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
郑源兴年谱长编孙善根 著上海的宁波帮商人,对上海的发展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而宁波帮商人中,对蛋大王郑源兴的研究却很少,书稿以收入郑源兴相关资料为主,将蛋大王以及茂昌公司的建立、发展过程梳理得十分清楚,从整理资料角度来看,书稿是有出版价值的。全书章节分为总序、引言、凡例、1891年—1955年(1岁—65岁)年谱、谱后。附录部分包括郑源兴著述、茂昌公司重要会议(创立会、股东会、董事会、董监联席会议)议决录、郑源兴家族谱系、主要引用文献资料索引、其他。
-
在淡泊宁静中绽放段红伟沈周虽与唐伯虎、文徵明、仇英并列“明四家”,但他在“明四家”中 的人气远远不如同时期的唐伯虎和文徵明。是因为沈周的才情不如他 们?正相反,沈周少年即有文名,被认为才比王勃 ;他是影响后世的 “吴门画派”的开创者,其画作无论当时还是后世皆被奉为“神品”。 沈周的才情也曾给自己带来青云直上的机会,是他自己拒绝入仕。 沈周为何如此低调?在以仕途平顺为文人普遍追求的时代,是什么让他选择“隐逸”? 沈周虽不像某些晚明文人那样具有叛逆性,敢于藐视传统,却也有着自 己独立的思考,正如其诗说 :“纳纳乾坤内,秋风自布衣。”本书即以沈 周的一生为主线,在为读者介绍其成长道路与艺术成就的同时,刻画了 他是如何在遵循传统伦理道德的基础上,以“非主流”的姿态生存。 全书结合沈周所处的时代背景,并配合其不同阶段的高清画作四十多 幅,形成了艺术作品与创作者生命历程的对照,令人物形象更立体、饱 满,是全面了解沈周及其艺术成就的ji佳读物。
-
在喧嚣世界里持守匠心林家治,卢寿荣在讲究书画一体的中国画坛中,仇英显得有些另类:他匠人出身,一生专注于画,纯粹因画画本身闻名。 在以文人画为主流的时代,以“工笔人物”得名的仇英的处境其实有些尴尬;在重视画家“画外功夫”的文人画坛中,他可谓异数,因此少不了遭遇冷眼。但仇英毅力非凡,他凭着勤奋与意志确立了属于自己的风格。他将精细工笔与青绿山水相结合,诠释了中国画的秀丽与意境;他师古、仿古,却独具浪漫情怀。正如书中所言,他留如椽画笔,竖立人间千古,吞吐四方风云。最终,漆匠出身的仇英,得与儒生才子们(沈周、唐寅、文徵明)共同跻身于“明四家”的行列。 本书是“艺术的故事”丛书的一种,作者细致勾画了仇英的一生,四十多幅配图与其生命历程相对照,令仇英形象更加立体。作者将人物与历史背景相融,将仇英成长、创作风格的演变与他所处的环境相结合,在写人物的同时也是写社会生活,极为难得。
-
布老虎传承人口述史马知遥,王明月《传承人口述史研究丛书》是一套丛书,首辑出齐四本,它们分别是《布老虎传承人口述史》《面塑传承人口述史》《木雕传承人口述史》《非物质文化遗产前沿问题研究》,共计一百余万字。每本图书都配有现场调查和传承人的珍贵资料图片近百张,这基本上实现了我们的理想:为散落在大地上的,身怀绝技的,鲜为人知的民间艺术家们留下自己的声音。每一个精选的艺术家都是非遗传承人中闪亮的那一个,他们无论受挫还是取得成功都是一道传奇,在贴近真实的口述实录中,我们师生本着真实记录、仔细捕捉、留住历史、启发众人的目的,让这样一套书既可以成为非遗保护成功案例的汇总,让不同行业的非遗传人在阅读中获得启发,也可以成为专业研究者的一手田野资料,为在不同视角下研究非遗提供智慧,同时也可以成为大众的读物,在每一个民间艺术家的个人故事里,了解和亲近我们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尤其是,非遗需要从娃娃开始,从小培养孩子们的非遗保护意识,这几乎已经成为学界共识。
-
曾子故事张承文《曾子故事》是2019年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社科普及应用研究专项课题成果,是作者多年潜心研究曾子与儒家文化的结晶。本书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尊重历史事实,以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系统收集整理了儒家代表人物、孔子著名弟子曾子的故事,采取灵活多样的表现方式,力求语言通俗生动,包括曾子的孝道、修身、齐家、政治等方面的故事,深挖故事的思想内涵与现代价值,并对故事背景及与之相关的儒家思想、传统文化进行了引申介绍,将中华传统美德融入到故事中去。由于曾子身上具备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勇毅担当、知行合一等优良品德,堪称中华美德的化身,所以,《曾子故事》称得上是一本关于曾子、儒家、传统美德的小百科。
-
志兴大明,败局难挽丁振宇 著,孟繁龙 编,秋生 校崇祯是明朝紫禁城最后一位帝王,历史对他有多种评价:有人说他是一个精明强干的天子,一个励精图治的勤政皇帝;有人说他是一个苛察残暴的专制帝王,一个刚愎自用的亡国之君。他重用孙承宗、袁崇焕、洪承畴、卢象升、孙传庭等能臣名将,又因他的血液里承续着太祖的刻薄寡恩,最终一众国之栋梁成为历史悲剧。同时他又是一个爱好广泛且多情体贴的丈夫。最不幸的时他生在“天下汹汹”的多事之秋,与皇太极、李自成、张献忠等乱世枭雄成为对手,尽管他殚精竭虑,华发早生,但终究无法实现自己的强国之梦,无力挽救病入膏肓的大明王朝…… 本岀以翔实的资料、通俗的语言,再现崇祯这个与众不同的亡国之君、令人同情的末路皇帝的生平史事;以严谨的论述品评崇祯一朝的功过得失,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君非甚暗”之说的成因;以广阔的视野、权威的史料,引导读者体会历史进程,品味历史的沧桑,感悟王朝兴衰的真谛。
-
吴江历史人物碑传集吴国良 著,苏州市吴江区太湖旅游文化研究会,吴江博物馆 编《吴江历史人物碑传集(套装上中下册)》收录吴江历史人物一千余人,上起西晋,下讫民国。采辑各家谱谍、方志、著述以及碑刻、拓片中的碑铭、墓志、行状、传记文章一千两百余篇。该书所称的“吴江”,沿用吴江旧志记载的“疆域”,包括今属昆山周庄、上海青浦、苏州石湖的部分地域。所称的“吴江人”,系指无问居地而籍贯吴江者,以及虽为外籍,但婚嫁、入赘吴江或长期寓居吴江的密切相关者。该书正文的排列,按朝代、人物生卒年为序。生卒年不可考者,则以其人生平及其亲友信息为线索,相应插入。但凡夫妇者,将其编排在一起,此为例外。该书碑传文章的撰写者,清及此前的均系以朝代,清之后因有时代归属难于界定者,故均略而不署。《吴江历史人物碑传集(套装上中下册)》所辑文章均注明出处,但略去版本。全文不论短长,分段一从其旧。对原文中的错字衍文,酌情改正补入,不出校记,不作说明。对少量史料存疑考证的,文末有小注。
-
世虽纷纭,我有主见王进 著文徵明凭借书画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明四家”,凭借诗文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可谓诗、文、书、画“四绝”。 这样的文徵明在时人眼中是一流人物,加之父执辈为官均有作为,从政一时成了文徵明的理想。然而在九次应试九次不第后,他终于放下执念, 在诗酒酬唱、书画鉴赏中度过一生,平淡中自有精彩。 文徵明的平和与淡泊在当时格格不入。好友如唐伯虎、祝允明大多风流 不羁,可文徵明生活在江南佳丽地,置身放纵礼法的年轻才俊中,却能 力摒流俗,做到“平生不二色”。与世不合的文徵明与周围人的冲突自 然不可避免。少年时,他内心也曾升腾起挣脱现实的火焰,但到暮年, 这股火焰已归于对自我的完善。终于,身兼艺术家和儒者双重身份的文 徵明在平淡中实现了精神的自由。他去世时的场景仿佛浓缩了这份自 由 :在苏州,九十岁高龄的文徵明坐在书房的小椅上离世,面前是整 齐摊开的纸笔。 可人们在探查文徵明看似平淡的生命轨迹时,除了看到他在艺术上的突 破和他对理想、道德的坚守外,也能看到他曾在出世与入世之间徘徊, 对生命有过痛苦的感受。本书希望探入文徵明平淡的生活水面,触摸他 深埋于水下的艺术人生和艺术精神,以便读者更多地了解文徵明其人以 及他诸多创造精神的发端。由于作者将文徵明的人生轨迹与当时社会的 发展络脉交织在一起,读者对数百年前的艺术气象也将有更深的体会。
-
蒋平阶研究刘轶 著蒋平阶是明末清初著名的云间派词人、反清志士,同时还是广为人知的地学大师。本书重点研究了蒋平阶生平事迹、一生交游、诗词创作、地学成就等内容,尽可能客观全面地考察蒋平阶的人生道路和精神追求。书附蒋平阶年谱简编,通过相关史料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努力还原一个真实的、有血有肉的历史人物。
-
谁以锦瑟奏哀弦流星 著李商隐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是唐诗里的一朵奇葩,其构思新奇,风格婉约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成为几千年来,人们不断咀嚼回味揣测的名篇,连带着他的人生在后人眼中也显得神秘。本书讲述了大唐才子李商隐坎坷悲情的一生,以李商隐的诗句为引,描写了他因卷入党争而郁郁不得志的仕途经历,也记叙了他婚前几段无疾而终的爱情经历,以及与妻子的伉俪情深,令人读后唏嘘不已,不失为一本可读性强的通俗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