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届
-
普罗科菲耶夫(英)大卫·古特曼(David Gutmamm)著;白裕承等译普罗科菲耶夫是20世纪最多产的作曲家之一,其创作几乎包含了所有的音乐体裁,其中以歌剧和舞剧最为著名。他的钢琴音乐一扫炫耀技巧的华彩乐段,手法简洁直率。他的七首交响乐已成为世界乐坛经久不衰的曲目,而他的合唱作品个性鲜明,雄辩和抒情并存。像巴托克、欣德米特、斯特拉文斯基、肖斯塔科维奇一样,普罗科菲耶夫大胆革新音乐艺术的形象和风格体系,体现了人类对新兴音响的感知;同时兼顾古典传统,特别是19世纪俄罗斯的民族音乐传统。他的和声风格建立在广义的半音体系基础上,是密集的多调性的复合体;他的音乐结构则具有规模宏大、严格的古典规则。
-
德沃夏克(英)尼尔·巴特沃斯(Neil Butterworth)著;郭思蔚译对德沃夏克影响最深的是斯美塔那、勃拉姆斯和瓦格纳的音乐以及捷克民歌。没有一种影响足以支配他的创作;但是,对民歌的重视使他易于接受在美国时所熟悉的黑人和印地安人的音乐语言。然而,他又始终保持自己的本色,因此,在他的音乐中难以从捷克的因素中分离出美国的因素来。德沃夏克的音乐创作给我们一个有力的启示,即民族性只是给作曲家提供了一个物质世界,只有当作品的内容来自一个富有创造力的心胸,才能产生伟大而长存的作品。在这种情况下,地理和人种的差异是不应被考虑的。
-
德彪西(英)保罗·霍尔姆斯(Paul Holmes)著;杨敦惠译德彪西是音乐史上的重要革新者之一,在音乐艺术上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其中包括:经常使用大小调以外的调式;不再使用固定乐思以突破传统的主题发展模式;打破节拍的固定重音以求节奏多变;充分使用可能有的音响组合,突出和声的色彩;强调音色个性,开发极端音区,制造泛音效果。德彪西的创造恢复了法国音乐的独立性和尊严。德彪西的声乐作品讲究语言的韵律,旋律总是随歌词的微妙变换而变化;他的歌剧充满梦幻般的吟诵式歌唱,以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并与充满象征和暗示意味的诗句融为一体,既无浪漫主义的激情旋律,也无传统的咏叹调和舞曲,他把绘画的印象主义带进音乐中;他的交响乐是闪烁迷离的光和色的奇妙变幻,是诗意朦胧的音画;他的钢琴曲发掘出这件乐器前所未有的音响和色彩,这使他与李斯特、肖邦齐名。
-
战云纪事常任侠著;郭淑芬,沈宁整理暂缺简介...
-
狂野歌后韩春萌,乔姗编暂缺简介...
-
星辰永恒韩春萌,乔姗编暂缺简介...
-
张大千李永尧著张大千一生中对自己的作品毫不足惜,可说是走一路画一路送一路。各地的许多喜爱书画的朋友,得着了张大千的作品都无不为之兴高采烈,大喜过望。本书目录简介:第一章再闯洋场;第二章师恩难忘;第三章石涛再现;第四章连失亲人;第五章首次画展;第六章溜出北京;第七章师法自然;第八章而立之年;第九章结宅网师;第十章南张北溥;第十一章艺坛风云;第十二章陷入魔掌;第十三章逃出虎口。
-
洪深董丽敏著《洪深-激流中的呐喊》以学成返沪、剧协生涯、初入“明星”、执教岁月、南国年华、左联时期、烽火年代、艰难时世、最后一刻等几部分介绍了洪深的一生。
-
英俊阿哥张宝君,乔姗编暂缺简介...
-
林风眠传郑重著林风眠是广东梅县人,原名凤鸣,出生于1900年。(1900-1991)早年赴法国勤工俭学,先在第戎美术学院,后又来到巴黎高等美术学院学习绘画。20年代,年仅25岁的林风眠出任国立北平艺专的校长。1928年又在杭州创办国立艺术院,出任校长。抗战期间,林风眠辗转西南,生活清苦,每天面壁作画,极力试图打破传统绘画程式。1950年林风眠辞去杭州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教授之职,迁居上海南昌路的一幢法国式的二层楼房里,专门从事绘画求索。不久,法籍妻子携女离国,他孑然一身,过起略似重庆大佛般的生活。除了美协组织他到农村、山区、渔场深人生活外,他就闭门作画,每天子时已过,邻居五能看到林凤眠画室里的亮光。十几个春秋过去,艺坛几乎忘记了林风眠,然而这正是他的艺术黄金时代,“林风眠格体”在寂寞耕耘中臻于炉火纯青。50年代,他的艺术更受到贬抑,生活拮据,每月只得上交两幅画以换取一点儿生活费。10年动乱期间,面对一次次抄家,无奈之中的林凤眠将其数十年的心血千余张精心之作浸入浴缸,从抽水马桶中冲出去。80年代,在其晚年又在香港过着隐居般的生活。老人的头发几乎全部脱落了,人老了但艺术却不老,他的画色彩更热烈、笔墨更放纵、韵味更醇厚。到了晚年,1989年林风眠在台北展示了一批如《屈原》、《南天门》、《火烧赤壁》、《恶梦》、《痛苦》、《基督之死》等作品,一改往日和平优美而为激烈惨淡的画面,墨线强劲而多斜势,多折落,多击撞,充满不安和张力。情感如狂风暴雨,激荡、冲撞着胸中暴裂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