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板料冲压成形CAE实用教程

板料冲压成形CAE实用教程

作者:龚红英 主编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1-01

ISBN:9787122065933

定价:¥3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板料冲压成形CAE分析是评估板料冲压性及成形工艺性的有效工具。《板料冲压成形CAE实用教程》是指导读者将板料冲压成形CAE分析技术应用到实际生产环节的一本基础教程。 书中以常用的板料冲压成形过程的有限元分析软件Dynaform为平台,对板料冲压成形CAE分析涉及的基本内容及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阐述。通过对软件基本功能的介绍,由浅到深配以典型实例,对板料冲压成形CAE分析的各个环节:模型建立、前置处理、求解计算以及后置处理等工作做了详尽的介绍。配有光盘形象展示书中所介绍实例的模型和模拟过程,以引导读者掌握应用CAE分析软件解决板料冲压成形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技能。《板料冲压成形CAE实用教程》可供板料冲压成形方向的工程技术人员学习,也可作为大专院校的本、专科以及硕士研究生塑性成形专业的教材。
作者简介
暂缺《板料冲压成形CAE实用教程》作者简介
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板料冲压成形CAE分析技术概述1
1.2 板料冲压成形CAE分析有限元理论1
1.2.1 有限变形的应变张量3
1.2.2 有限变形的应力张量5
1.2.3 几何非线性有限元方程的建立6
1.3 板料冲压成形CAE分析的关键技术9
1.3.1 有限元求解算法及常用板料冲压成形CAE分析软件9
1.3.2 各向异性屈服准则的运用10
1.3.3 单元类型的选择11
1.3.4 有限元网格划分11
1.3.5 边界条件的处理12
1.3.6 提高CAE分析效率的方法14
1.4 板料冲压成形缺陷分析14
1.4.1 起皱14
1.4.2 破裂15
1.4.3 回弹15
第2章 ETA/DYNAFROM5.6 软件应用基础17
2.1 ETA/DYNAFROM5.6 软件简介17
2.2 应用ETA/DYNAFROM5.6 软件的一般步骤17
2.3 ETA/DYNAFROM5.6 软件系统结构19
2.3.1 ETA/DYNAFROM5.6 软件主界面19
2.3.2 前置处理模块20
2.3.3 分析模块21
2.3.4 后置处理模块22
2.4 DYNAFORM5.6 软件的基本功能27
2.4.1 文件管理(File)27
2.4.2 零件层控制(Parts)28
2.4.3 前处理(Preprocess)29
2.4.4 模面工程(DFE)35
2.4.5 坯料工程(BSE)35
2.4.6 模拟设置(Setup)36
2.4.7 回弹补偿(SCP)37
2.4.8 工具定义37
第3章 圆筒件的正向拉深成形模拟39
3.1 带凸缘圆筒件的拉深工艺分析39
3.2 导入模型40
3.3 前处理设置40
3.3.1 编辑零件名40
3.3.2 零件单元网格划分41
3.3.3 零件网格检查42
3.4 快速设置45
3.4.1 创建压边圈零件“BINDER”45
3.4.2 双动设置[正向拉深/Doubleaction(Toggledraw)]45
3.4.3 定义坯料零件“BLANK”46
3.4.4 定义压边圈零件“BINDER”46
3.4.5 定义凹模零件“DIE”47
3.4.6 定义材料“Material”47
3.4.7 材料及工具运动相关参数的修改设置48
3.4.8 工模具运动规律的动画模拟演示49
3.4.9 提交LS-DYNA进行求解计算49
3.5 自动设置50
3.5.1 初始设置50
3.5.2 定义板料零件“BLANK”50
3.5.3 定义凹模零件“DIE”52
3.5.4 定义凸模零件“PUNCH”52
3.5.5 定义压边圈零件“BINDER”54
3.5.6 工模具初始定位设置54
3.5.7 工模具拉深行程参数设置54
3.5.8 工模具运动规律的动画模拟演示57
3.5.9 提交LS-DYNA进行求解计算57
3.6 传统设置58
3.6.1 创建凸模零件“PUNCH”58
3.6.2 创建压边圈零件“BINDER”59
3.6.3 定义工模具零件60
3.6.4 定义毛坯零件61
3.6.5 工模具的自动定位62
3.6.6 测量凸模零件“PUNCH”的拉深深度62
3.6.7 定义凸模零件“PUNCH”的拉深行程62
3.6.8 定义零件"BINDER"的压边力载荷曲线64
3.6.9 工模具运动的动画模拟演示64
3.6.10 提交LS-DYNA进行求解计算64
3.7 后置处理66
3.7.1 观察成形零件的变形过程66
3.7.2 观察成形零件的厚度分布云图及成形极限图67
第4章 矩形件的反向拉深成形模拟69
4.1 矩形件的拉深成形工艺分析69
4.2 导入模型70
4.3 设置分析参数70
4.4 前处理设置71
4.4.1 编辑零件71
4.4.2 零件单元网格划分72
4.4.3 零件单元网格模型检查73
4.5 快速设置74
4.5.1 创建压边圈零件“BINDER”75
4.5.2 单动设置[反向拉深/Singleaction(Inverteddraw)]75
4.5.3 定义坯料零件“BLANK”75
4.5.4 定义压边圈零件“BINDER”76
4.5.5 定义凹模零件“DIE”76
4.5.6 定义材料“Material”77
4.5.7 材料及工具运动相关参数的修改设置77
4.5.8 工模具运动规律的动画模拟演示79
4.5.9 提交LS-DYNA进行求解计算79
4.6 自动设置79
4.6.1 初始设置79
4.6.2 定义毛坯零件“BLANK”80
4.6.3 定义凹模零件“DIE”83
4.6.4 定义凸模零件“PUNCH”83
4.6.5 定义压边圈零件“BINDER”84
4.6.6 工模具初始定位设置84
4.6.7 工模具拉深行程设置86
4.6.8 工模具运动的动画模拟演示87
4.6.9 提交LS-DYNA进行求解计算87
4.7 传统设置89
4.7.1 创建凸模零件“PUNCH”89
4.7.2 创建压边圈零件“BINDER”90
4.7.3 定义工模具零件90
4.7.4 定义毛坯零件91
4.7.5 工模具零件自动定位92
4.7.6 测量凸模零件“PUNCH”的拉深深度92
4.7.7 定义凹模零件“DIE”的拉深行程曲线93
4.7.8 定义压边圈零件“BINDER”的压边力载荷曲线93
4.7.9 工模具运动规律的动画模拟演示95
4.7.10 提交LS-DYNA进行求解计算95
4.8 后置处理95
4.8.1 观察成形零件的变形过程95
4.8.2 观察成形零件的厚度分布云图及成形极限图97
第5章 汽车油底壳零件的拉深成形模拟98
5.1 导入模型98
5.2 快速设置99
5.2.1 创建零件“PART”单元模型99
5.2.2 创建零件“PART”99
5.2.3 网格检查101
5.2.4 创建并定义零件“DIE”103
5.2.5 创建并定义毛坯零件“BLANK”104
5.2.6 创建压边圈零件“BINDER”106
5.2.7 调整零件的冲压方向108
5.2.8 定义工模具及相关工艺参数设置109
5.2.9 提交LS-DYNA进行求解计算110
5.3 后置处理111
第6章 U形零件的回弹模拟113
6.1 回弹分析113
6.2 导入模型113
6.3 单元网格划分114
6.3.1 工模具零件单元网格划分114
6.3.2 毛坯零件网格划分114
6.3.3 网格检查116
6.4 自动设置117
6.4.1 建立新的拉深模拟117
6.4.2 定义板坯材料和属性117
6.4.3 定义工具118
6.4.4 工模具自动定位设置119
6.4.5 工序设置120
6.4.6 提交LS-DYNA进行求解计算121
6.5 回弹分析设置121
6.5.1 导入模型进行回弹分析121
6.5.2 回弹分析设置121
6.6 后置处理122
6.6.1 在后置处理器中读取d3plot文件122
6.6.2 回弹分析122
第7章 球形件的液压胀形模拟124
7.1 板料液压胀形工艺分析124
7.2 导入模型125
7.3 设定分析环境参数125
7.4 零件单元网格划分126
7.4.1 毛坯零件单元网格划分126
7.4.2 工模具零件单元网格划分127
7.4.3 单元网格检查128
7.5 自动设置129
7.5.1 初始设置129
7.5.2 选择毛坯材料和定义属性130
7.5.3 定义工模具零件131
7.5.4 定义压延筋零件131
7.5.5 工具定位135
7.5.6 工序设置136
7.5.7 提交任务到LS-DYNA进行求解计算140
7.6 后置处理140
第8章 十字形管件液压胀形模拟142
8.1 管件液压胀形工艺分析142
8.2 导入模型143
8.3 编辑零件144
8.4 零件的单元网格划分及网格检查144
8.5 自动设置147
8.5.1 定义零件“TUBE”148
8.5.2 定义工模具零件150
8.5.3 设置工模具零件初始位置153
8.5.4 定义工模具零件的运动行程153
8.5.5 工模具运动规律的动画模拟演示156
8.5.6 提交LS-DYNA进行求解计算156
8.6 后置处理157
参考文献158
猜您喜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