
第四章 儿童青少年肠易激综合征
第五章 功能性消化不良
第六章 糖源性腹泻病
第四篇 迁延、慢性与难治性腹泻病
第一章 迁延性与慢性腹泻病
第二章 婴儿难治性腹泻病
第三章 炎症性肠病
第四章 肿瘤和内分泌疾病引起的慢性腹泻病
第五章 免疫缺陷儿童的慢性腹泻病
第六章 肠结核
第七章 先天性腹泻病
第八章 生理性腹泻
第九章 吸收不良综合征
第十章 小儿慢性腹泻病与营养不良
第五篇 腹泻病常用检查技术
第一章 X线、CT、MRI诊断技术
第二章 肠道超声检查
第三章 小肠镜的临床应用
第四章 胶囊内镜检查
第五章 结肠镜检查
第六篇 腹泻病实验室诊断技术
第一章 粪便常规检查
第二章 肠道病原菌鉴定
第三章 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
第四章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感染性腹泻病原诊断中的应用
第五章 厌氧菌检测技术
第六章 培养基制备和常用生化试验
第七章 寄生虫肠炎的实验诊断技术
第八章 真菌性肠炎的实验诊断技术
第九章 小儿腹泻病病毒病原的检测技术
附录 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
索引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