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不得糖尿病的中医养生法

不得糖尿病的中医养生法

作者:梁晓春,孙连庆,赵丽 编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1-01

ISBN:9787030260857

定价:¥25.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近年来,糖尿病发病人数急剧上升,2006年我国糖尿病患病人数高达4000万,而糖尿病前期人群也高达3300万。糖尿病的控制,防重于治!《不得糖尿病中医养生法》由协和医院中医专家根据多年临床经验编写而成,主要从糖尿病的预防及糖尿病的前期治疗人手,介绍了糖尿病发病的原因、糖尿病发病的早期信号以及不得糖尿病的中医养生法。全书内容通俗易懂,语言生动活泼,是糖尿病高危人群及糖尿病早期患者的阅读佳品。
作者简介
  梁晓春,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协和医院中医科主任。1999~2000年在美国德州大学健康科学中心研究中草药治疗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都发展基金等重点课题10余项。曾获北京市科技成果奖、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技成果奖、北京市高等教育委员会教学成果奖等7项。1998年获全国中西医结合中青年优秀科技工作者,2005年获北京市教育创新标兵,2005年获北京首届群众喜爱的中青年名中医,2006年获北京市卫生系统先进个人,2007年获全国首届杰出女中医师。目前担任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审专家库专家、卫生部职称评定及同行评议专家、出国人员留学基金评审委员会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委员会专家、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内分泌代谢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糖尿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务。兼任《中国临床医生》杂志副主编,《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中华全科医师杂志》等十多种杂志的编委。曾主编和参编《中医养生直通车》、《专家谈糖尿病治疗》、《改变糖尿病患者一生的饮食计划》等书20余本。发表论文100余篇,获优秀论文5篇。
目录
第一章 中国人为什么容易患糖尿病
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在比较富裕的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加拿大等国家以及中国香港地区的华人,糖尿病发生率已经超过了其他人种。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黄帝内经》也记载:“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这就足以说明中国人的遗传易感性比较强。
中国人易患糖尿病的五大因素
中国人是糖尿病的易感人群
得糖尿病不仅仅是来自父母的遗传
饮食结构的变化是诱发糖尿病的元凶
“啤酒肚”是孕育糖尿病的沃土
焦虑、生气是引发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撩开糖尿病的神秘面纱
第二章 血糖和胰岛素是左右糖尿病的两大因素
人体中升高血糖的激素有多种,而降低血糖的激素只有胰岛素,它关系着人体糖代谢的正常与否。当突如其来的高脂肪、高蛋白质食物堆积成山时,胰岛素会努力把这些多余的能量储存起来,以保证血糖的正常,当它最终不堪重负,被“累”趴下时,糖尿病就会不期而至。
血糖——生命的保障
血糖是生命的动力.
血糖是维系大脑运转的燃料
血糖来自何方又去向何处
胰岛素是打开细胞大门的钥匙
胰岛素是体内唯一降血糖的激素
胰岛素是保证血糖来去畅通的使名
胰岛素抵抗是“钥匙”与“锁”出现故障所致
第三章 警惕糖尿病的21个危险信号
很多糖尿病患者在得知自己患病之前,已经“默默”承受糖尿病好多年,甚至已经患了严重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当他们确诊糖尿病时,已经为“毫不知情”付出了不可逆转的惨重代价。
糖尿病的21种常见危险信号
信号1:总感觉疲劳乏力
信号2:饭前心慌手抖
信号3:视力下降、眼前黑影飘动
信号4:反复皮肤瘙痒、易起疖肿
信号5:反复外阴瘙痒
信号6:手足麻木、灼热、疼痛、感觉异常
信号7:走路总是走走停停,出现间歇性跛行
信号8:经常胃脘胀满,甚至恶心呕吐
信号9:经常腹泻、便秘或者腹泻与便秘交替
信号10:经常感觉排尿无力、排尿困难
信号11:反复泌尿系感染
信号12:胸前区疼痛
信号13:口腔疾病反复发作
信号14:力不从心,出现勃起功能障碍
信号15:“大肚子细腿儿”,体型变成“枣核形”
信号16:女性反复流产、死胎
信号17:生过肥胖儿
信号18:儿童遗历
信号19:小便泡沫增多
信号20:脱发,耳垢增多
信号21:不容忽视的7大高危人群
第四章 不得糖尿病的中医养生法
药膳疗法在中国历史悠久,它与中医的“医食同源”或“药食同源”关系密切,许多食物既是食物也是药物,有一定的性味和功效,能够防病治病,强身健体。糖尿病保健药膳可以作为糖尿病患者的一种辅助治疗手段,有利于糖尿病的控制,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适当选用。
吃出健康
吃什么
怎么吃
吃多少
药食同源,防治高血糖
常见糖尿病保健药膳
动出乐趣
运动可以预防糖尿病
运动的方式
运动强度需掌握
运动时间要记好
动静结合练太极
修身养性练瑜伽
健体强身大雁功
活出精彩
养花怡情
琴棋益智
书法增寿
绘画养生
……
第五章 全民共筑糖尿病大堤
第六章 学会防治 走出误区
猜您喜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