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中国学习思想通史
作者:胡小林 主编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05-01
ISBN:9787010057545
定价:¥120.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本书立足于中华民族传统的思维方式和治学特色,打破目前的学科、专业壁垒,综合贯通,吸收、融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诸多相关领域的各种知识,对中国学习思想发展的轨迹、特点和规律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论述。 本书作者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和气势,超越门派观念,摆脱师法、家法的局限,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志在追求历史真实和学术真理。在论述中国学习思想的发展进程时,无论是儒家、道家,无论是古文家、今文家,无论是汉学家、宋学家等,只要他们对学习思想的发展作出过自己的贡献,书中都其树碑立传,并加以认真总结和客观评价。
作者简介
胡小林,(1956.12)男,汉族,山东省栖霞人,枣庄学院教授。袁伯诚,(1934.12)男,回族,山东省即墨人,青岛大学教授。
目录
序一
序二
导言
第一编 先秦元典学习思想
甲编 综述
第一章 前元典型学习思想
第一节 前元典型学习思想溯源
第二节 前元典型学习思维方式
第三节 学习思想物化形态——文字、文本的产生
第四节 三代时期的学习思想
第二章 春秋战国时期的学习思想
第一节 社会大变革对学习思想变化的影响
第二节 文化转型对学习思想的影响
第三节 《六经》——学习经典的产生与确立
第四节 学习原创精神的第一座高峰——士阶层
第三章 先秦儒家与道家的学习思想
第一节 儒家学派的形成
第二节 先秦道家学习思想的文化渊源
乙编 传纪
第四章 中国学习思想之祖——孔子
第一节 社会大变革中的“圣之时”者
第二节 办私学“有教无类”,为平民争得学习权利的教育家
第三节 对三代元典文献的整理与传授——“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
第四节 “信而好古”的历史意识
第五节 性与天道:学习的人性根据与形而上的思辨
第六节 孔子学之内容与原则
第七节 孔子之后儒学的分化及发展
第五章 儒家孟、荀两大学派
第一节 尽心、知性、注重心性修养的孟轲
第二节 总结百家学说,“劝学”、“解蔽”的荀况
第六章 先秦道家的始祖与承祧:老子与庄子
第一节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的老子
第二节 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庄周
第二编 秦汉时期的学习思想
甲编 综述
第一章 政治思想变迁与学习思想的关系
第一节 秦始皇“焚书坑儒”——由私学转向官学的重要标志
第二节 汉初崇奉黄老之学——儒道学习思想并峙
第三节 独尊儒术——确立中国两千年不移的正宗文化思想
第四节 西汉后期与东汉时期社会变迁对学习思想的影响
第二章 经学的学习模式与学习思想
第一节 汉代经学对先秦元典的神圣化
第二节 经学今古文之争及其特征
第三节 经学法典化:石渠阁议与白虎观议
第四节 经学与谶纬
第五节 经学学习思想模式的基本特征
第三章 秦汉学习之文本:文献典籍的流传与整理
第一节 废秦“挟书律”,收集民间流传的图书
第二节 汉代典籍流传整理情况
第三节 学习之津筏:《别录》、《七略》、《汉书·艺文志》
乙编 传纪
第四章 董仲舒——经学学习模式的开创者
第一节 董仲舒的学习生平
第二节 董仲舒的学习思想
第三节 董仲舒的学风——今文经学之滥觞
第五章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司马迁
第一节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学而时习之”的典范
第二节 儒道组合型的学习思想
第三节 司马迁学习思想中的原创精神
第四节 弥足珍贵的学习思想:在逆境中发愤
第六章 离经叛道的王充
第一节 王充在汉代学术中的实际地位
第二节 批虚辨伪,剽剥谶纬经学:廓清弥天妖氛
第三节 问孔,刺孟,离经叛道:拔地一声惊雷
第三编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学习思想
第四编 隋唐五代时期的学习思想
第五编 宋辽金时期的学习思想
第六编 元、明时期的学习思想
第七编 清代的学习思想
第八编 中国近代学习思想
第九编 中国现代学习思想
跋
后记
序二
导言
第一编 先秦元典学习思想
甲编 综述
第一章 前元典型学习思想
第一节 前元典型学习思想溯源
第二节 前元典型学习思维方式
第三节 学习思想物化形态——文字、文本的产生
第四节 三代时期的学习思想
第二章 春秋战国时期的学习思想
第一节 社会大变革对学习思想变化的影响
第二节 文化转型对学习思想的影响
第三节 《六经》——学习经典的产生与确立
第四节 学习原创精神的第一座高峰——士阶层
第三章 先秦儒家与道家的学习思想
第一节 儒家学派的形成
第二节 先秦道家学习思想的文化渊源
乙编 传纪
第四章 中国学习思想之祖——孔子
第一节 社会大变革中的“圣之时”者
第二节 办私学“有教无类”,为平民争得学习权利的教育家
第三节 对三代元典文献的整理与传授——“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
第四节 “信而好古”的历史意识
第五节 性与天道:学习的人性根据与形而上的思辨
第六节 孔子学之内容与原则
第七节 孔子之后儒学的分化及发展
第五章 儒家孟、荀两大学派
第一节 尽心、知性、注重心性修养的孟轲
第二节 总结百家学说,“劝学”、“解蔽”的荀况
第六章 先秦道家的始祖与承祧:老子与庄子
第一节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的老子
第二节 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庄周
第二编 秦汉时期的学习思想
甲编 综述
第一章 政治思想变迁与学习思想的关系
第一节 秦始皇“焚书坑儒”——由私学转向官学的重要标志
第二节 汉初崇奉黄老之学——儒道学习思想并峙
第三节 独尊儒术——确立中国两千年不移的正宗文化思想
第四节 西汉后期与东汉时期社会变迁对学习思想的影响
第二章 经学的学习模式与学习思想
第一节 汉代经学对先秦元典的神圣化
第二节 经学今古文之争及其特征
第三节 经学法典化:石渠阁议与白虎观议
第四节 经学与谶纬
第五节 经学学习思想模式的基本特征
第三章 秦汉学习之文本:文献典籍的流传与整理
第一节 废秦“挟书律”,收集民间流传的图书
第二节 汉代典籍流传整理情况
第三节 学习之津筏:《别录》、《七略》、《汉书·艺文志》
乙编 传纪
第四章 董仲舒——经学学习模式的开创者
第一节 董仲舒的学习生平
第二节 董仲舒的学习思想
第三节 董仲舒的学风——今文经学之滥觞
第五章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司马迁
第一节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学而时习之”的典范
第二节 儒道组合型的学习思想
第三节 司马迁学习思想中的原创精神
第四节 弥足珍贵的学习思想:在逆境中发愤
第六章 离经叛道的王充
第一节 王充在汉代学术中的实际地位
第二节 批虚辨伪,剽剥谶纬经学:廓清弥天妖氛
第三节 问孔,刺孟,离经叛道:拔地一声惊雷
第三编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学习思想
第四编 隋唐五代时期的学习思想
第五编 宋辽金时期的学习思想
第六编 元、明时期的学习思想
第七编 清代的学习思想
第八编 中国近代学习思想
第九编 中国现代学习思想
跋
后记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