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
杜甫传冯至著杜甫是众人皆知的大诗人,他的一生可谓历尽坎坷。尽管生活困苦,但无论走到哪里,身处何种境地,他都以一颗赤诚的心关切时政民瘼,发为感人肺腑的诗篇。他被人们尊称为“诗圣”。冯至是当代著名的诗人,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他以“携妻抱女流离日,始信少陵字字真”的切身感受,在杜诗中找到了知己般的共鸣。于是,他以杜诗为根据,“用一个现代人的虔诚的心与虔诚的手描绘出一个唐代的杜甫”, 绎杜甫的人生和诗心,表彰“诗圣”的人格精神与艺术魅力,同时也借以排遣自己家国之爱无处安放的苦闷。这是一部心与心交谈的诗人传记。
-
陶渊明传王青 著《陶渊明传》从陶渊明的思想渊源出发,以其生平经历为线索,将其青年时代、为官生涯、直到归隐田园的人生轨迹完整、清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带领读者走进他所处的时代、生活和诗作,走进他的内心独白、挣扎和追求,力求再现他如何从一个在时代的泥淖中坚守的传统文人走向田园隐士,构建出令无数人向往的心灵桃花源,成为中国人的精神偶像。
-
胡也频画传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 龙华烈士纪念馆 编; 尚娅 著本书分为“童年岁月”“求学少年”“文艺道路”“遇到爱情”“文艺转向”“革命洪流”六章,按照时间顺序讲述了胡也频的一生,附有胡也频生平大事年表。胡也频通过写作诗歌、小说等文艺作品,参与编辑和出版工作,在文艺战线领域抨击旧社会的黑暗,同时富有激情地追求光明,最终为光明献身。本书主要参考了胡也频的文学作品,以及丁玲、沈从文写的关于胡也频的回忆文字,在传记写作方面更加具有文学气息和可读性,也更贴合胡也频的左联成员身份。
-
殷夫画传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龙华烈士纪念馆 编,郭莹 著本书为殷夫烈士的画传,讲述了殷夫以笔为刀、参与革命事业的历史。全书以时间为线索进行章节安排,共分为六章:第一章“是东方的微光”介绍了殷夫的家境与同年和少年求学生活,分析了殷夫正直的性格和坚定的革命精神起源;第二章“是林中的响箭”介绍了殷夫进入青年后正逢五卅运动和国民革命,积极投身革命运动的事迹;第三章“是冬末的萌芽”介绍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殷夫开始从事革命文学创作的转变并两次入狱的历史;第四章“是进军的第一步”介绍了1928年殷夫与亲兄、国民党军事家徐培根决裂,并参与《列宁青年》等进步刊物创作的故事;第五章“是对于前驱者的爱的大纛”讲述了1929年殷夫参与组建“左联”并与鲁迅先生、蒋光慈等左翼文学家共同创作的事迹;第六章“是对于摧残者的憎的丰碑”则记叙了殷夫1931年牺牲于龙华的事迹。全书以扎实的史料和严谨的逻辑,为读者擘画出殷夫烈士的光辉形象,图文并茂,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
李求实画传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 龙华烈士纪念馆 编 黄秋雨 著本书以详实的史料、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李求实波澜壮阔的一生,作为“左联五烈士”之一,李求实用28岁如流星般短暂的生命,诠释了一名共产党人的伟大责任和时代担当。内容上用6章的篇幅,详细介绍了李求实的少年时期,成长为一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以笔作刀干革命,组织和领导青年工作,在白色恐怖中的英勇斗争,在宣传文化事业方面的贡献以及最后英勇牺牲。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风雨如晦的年代“革命理想高于天”,舍生取义、无畏牺牲,为中国革命与心中的信仰披肝沥胆。
-
柔石画传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龙华烈士纪念馆 编 周紫檀 著本书为柔石烈士的画传,围绕柔石绚烂的一生展开。书稿约7万字,分为八章:“负笈异乡跳出大山包围”“如蔽黑布不知去向何处“北上南回寻一盏明灯”“惊醒一场教育救国的梦”“漫漫夜航终遇灯塔”“栽种朝花播撒新兴艺术”“血在沸,心在烧”“为了永不忘却的记念”,文末附柔石年谱,全书通俗易懂,配以一定数量的图片,给读者展现了柔石的一生:作为一个革命家,柔石积极参加党领导的革命活动;作为一个文学家,他积极从事新文化运动,致力于唤醒民众忧国忧民的革命意识;面对死亡,他毫不畏惧,淡定地讲述和生活。正因为有无数如柔石前辈先烈的奋斗和牺牲,才有今天幸福的生活。
-
冯铿画传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龙华烈士纪念馆 编,董婧 著本书以时间为线索,按照人物传略的结构,采用纪实性写法,以时间为线索,记叙了冯铿烈士的生平和革命事迹。本书共分为五章,第一章“出生书香门第”记叙了冯铿女士幼年的经历和崭露头角的文学水平,尤其是冯姐冯素秋矛盾的婚姻使冯铿走上反对封建的道路;第二章记叙了国民革命时期,年少的冯铿参与革命、声援国民革命军东征、支援五卅运动等事迹,追述了冯铿革命意志的演进;第三章记叙了大革命失败后,冯铿回到潮汕家乡农村、参与农民革命和教育事业的故事;第四章记叙了冯铿奔赴上海参与“左联”、以笔为刀投身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着重分析了传统知识分子出身的冯铿如何转向无产阶级革命;第五章记叙了冯铿与柔石的爱情和此后的牺牲事迹。全书图文并茂,史料详实,具有较好的可读性。
-
中华先贤人物故事汇 柳宗元钟志辉 著暂缺简介...
-
包拯传滕非包拯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清官。千百年来,他铁面无私、不畏权贵、为民伸冤、断案如神的形象广为后世传颂。包拯出身在官宦世家,直到29岁才考中进士。他并没有立即入朝当官,而是先回家奉养了父母十年。十年后包拯才正式踏上仕途,他大义凛然地同各种不法行为斗争。包拯生活的时代不但有范仲淹、富弼、欧阳修等一代名臣,还有文彦博、韩琦、吴奎等后起之秀。包拯是怎样脱颖而出,一步步成为既让人闻风丧胆又让人深深爱戴的“包青天”的?那些脍炙人口的传说到底有没有依据?它们又是怎样广为后世流传的?本书将一一为你解惑。
-
杜甫传冯至 著杜甫的时代,是从“开元全盛日”转变为“路衢唯见哭,城市不闻歌”的时代。杜甫的一生,是从“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转变为贫病交加、流离道路的一生。杜甫写他的时代和他自己的生活都是蘸满血泪,沉郁悲哀。但是我们读了他的诗,并不因而情绪低沉,反倒常常精神焕发,意气高昂。因为他那百折不回的乐观精神在字里行间感染着我们。翻开这部诗人写给诗人的心与心交谈的传记,透过冯至笔下情真意切的文字,感受杜甫那颗始终滚烫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