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届
-
章继肃生平与学术姚春 著章继肃是四川教育界、书法界、学术界著名学者,是大巴山一个特定的文化符号,在巴蜀地区享有盛名。《章继肃生平与学术》结合“达师专五老”之一章继肃先生的自传与年谱,系统整理了章继肃先生的诗文,介绍了章先生在书法、篆刻、诗文、学术等方面的成就与影响力。全书以诗词为线索,结合年谱,将章继肃的成就完整地展现出来。
-
画语求索全山石 著本书系根据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对全山石先生的口述史采访整理而成。书中回顾了全山石先生90年的艺术人生,谈及其家庭环境、艺术启蒙、求学习画、留学苏联至回国任教后种种经历。他在长期的油画教学和创作实践中,辛勤耕耘,锐意进取,不断创新,成果丰硕。书中图文并茂,集中展示了全先生的24幅美术作品,书后还附有全先生重要著作目录和油画作品目录。全书内容充实,既是对画家不平凡生活历程的全面记录,又有大量鲜为人知又鲜活生动的创作故事,具有很强的学术指导和艺术实践参考价值。
-
成为达·芬奇〔美〕迈克·兰克福德 著“世界上有三种人:自己能看见的人;需要别人指引才能看见的人;还有看不见的人。”列奥纳多·达·芬奇如是说。善于运用明暗法创造平面形象的立体感,是达·芬奇**的艺术语言。但达·芬奇的天才之处并不局限于绘画,他还是一个执着而热情的博学者,将艺术、科学、技术和想象力融为一体,不知疲倦地发明创造。他在建筑学、天文学、解剖学、植物学、地质学、光学等领域,都获得了极为显著的成就。《成为达·芬奇》以编年体的形式,讲述了达·芬奇跌宕起伏的传奇人生。达·芬奇生于意大利佛罗伦萨郊区的芬奇小镇,因此取名为芬奇,5岁时能凭记忆在沙滩上画出母亲的肖像,同时还能即席作词谱曲,自弹自唱,引得在场的人赞叹不已。他在米兰圣玛利亚感恩教堂创作的壁画《最后的晚餐》是世界著名的宗教画之一,《蒙娜丽莎》则为世界上著名、伟大的肖像画之一。这两件誉满全球的作品足以使达·芬奇的名字永垂青史。
-
君是人间惆怅客张涛 著齐白石年近花甲三上北京开始北漂,作者对齐白石在北京及周边曾经驻足的地方重新实地探访,如法源寺、琉璃厂、跨车胡同、齐白石旧居、陶然亭、袁崇焕故居(“张园”)、国立北平艺专旧址、保定莲花池、中山公园、来今雨轩、南锣鼓巷、雨儿胡同、齐白石魏公村墓地原址等。将历史文献记载中的齐白石驻足各处的情状与现实中目前实地的场景相结合展开叙述,让历史与现实之间实现一种文本与图像意义上的交融与共鸣。结合齐白石与各处有关的历史人物或有关画作,进行与之相关的深入分析,以此建构起齐白石定居北京时期的生活细节,以及20世纪20-40年代背景之下的北京城人文风貌。
-
林徽因与梁思成[美] 费慰梅 著,成寒 译1932年,费正清、费慰梅夫妇来到北京后大约两个月,便结识了林徽因与梁思成。两对年轻的夫妇彼此吸引,一见如故,亦成为终身好友。费正清夫妇的中文名字,即由梁思成所取。同为艰难乱世的亲历者,兼具亲密挚友的特殊身份,费慰梅也许是*有资格讲述林徽因与梁思成传奇故事的人。 林徽因与梁思成皆出身名门,从小受到良好教育,青年时期留学美国,受到西方放战争,使他们的生活陷入了颠沛流离之中。才子佳人在苦难与贫穷中患难与共,共同的理想、兴趣爱好使两人仍不放弃对事业的追求,对生活的热爱。 林徽因在其短暂而绚丽的一生中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美妙诗文,梁思成则把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了建筑事业。这本传记,以细致客观的笔触,展现了林徽因与梁思成这对伉俪多彩的感情生活、对人生与理想的执着以及他们的成就与创造。
-
朱红的记忆[日] 马场真人 著龟仓雄策(1915—1997)是日本现代设计之父,他创办了日本第一个设计协会、第一家设计公司、第一个平面设计展,第一次将现代设计引入日本,甚至开创了“平面设计”一词。日本设计界“龟仓雄策奖”就是以他命名的,获奖者包括田中一光、永井一正、原研哉、佐藤可士和这些设计巨子。有人将龟仓誉为“日本的史蒂夫·乔布斯”。 1964年东京奥运、1970年大阪世博、尼康第一台单反、日本电信NNT的标志——昭和时代每次重要的文化事件,总有龟仓雄策的影子,他的职业生涯就是日本现代史的缩影。同时,他也率先促进了东西方设计交流,以日本元素为世界设计注入了新的活力。他超出了设计师的领域,不断鼓舞激励所有日本人,是百年难得的杰出表现者。他认为,设计可以传达温度,也能鼓舞人心,设计是历史的记录者,也是唯一值得信任的事物。
-
张旭传李彬 著本传从中国书法沿革、唐诗表现、唐史面貌及传主的人生经历等多个侧面,努力还原真实,在赏书、品诗、鉴史的诗性描绘表达中,个性化地再现了张旭奇特书法的艺术贡献和曲折的人生命运情形。作品文史书法唐诗等信息见识丰盈,语言精简独到,人物性格形象描绘生动,是认知书法、唐诗和传主个性的精彩书写。
-
拉下百叶窗的午后[英] 布雷特·安德森 著,王知夏 译这是布雷特·安德森的私人回忆,也是传奇英伦乐队山羊皮的完整历程。摇滚乐队总是容易走上同一条老路,重复相似的故事。布雷特·安德森在这本他曾说过不会写的书里呈现了风格迥异的叙事。从20世纪90年代横空出世,到2003年宣告解散,安德森在书中历陈了山羊皮乐队生涯的重要时刻,并以坦诚的态度评述了乐队的成与败。对于音乐产业与流行文化,他也做出了极富洞见的评论。 在乐队生活之外,安德森也回望了自己曾经支离破碎的生活,他潜入内心深处,向我们展现了真诚、犀利而敏感的自我。
-
瓦格纳传[德国] 乌尔里希·德吕纳 著,王蕾 译理查德??瓦格纳(1813—1883),德国著名古典音乐大师,上承莫扎特,下启后浪漫主义,因为在政治思想、宗教思想上的复杂性,成为欧洲音乐史上☆具争议的人物。本书以详尽的笔墨记述了瓦格纳传奇的一生,生动地描写了他与尼采、李斯特等同时代人物的友谊,并揭示了他对名誉、金钱、爱情的追求的深层原因。本书向读者展示,瓦格纳不仅仅是一个作曲家、舞台导演和指挥家,还影响了德国新一代知识分子的世界观。
-
大卫·霍克尼[英] 马尔科·利文斯通 著,周渝 译大卫·霍克尼,这位20世纪下半叶最负盛名的英国艺术家,他的作品长期受到两种关系的激励,一是艺术与生活之间的关系,一是三维世界与其二维平面的重新阐释之间的关系。马尔科·利文斯通对这些关系加以追溯,从20世纪60年代初霍克尼的学生作品,到70年代极受赞誉的舞台设计和80年代的照片拼贴,再到2004年开始他积极参与的约克郡风景画。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霍克尼就一直试验新的媒介和观看世界的方式。大胆拥抱新技术,从自制打印传真机图画和计算机图形,到在多屏视频和iPhone或iPad上创作素描。实际上,这部**版的著作。是唯一一本最广泛解读艺术家作品的专著,涵盖了霍克尼卓越艺术生涯的每一个阶段和每一种媒介,极具说服力地论证了艺术家总是令人激动的创造性与独到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