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判例刑法学(上下卷)
作者:陈兴良 著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5-01
ISBN:9787300105772
定价:¥16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判例刑法学(套装全2册)》阐述的是一种依存于判例,并从判例中引申出来的法理。判例成为《判例刑法学(套装全2册)》的基本线索,以判例为载体,对刑法重大问题进行个案性的考察,进而对司法过程的思维方法进行学理上的评判。这个意义上的刑法学,就是《判例刑法学(套装全2册)》之所谓判例刑法学。
作者简介
陈兴良,1957年3月21曰生,浙江义乌人1981年12月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律学系获法学学士学位,同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1984年12月获法学硕士学位,1988年5月获法学博士学位1984年至1997年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任教,先后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1994年被评为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北京大学刑事法理论研究所所长、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犯罪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监狱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学科评审组专家等职。1997年入选国家教委首批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并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9年当选第二届“全国十大杰出中青年法学家”2000年获教育部第二届高校青年教师奖,2001年“中国司法制度与司法改革”获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高等教育)一等奖,2004年经人事部等八部委批准,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4年八选教育部文科首批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4年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教师,2005年“刑法课程教学方法改革”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06年作为课程负责人的北京大学刑法课程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主要学术成果:专著,《正当防卫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共同犯罪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1994年获北京市第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刑法哲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初版,1997年修订1版,2000年修订2版,2003年修订3版),1995年获国家教委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遗传与犯罪》(群众出版社,1992),《刑法的人性基础》(中国方正出版社,1996年初版,1998年第2版),2000年获北京市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刑法疏议》(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7),《刑法的价值构造》(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2002年获教育部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刑法的启蒙》(法律出版社,1998年初版,2003年修订版),《刑法适用总论》(法律出版社1999),2002年获司法部法学教材与法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本体刑法学》(商务印书馆,2001),2002年获北京市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规范刑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2006年获司法部法学教材与法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刑法学的现代展开》(与周光权合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除专著外,另有文集8部,并主编著作三十余部、合著6部,合译5部。在《中国社会科学》、《法学研究》、《中国法学》、《中外法学》等核心刊物发表论文二百余篇。
目录
上卷
绪论 判例教学法:以法系为背景的研究
一、判例法的历史溯源
二、法学形态的类型考察
三、判例教学法的内容分析
四、判例教学法的中国前景
第1章 刑法解释
第1节 组织男性从事同性性交易行为之定性研究
案名:李宁组织卖淫案
主题:客观解释论 主观解释论解释方法
一、案情及诉讼过程
二、争议问题及裁判理由
三、刑法解释的立场探究
四、刑法解释的方法分析
第2节 非家庭成员间遗弃行为之定性研究
案名:王益民遗弃案
主题:沿革解释语义解释
一、案情及裁判结论
二、争议及裁判理由
三、立法沿革及其解释
四、理论分析
第3节 使用骗取的合法证件出境行为之定性研究
案名:顾国均组织偷越国(边)境案
主题:补正解释
一、案情及诉讼过程
二、争议问题及裁判理由
三、立法沿革
四、理论评判
五、补正解释
六、本案定性
第2章 罪体
第1节 妻子自杀不救助行为之定性研究
案名:宋福祥故意杀人案
主题:不纯正的不作为 不作为之作为义务
一、案情及诉讼过程
二、案件事实的认定
三、不作为之作为义务
第2节 殴打致使他人跳水溺亡行为之定性研究
案名:李宁故意杀人案
主题:作为与不作为的区分 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的
过失的区分
一、案情及诉讼过程
二、分歧意见的初步分析
……
第3章 罪责
第4章 未完成罪
第5章 共同犯罪
第6章 单位犯罪
第7章 竞合论
第8章 刑罚裁量
第9章 刑罚适用
附录 Ⅰ 案名索引
附录 Ⅱ 主题索引
附录 Ⅲ 案名与主题复合索引
下卷
绪论 判例教学法:以法系为背景的研究
一、判例法的历史溯源
二、法学形态的类型考察
三、判例教学法的内容分析
四、判例教学法的中国前景
第1章 刑法解释
第1节 组织男性从事同性性交易行为之定性研究
案名:李宁组织卖淫案
主题:客观解释论 主观解释论解释方法
一、案情及诉讼过程
二、争议问题及裁判理由
三、刑法解释的立场探究
四、刑法解释的方法分析
第2节 非家庭成员间遗弃行为之定性研究
案名:王益民遗弃案
主题:沿革解释语义解释
一、案情及裁判结论
二、争议及裁判理由
三、立法沿革及其解释
四、理论分析
第3节 使用骗取的合法证件出境行为之定性研究
案名:顾国均组织偷越国(边)境案
主题:补正解释
一、案情及诉讼过程
二、争议问题及裁判理由
三、立法沿革
四、理论评判
五、补正解释
六、本案定性
第2章 罪体
第1节 妻子自杀不救助行为之定性研究
案名:宋福祥故意杀人案
主题:不纯正的不作为 不作为之作为义务
一、案情及诉讼过程
二、案件事实的认定
三、不作为之作为义务
第2节 殴打致使他人跳水溺亡行为之定性研究
案名:李宁故意杀人案
主题:作为与不作为的区分 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的
过失的区分
一、案情及诉讼过程
二、分歧意见的初步分析
……
第3章 罪责
第4章 未完成罪
第5章 共同犯罪
第6章 单位犯罪
第7章 竞合论
第8章 刑罚裁量
第9章 刑罚适用
附录 Ⅰ 案名索引
附录 Ⅱ 主题索引
附录 Ⅲ 案名与主题复合索引
下卷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