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各界人物
-
传世古王雄著一个古老家庭的精神生活是什么?是一种:“坚定而不屈、纯粹而勇敢”的追求。小说中构筑的古老家族的宏大叙事,不过是一种背景式的存在。以中国古钱币作为全书的中心意象和精神家园,象征着古老家庭中的一口井,涌出的是泉水与财富,隐喻着人类的自然本性与率真情感,而与之对立的则是世道的阴暗与人性的沦丧。
-
沂蒙红嫂颂唐士文等主编;中共临沂市委编“沂蒙红嫂”是千千万万沂蒙老区女性支持革命、献身革命、爱党爱军的群体形象。本书收录的百余位“红嫂”的动人事迹,只是沂蒙广大妇女拥军爱军模范众多事迹的一部分。
-
魏星日记魏星著我国首例:一位在校大学生出版5岁-17岁的日记专集。父传子承: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言教身教,儿子遵循父教,坚持道德长跑,执著追求,奋发向上。教子成龙:魏星考上了中国的最高学府::清华大学,她从5岁开始的功课::天天写日记,记录了他成长、成功、成熟的人生轨迹。家教之道:每一个成功者都是我们的参照系。魏家父子的成功之道发人深思,给人启示。
-
乡村传海男著海男的传记体作品,是一种精神传记,是心灵的探寻和灵魂的拷问。继《男人传》、《爱情传》、《女人传》、《身体传》之后,海男又推出了《乡村传》。乡村几乎是所有人的精神母亲,在它上面所潜藏的情感意义和审美价值远远大于其地理意义。在中国,大多数城市还带着乡村的味道,因为绝大多数城市人都与乡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海男虽然从小就生活在村庄的旁边,但是却算不上真正的“在场者”。作为农技师的女儿,幼时的海男可以无忧无虑地跟在农人和水牛的影子后面,小镇生活给予海男的是一种精神体验,一种情感回忆。乡村在海男的成长史上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清苦的乡村生活更能调动人们的想象力,更容易使人陷入沉思和冥想状态。凡是在乡村度过童年的人,都会有在田野里看着远处的乌云浮想联翩的经历。乡村生活把人的物质要求压得很低,这在无形中强化了人们的形而上冲动。乡村所赋予人们的那种心灵经验,其实是一种超越身体和欲望的精神之旅。人们出于生存等原因纷纷离开乡村,但是,却极少有人敢宣布与它彻底割断。背叛了乡村也就取消了自己的精神根基。海男为了撰写《乡村传》重新用心灵进入乡村,去寻找那些久违的事物。缓慢发生变化的村庄并未给作家恢复记忆带来很大难度。虽然云南那一带的乡村与黄河边的中国有着地域上的差异,但是,看看满脸布满皱纹的老太太,看看挂着农具的土屋,你就会不难明白乡村的灵魂是一样的。乡村在风雨的削刻之下,日渐憔悴。时代在不停地变换花样,各种潮流和时尚让人兴奋和疲惫。而乡村却似乎无动于衷。以不变应万变是乡村特有的智慧。即使在海男这样一个具有现代气质的作家面前,乡村的面孔依然如旧。为了打破尴尬,海男只好跟随着滚动的土豆进入乡村的梦境。乡村在海男眼里是一个深不可测的符号王国,一个丰富的精神世界。每一块石头,每一把泥土似乎都蕴含着古老的寓言,散发着一种隐秘的气息。在乡民眼里无比熟悉的事物,对于闯入者来说,都是一种美妙的启迪。可见,乡村的现实外面,罩着一层坚硬的外壳,来访者的诗情与乡村无关。旅者与居者操作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话语系统。资源贫乏的乡村从来都不缺少的阳光和传说。一头牛,一架纺织机,一条绣花背带,似乎都成了乡村的代言人,他们在农人的手里不过是一个极为普通的工具而已,而在作家海男面前,则分明成了一个深情的倾诉者。《乡村传》一书的副标题是《一个国家的乡村史》。乡村是国家的母体,埋藏着无数的文化谜语。“面对整个乡村的一张脸,使我们看见了皱纹”。海男企图用想象的方式来完成对乡村文化的解读,她所选取的意象如玉米、土豆、铁匠铺、哑巴、媒婆、泼妇等,代表了乡间的各种声音和情绪,透过它们,海男发现了乡村的灵魂。海男不是以一个观光者的身份来打量眼前的一切的,她的眸子里面闪动着精神的光辉。所以,我们不难明白海男何以写出这样的比喻:“麦子是一个农人的无形延伸的肋骨”。海男怀着寻访祖先的心情闯入乡村世界,她竭力按照乡村的法则去行走和感悟。面对朴素的生活现场,面对清苦的生活处境,有谁还能够无聊而肤浅地抒情呢?乡村哲学是深邃的,是一代代农人智慧和经验的积淀。农人的精神世界被人们所遗忘了,殊不知,农人在漫长岁月所累计的经历和情感蕴含着不可低估的生命能量。海男意识到了这一点,她发现一个乡村瞎子用尽她全部的想象力去梦见那座乡村山坡上的桃林,她听见田野向一个乡村孤儿发出呼唤。这些都构成了乡村灵魂世界中最生动的一部分。海男像是一个巫婆,数点着乡村的物什,迷醉在自己所编造的种种神秘故事之中。
-
冰心全传卓如著这是迄今为止第一部翔实而形象地记载冰心百年人生(1900—1999)风雨历程的文学传记,也是目前唯一的“冰心全传”。书中配有200余幅照片,生动地层现了冰心绚丽多彩的生活画卷。书中介绍了她怎样从冰雪聪明的稚子学童,一步步成长为参加爱国活动的青年学生、步入文坛的女作家、成绩优秀的留学生、学识渊博的女学者。从书中还可以了解她怎样从事各种工作和社会活动,以及她作为女儿、姐姐、妻子、母亲、祖母的表现。
-
漫游者说彭富春著彭富春,男,汉族,一九六三年九月十三日生于湖北沔阳农村。一九七九至一九八三年在武汉大学中文系学习,获文学学士学位。一九八五至一九八八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学习,师从李泽厚教授,获哲学硕士学位。自一九九一年起,学习于德国奥斯纳布吕克大学哲学系,师从海德格尔晚期弗莱堡弟子博德尔教授,一九九七年获哲学博士学位。一九九八年回国,现为武汉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并兼任哲学系副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本书其的一本自传体。
-
陈垣图传刘乃和等编著《陈垣图传》曾于2002年,北京师范大学校庆一百周年之际,以大开本铜版纸精装印制,以为纪念。惜其印数少价格高,一般读者不易见到。值此陈垣先生一百三十年诞辰,我社再版《陈垣图传》,并附录启功先生怀念老师的文章,寄托我们对陈垣老校长的怀念。
-
卡萨诺瓦传奇(法)黎迪娅·弗兰姆著;袁俊生译编辑推荐:卡萨瓦本是一个出身低贱、默默无闻的小人物,最终他如愿以偿地当上了梦想中的人物,其中所经历过的辛酸和苦难,所付出的代价和努力只有他自己心里最明白。他以此为荣,以此为乐,留给后人一部醒世之作。本书作者黎迪娅·弗兰姆是比利时精神分析专家,她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概述了卡萨瓦的一生,尽管她所引述的《我的一生》带有一定的片面性,但还是使读者能从卡萨瓦那点滴的文字里,领略到他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
-
萨摩亚翟兴付,仇晓谦著当今世界的诸多国家,不论大小,均以各自的方式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发挥着自己的作用。由于种种原因,介绍的文献书籍比比皆是,而那些在地球仪上几乎没有立足之地的小型、微型国家,却成被人们遗忘的角落,介绍它们文章非常有限,全面系统的介绍性书籍更是凤毛麟角。南太岛国已成为理想的旅游之地。交通、通讯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厌烦了都市喧嚣的游客将目光投向世外桃源般的南太岛国,人们纷纷飘洋过海去领异国风 情,享受回归大自然的轻松和愉快。在萨摩亚的两年多中,日常工作非常繁忙,我们利用休息和节假日时间,查阅有关书报章杂志、官司方材料,并采访当地居民,在掌握了大量材料的基础上,结合亲身的检验写出了这本书,可以说较为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萨摩亚的风土人情、社会发展和文化特色。
-
追寻李蕴晖著本书以作者个人的亲身经历,反映了历史风云变化,以及个人的生存状态,涉及经济、文化、教育、道德、使命以及友谊、恋爱、婚姻、家庭等诸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