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届
-
感天动地乔忠延 著《感天动地:关汉卿传》系“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传丛书”之一。关汉卿,元代著名杂剧与散曲作家,其著名代表作《窦娥冤》让后人认识了他。本书作者博览史书、精心研读,以文学的视角,写关汉卿的追求与杂剧相融合、命运与散曲相激荡的一生,用心中的感悟重铸历史的真实。利用传主关汉卿作品中使用过的曲牌作为章节题目,以及在叙述中引用传主关汉卿作于不同时期杂剧、散曲的许多作品文本和经典桥段是本书的两大亮点。
-
一位指挥家的诞生周光蓁 著香港中乐团艺术总监阎惠昌曾是文革后内地培养的唯一民乐指挥,后来横跨两岸三地及新加坡执指挥棒,在大中华地区以至世界各地巡回演出,成为中国音乐的文化大使,蜚声国际。到底一位指挥家是如何诞生的呢?他如何如饥似渴地追寻音乐之梦?如何在个人事业低潮时勇敢地踏出国门,开拓更广阔的天地?如何带领被喻为顶级水平的香港中乐团,创出一个个令人瞩目的佳绩?资深乐评人兼学者周光蓁,通过大量的访谈,生动地刻划了阎惠昌传奇的音乐之路,当中充满个人的执着与反思,以及与许多著名音乐人的交谊,坦诚而动人。
-
忠魂正气权海帆 著广德二年(764),京城长安阴霾遮天,白昼如夜,晦暗而污秽,秋风萧瑟,黄叶披靡,凄冷而苍凉。噩耗传来,临淮郡王李光弼将军病逝于徐州官府。颜真卿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反复询问向自己禀报信息的文吏:你说什么?“临淮郡王李光弼将军病逝了。”文吏又复述了一遍。“天哪!李公,李将军!‘德烈充塞寰宇,谋猷著名日月’①的李将军!忠心耿耿、正气浩然的李将军!你怎么——”颜真卿大叫一声,泪水哗哗地涌出了双目。颜真卿的脑海里浮现出自己所熟知的李光弼将军戎马平生的一幕又一幕:安禄山、史思明反叛之后,天宝十五年(756)正月,常山太守——堂兄杲卿,与长史袁履谦智取了土门。其后,叛贼史思明以重兵围困常山,太原尹王承业坐视常山危急,面对常山来使卢逖的泣血求救,拥兵不动,致常山城破于贼手。二月,李将军率朔方马步兵八千东出土门,收取了常山。看到常山“战士死者蹈藉于滹池之上,公亲以衣袂拂去其上沙尘,因恸哭以祭之,分遣恤其家属,城中莫不感激一心”②。紧继其后,郭子仪将军“与公合势,南收赵郡,又败之于沙河,夏六月战于嘉山,打败之,斩获万计。思明露发跣足奔于博陵,穷蹙无计……”③。那年八月,公奉命守太原,史思明与蔡希德率领其全部人马攻城数月,“公自贼逼城,于东南角张帐次居止,竟不省视妻子。每过府门,未尝回顾。是后决遣事务,信宿方归。”①乾元元年(758)秋八月,洛阳城上,公对着城下请见的叛贼史思明,一派凛然正气,严斥道:“‘我三代无葬地,一身必死以国家之患。尔为逆虏,我为王臣,义不两全。我若不死于汝手,汝必死于我手!’将士闻之,无不激励……”②“公以为战者,危事,胜负难必。每临阵尝贮伏突于靴中,义不受辱。”③……颜真卿虽与李光弼并无几次聚会,更无畅怀长谈,然而,李将军的声音笑貌如在眼前,李将军的桩桩事迹,以及自己举义平原后与李将军在互相联络、支持中铸就的情谊,铭刻在心,常常使自己热血沸腾,激动不已。李将军的忠魂、正气,似乎与自己相投相契,冥合一体。虽然李将军乃挥兵千万、驰骋沙场、威震天下、功高盖世的罕有名将,自己不过一介孱弱文臣——当年举义于平原,乃铤而走险的无奈之举,但李光弼将军与自己灵犀相通,李将军的灵魂似乎就是自己的灵魂。时至今日,山河破碎,社稷蒙辱,百姓涂炭,而李公光弼、郭公子仪这样的社稷之臣日见稀少,杨国忠、李辅国、程元振、鱼朝恩、元载之流的奸佞却层出不穷,且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势。想到此,颜真卿不由得摇头慨叹,仰天长啸,唏嘘不禁……一个多月时光在戚伤中悄然流逝。八九月间,李光弼将军之弟,时任太子太保的李光进,请颜真卿为其兄李光弼将军撰写神道碑,颜真卿欣然应诺。颜真卿对李光弼将军的思念和敬仰,随着笔锋的婉转逶迤,涌流而出。碑文由曾书写《唐王四娘塔铭》的著名书家张少悌行书勒石,立于富平祖茔墓前。《李光弼神道碑铭》文,于是成为忠魂与正气的礼赞。
-
西风瘦马陈计中 著传记作者以十分扎实的学术功力,力图根据传主的词曲、小令、散曲、戏曲作品及其他方面的历史、文学知识,来还原当时的历史风貌、历史环境和人物,乃至传主的生活经历和情感经历。作者旁征博引,将自己的诸多方面的知识,特别是关于诗词、词曲等鉴赏方面的感受融入其中,使这部作品显得丰富、生动,可读性也较强。
-
郑律成评传李慧善 著; 李玉花 译“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啊!延安,你这庄严雄伟的古城,热血在你胸中奔腾……”这些耳熟能详的歌曲,从抗日战争一直到解放战争,曾激励无数战士冲锋陷阵;吸引千千万万革命青年奔赴革命圣地延安,迎来了新中国的解放。这些歌曲的曲作者郑律成是一位充满传奇色采的人物。他出生在韩国全罗南道光州。他既是中国杰出的音乐家,又是一位著名的国际主义战士。他是当代继聂耳、冼星海之后又一位杰出的优秀作曲家,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音乐事业的开拓者之一。他创作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被誉中国“军歌之父”。他还创作了《朝鲜人民军军歌》。“两个国家的两首军队进行曲,均出自一位作曲家之手,这在世界音乐史上恐怕也是极为罕见的!”他从朝鲜到中国,从中国到朝鲜。在周恩来、金日成两国领导人的关怀下,再从朝鲜回到中国。从延安到北京,他几乎经历了中国所有的政治运动。他的夫人丁雪松是新中国第一位女大使。他与丁雪松演绎了美丽的异国姻缘。《郑律成评传》不仅会让我们走近伟大的音乐家郑律成,而且会让我们看到一个充满人格魅力的普通人郑律成。
-
拓垦者封嘉延 著张谔是我国著名的漫画家和美术活动家。《中国美术馆文化名人系列丛书·拓垦者:张谔革命艺术生涯》叙述了张谔的人生经历和艺术创作的足迹。他是一个画笔不辍、作品多产的漫画家。现从1933年以来的多种进步的报刊杂志上已收集到的张谔的漫画作品就有400余件。他的漫画作品不仅记录了时代的风风雨雨,更饱含了张谔为艺术奔波操劳、呕心沥血的情怀。他与他的同辈们在有形和无形的战场上“冲杀拼搏”,书写了中国漫画事业的风云历史。20世纪60年代初他又和同事们一起为新中国第一个大型美术馆的筹建发展,披星戴月、殚精竭虑地忘我工作,在我国美术事业的发展史上留下了重要的足迹。《中国美术馆文化名人系列丛书·拓垦者:张谔革命艺术生涯》收集登载了散落在各处的张谔漫画、篆刻等作品180余件,照片约50幅,为后人留下了极其珍贵的历史资料。在今天看来,仍有无尽的回味和隽永的教益。《中国美术馆文化名人系列丛书·拓垦者:张谔革命艺术生涯》不仅适合专业学者进行学术研究,也适合喜爱漫画、美术的读者阅读和欣赏。
-
画家杨志印张正锋 编《画家杨志印》为个人艺术画传。收入展现西部著名画家杨志印艺术历程的艺术随笔以及摄影绘画作品400余幅。艺术随笔显示了画家独特的艺术匠心与审美观点。书后附有画家的艺术年表。
-
方成世纪人生方成 著前几年,朋友就劝我写自传,那时我正忙,没顾得上。但是由于几十年来从事文艺工作,在创作和生活各方面,总会有所感而为读者所关注,这些都值得写出来。最近想到,已届耄耋之年,还是现在写吧。好在都是自己身边的事和自己所想,写起来不难,也就打定主意开始写了。我平时画漫画,写杂文,都是评论性的作品。因为写惯了,也想借这种写法,叙中有议,或者借自己的生活阅历,理出对生活的深刻认识。所以我立意由感而发分题来写,既是回忆,又是评论。先交代简历,然后按时序写下去,想到什么写什么。
-
一世琴缘海鹰 著《一世琴缘:鼓浪之子胡友义》是胡友义先生的传记,记叙了胡友义先生在鼓浪屿的童年和青少年生活,到比利时求学的经历,定居澳大利亚,收藏钢琴,回到鼓浪屿建设钢琴博物馆和风琴博物馆的生活轨迹,展现了胡友义先生爱国爱乡的赤子情怀和对音乐艺术的献身精神。
-
夫子继圣春泥护花王灵均 著程长庚(1811~1880),清同治、光绪时期京剧艺人,是徽班进京后,由徽调、昆腔衍变为京剧过程中的奠基人之一。程长庚工文武老生,为老生"三鼎甲"之首,后三鼎甲谭鑫培、汪桂芬、孙菊仙均出其门下。倦游逸叟在《梨园旧话》评其演唱:"乱弹唱乙字调,穿云裂石,余音绕梁而高亢之中又别具沉雄之致";其做工身段都遵循老徽班演法,以"端凝肃穆"著称。曾任三庆班主,精忠庙庙首,三庆、春台、四喜三班总管;创办四箴堂科班,培养了陈德霖、钱金福等京剧演员。此书记录了程长庚作为京剧艺人的一生,从其艺术经历也可窥见早期京剧的发展面貌。并附大事年表、源流谱系、研究资料索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