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
禁烟名臣邓廷桢宋震昊《禁烟名臣邓廷桢》以讲故事的方式介绍了中国清代 的爱国大臣邓廷桢的传奇一生,力求史实准确、生动活泼。本书从其出生地——南京城南的万竹园,讲到大宅里的生活、童年的启蒙、对祠堂的敬畏,将一个迁自安徽的书香门第展现在读者面前。在中进士后,他远赴关中地区任地方官,处理了一批冤假错案,颇得民心。不料在他提拔离任后,因柳全璧案遭到牵连而革职。没过一年,他由皇帝恩擢重新回到陕西,又任安徽巡抚达十年之久。本书的核心是他之后在两广总督任上,与林则徐通力合作,大力禁烟,即是历的“虎门销烟”,展现出中华民族的伟岸气节。他用无可挑剔的敬业,书写了爱国主义的华章。为人民谋福祉,为天下谋太平,这样的爱国主义将领,成为清代廉吏的楷模。
-
深稽博考的能源人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本书是一部带有传记色彩的励志性著作。通过对林昌荣教授40年学术生涯的回顾,系统展现了他在石油科学研究与勘探开发工作方面所取得的斐然成就,大力弘扬了他勇于拼博、勇于创新的精神。通过匠心 的结构安排,情真意切的娓娓叙述,不同笔法、图文并茂的运用,电视和其他媒体专访或报道的重现,发明专利的展示,论文的选粹等等,把林吕荣教授的科研、工作、生活和精神风貌,真实、可信、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让读者充分了解他的概况、工作业绩、发明专利、学术研究、社会活动、媒体报导、探索追求和人生感悟。
-
朱绍侯逝世周年纪念文集龚留柱朱绍侯先生是 的历史学家、历史教育家和出版家,他一生笔耕不辍,诲人不倦,献计黄宫,硕果累累。作为一位学者,他严谨务实,科学求真;作为一位仁师,他孜孜不倦,桃李面门;作为一名编辑,他攻坚克难、乐于奉献;作为一位老者,他秉烛前行,笔耕不辍。在朱绍侯先生逝世周年,学界同仁以论文方式表达了对他的沉痛悼念和深情追思,本书稿予以汇编成册,旨在纪念朱绍侯先生逝世周年,追忆朱绍侯先生的治学精神和科学精神。
-
王兮王兮归去来王旭烽该书系“吴越国历史文化丛书”之一,是介绍吴越国三代五王的历史人物传记,讲述吴越国创立者钱镠生平中有关发迹、征战、衣锦还乡、治国理家等方面的历史故事和逸闻轶事,以及他的一些思想言论对钱氏后人和世人的积极影响,并介绍了吴越国后继四王——钱元瓘、钱佐、钱倧、钱俶,展示他们当年的风采才华,讲述他们在杭州的故事,撷取他们身上的历史闪光点,评价他们的历史地位和产生的积极影响。全书史料翔实,历史与人物的叙述脉络清楚,人物形象描写生动,在纷繁、复杂的五代十国的历史背景中,清晰而生动地勾画出历代吴越王的形象。
-
郑板桥评传鄢敬新暂缺简介...
-
苏州泰伯庙的故事吴眉眉,吴友华本书是一本关于泰伯文化的通俗读物。泰伯三让王位的事迹和精神,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典范,后被孔子尊为至德。一个“让”字,使泰伯成为锦绣江南的开拓者、吴地文化的播种人。以小学师生参观苏州泰伯庙(苏州青少年教育基地)讲故事的形式,讲述泰伯奔吴、建立勾吴国、苏州泰伯庙的建造背景、历代修建的过程、苏州泰伯庙的现状以及师生们参观后所受的教育和启发等。重点突出泰伯三让王位的至德文化,开拓进取的城市精神,对后世产生的积极影响,以及当今研究泰伯文化的现实意义等。
-
吴江人物水利合志吴江区档案馆,吴江区地方志办公室全书收录了《松陵文献》《江震人物续志》《吴江耆旧传》《同里先哲志》《续同里先哲志》《吴江水考》等六部著作,是苏州市吴江区历史人物和古代水利设施的一部合编志书。吴江历 文化繁荣,物阜民丰。是书人物部分是对吴江历 的耆旧先哲传记资料文献进行点校整理。水利部分涉及吴江地区水系脉络等有关信息,包括吴江水利的诏命敕书、奏状章疏、祀文诗歌等。是书保存吴江的光辉事迹,资政便民,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弘扬中华民族 传统文化服务。
-
沧海月明珠有泪张觅本书是介绍唐朝 诗人李商隐生平经历及其诗作的-部文学作品。李商隐(约813年一 -858年) ,晚唐 诗人,字义山,号玉溪(雞)生,又号樊南生,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祖辈迁荥阳 (今河南荥阳市)。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 ,李商隐登进士第,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弘农尉等职。因卷入“牛李党争的政治旋涡而备受排挤,-生困顿不得志。唐宣宗大中末年(约858年) ,李商隐在郑县病故,死后葬于祖籍怀州雍店(今沁阳山王庄镇)之东原的清化北山下。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秘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
-
一代风流李海平,刘海峰本书选取了济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在山东省立一师时期的15位校友,在搜集资料的基础上,力求真实全面地反映他们的成长历程,展示这步青年群体为山东的、共青团组织的创建与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
-
滦东壮歌陈厉辞,曹明迪本书为历史纪实类作品,主要介绍革命战争时期,滦东的文艺工作者坚持在敌后开展文艺工作,在艰苦的环境下创作文艺作品的史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