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临床分子肿瘤学
作者:孙新臣 主编
出版社:东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12-01
ISBN:9787564115333
定价:¥110.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临床分子肿瘤学》主要涉及临床上肿瘤诊断及治疗两方面的内容,共分为二十五章,介绍了临床诊断、治疗手段涉及的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现状和趋势,阐明肿瘤的研究及治疗进入分子领域是临床医学新观念、新思路、提高疗效和患者生存质量的前提与基础。力求触及临床分子肿瘤学的前沿,系统介绍临床分子肿瘤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为满足研究生科研的需要,各章节后附大量的最新参考文献,以便于学生查阅。
作者简介
孙新臣,1968年5月出生。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副主任医师0江苏省“十一·五”“科教兴卫工程”医学重点人才。2002年7月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获博士学位,同年获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青年科技奖”。现任东南大学肿瘤研究所副所长、东南大学中大医院放疗科主任。主要从事分子肿瘤学、分子药理学、放射生物学和临床放射肿瘤学方面的研究工作,在细胞周期调控剂增加放射线敏感性、同步放化疗肿瘤的机制上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先后主持了包括江苏省自然基金前期预演项目“预测非小细胞肺癌敏感性的基础与临床研究(BK2005203)”在内的省部级和市级课题8项,立项基金100余万元。近年来先嚣在国内外主要杂志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50余篇,参与著书5部。已面向本科生、研究生开设主讲课程《临床分子肿瘤学》、《临床肿瘤学》两课程。兼任《医学研究生学报》、《临床肿瘤学杂志》编委、《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现代医学》杂志审稿人。兼任:中国抗癌学会抗肿瘤药物委员会委员、中国肿瘤药理与化疗专业学会委员、中国生医学会肿瘤靶向治疗学会常务委员、江苏省核学会理事、江苏省放射治疗学会委员、江苏雀鼻咽癌学会秘书长。
目录
第一章 临床分子肿瘤学总论
第一节 临床分子肿瘤学的发展史
第二节 临床分子肿瘤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
第三节 临床分子肿瘤学发展前景
第二章 肿瘤标志物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蛋白质类肿瘤标志物
第三节 糖脂类肿瘤标志物
第四节 酶及同工酶类肿瘤标志物
第五节 激素类肿瘤标志物
第三章 肿瘤细胞表型与诊断
第一节 肿瘤干细胞表型
第二节 恶性肿瘤分子表型
第三节 表观遗传学表型
第四节 RNA干扰
第五节 微小RNA
第四章 肿瘤分子诊断技术
第一节 肿瘤干细胞鉴定方法
第二节 分子诊断技术
第五章 肿瘤的分子影像学
第一节 分子影像学概述
第二节 分子影像中的相关技术
第三节 肿瘤分子影像学的研究领域
第六章 肿瘤核医学检查的分子基础
第一节 肿瘤非特异性显像
第二节 肿瘤代谢显像
第三节 肿瘤放射免疫显像
第四节 肿瘤受体显像
第五节 肿瘤基因显像
第六节 肿瘤多耐药显像
第七节 肿瘤前哨淋巴结显像
第七章 肿瘤外科治疗的分子基础
第一节 肿瘤外科的历史回顾
第二节 外科在肿瘤预防和诊断中的作用
第三节 外科在肿瘤治疗和分期中的作用
第四节 肿瘤外科的基本原则
第五节 分子生物学在肿瘤外科学中的应用
第六节 肿瘤外科医生面临的挑战
第七节 几种常见肿瘤外科治疗策略的转变
第八章 肿瘤化疗的分子基础
第一节 抗肿瘤化疗药物及其作用机制
第二节 干扰细胞微管的化疗药物及机制
第三节 抗代谢化疗药物及机制
第四节 DNA拓扑异构酶抑制剂及分子机制
第五节 作用于核酸大分子的化疗药物及分子机制
第六节 抗肿瘤药物研究方向
第九章 恶性肿瘤的分子靶向治疗
第一节 分子靶向治疗的概念和分类
第二节 常用分子靶向药物简介
第三节 挑战与展望
第十章 恶性肿瘤的内分泌治疗
第一节 恶性肿瘤内分泌治疗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恶性肿瘤内分泌治疗的临床实践
第十一章 肿瘤耐药机制和逆转
第一节 肿瘤耐药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肿瘤耐药的基本机制
第三节 肿瘤耐药的常用检测方法
第四节 肿瘤耐药逆转及展望
第十二章 抗血管形成治疗与肿瘤
第一节 肿瘤血管的生成和抑制
第二节 通过阻断血管生成控制肿瘤生长的策略
第三节 抗血管生成单一治疗的局限性
第四节 含抗血管生成药物的综合治疗
第五节 抗血管生成治疗的监测
第十三章 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分子基础与I临床应用
第一节 移植前的准备和处理
第二节 移植并发症的处理
第三节 造血干细胞移植在实体瘤中的应用
第四节 造血干细胞移植在恶性血液病的应用
第五节 造血干细胞移植在其他疾病中的应用
第十四章 恶性肿瘤的分化诱导
第一节 恶性肿瘤诱导分化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肿瘤细胞分化的特征及其调控
第三节 肿瘤的诱导分化治疗
第四节 展望
第十五章 肿瘤侵袭和转移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第一节 与肿瘤侵袭有关的因素
第二节 肿瘤转移的基本过程
第三节 肿瘤侵袭转移相关的基因调控
第四节 肿瘤侵袭转移的蛋白质水平调控
第五节 血管生成与肿瘤转移
第六节 信号转导通路与肿瘤转移
第十六章 肿瘤的基因治疗
第一节 肿瘤基因治疗概述
第二节 肿瘤基因治疗载体
第三节 肿瘤治疗基因
第四节 肿瘤基因治疗的靶向性问题
第十七章 肿瘤的生物治疗
第一节 生物治疗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第二节 肿瘤生物治疗技术
第十八章 肿瘤中医学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第一节 中医古籍对肿瘤的认知
第二节 中医对肿瘤病因病机的认识
第三节 中医药治疗肿瘤的理论基础
第四节 中医治疗肿瘤的特点和治则
第五节 常用治法
第六节 常用中药的现代研究
第七节 现代分子生物学对中医治疗肿瘤理论的解读
第十九章 肿瘤核素治疗的分子基础
第一节 放射性核素肿瘤治疗概述
第二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
第三节 131I-MIBG治疗肾上腺素能肿瘤
第四节 转移性骨肿瘤的核素治疗
第五节 放射性核素介入治疗
第六节 放射性核素肿瘤治疗的新进展
第二十章 肿瘤热物理治疗的分子基础
第一节 肿瘤热疗的历史及现状
第二节 肿瘤热疗的种类及各自的特点
第三节 热疗抗肿瘤的生物学基础
第四节 加热技术、测温技术及热剂量学
第五节 热疗与放疗的协同作用
第六节 热疗与化疗的协同作用
第七节 腹腔热灌注化疗
第二十一章 肿瘤放射治疗的分子基础
第一节 射线作用于生物体的物理及化学效应
第二节 放疗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第三节 靶学说、DNA双链断裂模型和细胞存活曲线
第四节 辐射对细胞周期影响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第五节 辐射所致的细胞死亡的分子机制
第六节 辐射的信号转导与早反应基因调控及其相关细胞因
第七节 肿瘤血管生成的分子机制
第八节 乏氧细胞及其对放射治疗的影响
第九节 辐射效应与实验肿瘤模型
第二十二章 肿瘤放疗技术的生物学基础
第一节 放疗中的时间、剂量、分次
第二节 分次放疗的生物学基础
第三节 剂量率对肿瘤的影响
第四节 精确放疗的生物学基础
第五节 低剂量照射的生物效应
第六节 化疗药物的修饰
第七节 放射生物中的分子技术
第二十三章 辐射修复剂
第一节 影响组织放射敏感性的因素
第二节 放射增敏剂的定义、分类和作用机制
第三节 放射增敏剂体外研究技术
第四节 放射增敏剂整体研究技术
第五节 放射增敏剂研究进展
第六节 临床使用放射增敏剂的基本要求和步骤
第七节 放射防护剂的定义、分类及研究特点
第八节 放射防护剂的研究进展
第九节 辐射修复剂的研究趋势
第二十四章 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
第一节 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的概念
第二节 肿瘤治疗方法的历史发展
第三节 各种治疗方法在肿瘤学中的地位及不足
第四节 恶性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的基本原则
第五节 恶性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的分子基础
第六节 恶性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的模式
第七节 生物治疗在多学科综合治疗中的地位
第八节 肿瘤微创治疗在多学科综合治疗中的现状
第九节 热疗在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中的作用
第十节 营养支持在肿瘤综合治疗中的作用
第十一节 肿瘤综合治疗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第二十五章 临床分子肿瘤学的进展和前景
第一节 肿瘤干细胞
第二节 生物芯片
第三节 基因组学
第四节 蛋白组学
第五节 RNA干扰
第六节 生物信息学
第七节 生物调强放射治疗
第一节 临床分子肿瘤学的发展史
第二节 临床分子肿瘤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
第三节 临床分子肿瘤学发展前景
第二章 肿瘤标志物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蛋白质类肿瘤标志物
第三节 糖脂类肿瘤标志物
第四节 酶及同工酶类肿瘤标志物
第五节 激素类肿瘤标志物
第三章 肿瘤细胞表型与诊断
第一节 肿瘤干细胞表型
第二节 恶性肿瘤分子表型
第三节 表观遗传学表型
第四节 RNA干扰
第五节 微小RNA
第四章 肿瘤分子诊断技术
第一节 肿瘤干细胞鉴定方法
第二节 分子诊断技术
第五章 肿瘤的分子影像学
第一节 分子影像学概述
第二节 分子影像中的相关技术
第三节 肿瘤分子影像学的研究领域
第六章 肿瘤核医学检查的分子基础
第一节 肿瘤非特异性显像
第二节 肿瘤代谢显像
第三节 肿瘤放射免疫显像
第四节 肿瘤受体显像
第五节 肿瘤基因显像
第六节 肿瘤多耐药显像
第七节 肿瘤前哨淋巴结显像
第七章 肿瘤外科治疗的分子基础
第一节 肿瘤外科的历史回顾
第二节 外科在肿瘤预防和诊断中的作用
第三节 外科在肿瘤治疗和分期中的作用
第四节 肿瘤外科的基本原则
第五节 分子生物学在肿瘤外科学中的应用
第六节 肿瘤外科医生面临的挑战
第七节 几种常见肿瘤外科治疗策略的转变
第八章 肿瘤化疗的分子基础
第一节 抗肿瘤化疗药物及其作用机制
第二节 干扰细胞微管的化疗药物及机制
第三节 抗代谢化疗药物及机制
第四节 DNA拓扑异构酶抑制剂及分子机制
第五节 作用于核酸大分子的化疗药物及分子机制
第六节 抗肿瘤药物研究方向
第九章 恶性肿瘤的分子靶向治疗
第一节 分子靶向治疗的概念和分类
第二节 常用分子靶向药物简介
第三节 挑战与展望
第十章 恶性肿瘤的内分泌治疗
第一节 恶性肿瘤内分泌治疗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恶性肿瘤内分泌治疗的临床实践
第十一章 肿瘤耐药机制和逆转
第一节 肿瘤耐药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肿瘤耐药的基本机制
第三节 肿瘤耐药的常用检测方法
第四节 肿瘤耐药逆转及展望
第十二章 抗血管形成治疗与肿瘤
第一节 肿瘤血管的生成和抑制
第二节 通过阻断血管生成控制肿瘤生长的策略
第三节 抗血管生成单一治疗的局限性
第四节 含抗血管生成药物的综合治疗
第五节 抗血管生成治疗的监测
第十三章 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分子基础与I临床应用
第一节 移植前的准备和处理
第二节 移植并发症的处理
第三节 造血干细胞移植在实体瘤中的应用
第四节 造血干细胞移植在恶性血液病的应用
第五节 造血干细胞移植在其他疾病中的应用
第十四章 恶性肿瘤的分化诱导
第一节 恶性肿瘤诱导分化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肿瘤细胞分化的特征及其调控
第三节 肿瘤的诱导分化治疗
第四节 展望
第十五章 肿瘤侵袭和转移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第一节 与肿瘤侵袭有关的因素
第二节 肿瘤转移的基本过程
第三节 肿瘤侵袭转移相关的基因调控
第四节 肿瘤侵袭转移的蛋白质水平调控
第五节 血管生成与肿瘤转移
第六节 信号转导通路与肿瘤转移
第十六章 肿瘤的基因治疗
第一节 肿瘤基因治疗概述
第二节 肿瘤基因治疗载体
第三节 肿瘤治疗基因
第四节 肿瘤基因治疗的靶向性问题
第十七章 肿瘤的生物治疗
第一节 生物治疗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第二节 肿瘤生物治疗技术
第十八章 肿瘤中医学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第一节 中医古籍对肿瘤的认知
第二节 中医对肿瘤病因病机的认识
第三节 中医药治疗肿瘤的理论基础
第四节 中医治疗肿瘤的特点和治则
第五节 常用治法
第六节 常用中药的现代研究
第七节 现代分子生物学对中医治疗肿瘤理论的解读
第十九章 肿瘤核素治疗的分子基础
第一节 放射性核素肿瘤治疗概述
第二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
第三节 131I-MIBG治疗肾上腺素能肿瘤
第四节 转移性骨肿瘤的核素治疗
第五节 放射性核素介入治疗
第六节 放射性核素肿瘤治疗的新进展
第二十章 肿瘤热物理治疗的分子基础
第一节 肿瘤热疗的历史及现状
第二节 肿瘤热疗的种类及各自的特点
第三节 热疗抗肿瘤的生物学基础
第四节 加热技术、测温技术及热剂量学
第五节 热疗与放疗的协同作用
第六节 热疗与化疗的协同作用
第七节 腹腔热灌注化疗
第二十一章 肿瘤放射治疗的分子基础
第一节 射线作用于生物体的物理及化学效应
第二节 放疗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第三节 靶学说、DNA双链断裂模型和细胞存活曲线
第四节 辐射对细胞周期影响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第五节 辐射所致的细胞死亡的分子机制
第六节 辐射的信号转导与早反应基因调控及其相关细胞因
第七节 肿瘤血管生成的分子机制
第八节 乏氧细胞及其对放射治疗的影响
第九节 辐射效应与实验肿瘤模型
第二十二章 肿瘤放疗技术的生物学基础
第一节 放疗中的时间、剂量、分次
第二节 分次放疗的生物学基础
第三节 剂量率对肿瘤的影响
第四节 精确放疗的生物学基础
第五节 低剂量照射的生物效应
第六节 化疗药物的修饰
第七节 放射生物中的分子技术
第二十三章 辐射修复剂
第一节 影响组织放射敏感性的因素
第二节 放射增敏剂的定义、分类和作用机制
第三节 放射增敏剂体外研究技术
第四节 放射增敏剂整体研究技术
第五节 放射增敏剂研究进展
第六节 临床使用放射增敏剂的基本要求和步骤
第七节 放射防护剂的定义、分类及研究特点
第八节 放射防护剂的研究进展
第九节 辐射修复剂的研究趋势
第二十四章 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
第一节 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的概念
第二节 肿瘤治疗方法的历史发展
第三节 各种治疗方法在肿瘤学中的地位及不足
第四节 恶性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的基本原则
第五节 恶性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的分子基础
第六节 恶性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的模式
第七节 生物治疗在多学科综合治疗中的地位
第八节 肿瘤微创治疗在多学科综合治疗中的现状
第九节 热疗在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中的作用
第十节 营养支持在肿瘤综合治疗中的作用
第十一节 肿瘤综合治疗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第二十五章 临床分子肿瘤学的进展和前景
第一节 肿瘤干细胞
第二节 生物芯片
第三节 基因组学
第四节 蛋白组学
第五节 RNA干扰
第六节 生物信息学
第七节 生物调强放射治疗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