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数字图书馆评价方法
作者:吴建华 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5-01
ISBN:9787030245731
定价:¥5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数字图书馆评价方法》在全面总结国内外数字图书馆评价理论与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对数字图书馆评价方法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主要内容有:数字图书馆评价问题产生的背景及国内外研究与实践现状和研究方法、评价活动的信息原理、数字图书馆及其评价、数字图书馆的专家评价法、数字图书馆的用户评价法、数字图书馆的信息测度评价法、数字图书馆的综合评价法、数字图书馆的可用性评价及评价方法的综合运用。作者非常注重评价方法的实证研究,对于每一种方法,都详细介绍至少一个典型的实际应用或实证研究案例,方便读者学习、使用。《数字图书馆评价方法》适合各级各类图书馆从事数字资源建设、数字资源服务的工作者,以及从事数字图书馆研究与开发的专业技术人员使用,还可被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图书馆学、情报学、计算机应用等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用作数字图书馆、评价理论与方法等方面课程的教学参考书。
作者简介
王伟军,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系副主任;华中师范大学教学委员会委员、学位评定委员会管理学分会委员,知识管理与知识服务研究中心主任;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馆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索引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社会科学情报学会理事,中国信息经济学会电子商务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湖北省电子商务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湖北省信息学会常务理事;《情报科学》、《评价与管理》、《湖北信息化》等杂志的编委和《情报资料工作》学术指导委员会委员;曾担任第七届lFlP电子商务、电子服务与电子社会(13E2007)国际会议主席。2007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一直从事信息资源管理,知识管理与知识服务.电子商务等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公开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出版著f乍8部(含合著);近5年来。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教育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和武汉市社会科学基金等10多项课题;曾荣获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和三等奖、湖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第六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优秀奖、武汉市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等多项奖励。吴建华,1964年生,管理学博士。现任华中师范大学图书馆副馆长.副研究馆员,信息管理系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数字图书馆、知识管理、评价理论与方法、图书馆管理等领域的研究。2001年参加香港浸会大学主办的图书馆管理与发展高级研讨班,2002~2003年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以访问学者身份赴英国拉夫堡大学研修一年。主持的CALIS“十五”专题特色数据库项目“中国农村问题研究文献数据库”获二等奖;参加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证分析”,负责子课题“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之国际比较研究”;参加大学评价、期刊评价等多个项目研究。参编著作4部,在图书馆学、情报学重点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或ISTP收录。
目录
总序
前言
第1章 概论
1.1 数字图书馆评价方法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问题产生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与实践现状
1.2.2 国内研究与实践现状
1.2.3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研究方法
第2章 评价活动的信息原理
2.1 评价与信息
2.2 事物的信号显示机制与信息测度
2.2.1 信号显示
2.2.2 信息测度
2.3 评价过程的信息分析
2.4 评价方法的信息基础
2.4.1 评价方法的复杂多样性
2.4.2 数字图书馆评价方法概述
第3章 数字图书馆及其评价
3.1 不同视角的数字图书馆
3.1.1 传统图书馆的延伸
3.1.2 信息系统
3.1.3 社会技术系统
3.2 数字图书馆概念模型
3.2.1 5S模型
3.2.2 DELOS模型
3.3 数字图书馆评价层次分析
3.3.1 数字图书馆规模差异及其对评价的影响
3.3.2 数字图书馆类型分析
3.3.3 数字图书馆评价层次划分
3.4 评价标准
3.4.1 DELOS的数字图书馆评价标准
3.4.2 工作支撑环境标准
3.4.3 基于5S理论的两个模型
3.4.4 我国学者提出的标准
3.4.5 对各种标准的总结和分析
3.4.6 分层次的数字图书馆评价标准
3.5 评价原则
3.5.1 目的性原则
3.5.2 科学性原则
3.5.3 系统性原则
3.5.4 可行性原则
3.5.5 动态发展原则
3.5.6 分类分层次评价原则
3.5.7 主观客观相结合原则
3.5.8 定量定性相结合原则
第4章 数字图书馆的专家评价法
4.1 数字图书馆专家
4.1.1 计算机与网络技术专家
4.1.2 信息检索专家
4.1.3 资源鉴定专家
4.1.4 信息组织专家
4.1.5 用户专家
4.1.6 专家选取的一般原则
4.2 项目评价
4.2.1 项目实施过程
4.2.2 项目评价组织
4.2.3 数据采集与处理
4.3 应用实例:CAus专题特色库评价
4.3.1 项目概况
4.3.2 开发平台选型评价
4.3.3 中期检查评价
4.3.4 验收评价
第5章 数字图书馆的用户评价法
5.1 用户评价法概述
5.2 美国顾客满意度模型ACSI
5.2.1 发展背景
5.2.2 模型概述
5.2.3 测评方法
5.2.4 运用ACSI评价数字图书馆
5.3 ARL数字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模型。DigiQUAL
5.3.1 DigiQUAL起源
5.3.2 DigiQUALTM开发
5.3.3 DigiQUALTM应用
5.4 英国绩效评价模型eVALUEd
5.4.1 eVALUEd概述
5.4.2 eVALUEd工具套件
5.4.3 应用实例
5.5 应用实例:亚历山大数字图书馆通过用户评价改进系统设计
5.5.1 亚历山大数字图书馆(ADL)概述
5.5.2 ADL的三个用户群
5.5.3 ADL用户评价方法及评价结果
5.5.4 ADL用户评价的发现
5.5.5 通过评价发现的ADL的可能影响
5.5.6 评价者结论
第6章 数字图书馆的信息测度评价法
6.1 信息测度评价法概述
6.2 信息测度基本方法
6.2.1 观察法
6.2.2 调查统计法
6.2.3 测量法
6.2.4 日志分析法
6.3 数字图书馆的网络信息统计与测度标准
6.3.1 COUNTER
6.3.2 E-Metrics
6.3.3 EOUINOX
6.4 应用实例:利用日志文件评价数字图书馆资源对用户群的影响
6.5 实证研究:部分211大学图书馆数字资源配置状况调查及评价
6.5.1 研究方案设计
6.5.2 问卷调查
6.5.3 网络调查
6.5.4 评价结果分析
第7章 数字图书馆的综合评价法
7.1 综合评价法概述
7.2 确定评价指标
7.2.1 德尔菲法
7.2.2 最小均方差法
7.2.3 极大极小离差法
7.3 确定权重系数
7.3.1 集值迭代法
7.3.2 直接打分法
7.3.3 主成分分析法
7.3.4 层次分析法
7.4 指标数据合成
7.5 评价数据获取及预处理
7.5.1 定性指标数据的获取与转换
7.5.2 指标类型一致化
7.5.3 评价指标无量纲化
7.6 实证研究:211大学数字图书馆综合评价
7.6.1 研究方案设计
7.6.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7.6.3 数据采集及归一化处理
7.6.4 评价结果计算
7.6.5 评价结果分析
第8章 评价方法的综合运用——以可用性评价为例
8.1 可用性概述
8.2 可用性评价方法
8.2.1 可用性测试
8.2.2 其他方法
8.3 数字图书馆可用性及其测评
8.4 应用实例:大学图书馆网站可用性测评
8.4.1 概述
8.4.2 建立可用性评价模型
8.4.3 采集数据
8.4.4 分析数据
8.4.5 结果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211大学图书馆数字资源配置”学科专家咨询问卷
附录二 211大学学科文献资源基本数据库列表
附录三 “211大学数字图书馆评价指标体系”评估咨询问卷
211大学数字图书馆评价指标说明
“211大学数字图书馆评价指标体系”评估咨询表
“211大学数字图书馆评价指标体系”评估咨询表(第二轮)
“211大学数字图书馆评价指标体系”评估咨询表(第三轮)
“211大学数字图书馆评价指标体系”基本统计数据
后记
前言
第1章 概论
1.1 数字图书馆评价方法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问题产生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与实践现状
1.2.2 国内研究与实践现状
1.2.3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研究方法
第2章 评价活动的信息原理
2.1 评价与信息
2.2 事物的信号显示机制与信息测度
2.2.1 信号显示
2.2.2 信息测度
2.3 评价过程的信息分析
2.4 评价方法的信息基础
2.4.1 评价方法的复杂多样性
2.4.2 数字图书馆评价方法概述
第3章 数字图书馆及其评价
3.1 不同视角的数字图书馆
3.1.1 传统图书馆的延伸
3.1.2 信息系统
3.1.3 社会技术系统
3.2 数字图书馆概念模型
3.2.1 5S模型
3.2.2 DELOS模型
3.3 数字图书馆评价层次分析
3.3.1 数字图书馆规模差异及其对评价的影响
3.3.2 数字图书馆类型分析
3.3.3 数字图书馆评价层次划分
3.4 评价标准
3.4.1 DELOS的数字图书馆评价标准
3.4.2 工作支撑环境标准
3.4.3 基于5S理论的两个模型
3.4.4 我国学者提出的标准
3.4.5 对各种标准的总结和分析
3.4.6 分层次的数字图书馆评价标准
3.5 评价原则
3.5.1 目的性原则
3.5.2 科学性原则
3.5.3 系统性原则
3.5.4 可行性原则
3.5.5 动态发展原则
3.5.6 分类分层次评价原则
3.5.7 主观客观相结合原则
3.5.8 定量定性相结合原则
第4章 数字图书馆的专家评价法
4.1 数字图书馆专家
4.1.1 计算机与网络技术专家
4.1.2 信息检索专家
4.1.3 资源鉴定专家
4.1.4 信息组织专家
4.1.5 用户专家
4.1.6 专家选取的一般原则
4.2 项目评价
4.2.1 项目实施过程
4.2.2 项目评价组织
4.2.3 数据采集与处理
4.3 应用实例:CAus专题特色库评价
4.3.1 项目概况
4.3.2 开发平台选型评价
4.3.3 中期检查评价
4.3.4 验收评价
第5章 数字图书馆的用户评价法
5.1 用户评价法概述
5.2 美国顾客满意度模型ACSI
5.2.1 发展背景
5.2.2 模型概述
5.2.3 测评方法
5.2.4 运用ACSI评价数字图书馆
5.3 ARL数字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模型。DigiQUAL
5.3.1 DigiQUAL起源
5.3.2 DigiQUALTM开发
5.3.3 DigiQUALTM应用
5.4 英国绩效评价模型eVALUEd
5.4.1 eVALUEd概述
5.4.2 eVALUEd工具套件
5.4.3 应用实例
5.5 应用实例:亚历山大数字图书馆通过用户评价改进系统设计
5.5.1 亚历山大数字图书馆(ADL)概述
5.5.2 ADL的三个用户群
5.5.3 ADL用户评价方法及评价结果
5.5.4 ADL用户评价的发现
5.5.5 通过评价发现的ADL的可能影响
5.5.6 评价者结论
第6章 数字图书馆的信息测度评价法
6.1 信息测度评价法概述
6.2 信息测度基本方法
6.2.1 观察法
6.2.2 调查统计法
6.2.3 测量法
6.2.4 日志分析法
6.3 数字图书馆的网络信息统计与测度标准
6.3.1 COUNTER
6.3.2 E-Metrics
6.3.3 EOUINOX
6.4 应用实例:利用日志文件评价数字图书馆资源对用户群的影响
6.5 实证研究:部分211大学图书馆数字资源配置状况调查及评价
6.5.1 研究方案设计
6.5.2 问卷调查
6.5.3 网络调查
6.5.4 评价结果分析
第7章 数字图书馆的综合评价法
7.1 综合评价法概述
7.2 确定评价指标
7.2.1 德尔菲法
7.2.2 最小均方差法
7.2.3 极大极小离差法
7.3 确定权重系数
7.3.1 集值迭代法
7.3.2 直接打分法
7.3.3 主成分分析法
7.3.4 层次分析法
7.4 指标数据合成
7.5 评价数据获取及预处理
7.5.1 定性指标数据的获取与转换
7.5.2 指标类型一致化
7.5.3 评价指标无量纲化
7.6 实证研究:211大学数字图书馆综合评价
7.6.1 研究方案设计
7.6.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7.6.3 数据采集及归一化处理
7.6.4 评价结果计算
7.6.5 评价结果分析
第8章 评价方法的综合运用——以可用性评价为例
8.1 可用性概述
8.2 可用性评价方法
8.2.1 可用性测试
8.2.2 其他方法
8.3 数字图书馆可用性及其测评
8.4 应用实例:大学图书馆网站可用性测评
8.4.1 概述
8.4.2 建立可用性评价模型
8.4.3 采集数据
8.4.4 分析数据
8.4.5 结果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211大学图书馆数字资源配置”学科专家咨询问卷
附录二 211大学学科文献资源基本数据库列表
附录三 “211大学数字图书馆评价指标体系”评估咨询问卷
211大学数字图书馆评价指标说明
“211大学数字图书馆评价指标体系”评估咨询表
“211大学数字图书馆评价指标体系”评估咨询表(第二轮)
“211大学数字图书馆评价指标体系”评估咨询表(第三轮)
“211大学数字图书馆评价指标体系”基本统计数据
后记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