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肇始与分流:1917-1920的新文学

肇始与分流:1917-1920的新文学

作者:姜玉琴

出版社:广东省出版集团,花城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1-01

ISBN:9787536056350

定价:¥3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肇始与分流:1917-1920的新文学》不是一部“大”而“全”的文学史,而是围绕着“深”与“新”的轴线,对新文学发生期最初几年的理论肇始和代表人物进行了梳理和研究,通过细读胡适、陈独秀、周作人和鲁迅等人的理论主张及创作实践,确认了中国新文学在最初几年的创建中,便选定“文学为人生”的道路。
作者简介
  姜玉琴,女,出生于山东肖济南市。毕业于南京大学文学院,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院的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和中国古典诗学的研究工作。已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中国文学研究》、《学术月刊》、《文史哲》、《江西社会科学》、《齐鲁学刊》、《学术研究》、《南方文坛》以及《文艺报》、《光明日报》等报刊上发表论文五十余篇。出版专著或合著三部,另创作、发表诗歌、散文、随笔等多篇。
目录
写在前面的话
上编
第一章 导论
一 对文学史重写的再思考
二 1917-1920:“重写”的学理基点
三 相关概念与写作方法的说明
第二章 《新青年》与新文学
第一节 《新青年》:一份影响深远的刊物
一 依仗实力:从上海迁往北京
二 大权独握:一份“私人”刊物
第二节 从“新青年”到“新人”
一 “新青年”:何种范式的人
二 “种”的退化与“人”的重塑
三 “新人”:人性与兽性的合一
第三章 陈独秀文学思想的来源
第一节 法国启蒙思想与文学观念
一 面向法国:接受与传播
二 面向文学:准则的由来与形成
第二节 “进化论”与文学史观
一 接受“进化”:过于偏至的理论武器
二 解读“革命”:迂回地切入文学本体
三 解读“文学”:思潮意义大于文本价值
四 解读“通俗”:弃“神”而重“人”
第四章 彷徨与抉择
第一节 奠基期的理论分歧与选择
- 1917-1920:理论的发轫、探讨及初步形成
二 “革命”大旗下的两大“改良”派系
三 学术还是政治:文学改良意见的分歧
四 阵营的分裂:为人生派与为艺术派
第二节 国民文学与“国民性”
一 创作范式:国民文学
二 围绕“国民性”的两种创作
三 最后抉择:文学大众化
第三节 从“人的文学”到“平民文学”
一 “富贵的人”:一种反人道主义的划分
二 平民与人:一个假设的价值等同
第五章 反思与检讨
第一节 “人”与“非人”:本体论上的一次认识失误
一 悖论:个人主义与群体本位主义
二 “人”的发现:农民与工人
三 误读:文学价值与“阶层”
第二节 对前期理论的检讨
一 文学革命转向政治、文化革命
二 文学无目的性与贵族精神
三 整理国故与重提易卜生主义

下编
第六章 关于“新文学”
第一节 诞生与发展
一 考证“新文学”一词
二 新文学、新文学史的确立
三 现代文学取代新文学
第二节 演变及特征
一 由朦胧、含混到明晰、确立
二 偏离与回归“新文学”
三 “新”的含混中共同使用的称谓
第七章 放弃与皈依
第一节 一个最为费解的文学“符号”
一 依附于狭义马克思主义的现实主义
二 现实主义的发生与传播
三 超越文学:国家权力的构成部分
第二节 从西欧到苏俄:对批判现实主义的追随
一 关注十八、十九世纪的文学
二 《小说月报》、《新青年》介绍的作家、诗人
第三节 皈依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一 “两代”作家的碰撞
二 转向:茅盾与前期创造社
三 犹豫与接受:鲁迅与“革命文学”
四 认可“唯物史观”的内在契机
第八章 继承与错位
第一节 直线奔跑的现实主义
一 人生与人生观改造
二 进化论与正确的世界观
三 阶级论与现实主义
第二节 两套不同的话语:胡风与鲁迅
一 胡风:独尊世界“进步文艺”传统
二 鲁迅:从未独尊现实主义
第三节 胡风现实主义理论的再认识
一 评估:“左翼”的理论体系
二 理论文本:现代与反现代
第九章 鲁迅与易卜生
第一节 《国民公敌》与“反庸众”思想
一 选择《国民公敌》
二 “少数人”与“多数派”
三 “独异”与“庸众”
四 平常人·国民性·其他
第二节 《狂人日记》与《国民公敌》
- 1906-1909:最喜欢的作家易卜生
二 故事、人物及结局
三 从欧洲的“勇士”到中国的“狂人”
第十章 鲁迅与尼采
第一节 “狂人”与“超人”:两种不同的文化喻体
一 “狂人”:新文学中的一个“原型”
二 “超人”思想与鲁迅的小说
三 “狂人”:中国化的“超人”
第二节 “摩罗”精神:新文学的起点
一 魏连殳:另一个“狂人”形象
二 求缺不求圆的美学风格
参考文献
索引/261
猜您喜欢

读书导航