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各界人物
-
他缔造了哈佛(美)亨利·詹姆斯 著查尔斯·W. 艾略特(Charles W. Eliot,1834—1926),哈佛大学第21任校长,曾任美国中等教育十人委员会主席、美国进步教育协会第一任名誉主席,美国近代最伟大的教育家,被罗斯福总统誉为“共和国第一公民”。自1869年上任,艾略特在哈佛大学实施了一系列改革——主张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并重,积极倡导选修制,提高入学标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开展研究生教育,倡导学术自由……这些教育改革措施对美国教育界乃至整个人类教育的进步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他的带领下,哈佛大学从偏安一隅的传统学院发展成为世界最好大学。1909年从哈佛退休后,艾略特积极投身公共教育事业,并主编了闻名全球学术界的“哈佛经典”丛书,该丛书在五四时期即被胡适、赵元任等人介绍引进中国,又称“五尺丛书”。本书详述查尔斯·艾略特长达40年的哈佛校长生涯,介绍了传主独特的教育思想以及在大学管理方面的卓越贡献,并从家庭环境、学校教育、人生经历等方面剖析其取得成功的原因,梳理出艾略特极富人文关怀的教育思想及其形成过程。
-
爱像水墨青花暂缺作者本书为名人婚恋传奇故事,内容记录了四十余位中外名人的旷世恋情。有的伉俪情深白头偕老,有的劳燕分飞酿成千古遗恨;无论怎样的悲欢离合,每一则故事都是红尘中的爱情经典。其中既有电影明星如费雯丽与奥利佛;也有军界名人如“沙漠之狐”隆美尔与露西•莫林的情爱故事……文字清新唯美,故事娓娓道来,深情感人。令人读之感怀不断,思索万千。
-
民国风流韩明辉本书选取民国时期的十三位文化名人,如辜鸿铭、张竞生、郁达夫、苏曼殊、吴宓、林语堂、章太炎、梁启超、胡适、蔡元培、蒋梦麟、李叔同。用生动有趣的笔墨叙述了者十三位文化名人的爱恨情仇及他们的生活掠影。这十三位名人,有学贯中西的辜鸿铭,其一生毁誉参半,为纳妾制辩护;还有*性学家张竞生……他们个性鲜明,有国学大师,有得道高僧,有著名作家,在感情的世界里,有的从一而终,有的妻妾成群,有的始乱终弃,有的感情一生不幸。通过此书可走进这十三位名人的感情生活,了解文化名人的感情世界,更能知晓他们的爱情观和婚姻观。
-
学海兰舟本书编委会本书以照片和文字相结合的形式再现了冯士?i院士求学成长、科学研究、教育教学及社会活动的方方面面。书中收录了冯先生对海洋科学教育的认识,以及合作者和学生们撰写的随想和感悟,从不同视角展示了冯先生的教学思想、人才培养理念、学术成就与性格特点。本书不同于一般的人物传记,其特点是将多篇论文及随笔集成出版,反映了他人对冯先生的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的理解。
-
我的武大老师张发林暂缺简介...
-
斯大林格勒的白玫瑰比尔耶讷 著暂缺简介...
-
她们灵魂里有香气兰泊宁暂缺简介...
-
光明人生许爱珠暂缺简介...
-
影记沪上孙孟英 编著《大家闺秀》一书,主要讲述20世纪二三十年代那些出身上海豪门的大小姐与众不同及鲜为人知的生活经历。书中有扣人心弦、可读性强的故事,更有不少读者不曾见过的大小姐们青春美丽、楚楚动人的经典老照片。
-
良知对抗暴力斯蒂芬·茨威格茨威格在这里讲述了一场“苍蝇与大象之间的战争”,即以加尔文为代表的作为异见者的新教徒企图获得自己应有的地位时,如何遭到罗马教廷的无情迫害;而当新教运动代表人物加尔文控制了一座城市之后,他对待异见者又是何等残酷和决绝。茨威格在《良知对抗暴力》中刻画了一个坚持自己独立信仰、一生倡导宽容、理性、自由和独立的小人物卡斯特里奥,在他面对强权时的无畏精神。 塞巴斯蒂安·卡斯特里奥(SebastianCastellio,1515-1563),法国传教士和神学家,16世纪宗教自由及良心自由的主要倡导者。他曾在法国里昂大学修读,并与加尔文在斯特拉斯堡及日内瓦共事,1544年因信仰原则的分歧而被撤去日内瓦学院院长一职,十年后被任命为瑞士巴塞尔大学的希腊文教授,其间以笔名出版《论异端》(Dehaereticis)一书。在书中他为被加尔文在日内瓦处以火刑的西班牙医学家及神学家米盖尔·塞尔维特写道:“当塞尔维特以理性和文字战斗时,他只应被理性和文字反击。”1563年,卡斯特利奥在贫病交加中死去。卡斯特利奥一生提倡宗教容忍,尤其斥责政府对异端的驱逐行为。 这部完成于1936年的著作,其核心内容是祈求人的理性和对人的宽容。作者把历史事件当做镜子,特别清楚地揭示了他自己的那个时代的各种危机和邪恶。卡斯特里奥挺身而出反对日内瓦宗教改革家加尔文的暴政,其态度之坚决,在他的所有同代人中无人能与比肩。加尔文是指控西班牙医学家及神学家米盖尔·塞尔维特为渎神者并最终将其火刑处死的主谋,塞尔维特被处死后,神学上的和政治上的专制与要求宽容之间的斗争似乎已告结束,但是卡斯特里奥却要竭尽全力将良知对抗暴力的斗争进行到底。 三联书店1986年曾出版根据英译本转译的《异端的权利》。本书则是译者根据德国菲舍尔出版社德语原著翻译,对书中的人名、地名和历史事件作了必要的注释,并编写了详尽的“本书大事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