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酶促不对称有机合成
作者:(西)戈托尔,(西)阿方索,(西)加西亚乌迪亚莱斯 著,陈沛然 译
出版社: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10-01
ISBN:9787562826316
定价:¥69.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酶促不对称有机合成》讨论了现有的可用来解决现实合成问题的大多数生物催化方法,因此对于合成化学、精细化工以及制药领域特别有用。本书各章的介绍都力求作到全面而清晰,以便使它成为有志于进入这一迷人而又有用的研究领域的本科生和博士生乐于使用的信息来源。编者相信,本书既可以是学习参考书又可以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案头参考书。《酶促不对称有机合成》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方法学,第二部分是合成应用。第一部分包括三章,集中讨论改进已有的生物转化的立体化学效果的不同方法。第一章叙述通过改变反应介质来改进生物催化剂的立体化学效果的各种策略。第二章叙述通过定向进化技术产生新催化剂来改善酶催化的选择性。第三章叙述用来发现具有更优良性质的酶的各种方法。第二部分所占篇幅比较大,是按照酶催化或概念上特别的途径进行的反应类型来组织的。因此,第四章介绍动态动力学拆分,这是一个克服经典拆分的50%最高理论产率的好方法。第五章讨论另外两个概念上有趣而且实用的方法,即去消旋化反应和对映汇聚过程。第六章介绍酶在羧酸衍生物、醇和环氧化合物的转酯化反应以及水解反应中的最新应用,这些是酶在有机合成中应用最广的反应。在第七章,编者试图汇集酶在胺的拆分和酰胺合成中的最新进展。第八章和第九章分别叙述能得到感兴趣的对映富集的手性化合物的还原反应和氧化反应。此外,还特别介绍了反应过程所需要的辅因子再生的各种方法。本书的最后一章讨论了用酶来形成C—C键的方法。
作者简介
暂缺《酶促不对称有机合成》作者简介
目录
第一部分 方法学
第1章 介质工程
1.1 前言
1.2 通过介质工程调节酶的对映选择性
1.2.1 通过添加水可混溶的有机共溶剂提高选择性
1.2.2 在具有低水活度的有机介质中的选择性提高
1.2.2.1 有机溶剂体系
1.2.2.2 酶在有机溶剂中的性质
1.2.2.3 介质工程
1.2.3 基本原理
1.2.4 酶选择性的调控:新的研究趋势
1.2.4.1 离子液体
1.2.4.2 添加剂
1.3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2章 定向进化作为人工改造对映选择性酶的手段
2.1 前言
2.2 诱变的分子生物学方法
2.3 对映选择性的高通量筛选方法
2.4 通过定向进化提高酶对映选择性的举例
2.4.1 绿脓假单胞杆菌脂肪酶(PAL)
2.4.2 其它脂肪酶
2.4.3 酯酶
2.4.4 乙内酰胺酶
2.4.5 腈水解酶
2.4.6 环氧化物水解酶
2.4.7 磷酸三酯酶
2.4.8 转氨酶
2.4.9 醛缩酶
2.4.1 0作为Baeyer-Villiger酶和磺化氧化反应催化剂的环已酮和环戊酮单加氧酶
2.4.1 1单胺氧化酶
2.4.1 2细胞色素P450酶
2.4.1 3其它酶
2.5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3章 寻找新酶
3.1 前言
3.2 基于机理的酶设计
3.2.1 催化性抗体
3.2.2 以酶和蛋白质为基础的新催化剂的合理设计
3.2.3 合成的酶模型
3.3 偏基因组学
3.3.1 偏基因组派生的DNA文库的构建
3.3.1.1 环境的选择
3.3.1.2 克隆策略
3.3.1.3 筛选和检测技术
3.3.1.4 需要说明的主要问题
3.3.2 未培养的微生物基因组作为新基因的来源
3.3.2.1 多糖降解/修饰酶
3.3.2.2 脂解的生物催化剂
3.3.2.3 维生素的生物合成
3.3.2.4 腈水解酶、腈水合酶和酰胺酶
3.3.2.5 氧化还原酶/脱氢酶
3.3.2.6 蛋白酶
3.3.2.7 甘油水合酶
3.3.2.8 抗生素和药物
3.4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合成应用
第4章 动态动力学拆分
4.1 前言
4.1.1 对映纯化合物的合成
4.1.2 动力学拆分和动态动力学拆分
4.1.3 有机化学中的酶
4.2 金属催化的消旋化
4.2.1 乙酸烯丙酯和烯丙醇的动态动力学拆分
4.2.2 仲醇的动态动力学拆分
4.2.3 胺的动态动力学拆分
4.3 碱催化的消旋化
4.3.1 硫酯的动态动力学拆分
4.3.2 活化酯的动态动力学拆分
4.3.3 嗯唑酮的动态动力学拆分
4.3.4 乙内酰脲的动态动力学拆分
4.3.5 偶姻的动态动力学拆分
4.4 酸催化的消旋化
4.5 通过底物的连续可逆的生成-断裂的消旋化
4.5.1 氰醇的动态动力学拆分
4.5.2 半硫缩醛的动态动力学拆分
4.6 醛催化的消旋化
4.7 酶催化的消旋化
4.8 通过S。2取代的消旋化
4.9 其它消旋化方法
4.9.1 5-羟基-2-(5H)-呋喃酮的动态动力学拆分
4.9.2 半缩醛胺的动态动力学拆分
4.9.3 8-氨基-5,6,7,8-四氢喹啉的动态动力学拆分
4.10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5章 去消旋化和对映汇聚过程
5.1 前言
5.2 去消旋化过程
5.2.1 循环氧化-还原反应体系
5.2.2 使用单-微生物的仲醇的微生物去消旋化作用
5.2.3 使用两种酶/微生物体系的仲醇去消旋化作用
5.2.4 环氧化合物
5.2.5 羧酸
5.3 对映汇聚过程
5.3.1 氧化合物水解
5.3.2 硫酸酯酶
5.4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6章 羧酸衍生物、醇和环氧化合物的转酯化反应和水解
6.1 前言和范围
6.1.1 范围
6.1.2 反应条件
6.1.3 动力学拆分、动态动力学拆分和去对称化
6.1.4 对映汇聚转化反应
6.2 羧酸衍生物的对映选择性生物转化
6.2.1 酯的水解
6.2.2 酯的醇解
6.2.3 羧酸的酯化反应
6.2.4 内酯
6.2.5 酸酐
6.2.6 腈的水解
6.2.7 酰胺、内酰胺和乙内酰脲的水解
6.3 醇的对映选择性酶促转化
6.4 环氧化合物的水解
6.5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7章 羧酸衍生物的胺解和氨解
7.1 前言
7.2 酶催化胺解和氨解反应的机理
7.3 羧酸的胺解和氨解
7.4 酯的胺解和氨解
7.4.1 非手性酰胺的制备
7.4.2 旨的拆分
7.4.3 胺、二胺和氨基醇的拆分
7.4.4 二酯的去对称化
7.5 仲胺的动力学拆分
7.6 -氨基酸衍生物的合成
7.7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8章 酶催化的还原反应
第9章 手性合成中的生物氧化反应
第10章 醛缩酶:用于形成和切断C-C键的酶
索引
第1章 介质工程
1.1 前言
1.2 通过介质工程调节酶的对映选择性
1.2.1 通过添加水可混溶的有机共溶剂提高选择性
1.2.2 在具有低水活度的有机介质中的选择性提高
1.2.2.1 有机溶剂体系
1.2.2.2 酶在有机溶剂中的性质
1.2.2.3 介质工程
1.2.3 基本原理
1.2.4 酶选择性的调控:新的研究趋势
1.2.4.1 离子液体
1.2.4.2 添加剂
1.3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2章 定向进化作为人工改造对映选择性酶的手段
2.1 前言
2.2 诱变的分子生物学方法
2.3 对映选择性的高通量筛选方法
2.4 通过定向进化提高酶对映选择性的举例
2.4.1 绿脓假单胞杆菌脂肪酶(PAL)
2.4.2 其它脂肪酶
2.4.3 酯酶
2.4.4 乙内酰胺酶
2.4.5 腈水解酶
2.4.6 环氧化物水解酶
2.4.7 磷酸三酯酶
2.4.8 转氨酶
2.4.9 醛缩酶
2.4.1 0作为Baeyer-Villiger酶和磺化氧化反应催化剂的环已酮和环戊酮单加氧酶
2.4.1 1单胺氧化酶
2.4.1 2细胞色素P450酶
2.4.1 3其它酶
2.5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3章 寻找新酶
3.1 前言
3.2 基于机理的酶设计
3.2.1 催化性抗体
3.2.2 以酶和蛋白质为基础的新催化剂的合理设计
3.2.3 合成的酶模型
3.3 偏基因组学
3.3.1 偏基因组派生的DNA文库的构建
3.3.1.1 环境的选择
3.3.1.2 克隆策略
3.3.1.3 筛选和检测技术
3.3.1.4 需要说明的主要问题
3.3.2 未培养的微生物基因组作为新基因的来源
3.3.2.1 多糖降解/修饰酶
3.3.2.2 脂解的生物催化剂
3.3.2.3 维生素的生物合成
3.3.2.4 腈水解酶、腈水合酶和酰胺酶
3.3.2.5 氧化还原酶/脱氢酶
3.3.2.6 蛋白酶
3.3.2.7 甘油水合酶
3.3.2.8 抗生素和药物
3.4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合成应用
第4章 动态动力学拆分
4.1 前言
4.1.1 对映纯化合物的合成
4.1.2 动力学拆分和动态动力学拆分
4.1.3 有机化学中的酶
4.2 金属催化的消旋化
4.2.1 乙酸烯丙酯和烯丙醇的动态动力学拆分
4.2.2 仲醇的动态动力学拆分
4.2.3 胺的动态动力学拆分
4.3 碱催化的消旋化
4.3.1 硫酯的动态动力学拆分
4.3.2 活化酯的动态动力学拆分
4.3.3 嗯唑酮的动态动力学拆分
4.3.4 乙内酰脲的动态动力学拆分
4.3.5 偶姻的动态动力学拆分
4.4 酸催化的消旋化
4.5 通过底物的连续可逆的生成-断裂的消旋化
4.5.1 氰醇的动态动力学拆分
4.5.2 半硫缩醛的动态动力学拆分
4.6 醛催化的消旋化
4.7 酶催化的消旋化
4.8 通过S。2取代的消旋化
4.9 其它消旋化方法
4.9.1 5-羟基-2-(5H)-呋喃酮的动态动力学拆分
4.9.2 半缩醛胺的动态动力学拆分
4.9.3 8-氨基-5,6,7,8-四氢喹啉的动态动力学拆分
4.10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5章 去消旋化和对映汇聚过程
5.1 前言
5.2 去消旋化过程
5.2.1 循环氧化-还原反应体系
5.2.2 使用单-微生物的仲醇的微生物去消旋化作用
5.2.3 使用两种酶/微生物体系的仲醇去消旋化作用
5.2.4 环氧化合物
5.2.5 羧酸
5.3 对映汇聚过程
5.3.1 氧化合物水解
5.3.2 硫酸酯酶
5.4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6章 羧酸衍生物、醇和环氧化合物的转酯化反应和水解
6.1 前言和范围
6.1.1 范围
6.1.2 反应条件
6.1.3 动力学拆分、动态动力学拆分和去对称化
6.1.4 对映汇聚转化反应
6.2 羧酸衍生物的对映选择性生物转化
6.2.1 酯的水解
6.2.2 酯的醇解
6.2.3 羧酸的酯化反应
6.2.4 内酯
6.2.5 酸酐
6.2.6 腈的水解
6.2.7 酰胺、内酰胺和乙内酰脲的水解
6.3 醇的对映选择性酶促转化
6.4 环氧化合物的水解
6.5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7章 羧酸衍生物的胺解和氨解
7.1 前言
7.2 酶催化胺解和氨解反应的机理
7.3 羧酸的胺解和氨解
7.4 酯的胺解和氨解
7.4.1 非手性酰胺的制备
7.4.2 旨的拆分
7.4.3 胺、二胺和氨基醇的拆分
7.4.4 二酯的去对称化
7.5 仲胺的动力学拆分
7.6 -氨基酸衍生物的合成
7.7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8章 酶催化的还原反应
第9章 手性合成中的生物氧化反应
第10章 醛缩酶:用于形成和切断C-C键的酶
索引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